登陆注册
8747000000186

第186章 借钱

李卫康得了小毛病,需要小手术,找宁声涛借钱,宁声涛自己存的钱还差200多,刚好复读时最好的朋友何征绪前几天才告诉了宁声涛自己的新传呼机号码,于是宁声涛决定找他借钱。

何征绪当时在回电话说:“我也很困难,租了房子,交了女朋友,买了传呼机。”

“哦,我知道,你也才工作半年,几百块钱一个月,还要添置很多新东西,确实可能没什么钱,这样吧,就借100吧。我们寝室里一个哥们儿需要做个小手术,确实我们都没钱了,我存的钱也不够。”

“你不知道,在外面要花多少钱,每个月都不够用,家里虽然不要我给钱回去,可是我确实也存不了多少钱。第一个月的工资被押着,要走的时候才发,每个月厂里虽然包吃住,可是自己也要出去吃些。”

“哦,知道了,我理解,那就借100吧。100块钱你总有吧。”宁声涛也体谅何征绪的困难,首先人家家里确实条件不怎么好,当年到了宁声涛家的时候,母亲包桂兰还给了何征绪一个新书包和50元钱。其次何征绪打工也才半年,又辛苦工资也不高。最后,如果是租了房耍了朋友确实也可能存不了钱。既然开了口,就借100,剩下的找张连城借。总不能这么好的朋友开个口100元都借不出来吧。

“100块钱是小问题,300块钱我也有,不过我见过很多人因为借钱搞得很不愉快,有些朋友就是因为借钱不欢而散的。首先,你朋友值不值得借……”

“那好吧!我自己再想想办法。”宁声涛其实也只是有些不高兴而已,还没有上升到更深层次去理解。

“这样吧,我明天给你转100到你的银行卡,你的卡是建行的吗?等我到了银行你给我讲一下你的卡号。”

“那我现在给你我的卡号,你有纸笔没有?”

“现在不方便,我记着到时候也不一定找得到。”

“那什么时候?”

“我很忙,经常加班,明天或者后天晚上7点吧。我到ATM转账给你。”

“嗯。好的,知道了。”宁声涛当时也没多想,以为何征绪也许手头紧,等两天说不定就领了工资有钱了。

第二天晚上,宁声涛给何征绪的传呼机打了三次,直到10点也没人回电话过来,天亮了,还是没人回电话过来。

第三天晚上,宁声涛再次打何征绪的传呼机,结果电话很快回过来了,说着一口宁声涛绝对听不懂的话,后来经验丰富了,感觉好像是说的安徽话。

无论宁声涛用普通话还是家乡话说,对方似乎听不懂,最后甚至语气非常不客气的吼起来。再后来,宁声涛拨过一次这个传呼号,没人理睬,从此,宁声涛也不再拨了,何征绪也从未打过宁声涛寝室的电话。

有人用100元买断友情,有人用1万元买断友情,有人用100万元买断友情,宁声涛的友情在何征绪的眼中不值1元钱!因为宁声涛没借到他1元钱。

“有些朋友就是因为借钱不欢而散的!”宁声涛永远记住了何征绪的这句名言,直到八年之后,他才再次和何征绪联系上,并且见了面,而且几年不见,两人用的手机都是一个型号的索尼手机,而且连手机里的彩铃无论是信息还是电话两种铃声都是一模一样的。

在世界上,不经过商量,两个好朋友选择手机,有多大概率能选择一个品牌同一型号一种颜色呢?恐怕不是大概率事件。就算是两个恋人,要各自自主选择恐怕都很难统一起来。

宁声涛再次燃烧起友情的热情。不过,事实非常残酷,他又再次见识到了何征绪对待友情和金钱的态度是如此的和自己这类人的格格不入。

宁声涛、张耀晖、何征绪在河边广场上喝茶。远在浙江的江泳博打来电话找宁声涛借400元,说是自己朋友李禾顺打麻将输了钱,急需江湖救急。

李禾顺是个宁声涛和张耀晖都认识的人,一起喝过酒,何征绪没见过,不过其实也不是问题,又不是李禾顺借钱,其实是江泳博借钱,依托的是江泳博的信用和面子。

宁声涛的钱都在父母手中,工资、奖金、津贴全部都上交了,每周给100元生活费,因此宁声涛手中几乎从未超过100元现金,银行卡也没几个钱。二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每周100元生活费,在21世纪00年代,银行卡还能存多少钱?

张耀晖是到宁坚来找宁声涛玩,而且也知道何征绪从乡下搬家到了宁坚,在宁坚买了一套二手房,住在宁坚,于是把何征绪也约了出来一起玩。

宁声涛确实需要回家拿钱,张耀晖确实没有钱,何征绪确实有钱,至少银行卡里有钱。可是他又一次说出了自己的名言:“有些朋友就是因为借钱不欢而散的。”这句话勾起了宁声涛已经沉睡的回忆。

在这一次的重逢当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宁声涛的父母。

宁声涛在上班,宁声涛的父母在市内一家家具市场的门口碰到了何征绪,本来已经不打算和他打招呼的宁原基夫妇却没想到这个儿子口中难以交往的小伙子居然主动打起招呼来。

何征绪怎么想的,宁声涛的思维方式确实很难明白。也许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平行的世界,各不理解各不相容。

何征绪甚至还主动的要了宁声涛家里的电话和宁声涛当时的手机号码,宁原基考虑到在复读时儿子宁声涛确实和何征绪是最好的朋友,在一些小事上,何征绪也帮过宁声涛的忙,于是就同意了何征绪,给了电话号码和手机号码,并且也记下了何征绪的手机号码。

宁声涛下班回家,知道了何征绪回到了宁坚,居然还把家搬到了宁坚,心里也是一阵欢喜,早前的不愉快经过时间的冲刷早已经痕迹不显。

还是宁声涛给何征绪打了一个手机电话,两人聊了几句,约了喝茶,这个曾经好成可以同吃同住同睡同洗澡同散步同乘车同打架的朋友又续上了。

张耀晖在深圳打工,回到老家,来到宁坚找宁声涛玩,还是宁声涛告诉他高四的同班同学何征绪也在宁坚,于是又把何征绪也叫了出来,大家叙旧。

宁声涛怎么也想不到,何征绪还是那种对待友情对待朋友的态度。八年多时间经历过那么多,仍然还是老样子,真正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在八年多时间里,宁声涛听到了不少何征绪亲口说出来的故事。其实一个就是,在去年,也就是2006年,何征绪曾经在广东买房准备和一个陕西姑娘结婚。两人都到了谈婚论嫁了,关系应该相当深,相当包容了。

何征绪对宁声涛和张耀晖说:“当时我把所有存的钱都拿了出来,给了房子的首付款10万,而且还买了钻戒这些结婚需要的东西。当时小海说不用去照结婚照,浪费钱,还不如把这个钱孝敬她父母,算是彩礼钱。”

“那是多少?你给她父母多少?”

“我给了1万。”

“你确实有钱。不但有钱,而且舍得。”张耀晖摇头。

“他们那边的规矩就是这样的啊。”

“嗯。你是个讲规矩的人。”宁声涛说。

“我们计划春节之后就结婚,所以春节的时候我还把她带回了宁坚老家,到了我们中密乡家中。”

“你去过她家没有?”

“没有。不过我见过她父母,她父母也在广东这边打工,在肇庆。”

“你到肇庆去见过她父母?”

“我还在肇庆见过她妹妹。”

“你没去过陕西她家里?”

“她家几乎都在外面打工,家里都没人了,去她家里干什么?”

宁声涛听着张耀晖和何征绪的问答,沉思起来。看起来张耀晖也是在外面跑了几年打了几年工的人,似乎还是有些经验的。

“怪不得你要上当了!”张耀晖一拍茶桌,差点把茶杯给晃下桌面。

“春节时小海都在我家过的,初三的时候说要回陕西去参加一个老辈子的九十大寿,让就走了,还是我送她去紫竹坐汽车到蓉景,然后转火车的。”

“你送她去蓉景的?”

“没有,我就送到县城汽车站,给她买了票。”

“哦。”

“你怎么不跟着一起去陕西呢?到底她说陕西哪里?”宁声涛插话问。

“我最初想去的,后来她说去了那边远亲老辈子多,如果我去的话,那起码要散一两万的礼钱,如果她一个人回去,就是几百块就够了。”

“哦。”张耀晖再次叹息。

“然后你就再也找不到她了?”宁声涛听何征绪给自己父母简单说过,所以知道何征绪这个婚没结成。

“是啊。”

“等你回到广东,才发现你们买的房子也被转卖了?银行卡密码都改了?”

“是啊。”

“她叫什么名字?”

“小海啊。”

“全名呢?”

“刘若海。”

“你看过身份证?”

“没有。你谈恋爱还看身份证?”

“你们同居多久了?”

“一年多吧。”

“哦。好贵啊。”宁声涛叹息。

“你报了案?”

“是啊。我去肇庆找她父母和妹妹也没找到。都是才辞了工走了的,说是回老家了。”

“老家是哪里?”

“陕西。”

“陕西哪里?”

“好像是商州还是还是汉中吧。”

“然后呢?”

“找不到。警察都没找到。”

“她打工的工厂没有身份证复印件?”

“那个复印件是她姐姐的。”

“她姐姐?”

“是河南的一个身份证。”

“靠!”张耀晖从椅子里弹了起来。

同类推荐
  • 山村的娃,路在何方

    山村的娃,路在何方

    该作品以社会生活为基础,描述了从困苦的北方山村中走出的80后和90后在社会中的无奈和压力,不同的人选择了不同的路,他们的生活都怎样了呢?山村孩子的出路在哪里?也许你能从这本书中得到启示。
  • 一碗大肉面

    一碗大肉面

    本文讲述了主人公的一段青春记忆,游离于主流学院的‘自考’学生,混迹于学校和社会之间。财富美女、兄弟情深,有成功的喜悦、失败的无奈。希望唤醒那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 贝者书屋

    贝者书屋

    没名字的人也可以有故事,人生不过几十年,旁门小事莫余前。
  • 靛草青靛草蓝

    靛草青靛草蓝

    外婆牵着我的手,让我进入这个故事。这个古老而又悲怆的故事,对于那时幼小的我来说,只有从它的结果进入。因为只有它在我的心中完全成熟了,我才能将它完整地讲出来,而这个成熟过程需要五十余年,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孕含着我对生命的体验和思索。现在,在我记忆里,我描述的是巴水河边的九月重阳。
  • 惊魂人生路

    惊魂人生路

    辛亥革命前夕,武昌新军管带革命党人鲍德明全家被杀,鲍德明之子鲍玉岩因回徽州祭祖逃过一劫。紧随其后是海捕文书到达徽州府,迫使鲍玉岩上了逃亡之路。在清末民初动荡的社会中,鲍玉岩几次落入险境,命悬一线,他将如何生存?鲍一刀是徽州名厨,身怀绝技,招牌菜一品锅名扬四海,鲍玉岩几经周折投其门下学艺。鲍一刀非常严厉,他让鲍玉岩懂得了一个真正的徽州名厨是怎样炼成的?他不仅要有顶尖的绝技,更要有高尚的艺德。吃得苦中苦,方能人上人。鲍玉岩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苦难与折磨,以顽强的意志和坚韧的毅力苦学厨艺。患难中,鲍玉岩与小桃红真心相爱,他们的爱情能经受风雨吹打吗?
热门推荐
  • 总裁恋上小甜心(完)

    总裁恋上小甜心(完)

    程小薰带着感冒发烧的身体去帮好友代班,却没想到竟让夏宇泽害得她被男朋友狠心抛弃,气愤不已的程小薰在豪华的宴会之上,众目睽睽之下,泼了夏宇泽一身红酒,殊不知这样就得罪了他,OMG,他竟然黑心报复......
  • 李嘉诚财与智的哲学(上)

    李嘉诚财与智的哲学(上)

    李嘉诚创造的成功奇迹,被全世界的人仰慕和惊叹。他的传奇人生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历史是怎样被自己书写的,英雄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对于千千万万正在为事业前程苦苦奋斗的年轻人来说,李嘉诚的故事将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李嘉诚作为成功的商人,不仅创造了大量的金钱和财富,而且还身体力行地树立和实践了一套具有深厚内涵的经商哲学。这些经验来自于他几十年的商海沉浮。本书辑录了李嘉诚谈商论道的精彩章句,结合李嘉诚奋斗成功的实战经验,加以阐释和解析。其中汇聚了李嘉诚一生中最闪光的智慧精华,将给你带来深刻的启示。
  • 顶级操盘手

    顶级操盘手

    操盘——一件非常具有艺术性的工作,大多性格内向,不爱言语,但必定言出惊人。当然,他们的个性是职业所致,因为证券市场时时刻刻都充满着诱惑,只有先计划,再交易才能靠近好运。本书全力打造顶级操盘手的终极修炼秘密。
  • 三十里铺(一)

    三十里铺(一)

    高桂滋往草料房看时,只见成堆的谷叶垛在那里,干草梗却被马夫带回家烧了火。随即讯问:“是谁指使的?”驻军都把罪责推在雇用的马夫头上。高桂滋叫把马夫带过来,从那汉子手里要过皮鞭,往马夫身上打了几鞭。夜里,几个马夫寻着那个汉子,却是一个挑担的货郎,住在小店里。当时捆绑了手脚,棍棒齐下,打得昏死过去,被人救过来,那汉子却不肯解开手上的绳子。坐到天亮,带着满身血污,反剪着双手,到军营里嚷叫起来。早惊动了镇上的民众,拥在营门口看红火。
  • 珠江论丛(2018年第2辑/总第20辑)

    珠江论丛(2018年第2辑/总第20辑)

    《珠江论丛》是由吉林大学珠海学院主办的人文社科性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内容有:研究人文及社会科学主要学科的理论问题、学术前沿问题;紧密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实际,研究探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理论问题、发展战略问题;对外交流问题;探讨国内外各项研究领域的新动态;开展对中国哲学、历史、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或比较研究。
  • 魔鬼档案

    魔鬼档案

    他很快发现了血的来源,就在档案陈列架第四层的最左侧,赫然放着一个牛皮纸档案袋,血正是从这个纸袋渗出来的,一部分沿着钢架不断往下蔓延,而另一部分则滴落下来。深夜,警察局的档案室仍然亮着灯。老管理员古慧东脚步沉重地走向门口,再过几天,他就要退休了,这个地方他已经工作了四十年,离开前的这一夜,他特意在办公室多坐了几个小时。“哒。”古慧东听见了水声,水珠从上而下滴落到地板上的声音。天花板上没有任何漏水的迹象,而滴水声仍在继续。
  • 盛隋风云

    盛隋风云

    历史进程悠悠,千古多少离愁。不知黑白颠倒,只是一味荒谬……是谁,解危势于倒悬?是谁,拯万民于水火?是谁,舍身家于济世?往事如烟,虽随清风荡尽,但却总有丹青妙笔,将往昔峥嵘岁月.
  • 极品女特工

    极品女特工

    “我不是娼妓”一朝穿越,职业特工帝心倒霉地在杭州城被官府通缉。杭州最不要脸的女人,也不好光着两条腿跑步。而她,身为情报员,却拿着手提包,拎着高跟鞋,被官兵当初娼妓追着满杭州城跑……
  • 皇权背后的女人

    皇权背后的女人

    她们的地位高高在上,她们的命运充满悲情,她们美丽倾国,红颜绝色。但皇权宠爱,总不能集于一身,于是,争权夺位,攻伐杀戮,贪欲享乐,淫乱宫闱……这些上苑桃花,帘后主宰,让自己的名字,与帝国的风云记入了青史。本书选取了中圈封建史上最为突出的十四名后妃人物,让她们重新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的眼前,让大家重温那一段段历史、一桩桩往事……
  • 社交礼仪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社交礼仪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本书是一本易懂、实用的教材,编者通过对大量案例的分析点评,系统地介绍了从社会到家庭、从学校到职场、从国内到国外等社交礼仪方面的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