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64500000003

第3章 司马懿:一个权臣的崛起

魏武帝曹操用人注重真才实学,看重一个人的能力和成绩,而不是东汉流行的品德、门第和声望。他多次求才若渴,发布任人唯贤的命令,广招天下名士。所以在曹魏王朝建立过程中聚集了许多真才贤士,曹操基本上都能做到人尽其用。但对一个人,曹操一直看不准,不敢放开了使用。这个人就是司马懿。

司马懿字仲达,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焦作市温县)人,出身世家门第,是东汉末年的京兆尹司马防的次子。

曹操和司马防有过交往,知道司马懿是个不错的小后生;后来司马懿的大哥司马朗在曹操属下为官,工作认真负责,作风清廉自率,给曹操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但当时社会普遍认为,司马懿比哥哥更出色。东汉末年最知名的评论家崔琰就曾当面对司马朗说:“君弟聪亮明允,刚断英特,非子所及也。”史书也夸奖司马懿“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这样的人才,曹操当然要去招揽了。建安六年(201年),他以司空的名义,派人请司马懿到府中任职。

司马懿不愿意去给曹操当幕僚。当时天下大乱,鹿死谁手尚不可知,司马懿还很年轻(才22岁),不想早早地和曹操绑定在一起。他还要待价而沽,决定婉拒。于是当曹操派的人到家后,司马懿假装风瘫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来人回去汇报,精明的曹操不信,派人在夜里偷偷去侦察。不想,司马懿料到了曹操的这一手,还躺在床上装风瘫呢!曹操这才相信了,放过了司马懿。

可见,司马懿和曹操都是精明狡猾之人。司马懿年纪虽轻,却有过之而无不及。更重要的是,他身上没有救国济民、匡扶天下的政治道德印记,完全是赤裸裸的个人得失的考虑。

建安十三年(208年),当了丞相的曹操再次征聘司马懿为下属。他已经知道上次被司马懿骗了,所以对使者说:“如果司马懿耍花招不来,就绑他过来。”这一回,司马懿乖乖地来了。一方面是害怕曹操来硬的,更主要的是时局已经很明朗,曹操胜利在望。司马懿觉得曹魏势力是不错的投靠对象。

司马懿加入曹魏势力时间不长,年纪又轻,加上曹操内心总有一丝不快,司马懿在曹魏最初的十年并不如意。司马懿历任黄门侍郎、议郎等专为年轻人准备的小官,没有具体工作,主要就是和曹操的儿子曹丕往来游处。不过司马懿有个优点,那就是选定了什么事情就好好干,既然投入了曹魏阵营就勤勤恳恳工作,为人小心谨慎。慢慢地,曹操把他提拔为丞相属官,留在身边出谋划策。史书上记载了司马懿给曹操出的三次主意。第一次是曹操占领了西北和汉中地区后,司马懿建议曹操乘胜进攻四川,消灭刚刚占领四川的刘备。曹操没有采纳,委婉地批评司马懿的建议不切实际,是“得陇望蜀”(此成语典出于此)。第二次是孙权上表怂恿曹操自立为帝,司马懿在一旁附和。结果曹操是断然拒绝。前两次建议曹操没采纳,司马懿的第三次建议则被曹操采纳了。关羽北伐大败曹军,威胁到当时的都城许昌。曹操为避关羽锋芒,准备迁都河北。司马懿和蒋济两人及时劝阻。他认为关羽的后方不稳,孙权和刘备两派外亲内疏,迟早会内讧,所以曹魏一方只要守住前线就能拖死关羽。后来事态发展,果然如司马懿所言。

也许是司马懿这个后辈太过现实,虽然司马懿能力不错,但曹操始终不喜欢他。(也有说法是曹操打击世家豪族,恰好司马懿是中原著名世家子弟,曹操不肯用他。)据说,司马懿的长相很怪,具有“狼顾”的本领,也就是能把脑袋转90度角,用眼睛的余光看到背后的东西。在相术上,这是一个人野心勃勃的表现。曹操相信相术,所以终生没有提拔重用司马懿。一天晚上,晚年曹操做了一个梦。在梦里,三匹马在一个槽里吃草。“三马食槽”的梦境让曹操很自然地和司马懿的“狼顾”本领联系在了一起,担心司马懿日后对曹家王朝不利。曹操不仅只是让司马懿担任一些清闲的虚职,还告诫儿子曹丕要提防着司马懿。

但是曹操的儿子曹丕和司马懿却很合得来。尽管有父亲的多次提醒,曹丕还是将司马懿作为亲信属官,交往甚密。曹操一死,司马懿的机会就来了。曹丕非常放心地让司马懿参与操办丧事。司马懿把曹操的丧事办得井井有条,内外肃然。不知道曹操地下有知,作何感想?

曹丕提拔司马懿担任丞相长史。在这个相当于曹丕秘书长的职位上,司马懿为曹丕篡汉建立魏朝出了大力。登基后,曹丕知恩图报,司马懿在曹魏王朝中的地位扶摇直上,短短五年间先是担任尚书、封侯,不久升为御史中丞,再升侍中、尚书右仆射,最后当到了抚军大将军、假节、加给事中、录尚书事,负责曹丕的政务中枢。曹丕两次伐吴,都留司马懿镇守许昌。

黄初七年(226年)五月,曹丕驾崩,享年四十岁。司马懿和曹真、陈群、曹休同受托孤的顾命。这四人的名次是:曹真第一,陈群第二,曹休第三,司马懿第四。前三人的资历和声望都比司马懿高。虽然排名最末,但司马懿能在七年内从一个闲职升到与曹氏皇族并列曹魏王朝的权力核心,可谓是个奇迹。这主要靠魏文帝曹丕对司马懿的格外赏识和恩宠。

曹丕死后,司马懿的大红大紫的日子暂停了好长一段时间。魏明帝曹睿即位后,曹真因为主持对蜀作战,升迁为大司马,获得了“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的待遇,达到了臣子能够达到的最高权位。而司马懿的境遇就要“坎坷”一点了。

《三国演义》说曹睿即位初期中了蜀汉诸葛亮的反间计,一度罢免了司马懿。司马懿只好带着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在宛(今河南南阳)闲住。正史则记载太和元年(227年)六月,魏明帝曹睿命司马懿驻扎在宛,都督荆、豫二州的军事,虽然比演义的说法要好很多,但司马懿还是变相离开了权力中心。说到底,还是司马懿的权力缺乏扎实的基础。全靠君主恩宠得来的权力是脆弱的,一旦君主易位,原先的权势便可能烟消云散。实实在在的政绩或者私人派系才是最强大的权力来源。

新皇帝曹睿显然不像父皇那样器重司马懿,而是很厚道地让司马懿到外地领兵去了。

司马懿的过人之处就在于“干一行爱一行”,把现实的思想和超人的才智用在了干好工作上。当太子宾客的时候,司马懿努力和太子曹睿搞好关系;如今镇守宛地,司马懿就努力维持地方稳定。很快,立功的机会来了。

宛的西边上庸地区,就是现在的湖北西北部一带,是由从蜀汉投降过来的孟达镇守。孟达和司马懿一样在曹丕时代飞黄腾达,也同样在曹睿登基后靠边站了。他就暗中与诸葛亮联络,准备倒戈重返蜀汉阵营。准备倒戈时,诸葛亮提醒孟达注意司马懿,加紧防范。孟达写信给诸葛亮,认为司马懿知道消息后要先向洛阳的曹睿汇报,然后再前来讨伐,前后反复,需要大约一个月时间,自己有充分的时间整军备战。结果,八天后,司马懿就兵临城下讨伐孟达来了。原来,司马懿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亲自率军日夜兼程前来讨伐,大大缩短了时间。孟达惊恐地写信向诸葛亮求援,惊叹:“吾举事,八日而兵至城下,何其神速也!”最终,司马懿抵挡住了蜀汉和东吴两方面的援军,成功攻破上庸地区,“斩孟达,传首京师,俘获万余人”。

这一笔大功,让司马懿有了追逐权势的底子。在看到司马懿的真才实学后,曹睿更多地将军事寄托在司马懿身上。诸葛亮不断北伐,严重威胁陇西和关中地区,是曹魏王朝的心腹大患。太和三年(227年),诸葛亮出兵攻占武都、阴平二郡。第二年,曹魏王朝决心对蜀汉还以颜色,以大司马曹真为主帅,升司马懿任大将军、加大都督,为副帅兴师伐蜀。太和五年(229年),诸葛亮又率兵攻魏。魏明帝曹睿正式授予司马懿全权:“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派他驻军长安,总督西部各军与蜀军作战。至此,司马懿成为负责对蜀汉作战的主将。

客观地说,司马懿和诸葛亮作战的“成绩”并不怎么好看。他主要是依靠曹魏以逸待劳、兵多粮广的优势,和诸葛亮打持久战,最后总是逼着底子薄的诸葛亮粮尽退兵,算得上圆满完成了朝廷交代的任务。

谁负责解决一个王朝最紧迫的矛盾,谁就可以借此聚拢势力。在三足鼎立的三国时代,战争是王朝的迫切矛盾。司马懿因为长期负责对蜀汉的战斗,而曹魏一半以上的精锐部队都集中在西部战线,因此司马懿家族很容易笼络了效忠自己的武装,开始了窃取曹魏王朝实权的进程。

这也是司马懿能够超越曹魏王朝的其他谋臣文人,成为窃国大盗的根本原因。曹操父子有许多谋臣,比如荀彧、郭嘉、贾诩、陈群、蒋济等,都没有长期掌握某一方面的武装,虽然他们的官爵和司马懿不相上下,可真实权力都不能和司马懿相比。最后篡国的是司马家族,而不是其他大臣家族。

青龙二年(234年)年初,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军10万攻魏。曹魏大将军司马懿率军在渭水筑垒阻击。这一仗打了大半年都不见分晓,主要原因是司马懿天天高挂免战牌,诸葛亮数次挑战,司马懿均坚壁不出。

司马懿部下将领忍受不了无所事事的日子,对蜀汉的日日叫骂挑战更是义愤填膺,多次集体要求出战。起初司马懿或严词驳回,或好言相劝,就是不准出战。军营里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强,战斗热情越来越高,司马懿渐渐有点受不了了。诸葛亮又来火上浇油,派人给司马懿送来“巾帼妇人之饰”,羞辱司马懿不是个男人,激他出战。司马懿似乎被激怒了,气愤地向曹睿上表请战。蜀汉将士听说了,都很兴奋,觉得司马懿这回总要出来了吧。诸葛亮则说:“彼本无战心,所以固请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这只是司马懿想搬出皇帝来制止将军出战的伎俩而已。果然,曹睿不同意司马懿出战,还派了以耿直著称的老臣辛毗杖节来到军前当监军,节制司马懿。辛毗来了以后,司马懿的火气顿时大了许多,面对诸葛亮的挑战,常常和部将们站在一起主张出击。好几次,司马懿都带兵冲出了营帐,只怪辛毗杖节立在营门,以身阻挡司马懿出兵。曹魏军中的不满情绪日渐浓重,不过司马懿始终没有出战,还取得了重大战果:蜀汉相持不下去,主动退兵了;而迫切寻求决战的诸葛亮则死在了军中。

诸葛亮死后,魏蜀边界安静了下来。司马懿因为抗蜀大功于青龙三年(235年)升任太尉。

此时的司马懿已然是朝廷的第一功臣兼能臣,名声很大。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公孙家族据有辽东。这个割据势力对曹魏政权虚与委蛇,时叛时降,保持着半独立的地位。公孙渊在曹睿时代公然独立,与东吴势力相呼应。司马懿顺便带得胜之师讨伐公孙渊。决战前,孙权给公孙渊写信:“司马公善用兵,变化若神,所向无前,深为弟忧之。”孙权忧虑的一点没错,公孙渊哪是司马懿的对手,几个回合下来就全军覆没,政权灭亡了。

就在司马懿聚敛越来越大的权势之时,曹睿对司马懿产生了怀疑,曾经问陈矫:“司马公忠正,可谓社稷之臣乎?”虽然提问的前提是司马懿“忠正”,但既然认为他“忠正”,为什么还要怀疑他是不是“社稷之臣”呢?陈矫的回答非常干脆:“司马公在朝廷众望所归,对社稷是否有利,臣就不知道了。”正是在这种怀疑思想下,曹睿景初二年(238年)病危的时候,最初确定的顾命大臣群体是以叔叔、燕王曹宇为首,包括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共同辅政。里面几乎清一色的曹氏宗亲,而将司马懿排除在外。其中曹宇与曹睿虽然是叔侄,但因为年龄相仿,是从小就一起玩大的。可是曹宇只当了四天大将军,就坚决要求辞职,曹睿的意思也发生了改变,同意曹宇辞职,亲手否决了最初的顾命大臣集团。其中的关键在于刘放、孙资乘曹睿病危之时,屡屡篡改诏令,迫使燕王等人无所适从。而司马懿紧急入京抢位置。曹睿最终让太尉司马懿与大将军曹爽一起接受遗诏辅佐少主、年仅八岁的曹芳。

曹芳即位,司马懿加封侍中、录尚书事,总督中外诸军,和曹爽共执朝政。曹爽是曹真的儿子,算是司马懿的晚辈,加上的确缺乏政治经验,因此凡事尊重司马懿的意见,遇到政策难题、边界战争等棘手的事情都推司马懿出面主持。司马懿把这些事情处理得都很好,尤其是把来犯的东吴大军打得屁滚尿流,权势进一步巩固。司马家族陆续有子弟十一人封侯,司马懿本人食邑万户,部属门生遍布朝野。

这时候,作为皇室的曹爽兄弟看到了危险:内外倾心、掌握实权的司马懿已经威胁到了曹魏的皇权!(这一点曹植老早就意识到了。)于是就出现了曹爽势力对司马懿发动突然袭击,夺其实权,排挤司马氏的势力。从正始八年(247年)开始,曹爽兄弟“专擅朝政,兄弟并掌禁兵,多树亲党”,司马懿进入了政治冰河期。表面上,司马懿装出行将就木的样子,暗地里联络势力蓄养死士,伺机反扑。曹氏宗室因为长期被闲置,短期内难以聚拢强大的势力。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终于抓住曹爽兄弟麻痹大意的机会,发动了“高平陵政变”。

高平陵政变是曹魏政治的分水岭,之前曹魏政权掌握在曹魏皇室手中,之后司马家族开始了谋权篡位的进程。

司马懿的崛起,有他个人的原因。比如他真的很能干,能力很强,连中国人公认的聪明绝顶的诸葛亮都没打败他;他的忍耐力很强,遇到挫折和困难能够坚韧耐心地克服,迎来柳暗花明,这从他政坛的三个低谷期中能够看出来;司马懿还是一个现实的政治人物,铁腕执政,甚至有点残忍。在战场上屠城,将政敌诛灭满门,司马懿都干过。司马懿一路走过来,绝不像上面介绍的那样曲折雪白,而是踏着成千上万人的鲜血过来的。比如在如何处理曹爽集团问题上,司马懿认为“春秋之义,‘君亲无将,将而必诛’。爽以支属,世蒙殊宠,亲受先帝握手遗诏,讬以天下,而包藏祸心,蔑弃顾命,乃与晏、飏及当等谋图神器,范党同罪人,皆为大逆不道”,坚持将所有在押人等族诛。结果,曹爽兄弟,党羽何晏、邓飏、丁谧、李胜、桓范、张当等人都被夷灭三族。在讨平辽东时,司马懿竟然大开杀戒,将尸体堆积成山号为京观。总之,司马懿是个挺冷酷凶残的人,西晋王朝胚胎孕育时期便充满血腥。

司马懿崛起的外部原因,除了对蜀汉的战争便于他获取牢固的权势根基外(有人怀疑司马懿举全国之力,没有把兵少将寡的诸葛亮打败,是在“养寇自肥”),曹魏王朝对宗室的限制也为司马懿篡权打开方便之门。曹丕心眼小,对宗室不太放心,对宗室防范太过,就更不用说让他们掌握实权了。这就让原本可以成为皇室屏障,关键时刻捍卫皇室的宗室全体毫无力量。司马懿掌权后,进一步将宗室都集中在洛阳,暗中软禁。司马家族的篡位之心暴露后,忠于曹魏的外姓军队只是在扬州等地发起了零星的反抗,很快就被司马懿父子扑灭了。司马懿还借机向涉及的宗室亲王大开杀戮,后者却毫无还手之力。

篡国不是一代人的事情,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没有得力的儿子,老子的篡国成果可能半途而废。司马懿幸运地有两个好儿子:长子司马师和次子司马昭。哥俩继承了父亲的精干坚韧和残忍,继续推动曹魏向西晋转化。西晋建立后,司马懿被孙子司马炎追尊为晋宣帝。

同类推荐
  • 帝国万年

    帝国万年

    带着全面战争系统来到了乱世三国成为大魏之主,却发现灵山有大道长生;王朝存气运浮沉。蜀道难矣,时有剑仙纵横;大泽堪危,却是巨兽蛰伏。袁绍他将何去何从?那一夜,仓惶而出。不经意的回眸,帘帐掀起间那双灿若星辰的眼睛万象流转,他便知道,天地有豪侠。若人间期待英雄之于乱世,似困于茫茫沙漠者渴望之于水源。在自身陷于苦难与困境之际,能得国士相帮,实是莫大感动。猛虎潦倒于平阳,有知己愿听我心志抱负在图上划下天下三分,是何等意气风发;寒门落魄于流离,万死难报那朔风中长鞠不起的知遇之恩。开怀畅谈,那一鞠的风采,人间能得几回?
  • 历史上著名的50个诈术与骗局

    历史上著名的50个诈术与骗局

    本书精选了人类历史上最精彩的50场人性游戏,本着趣味性、思想性、可读性的原则,尝试从人性的视角来解读人类历史,希望您在享受妙趣横生的故事的同时,能对历史和人性有更深入的思考。
  • 掌上帝国之乱世春秋

    掌上帝国之乱世春秋

    八一八那些让你不明觉厉的历史故事,揭秘五千年前高富帅的生活、重口味的乱世春秋。
  • 下南洋

    下南洋

    昌丰号安然无恙的回来了,震惊的不仅是福清港的跑船客们,还有福清城里漆红大门的程家。程大当家的人虽然没回来,但是手信却是按时的递送到程子珣手中,信就像是刚出炉的山芋,烫的程子珣想放又舍不得放。眼瞅着就是年了,福州府还是没有撑过年,大批大批的人挤在福清港等待着昌丰号的出船,准备轰轰烈烈地下南洋……
  • 帝国时代之大汉军魂

    帝国时代之大汉军魂

    曾维汉只是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因毕业后工作不稳定,一直沉迷于各种电脑游戏。阴差阳错的穿越到了东汉末年,带着一个全新游戏系统的他,将和各路三国英雄们(当然还有三国美女们!哈哈哈!)开启了一个与众不同三国时代。
热门推荐
  • 庶女迫嫁:六指王妃

    庶女迫嫁:六指王妃

    虽说她是姑娘,也并非生来没人管,可她就是能够闹得全家不得安宁;虽说青王很嚣张很霸道,谁都怕他,可她就是要在老虎口中拔牙;虽说青王妃只能活过三个月,但她这次心虚了,打死也不要做青王妃…【喜欢请点击右面收藏、投票、订阅、留言】本书纯属虚构,无历史可循(架空)
  • 龙虎还丹诀颂

    龙虎还丹诀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万花丛里

    万花丛里

    大学生何欣洋毕业后选择当了幼儿园老师,遇到了扬帆一见钟情。富家子弟薛锋经该幼儿园老总介绍喜欢上了扬帆。薛锋为达到目的动用了一切手段…… 身为幼儿园老总的女儿尤盈天生叛逆,她被何欣洋的才华所吸引,她会怎样表达她的爱?薛锋如愿以偿的让扬帆答应嫁给了他,再他们结婚的同一天,何欣洋怀着悲痛去了北京实现他音乐梦想。几年后重回汉江,可他却发现.......
  • 至尊女配:嚣张皇贵妃

    至尊女配:嚣张皇贵妃

    女主嚣张是魅力,女配嚣张惹人厌。女主冷笑威力慑人,女配冷笑众人戒备。女主一笑倾人国,女配一笑谋毒计。女主训言道理至深,女配训言犹如胡扯。女主九死一生总有生机,女配九死一生补多一刀。PS.这是篇吐槽高贵冷艳玛丽苏的女配文,女主虽万千宠爱于一身,但偶尔会有波折,不是万能的女强,女主只有强势的靠山和嚣张的态度。郑重再说一次:晴雪,苏苏在那儿!想看万能型玛丽苏女主的请绕道!!喜欢本书和喜欢大米文字的宝宝们欢迎入群。168230506敲门砖书里任何一位角色的名字。大米搬新窝啦!
  • 古文观止(精粹)

    古文观止(精粹)

    《古文观止》是自清代以来极为流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该书是由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二人所选编,是一部优秀的古文读物,所选文章注重题材和文体风格的多样性,不仅有史传、论说文,还有见闻札记、山水游记、杂文小品和一些应用文。除此之外,还编选了少量历代传诵的著名骈文和韵文,反映出我国古代文章绚丽多姿的面貌。本书是在《古文观止》原著的基础上,精心选文一百余篇而成。本书将原文、注释、译文融为一体,附以简明扼要的题解和评析,全面地诠释了作品的思想内涵,方便读者阅读,可从中领略古代文言散文的丰采,了解古文发展的源流和各个作家的不同风格。
  • 洪荒大自在道

    洪荒大自在道

    无所达致,自然而然,自在自适,不假他求,不须外物,自我圆满。此谓之——大自在!
  • 享受权力

    享受权力

    郑建勋这个人物,是作者在其描写的众多官员形象中脱颖出来的一个新型人物。他所具有的执政水平,执政能力,政治智慧和领导艺术,决定了他的权利腐败带有更多的隐蔽性、蒙蔽性、欺骗性、侵蚀性和必然性。在这个人物身上,作者注入他更深层次的发掘,赋予他新的内容。这也是作者对官场文学的思考、探究和再提炼后,推出的一个特别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现实性及极具个性的艺术形象。
  • 重生之最强武帝

    重生之最强武帝

    洪荒武帝被弟子所害,重生在一个奄奄一息的废柴少年身上融合前世今生记忆,创造出上天入地唯我独尊的三武魂之体大帝的灵魂,无敌的气质,无论重生在谁身上,都不会改变!?丹、符、器、阵、雷无所不通,践踏一切所谓的天才和妖孽。弹指间,敌人灰飞烟灭;弹指间,美女倒贴来追。是我的,谁也夺不走;吃我的,统统给我吐出来。演绎一段令人向往的传奇,一路追求着那主宰之路。征天路,少年行,最强武帝,枭雄归来。
  • 老子道德经校释

    老子道德经校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乱世凰女

    乱世凰女

    云家嫡女,懦弱无能,人善可欺。皇子无痕,腹黑霸道,强势疼妻。他当她是懦弱包子,一心想要护着。不想她战斗力爆表,自己杀伐天下。当腹黑遇上腹黑,霸道遇上霸道,是他妥协,还是她妥协?“亲亲夫君,太子送奴一匹千里马……”“嗯,收下吧。马肉强健腰膝,娘子最近累了,炖汤补补。”“昨儿个丞相家嫡女又去皇上面前哭求了,想要嫁给夫君做妾。”“今儿一早,她启程去边疆了,许给戍边童将军,这辈子都不会回朝了。”“太后说咱们膝下就一个孩儿,太孤单了。可是奴家不想再生了。”“生,为什么不生,现在就生,太后说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