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一次苏家老四带回了一本奇斋异志,苏余当时已经不抱有太大的希望,可是没想到书里记载了一个凡人修炼心法从而的道的故事,但是修炼之人必须是心中纯净之人,无邪念。
苏余心里便有了一番思量,或许她也可以试试,如果在一直这么一事无成的待下去,她何时才能见到师傅。
从那以后苏余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静心打坐,试图寻找修炼心法的机缘,可都无果,那一段时间苏余充满了焦躁,也让苏家众人担忧不已,一致以为苏余得了什么怪病,每天想方设法的逗她开心。
苏余不是毫无感觉,心中也愧疚不已。
有一次,她出去散心,在市集中遇到一位小和尚被人诬赖偷别人的东西,苏余不是好事之人,本想绕过,却看到小和尚只是站着,也不为自己争辩,一双眼睛澄亮透彻,仿若世间万物皆不入他眼。
小和尚长的很清秀,看起来也就是个十岁的孩子,却难想象十岁的孩子拥有那样一双眼睛。
拥有这样眼睛的人会偷东西?一个不会为世俗低头的人,何谈去偷别人的东西。
相信是一回事,可不想惹麻烦又是另一回事,苏余活的明白,如今她自己的事尚未解决,没有很强的能力,如何去多管闲事。
似乎人性如此,凉薄,寡情。
可苏余这一回却多管了闲事,解决了此事后,小和尚一脸错愕的表情逗笑了苏余。
“谢谢姑娘今日出手相救。”小和尚对着苏余鞠了个躬。
“不谢。”苏余福了福身,算是回了小和尚的一躬。
气氛一度沉默起来,两人似乎都是不善言辞之人。“姑娘,以后我们还会再见的,有些事情并不是眼睛看见的便是真的,眼睛也会骗人。”说完转身便走了。
苏余看着小和尚的背影心中恍然。用心去看,至于再见苏余没多久便抛之脑后了。
她回去依然每天坚持打坐,可这次却又有一些不同,她发现她的五味变得比之前更加灵敏了。
但是她依然没有任何法力,后面她才搞清楚,这应该是精神力,也称的上为心法。
晚饭时间,苏家众人正在正屋吃饭。苏柏夹了些糖醋里脊给余知秋,便看着余知秋温柔的问道:“今天皇商送的帖子,夫人怎么看?”
“皇商头子是陈昭,此人一贯清高,最是瞧不上我们这种散商,这次下帖怕是鸿门宴。”余知秋看着碗里的糖醋里脊回道。
虽然余知秋看起来柔柔弱弱可是一开口毫无江南女子特有的温柔娴静,反而有一种直爽。
苏家四子看着自家爹娘的恩爱劲,瞬间觉得饭有些不香了。
“我们家比那什么土匪窝有钱多了!”苏老四直言道。当然苏老四也知道这些话也就只能在家里边跟自家人说说。
“树大招风,人性本来就贪婪,最怕的就是燕京宫里的那位搭我们家的主意。至于陈昭,恐怕也有自己的野心。”苏榆皱眉道。
不得不说,苏家老大说在点子上了。
“总得去看看,不看看怎么知道他们打什么主意.”余知秋转头看着苏柏道。
“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但是胜利都是给有准备的人。”苏柏看了看自己五个子女。
苏柏的意思就很明确了,这个宴看来是必须得去了。
苏家老四当即说道:“爹娘我也要去。”
“你就别去了,你跟老二老三留在家里看家,老大跟五妹跟我们一起去。”苏柏瞪了一眼苏老四说道。
苏老二老三话比较少,而且不喜欢热闹,每次有什么宴会两人都不想去,苏柏也清楚自己这对双胞胎儿子的性格,而苏老四天性活泼,涉世未深,怕被动了邪心的人有心利用,苏大和苏五最为稳重,而且也很聪明,带着他两去最为合适不过。
“好吧好吧!”苏老四说完便闷头吃饭。
至于二三五,从头到尾仿佛是一个没有感情的吃饭机器,一言不发,只听。
可能苏家人骨子里都有一种淡漠,但是却又极其重感情。
第二日
苏余起了个早,在床上打坐了半个时辰,便叫了丫鬟抬水进来梳洗。
苏余的贴身丫鬟比苏余大一岁,叫枣儿,平日里行事稳重,头脑也灵活。
枣儿也深知自家小姐不爱说话,也不爱热闹,自己话也少了些。
因为今日要跟随苏柏夫妇去赴宴,苏余也不能穿的太随便失了苏家的脸面,便让枣儿给自己挽了个发髻,枣儿的手很巧,给苏余挽了一个长乐髻,插了一根白玉响玉簪,大气清雅。
苏余挑了套淡青色的撒花烟罗裙,耳朵上戴了对白色小珍珠耳坠,称的耳朵精致可爱。
换过衣饰之后,苏余便去前厅找苏柏一行人。
苏榆看到便毫不犹豫的夸道:“咱家小五真的是一日比一日好看了。”今日苏榆穿了件白色的月牙长袍,头发只用了一根简单的白玉簪挽起。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那也不看看是谁的女儿。”苏柏骄傲道。
“我生的,还能有差?”余知秋拉住苏余的手,拍了拍。“好了好了,出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