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远地就看见了旗杆,进得大门,跨过一座石桥,行走在水边的小径,走户穿屋,绕巷过弄,扑面而来的自然是古雅的骑马墙,层层叠叠,精雕细刻。滴水瓦上,叽叽喳喳的鸟雀,互相交流着觅食的经验;偏房的菜地里,鹅们骄傲地顶着高高的鹅冠,对着游人兴奋地叫唤着。跨越过一道道门槛,抚摸着一把把红木太师椅,眼前就浮现出男主人精明的身影、少夫人妖娆的腰肢,飘逸在小桥流水间。我还仿佛看到那个仓皇逃窜的赵构,带领随从躲避于这个叫澥浦的民居里。
郑氏十七房的历史,要追溯到700多年前的南宋时期:据考证,郑氏十七房的先祖是春秋战国时代的郑桓公,到南宋时,其子民受金兵四面追击,分散向南方迁移,他们中的一部分从河南隐居到余姚龙泉乡,尔后又迁徙到镇海澥浦——这就是郑氏的第一代先祖,叫靖侯。因为是北方人,他们的建筑糅合了四合院、骑马墙的遗风;因为是皇室亲戚,他们的建筑很气派。
据清光绪七年(1881)刊刻的《澥浦郑氏宗谱》记载,郑氏十七房一族是宁波帮中发源最早、绵延时间最长的商业家族。一代代的郑氏族人靠耕读捕鱼起家,尔后外出经商,积累财富,扩充了郑氏十七房的建筑。值得一提的是,郑氏十七房族人文商并举,经商不忘文化上的追求。如郑氏商人倡导的经营理念有:诚信为本,和气生财,敢冒风险,克勤克俭等,这应该是后来宁波帮儒商风格的雏形。
自明朝后,郑氏家族陆续往外延伸商迹。一个个聪明年轻的后生,或跟着同乡长辈,或大着胆子独自闯荡江湖,或摸索着看事情如何再有样学样,慢慢形成了一股浓厚的经商风气。郑氏宗族经商,实力雄厚,并创造了一批中华老字号和众多的中国第一,如创设四恒银号、老凤祥银楼、全盛民信局、上海茂昌蛋业冷藏公司、上海民生墨水厂(即后来的“英雄牌”墨水)等名店,为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郑氏十七房的儒商文化,犹如一滴墨水,在洁白的宣纸上渗透开,于是有着许多的书画延绵在周边,渐渐地铺陈出了一幅宏伟而秀丽的江南水乡特有的山水画——宁波帮。虽然我这样的说法,有待于进一步的考据,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镇海籍的宁波帮人士在整个宁波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所有闯出天地的宁波帮人士,一定受到过郑氏十七房儒商文化的熏陶。
郑氏十七房,不仅仅是一处建筑群(下)
在郑氏十七房,我看到了墙面上的四幅浮雕:龙首凤身,灵动如生,破墙欲飞。据说,这里有“三多”:旗杆多,骑马墙多,小河多,且三年不下雨也不干涸。不过,我惊讶的,还是一组“龙首凤身”的浮雕。
作为皇亲国戚的后裔,在墙体上雕刻飞龙,似乎是可以理解的。只是为什么要把龙与凤糅合在一起,有些费解。龙代表男性的至高无上,凤则表示女性的典雅富贵。难道在这里,女性的地位很重要?等看过了郑氏十七房的族谱和参观了女祠,这样的疑惑就迎刃而解了。
在封建社会,男权占统治地位的情况下,女人是不得进祠堂的,而要建造女祠,更是谈何容易。郑氏十七房里女祠洽礼堂的出现,起源于郑氏十四世郑溥仁的妻子戴恭人,她悉心服侍丈夫,抚育孩子,后来丈夫和儿子不幸去世,戴恭人没有立嗣也没有再嫁,把钱投入慈善事业,造福社会,从而赢得了族人的敬重。洽礼堂由戴恭人出资三千两,于清光绪七年(1881)动工,光绪八年落成。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地方的女祠都是为了纪念某位杰出女性而建,而且一般在人死后才建,所祀的女人不是贞女就是烈女。十七房女祠,是在女人活着的时候就存在的,这在男女等级分明的封建社会是相当难得的。走入洽礼堂正厅,高挂着“松龄柏节”的匾额,可见这里的女性,是依据这样的生活信条为人做事的。本族女子可以在这里识字读书、学习礼仪、攻习女红、看戏听书甚至于组织游乐活动等等,体现出江南水乡男女平等的早期的民主意识。在郑氏十七房,女性的名字也可以载入家谱,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
为什么女性在郑氏十七房有这样高的地位?细想一下,可能有这样几方面的原因:一是郑氏十七房的多数男性,都外出做生意了,家里的事情就得由女性来打理了;二是嫁到这里的女性,大都为大户人家的闺女,知书达理,品味高雅,颇具“领导”的潜质;三是这里的男性比较开明。
其实,再往远一点说,中国人本身就对女性是尊重的,只是孔老二的“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坏了规矩。男人都是女人生下来的,凭什么不尊重女性呢?天有漏洞了,不也是女娲补的吗?而且,中国的历史上,有一个母系社会,那是绝对的女权体系。再比如中国古代的《诗经》里,也有很多赞美女性的诗歌,其《郑风》一共有21首诗,皆可用两个“多”字来概括——情歌多,美女多。《郑风》中的女子不仅“颜如舜华”,而且大胆热烈,敢于追求自由幸福的婚姻,迥然不同于京畿之地女子之忸怩神态,表现出东迁后郑国欲摆脱礼教束缚、寻求自由的崭新气象。如果用现代的眼光来看,这就是中国最早的“女权运动”。
这样说起来,郑氏十七房的女性,继承了中国古代女性的大胆、坚忍、宽容的魅力。
走出郑氏十七房,我细细回味着生活在这里的女性,她们应该是刚韧果敢而贤淑可亲的人。在生活中是强者,有困难能扛得起;对儿女是慈祥的母亲,循循善诱;对父母、公婆是孝顺的女儿、媳妇,关心备至;对丈夫是贤惠的妻子,体贴入微;对生活持有乐观豁达的态度,能为周围的人缩小痛苦,扩大快乐,带来幸福;通情达理、善解人意,能倾听别人的心声,能与人沟通和交往,友好相处,以真情凝聚、吸引、影响他人,成为大家的知心朋友。为这样的女性建造一座女祠,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于是,在墙面上雕刻“龙首凤身”的浮雕,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海涂上的大家
洪荒年代开始,海生就在这里捕鱼为生了。海涂上,就他一个人,看惯了潮起潮落、日升日息。有一天,夕阳西下的辰光,海生看到海涂那边,出现了一个红点。红点近了,是一个娘们,她歪歪扭扭地来到海生的面前,无力地倒在海涂里了。
海生抱起她,回到自己的住处,用鱼汤喂食之。娘们醒来了,挣扎着推开海生的鱼汤,她走到门口,又瘫坐于门槛上了。
后来,娘们成了海生的娘们,生育了5个儿子5个女儿。
后来,北方有一些避难的大族,先后来到了这个叫蛟川的地方。
海生和娘们的5个女儿嫁给了这些大户人家的后代,她们的夫家不是读书就是外出为商;5个儿子不是跟随海生捞海,就是跟着大户人家的儿子们读书,都出息得犹如本领超群、聪明伶俐的海豚。
很多年过去了,这个地方改名为镇海了。
是勤劳、聪明,造就了这里儒雅、诚信、执着的气场。
近百年来,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出了26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两院院士”,占全国“两院院士”总数的近2%,“密度”为全国之罕见。著名的生物学家,中国细胞学、胚胎学的创始人贝时璋院士,计算数学专家周毓麟院士,生物化学家杨福愉院士,以及杨福家、倪光南、范立础等院士,他们在生物、数学、物理、通信、医学等诸多高端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翻开镇海的名人录,会看到一串闪光的名字,如世界船王包玉刚、影业巨擘邵逸夫等商贾巨子;贺友直、华三川、陈逸飞等著名书画家;港澳两地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曹其真等政界名人……照人数比例算,每1万个人中,就有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
镇海还是名扬海内外的著名商帮“宁波帮”的发祥之地。“宁波帮”博物馆馆长王辉说:镇海之所以能够出这么多的商界巨子,是与这个地区敢闯敢拼敢冒险的海洋性格有关。他们捕鱼、晒盐、闯荡南洋,一无所惧。“说过千言万语,跑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四千万”的背后,让这些镇海商人赚得了“千千万万”的钞票。孙中山曾赞誉说:“甬(宁波)人对工商业之经营,经验丰富,凡吾国各埠,莫不有甬人事业,即欧洲各国,亦多甬商足迹,其能力与影响之大,固可首屈一指者也。”
“商儒一体”的地域个性,形成了镇海人以文兴商、以道取利、以义济世、尊师重教的传统,并一代代地传承。而这,或许正是此地人才辈出的谜底所在。
2008年6月10日上午,国内第一家以院士为主题命名、以院士风采为主题陈列内容的镇海籍院士风采馆,在宁波市大学科技园科技创业大厦举行了开馆仪式。当时的宁波市政协副主席傅丹说:院士是我国科技领域的最高学衔,镇海籍院士风采馆的建立,将成为宣传和展示院士在各个领域为国家做出的突出贡献,铭记和弘扬院士刻苦钻研、永不满足的科学精神,细致严谨、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勇挑重担、敢于奉献的高尚品德的全新平台;成为我市又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科普工作基地,对进一步弘扬科学新风、推动自主创新、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这些,当年的海生和他的娘们,是没有想到的。
虎踞龙盘的文献名邦
余姚的来历,有多种说法:第一,舜姓姚,有一部分舜的后人住在这里。不过他们认为这里是贫瘠之地,故以“多余”之意冠之。第二,余姚,即余女兆也。说的是某朝某年,天下更朝,新帝把旧朝皇帝的妃子、宫女贬为平民,发配到了这里,这里因为遗余女子多而得名。第三,勾践伐吴败退至姚江,叹曰:“我只余下姚这块地方了。”自此,姚地遂称余姚。
我比较倾向于第一种说法,因为乡贤黄宗羲说:“今余姚、上虞两县,皆以舜得名,其水之经余姚者曰姚江,亦曰舜江……余姚有历山,上虞有握登山,舜母之名也……有象田,其土中耕者往往得古陶器,舜之古迹在此两县为最多。然大概舜之生在余姚、上虞,故曰‘东夷之人’。”而且,这种说法很有神化味道,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这是比较符合余姚的文化内涵的。
某日回乡,夜临舜江楼,驻于通济桥。宛如玉带的姚江上,通济桥横跨两岸,与北岸飞檐翘角、古朴庄重的舜江楼构成了一个“长虹腾空,飞阁镇流”的联合体,成为余姚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是历史文化名城余姚的徽标。先前的通济桥、舜江楼和县衙的“文献名邦”钟楼,是“各自为政,三位一体”的,现在,那座“文献名邦”钟楼“不翼而飞”了。我走上通济桥,看着舜江楼后面空荡荡的夜空,心里也是空荡荡的。据说,先前考功名的学子,都是经过明清建筑风格的江南直街,恭敬地跨过106级石阶的通济桥,环绕过舜江楼,再进入“文献名邦”钟楼,步入考场去获取功名的。“文献名邦”钟楼所在地,现在是一条叫“秘图山路”的现代化小路,路边多是些时尚品牌的店面。原先的县衙里边,有一座小山,就是秘图山,传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曾经把治水的图纸藏匿其间,故名之。在秘图山东面,原先有一个荷花池——一个县衙里挖一个荷花池的目的是很明确的,就是希望官员要像荷花那样洁身自好。记得少时多次来荷花池这边玩耍,雨中的荷花开得很有张力,雨点啵啵地打湿了荷叶,荷花池上面就会有一层薄薄的雾烟,一些红色的鱼儿有趣地游走在荷花底下,荷花们就乐得腰肢乱颤。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文献名邦”钟楼被拆掉了,荷花池被填平了,惜哉。据史料记载,我国有“文献名邦”之称的,共有五个地方:孔子的家乡曲阜、孟子的故里邹县、明清时期特多状元和会元的苏州、云南的大理、浙江的余姚。
余姚确实是一个很文气的地方,不过,上了年纪的人,曾经告诉我这样一个说法:如果说余姚的舜江楼是这座城市的老虎头的话,那么其周边的龙、凤、龟、蛇四座山,就是虎爪了。龙、凤、龟、蛇即龙泉山、凤凰山、胜归山(圣龟山)、蛇山(白山头)。龙、凤、龟、蛇是代表神圣的物体和人物的,貌似借着这样的神气,余姚有了四大先贤十八学士,历代名人辈出。与之相对的,也会出现妖魔鬼怪,比如余姚一带曾经出现过不少土匪,男的有陈金木,女的有七姑娘。
如此看来,余姚是一个文化气与剽悍气相糅合的地方了。这样的风骨,无不给这里的人们,赋予文气表象强悍底气的品性。严子陵可以把腿搁在皇帝的肚子上,体弱多病的王阳明可以带兵打仗屡战屡胜,朱舜水不食他朝米饭而东渡日本,大儒黄宗羲在朝廷以铁锥击宦官,乃至于结寨抗清……
文气加硬气的余姚人,为人处世则很低调。明朝以来,余姚县衙的门口,一直挂着“文献名邦”的匾额,但一直是朝里不朝外的。这不是一种以故意的谦虚姿态来摆谱,而是隐藏自己的能力,不张扬地显示出来。这种做派,并不是不把事情做好,而是不把做好的事情炫耀出来。有道是“地不畏其低,方能聚水成海;人不畏其低,方能孚众成王”。世间万事万物皆起之于低,成之于低。低姿态处世做人正是一种“终成其高、必成其大”的哲学。因而,为人处世要懂得谦虚谨慎,甘愿处低,这样方可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