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82000000001

第1章 重版前言

1983年,我写了《武岭梦残》一书,最先发表在《西湖》杂志上,连载了六期。主编薛家柱同志从杭州来宁波,很有歉意地说:“省里有人说话了,我只能收场……”谁知,《西湖》连载的《武岭梦残》被人民日报社主办的《报告文学》的编辑们看到了。1984年5 月,《报告文学》的编辑打来一个电报,叫我携带尚未连载完的稿子,还有相关资料到北京去。我到了北京,在人民日报社宿舍住了一个多月,又为书稿充实了许多东西,大约有12万字。《报告文学》于1984 年8月开始连载,每期2万多字,连载六期。《报告文学》还大做宣传,从《人民日报》到《解放日报》,把每期目录都登得很显眼。这样一来,全国各种报刊,有二三十家选载或连载。广州有一家报纸,在《报告文学》登了三期后就迫不及待地刊出了四大版,后来又全部一次性出了十六大版,据说印了几十万份。当时转载、连载还没有像现在这样严格,全国有几十家报纸杂志一共印了几百万份。因为第一次对蒋介石采取了比较实事求是的描写,而且涉及很多内幕,所以很轰动。不久,《广州日报》又约我写蒋介石到福州、广州、重庆、成都,最后从成都出走,1950年又到舟山,5月去了台湾这一段历史,这是他在大陆最后的日子。

我写的《武岭梦残》主要是1949 年1月22日至4月25日蒋介石父子在溪口(武岭)这三个多月的时间,当然也涉及蒋介石父子的出身和主要历史。在这一段特殊时期,蒋介石在溪口遥控江南半壁河山,想阻挡解放军渡江,但他也知道,大势已去,众叛亲离,作了离开故乡的准备。游访宁波名山大刹,拜别祖祠先茔,无可奈何花落去,别梦依依辞故居。在这中间,我采用了已由奉化市政协收集的蒋介石民国十六年前之日记、家书(或许即蒋介石少年时的先生毛思诚所整理的由其孙毛丁以家破人亡之代价保存下来的)。蒋经国的日记倒是比较全的(从台湾引进来的),可印证蒋氏父子的心情。

日记、家书是为印证蒋氏父子当时的心境而引用的。日记是个人心理感受的真实记录,是重要的史料,但是在日记里不一定把所有事情都记录下来,这就需要考证分析。例如1921年4月3日,蒋介石日记云:“余与毛氏,平日人影步声皆是以刺激神经,此次因事寻衅,又与我对打,实属不成体统……”关于这则日记,有人认为蒋、毛不和,是蒋介石粗鲁等等,其实事出有因。毛氏生了一个宝贝儿子建丰(就是蒋经国),对之非常溺爱,就让儿子留在溪口读书,而蒋介石却要求儿子受正规教育,把他送到奉化县城上正规小学,寄住在毛氏义妹陈志坚家中。等蒋介石去了上海,毛氏又把儿子带回溪口自己身边,蒋介石知道后,认为毛氏这样溺爱对儿子受教育不利,于是吵闹起来。蒋介石后来干脆把经国与纬国送到上海去受教育。蒋介石很关心儿子学习,从其许多家信中可见,在学习、做人、写字方面他都一一加以教育。1922年8月4日,蒋介石给在上海的蒋经国写信说:“你每星期有工夫的时候,可到商务印书馆去买些英文小说杂志看看,亦可增长知识,并为你弟弟订《儿童画报》和《儿童世界》半年……”1923 年9 月14日,给蒋经国写信说:“要文章做得好,总需名词记很多,尤其双个字的名词,如人类、品行、生活、空气等等,平日留心记着,做文章的时候就随笔可以写出来,无论中文、英文,都是一样的。”甚至对蒋经国回信中哪一个字写错了,都一一订正,并写信叮嘱说:“写字,笔画宜清楚,且要字字分明,切不可潦草……”从家书中可以看出,作为父亲,蒋介石对儿子很细心、很负责。1949年,蒋经国在溪口重读家书,当然感慨多多。

1949年1月到4月这段时间,蒋氏父子几乎有三分之一时间在四明山附近走访(告别),如1949年2月22 日,蒋氏父子到葛竹外婆家一行,蒋经国日记:“今日天气阴雨,上午十时,由妙高台出发……”第二天日记:“晨起,阴霾四布,早餐后,即携儿女随父展谒外太祖母及贤甲舅公墓……途经斑竹园……乡人以烤番薯、煨芋艿设席,真‘菜根香’也……”日记里当然不会讲明当时蒋氏父子是最后去告别的。而据当地人回忆,当时蒋介石两个亲舅还在,蒋介石对其亲舅说:“我这家当得不好,我要到五台山去修行了。”而蒋经国则对其表兄弟说,叫他到溪口去,跟他们走等等。王贤甲是蒋介石堂舅,这个堂舅,在蒋介石1916 年反袁失败遭到通缉时,曾陪他藏身四窗岩,这些事在日记里并没有写到。关于1949 年4 月13 日,蒋氏父子到过四明山心的四窗岩(又名石窗)一事,我最早是听五支队政委陈布衣同志说起的,我要证实这件事,找到蒋经国4月13日的日记:“晨间,天气晴朗,父亲八时许由妙高台出游……直至北溪,约两小时,由北溪经大俞至石窗(即四窗岩),亦约两小时……先在石窗之左窗,移时去右窗……伏身而进……盘桓四十五分钟而返……下午二时回大俞,在其对岸岙背大路旁之竹林,席地午餐……回妙高台,天已黑矣。”至于为什么要在兵荒马乱时去四窗岩,日记中没有说,实际上蒋介石1916 年反袁失败到那里去躲藏过。这次去是告别,是还愿,是祈梦都可说。

日记和家书只有与作者当时的心境联系起来才有看头,才能说明问题。对蒋介石父子和宁波等地人文历史不作了解,就引用或写什么传记文学、报告文学,常常会闹笑话。近几年有一位作者,写到奉化溪口时,就杜撰了一个说法,如说:“奉化人有一种说法,溪口有两个头,一是奉化芋艿头,一是蒋光头。”这已很不文明。接下去又说,溪口人很硬气,说:“蒋光头宋美龄摸得,我们就摸不得?”这已是低俗了,且不符合事实,请问奉化、溪口人谁说过这种话?最近还有一个作家讲,蒋的侍卫中有一名夏功权者于1949年4 月25 日驾机送蒋逃出宁波到台湾。蒋经国日记中的确有夏功权名字,而且关系很密切,但蒋氏父子1949年4月25日下午是从宁海西店团堧乘竹排过小艇上太康号兵舰从象山港到上海。这些作家对宁波情况、蒋氏全部历史并不了解,其说法是杜撰的。

我为什么写蒋介石?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看到许多文史资料中涉及蒋介石离开大陆前的一些史料,有全国的,有省里的,有宁波的,特别是奉化的,多是亲历、亲见、亲闻的“三亲”材料,有百万字左右。还有革命史料,特别是关于沙文汉、陈修良上海局和南京地下市委策划的十大起义事件,都是针对老蒋嫡系的,海陆空军都有,又大都发生在这一时期。从1949年夏到厦门以及至成都这半年间,蒋介石也一样是在众叛亲离,与李宗仁、白崇禧等明争暗斗中度过的,也有很多内幕和内心活动。从1949年10月到1950年5月,老蒋还三次到舟山,仍旧流露出他对故乡的依恋之情。上述史料综合在一起,我又几次到溪口、葛竹、四窗岩、天童等地实地采访,1983年,我先写了一稿,请李政帮忙抄写,后来到北京人民日报社去修改、补充。我乘火车到北京,《报告文学》期刊社派两个人一辆车子来接我,他们不相信写蒋介石的人还只有五十出头。一个老太太(编辑)说:“我还以为作者是六七十岁的人了呢。”《报告文学》的编辑都是新闻界老前辈了,他们对我的帮助启发很大,他们说:“过去写蒋介石,都是把他写成开口‘娘希匹’,动手就打人,一个小流氓一样的人物,拼命去丑化他,这是不真实的。蒋介石是一个军事、政治人物,不是一个小流氓,更不要用‘拖油瓶’来进行人身攻击,这样格调不高……”在《报告文学》连载后,《武岭梦残》一炮打响。我的一位老战友给我说起,有一次他乘机返京,机舱中两位老人边看《报告文学》所载的《武岭梦残》,边闲谈说:“泰栋这个人肯定是在老蒋那里当幕僚的,否则怎么知道这许多内幕,又写得栩栩如生。”我的老战友说:“1947年,泰栋老弟与我一起在蒋介石老家打游击,他当时还是一个革命队伍中的小兵呢!”但是后来仍旧有个别人在报上不指名地说我是在美化蒋介石。于是有人害怕了,而薛家柱同志倒是很大胆的,不但冒着风险在《西湖》上首发了这组文章,后来还编成了电视连续剧剧本。他把本子送来我处,请了孙飞虎演蒋介石。我对薛说:“电视剧中蒋介石做配角是可以的,但是做主角现在恐怕很难公映。”电视剧是拍成了,但终究未公映。这次再版,我要把《武岭梦残》出版的情况交代清楚,特别要感谢薛家柱和《报告文学》的编辑们。这也是一段历史了。

总之,蒋介石也是一个普通的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但他又是民国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是民国政治、军事史上的重要人物。其实,蒋介石最大的失败之处是,他所倡导和下面一班人物唱和的“一个主义,一个党,一个领袖”三个“一”,注定了他要走向独裁、反民主、反潮流的道路,注定了要被历史潮流所抛弃。写历史人物,既要真实,又要全面,正面、负面的都要讲。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唯物主义,如果从文学方面讲,就是恩格斯论文艺的几句名言:既要求细节的真实,又要求典型环境和典型性格的真实。

有关蒋介石的研究,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传记啊报告文学啊,海内外撰写的人不知有多少,究竟谁是最早写这些东西的,下面就我所知和自己所写谈一些情况。

28年前,蒋介石父子部分日记和家书先在《武岭梦残》发表了!

24年前,宁波就有人研究蒋介石——宁波是应该好好研究蒋介石。现在有人掀起一股蒋介石热,这是因为蒋介石日记在美国开放以后,大陆有条件的人,如有的专家可以去看,所以北京出了很多书,如《蒋介石日记揭秘》《蒋介石研究》《风雨危楼——蒋介石1949》等等。宁波是有条件搞好蒋介石研究的,最早,宁波师范学院曹屯裕先生就搞过这一研究。1988年秋,以曹屯裕先生为首,以“宁波师范学院政史系蒋介石研究室”名义,开了两次研讨会,出过几本专著。现在一些不是很了解情况的人去搞蒋介石研究,大都是一些文献资料收集,抄来抄去,对蒋氏父子,对近现代人文历史都不了解。我这本《武岭梦残》小书,现在被有些人整篇整篇照抄照印,由于不了解情况而弄得错误百出,但销路据说很好,所以我建议宁波出版社重版。因为我不可能找他们去打官司,我没有这个精力,不如再版一次,可能还有人看。当然我写的《武岭梦残》也难说完全准确,这次修改了一些,但错误总归还是有的,欢迎批评指正。

我所以重提这些旧事,主要是想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研究蒋介石有了条件,北京杨天石最早一部研究蒋介石的著作是2002 年,与宁波人研究要相差二十多年。最早写《蒋介石传》的是杭大教授杨树标,于1989年出版。其实最早研究的应是毛思诚先生,他不仅保存了蒋介石秘档,还写了《民国十六年前之蒋介石先生》出版过,应该说他是研究蒋介石的第一人,距现在七八十年了,该书曾被杨天石先生大量引用过。

泰 栋

2015年12月

同类推荐
  • 尼采大传

    尼采大传

    法国作家丹尼尔·哈列维,通过对尼采和亲友们的大量往来信件以及亲友们对尼采的回忆进行整理,于1909年创作出了《尼采大传》一书,全书以时间为线索,对尼采自出生到去世的整个生命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又精准的描述。本书所依据的大多为第一手资料,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是一本较为权威的尼采传记,向我们展现出了一个听从内心召唤的真正思想者特立独行的一生。
  • 名人传记丛书:俾斯麦

    名人传记丛书:俾斯麦

    名人传记丛书——俾斯麦——不羁少年到铁血宰相的蜕变:“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林则徐家书

    林则徐家书

    综观林则徐一生,是典型的宦海人生,与家人聚少离多,然而,林氏之于家的责任心却并未因此少一分半分,此次结集的十多万字的家信,皆依其有据可查的手稿整理而得。细读起来,字里行间,无不催人泪下,其文纵横捭阖,气势磅礴,论述精当,感情真挚;有涉及行政治理难题,军事布局谋略,民族问题剖析,治安暴乱平定,鸦片治理前因后果,其内容之丰富,文笔之精妙,两百多年来,窃以为除后来者梁启超先生稍稍足以并肩,余人皆不可及。
  • 千古第一情种柳永

    千古第一情种柳永

    本书讲述了柳永的一生,内容包括:初露锋芒的少年柳永、风流潇洒的青年柳永、艰难跋涉的壮年柳永等。
  •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上)

    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先驱(上)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者人类历史的暂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热门推荐
  • 我是蒲公英白球里的伞:浦丽琳(心笛)诗选

    我是蒲公英白球里的伞:浦丽琳(心笛)诗选

    她用祖国的文字,像潺潺的流水般自由畅快地写出她心里的生活中的忙迫,和因怀乡和寂寞而引起的淡淡的哀伤。——冰心
  • 我是我的神(上)

    我是我的神(上)

    《我是我的神(套装上下册)》是一部读后让人觉得异常沉重的小说,全书弥漫英雄之气和悲悯情怀,讲述了在巨大的历史变革下乌力图古拉一家两代人的坎坷人生。小说用动人的笔调阐释了生命与情感、罪恶与救赎、战争与和平、存在与死亡的关联与对抗。
  • 娇妻来袭:推倒首席大人

    娇妻来袭:推倒首席大人

    身为一个小小娱记,沈凌薇最大的梦想却是成为娱乐圈影后!谁知道,却一个不小心被嚣张的总裁大人给潜了潜了潜了!!!星途还没璀璨,困难接踵而至,紧接着,天大的秘密一个一个揭开!且看欢喜冤家如何终生眷属!面对桃花一二三朵,看沈凌薇如何掐掉陈雨泽的烂桃花!沈凌薇不仅要翻身农奴把歌唱,一跃星途成影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处事绝学(下)

    处事绝学(下)

    《处世绝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清新简明的笔调,囊括了为人、处事、修身、养性、从政、治家、经商、聚财智慧之大成,汇天地之秘籍,掘经史之精华,发宇宙之宏机,可谓是治世、处世、劝世、醒世之宝鉴;修身、养性、养生、应酬之真经;为官、教子、经商、决策之秘诀;解难、佛道、风水、观人之妙术。既注重理论本身,又注重阐述具体的方法,简单明了,行之有效。只要您遵循这些法则和秘诀,并加以灵活运用,必能事半功倍,以最小的付出取得最丰硕的成果,从而在您整个人生战场上进退得体,坐拥成功。
  • 穿越末世的两只小萌新

    穿越末世的两只小萌新

    清新是来自新新世界的学生一枚,在那里,人们体内的自然基因已被开发,可以自由使用水、火、金、木、土、风等元素。当然,也有像清新这样只是敏捷型和柔韧型的渣渣。一次机会,让清新来到了未来“美好”的世界。轻舞是个快穿任务者,这一次的末世位面对轻舞来说还算简单,但真的和她想的一样么?末世,是一个由两大分派组成的世界,一个是丧尸,一个是人类。人类异能者与丧尸长期战斗着,不分上下,而没有自保能力的人类就只能成为丧尸贵族的玩物。整个世界弥漫着死亡的气息,而故事就是从这讲起。(第一次写文,如果有什么不好的地方还请多多包涵。)
  • 小文学成长物语系列:艾丽鲨半成年

    小文学成长物语系列:艾丽鲨半成年

    艾丽莎:鲨鱼少女,外表生猛,无人能敌,内心柔软得一塌糊涂。她的人生只有三件大事:读书、吃饭和赚钱,为了实现梦想,像松鼠收集松果一般努力。李向晚:问题少年,成绩不好,爱冲动打架,脸上的疤痕让人误以为他是坏小孩,其实他背负着让人心酸的身世秘密。纳兰萧萧:刁蛮大小姐,虚荣心强,自私自利,因一场变故由骄傲公主变成落魄灰姑娘。叶可可:每个女主角身边都有的绿叶般的死党,个性懦弱善良,后来为了朋友学会勇敢反击。松果:“吃货”公子哥儿,性格直率,爱笑爱闹,以为有钱就能买到一切。故事发生在一群12岁的少男少女之间,人们把这个尴尬的年龄段称为“半成年”。初中入学第一天,艾丽莎就遭遇了史上最混乱状况……
  • 戴望舒作品集:流浪人的夜歌

    戴望舒作品集:流浪人的夜歌

    本书收录了戴望舒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诗歌与代表散文。戴望舒早期诗歌伤感哀婉,意象朦胧、含蓄,抒发寂寥、惆怅、迷惘的情绪;后期诗歌表现了浓烈的爱国热情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诗风变为刚健醇厚,语言洗练质朴。其散文清新隽永、意味深长,同样有着浓郁的诗的味道。
  • 虚荣歌

    虚荣歌

    纷乱异世,且看我一往无前,走向世界之巅。
  • 异界兽神

    异界兽神

    地球人罗杰,是个刚走出校门的一个高校毕业生。在一次同学聚会上,罗杰被一个神秘之人调了包,带到了一个名叫格兰大陆的地方。从此罗杰开始了他的异世生活,几经周折最终成为了这个大陆的强者武将侯,消除了敌对者,成为了这个大陆的掌控者。
  • 光与暗的生灵

    光与暗的生灵

    为了保护自己的王国,死亡之家的主人阿努比斯派出了仆人。与此同时,为了同样的目的,生命之家的主人奥西里斯则派出自己的儿子荷鲁斯。他们必须立刻而且永久地毁灭宿敌——曾经一千王子。然而他俩谁也不知道,在黑暗中,夜哭之物早已潜伏,准备着毁灭生与死的世界,以及全部人类。罗杰·泽拉兹尼是美国科幻与奇幻界最富盛名的双料大师。在他的长篇小说《光明王》与《光与暗的生灵》中,他开创性地将神话传说与心理学及社会学的概念引入科幻的领域,以瑰丽的文字、宏大的设定和磅礴的故事情节,为科幻文学打开了一片全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