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爷,您来了也么不派人通知一声。”
毛壮也习惯了的随意,并没有太过见外。
“丑丫见过先生。”
看到秦风走进店铺,丑丫连忙放下书册,一瘸一拐从柜台里走出来见礼。
“看什么呢?”
秦风揉了揉丑丫脑袋,拿起柜台上的书册,瞅了一眼便放下。
汉字,从大汉朝至今延续了两千载,先不说繁体字,就是那些少见的偏僻字,也让秦风看的脑袋疼。
很多人不相信吧,之乎者也大家都知道,若是每一句话都加上这个,你就会感觉脑子非常疼。
比如吃饭吧。
问:吃否?
答:然!
再比如好不好吃。
问:可香否?
答:然也!
好吧,反正古人的句子,尤其是这个时代的语句,都以四五个字的短句,再加上之乎者也,形成一种主流问题。
“原来果真如此!”
原来秦风也以为,只要曹植七步成诗,吟诗作词才会用文体修饰,一般书籍不会有这个问题。
看到书册上的字,以及那些长短句断字,跟曹操的观沧海差不多,即使长篇文章,都适用于于四五个字的断句。
“丫头识字吗?”
放下书册,秦风扭头老向丑丫,经过一段时间调养,伙食营养跟上后,小丫头枯黄的头发变黑了许多,脸色也红润起来,这才有点像个十岁孩童的样子。
“回侯爷话,我平日里经常跟在毛爷爷身旁,经常商铺里的先生对着账本念叨,自学了不少字。
再加上以前跟哥哥走南闯北,他也会指着那些城楼上的字教我,我太笨,没认全!”
说完小丫头还羞愧的低下头。
“厉害了,我当初读书要是有这本事,别说清华北大,哈佛剑桥都不是问题。”
比起丑丫来,秦风就有点羞愧不如了。
靠城墙上的几个字?
什么字,当然是城池名字,比如大阳城四门,从外面一看就能看到城门口上大阳二字。
什么破庙也有牌匾,什么张府赵府之类,小丫头就是这样东一个西一个的凑起来,才认识几个字。
剩下的就靠挺别人念,再对着树上的字,这很看新闻上的以一样,新闻上的字最少匹配,看人家念,还要自己找到匹配。
就这样,小丫头也能看懂半卷兵书,果真是神童啊!
“要不要开设书院?”
看着小丫头,秦风突然想到开办书院的念头。
这年代识字的人并不多,所为文人墨客的地位才会这么高。
秦风麾下却人才,并不代表没有人才,有些头脑灵活之辈,如大鹏这样灵醒之人,就是因为受限于不识字,才没办法提升更高的层次。
“杨宝,城中有学院吗?”
秦风砖头,向抓着零食啃的杨宝问道。
“学院,何为学院?”
杨宝知道秦风时不时会冒出稀奇古怪的词,一般情况下,配合情景他也能猜透七八层。
学院这个词,他真不确定秦风指的是什么?
“就是私塾,孩子念书的地方。”
秦风很无语,为毛跟这群古人沟通,总是感觉有代沟,就像跟七八十岁,耳朵不好的老爷爷聊天一样,有时候说了三遍,大家还不知道他说什么。
“哦,原来先生说的是族学啊,有啊,丁大人族中就置办了族学。
不仅丁大人家里,马伊族中也有,城里还有好几家呢!
侯爷想送这小丫头去进学,我看丁大人家的就不错。”
杨宝越说秦风脸色越黑,族学是个什么鬼东西,开设在家族中的学堂吗?
还真如秦风想得那样,族学确实是开设在家族中的学堂。
大多数世家大族,都会开设族学,以便于族中子嗣识文断字。
就算那些稍微有点钱的大户人家,也会请个识字的先生,教授自己儿女识字。
除了大家族的子嗣,普通百姓根本就识字,原因就是因为没人教,也没有教学的地方。
整个大汉朝,百分之八十识字的人,都是世家大族子弟,以及那些有钱有势的地方豪族。
另外百分之十,是祖上出现过大人物,因为家道中落,家里尚存几本残本,才认识一些字。
剩下的分之十,就是像绿儿这样侍女,伴读书童之类奴仆。
他们跟着主家认识一些字,平日里也会积攒钱,买一些梦买到的书籍,传授给自己下一代。
“读书人,呵呵……这就是几个畸形时代,狗屁读书人!”
得知真相后,秦风终于明白什么叫学富五车,什么叫读书人了。
学富五车确实富裕,都买得起五车学籍了,若是真读了这么多书,真有点本事也不在话下。
问题是读书人这个词语,跟现代所谓的有钱人,富二代有何区别?
就像我们经常说的富二代,离开了父母什么也不是,这年代的读书人也是一个鸟样。
“侯爷,您怎么可以侮辱读书人呢?”
杨宝嘴里还塞着零食,他虽然瞧不起那些食腐不化之辈,对于真正有真才实学的读书人,还是挺敬重的。
“读书人有什么了不起,待秋收之后,我便在大阳各城池开设书院,到时候大阳境内,到处都是读书人,我看那些读书人,还凭什么高高在上?”
开遍大阳境内各城池,以秦风目前的财力还不足以支撑,不过这个计划,入秋之后倒可以实施。
至于怎么开设,以什么样的方式开设书院,秦风心里已经有打算了。
目前还却一切后续准备,这次回到苪城,就开始着手准备,想要在入秋之后建立书院,有些事还的抓紧。
“侯爷说的是真的,秋收之后,就在大阳境内开遍族学,学习侯爷家传之学?”
原本依靠在门口,磕着瓜子无所事事的丁狗蛋,一听秦风要开遍大阳境内,也忍不住开口惊问。
“族学个屁,到时候少不了你,你别给我偷奸耍滑就行了。”
你当是刘备拜师卢植啊,为的根本不是识文断字,而是奔着卢植中郎将的名头去的。
若卢植不是中郎将,刘备跟公孙瓒,还会拜卢植当老师吗?
族学,辽东公孙氏没有开设族学吗?
公孙瓒自幼研读诗书,又能识文断字,还习得一身家传武艺,拜师纯粹就是拉关系网。
卢植的学识也是家传的,若不是看中公孙瓒的世家背景,他真会收公孙瓒当学生?
刘备在卢植家就学,就未必能学到卢家族学,这年代还有一个陋习,那就是凡是留一手。
一门手艺,本来经过十几个步骤才能成事,结果师傅留一手,徒弟留一手,到了徒子徒孙之后,就只剩下了一手。
“秦侯爷,今日这么巧啊。”
秦家商会,跟丁家商会距离很近,丁薇出来购置些文房四宝,原本想到秦氏商行里瞧瞧,最近有没有什么稀奇之物,没想到在这里碰到了秦风。
还碰巧听到了秦风在聊书院的事,不禁驻足门外倾听,直到秦风无意间发现了他,才走出来打招呼。
“你老这是买什么呢?”
杨宝以现代人的方式打招呼,丁薇都已经七十多了,虽说身子骨还算英朗,怎么说也是长辈,秦风也没有摆架子的习惯。
“买点文房四宝,小老儿没事就喜欢涂涂写写,入不得侯爷法眼,纯乃个人喜好。”
丁薇倒是把姿态放得很低,越是这样,秦风越是不会端架子。
丁薇看准了,秦风的为人处世之道,他从来不在秦风面前,表现出世家豪族那种风气,也不会端架子,就当自己是个普通的老头,秦风一直对他都相当尊敬,毕竟尊老爱幼这种传统美德,已经刻在秦风骨子里,跟蔡邕脑子里的儒家思想一样,天地君亲师就像一座大山,始终跨不过去。
“小六子,还不快给丁老搬把椅子过来。”
扶着丁薇走进店铺里,丑丫乖巧的跑去端茶倒水,伙计小六子却不知所措。
别看他平日里挺机灵,能说会道处事不惊,那是没有遇到大人物,像在秦风面前,小六子就乖的像只波斯猫。
“莹儿,快过来拜见秦侯爷,我丁家能有今日的辉煌,多亏侯爷提拔。
若不是的侯爷看中,你父亲如何能做的上大阳县令,我丁家又岂会有今日……”
这是什么节奏?
秦风就算再傻也看得出来了,丁薇身后这位小娘子,就是丁顺的女儿,老样子还是嫡出女。
先不说什么后宫不干政,这年代,有客人的时候,女子跟男子是不能同桌吃饭的。
丁薇把丁莹拉不来,挡着秦风的面说了这么一大通,怎么看起来都不像是打招呼那么简单,反而有点像是介绍对象。
“侯爷,也算是小老儿我多嘴,据说前些日子朝廷派人来,不仅封赏了侯爷与一干将校,还跟当世大儒蔡邕蔡郎中……”
果然来了,丁薇就是来当月老,这红线牵的,就是自己的孙女丁莹。
丁薇也知道,正妻这个位置是不可能的了,妾室倒没听过秦风有妾室。
根据当初丁薇的观察,以秦风对蔡琰的贴身侍女的态度,丁薇可以肯定,秦风对女子的态度,超不想他们那般歧视。
什么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这种事绝不会发生在秦风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