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75年,唐朝中后期,唐代宗在位期间,为平定西南叛乱,唐代宗派兵马大将军李觅带兵前往西南地区平乱。
西南地区:南夷,凤岭山
夜色沉沉,银色的月亮散发着淡淡的微光,似是在为她照亮前行的道路……
纳兰府,后院:
“站住!想去哪?”纳兰薛看着正在翻墙的纳兰浔,捋着胡须严肃地说道。身后跟着的便是她的弟弟纳兰白。
“额……”听到这个熟悉而又让人害怕的声音,纳兰浔慢慢转过身去,故作微笑:“爹……爹啊……您怎……怎么这么晚还没睡啊?”没错,这位中年男子便是她的父亲纳兰薛,曾令整个江湖闻风丧胆的人,年纪轻轻就已叱咤江湖,凭借一己之力建立了这个偌大的纳兰家族。而他,就是凤岭山的主人。
“你也知道这么晚了?”纳兰薛故意提高了音量,想要训训这孩子。“为何要半夜出门?这家里是容不下你了?……”
“没有啊爹,我……我只是……赏赏月色,今晚的月亮真的……”
还未说完,就被纳兰白打断了话:“姐你就得了吧!谁赏月还带包袱啊?这是把全部身家都带上了吧?”说着,纳兰白还不忘调侃他姐。
“你!你个臭小子……”是不是你给爹告状的?!临到嘴边的话还是不要说了吧,纳兰浔把话硬生生的塞了回去,她是识相的,再不从实招来,又得被关禁闭了。“爹,我错了。”纳兰浔很是不情愿的说了出来,小嘴撅地老高了。
“回去睡觉,别再翻墙了!”说完,纳兰薛转身便走了。
“别再翻墙了?难道是要我走正门?”纳兰浔从不把自家爹爹的话往正处想,总是歪了想。“既然走正门,那我就不客气啦……嘿嘿!”纳兰浔迈着大步向正门走去。
出了纳兰府的大门,纳兰浔回头望了望,借着月色看了看门上的牌匾“清风明月”,这四个字的下面便是“纳兰府”三个大字。
“不对劲啊,我都出了大门了,怎么还没人出来抓我回去?这可不像我爹的作风啊……”正当她疑惑之际,门内走出一个身形修长的男子,看这样子,就是他了吧。“小白?!”纳兰浔喊了声,随后惊讶的说道:“你怎么来了?那这么说爹也……”来了吧?她以为纳兰薛正在她身后站着,便连忙道歉:“爹啊,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阿浔错了,再也不……”
“姐你干嘛呢?”纳兰白无奈地笑了笑,自家姐姐也太可爱了吧!还是告诉她吧,“爹没跟来。”
“没来?!”纳兰浔更惊讶了。这就更不可能了!之前那么多次,都被爹抓了个正着,这次,怎会没有来呢?
纳兰白看着她这个惊讶的小表情,正经起来,说道:“爹说了,要想出去就要大大方方地从正门走出去,别老是偷偷摸摸地翻墙了。作为纳兰家的孩子,那便是江湖的儿女,想出去闯闯,爹不会拦你。他只是……担心你。”
“我知道,什么江湖险恶、人心难测啊,我都会小心谨慎的。我要像大哥一样闯荡江湖,做一名游侠!”其实她也明白爹爹的心思,家里就这么个宝贝女儿,他可舍不得把她放到江湖里,尝尽冷铁卷刃……
“行,咱家姐姐的志气就是远大,弟弟看好你哦!”纳兰白对她竖起了大拇指,自豪地说道。
“那我,是不是可以走啦?”
“当然可以。”
“那太好了,你姐我就走啦,来日方长,你可得好好照顾爹啊?”纳兰浔自信地拍拍自家弟弟的肩膀。
“等一下姐!还有句话,爹让我带给你。”
“嗯?”
“爹说:你不要忘了儿时说过的话。”
儿时说过的话?我说什么了?管他呢!能走就不错了,“忘不了忘不了,放心吧!”话音刚落,纳兰浔便没了踪影。
“哎!姐你听进去没有?”纳兰白失望地摇摇头,这个姐姐呀,真是让人操心!
随后,纳兰薛迈着沉重的步伐走了出来,眼神凝重的看着女儿离去的方向,“希望她还记得她说过的话。”
……
早在十日之前,李觅便带着三千精骑从长安一路南下,直到昨日才到西南境内。这里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各个民族,各族势力交错纵横,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
他们没有直接入城,只是在距城门百里之外的林地外围安营扎寨了。这片林子的外面有一条小溪流过,清澈见底,时不时地会有几条鱼儿游过……
“我抓到了!”
……
听到这个声音,李觅和他的军师江林一同看向了溪边:原来是一个男子在溪边抓鱼,旁边还站着一位老者。
那男子约莫弱冠之龄,长得蛮是清秀;那老者看起来虽是知命之年,但也是神采奕奕,眉间透露着不凡,眼神凝重且坚定。
这时候,军师江林开口了:“将军,我去打点水。”
“我随你一起。”两人拿了水壶便朝溪边走去。
……
那名面容清秀的男子手里拿着插着鱼的竹竿走到老者的面前,晃了晃,得意地笑着,说道:“师父,今天有鱼吃了。”
“嗯。”老者捋着胡须,点了点头。
“师父,您等着,我马上烤鱼。”说着,男子开始准备烧火烤鱼。
而那位老者坐在溪边,看着远处,静静地等着徒儿的烤鱼……
他们走到溪边,李觅把手里的水壶灌了水后,起身欲要离开,却无意间看到了那名青年男子,男子的容貌倒是令他感觉十分熟悉,但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李觅就这样一直看着他……
其实男子早就已发觉出来了,他缓缓停下手中的动作,微微抬头,两人的眼神交汇在一起。
“将军,将军……”军师江林不停地提醒他。
“啊?”李觅这才反应过来,不好意思的对着男子笑了笑。也许是因为好奇,也许是因为那种熟悉的感觉,他不由自主地走上前去,问道:“不知……公子是哪里人?”
男子站了起来,看着面前这个胡子拉碴、面容沧桑的中年男人,尤其是那个不太友好的表情,有些嫌弃地反问道:“那先生又是哪里人?”
别看他李觅是一介武将,倒也尤为察言观色。看他的打扮分明和他们一样是中原人,何必再反问自己呢?
“安儿,鱼烤好了吗?”老者问道。
“快了!师父别急。”男子不再理会他,坐下摆弄起自己的烤鱼了,香喷喷的味道飘在空气中,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打扰了。”李觅看得出来,那老者可不简单,便识相的微微点了一下头。他可不是害怕,大唐的兵马大将军无所畏惧!只是觉得二人实属不简单,给他一种似敌似友的感觉。
李觅和江林回了营地。
……
晚上的林子有些寂静,但时不时地会有蚊虫叮咬,待在这个湿热的地方,让人心里不由地烦躁起来。李觅睡不着,出了帐篷,坐在火堆旁,仰头看着繁星点点的夜空。这时,江林便走了出来,“将军,这里的不比中原,赶了一天路,您还是好好休息吧。”
“我只是在想,陛下交给我的任务。”这十多天来,李觅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一个艰难的任务。
“从长安一路到这里,也未曾打听到关于小皇子的一点消息,都不知道这小皇子到底还在不在这世上……”说着,李觅叹了口气,忧愁地看向远处。
“将军的主要任务是查清西南叛乱的隐情,不要被此事乱了心神。”在江林看来,查清楚西南叛乱的事比找什么小皇子重要得多,这可是西南地区,自古南夷所在之地,也是大唐重要的边防之地。那个小皇子对于圣上来说那是私事,而边防之事才是关乎整个大唐的国家大事。较其轻重利益,肯定是后者!
“将军不必自责,作为大唐的兵马大将军,只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就好了,至于别的,上天自有安排,将军不要徒增烦恼了,还是快快休息吧。”江林毕恭毕敬地作了一礼,“将军,属下告退。”
李觅轻轻点了点头,也回了帐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