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9700000006

第6章 朱子“中和说”略论(2)

朱子新说的最大特点是,以体用释“未发”和“已发”。“未发”是寂然之体,“已发”则是日用流行,“未发”借“已发”来体现,在“已发”之外别无所谓“未发”。因此,“未发”和“已发”之间不能用时间(“拘于一时”)或空间(“限于一处”)关系来界定,所谓“未发之前”或“未发之时”压根儿就是不存在的事儿。所有对“未发”的了解都必须借助于“已发”。

相对于李延平所传而言,朱子的这种新说的确新,它差不多彻底推翻了道南一派所共守的宗旨。既然“未发之前”或“未发之时”是不存在的,那么“危坐终日,以验夫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气象如何,而求所谓中者”,非惟无意义,而且也根本不可能。既然只能从“已发”者来指其“未发”者,那么涵养和察识的关系也必须调转过来:不是先涵养后察识,而是先察识后涵养。朱子曾经说:“中和二字,皆道之体用。……旧闻李先生论此最详。后来所见不同,遂不复致思。”这些大概就是最根本的“所见不同”了。

在朱子的这种思想转变过程中,湖湘学派的张栻起了关键的作用。正如前揭文中提到的,朱子在思想最困惑的时候,首先求教的是张栻,当他有了自己的新见解时,首先告诉的也是张栻。正是通过与张栻的书信往返,朱子对自己新说的表述才越来越清晰。这也难怪此时的朱子会对张栻的学问再三致意了:

敬夫学问愈高,所见卓然,议论出人意表。近读其语说,不觉胸中洒然,诚可叹服。

钦夫之学所以超脱自在,见得分明,不为言句所桎梏,只为合下入处亲切。今日说话,虽未能绝无渗漏,终是本领是当,非吾辈所及。

张栻给朱子的最大影响体现在“先察识后存养”的说法,这也是湖湘学派的学术宗旨之一。从理论上讲,湖湘学派“先察识后存养”的背后还有一个心性论的基础。用胡宏的话说,就是:“未发只可言性,已发乃可言心。”性由心显,所以识性必先从已发之心上开始,然后以诚敬存之。按照朱子自己的说法,他得出“心为已发,性为未发”的结论,完全是个人沉思的结果。当他发现胡宏也有同样的说法时,更加增添了对新说的自信。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朱子的自述,他和胡宏之所以得出同样的看法,那只能说明“察识于已发”是“性体心用”说的必然结论。

三、“中和”新说

丙戌之悟标志着朱子在“中和”问题上由道南向湖湘学派的倾斜。它增加了朱子的自信,也进一步拉近了与张栻的距离。在随后的湖湘之行中,朱子与张栻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相约一起做圣贤工夫。对于这次访学,朱子自觉相当满意:

去冬走湖湘,讲论之益不少。然此事须是自做工夫于日用间行住坐卧处,方自有见处。然后从此操存,以至于极,方为己物尔。敬夫所见,超诣卓然,非所可及。

这时的朱子同时还忙着另外一项工作,即整理二程的著作。无论是出于根深蒂固的章句训诂之癖也好,还是出于对二程思想的重视也好,这次整理工作却成了朱子重新反省自己“中和说”的导火索。

早在丙戌之悟时,朱子就发现他“性体心用”说与二程有不一致之处。他当时的解决办法是:“虽程子之言有不合者,亦有以为少作失传而不之信也。”现在当他系统地整理程氏遗著时,已经没有了上次的那种自信:

程子之言,出其门人高弟之手,亦不应一切谬误以至于此。然则予之所自信者,其无乃反自误乎?

这种自我怀疑的结果便是他的第二次“中和”说:

乾道己丑之春,为友人蔡季通言之。问辨之际,予忽自疑。斯理也,虽吾之所默识,然亦未有不可以告人者。今析之如此其纠纷而难明也,听之如此其冥迷而难喻也。意者乾坤易简之理,人心所同然者,殆不如是。……则复取程氏书虚心平气而徐读之,未及数行,冻解冰释。然后知情性之本然,圣贤之微旨,其平正明白乃如此。而前日读之不详,妄生穿穴,凡所辛苦而仅得之者,适足以自误而已。至于推类究极,反求诸身,则又见其为害之大,盖不但名言之失而已也。

这一次也是朱子在这个问题上的最后定论,它是朱子思想成熟的重要标志。朱子时年刚好40岁。朱子自己曾把丙戌之悟称为“中和旧说”,那么,这次的自然也就是“中和新说”了。

在《与湖南诸公论中和第一书》中,朱子对他的“中和新说”有一个系统的概括:

按《文集》、《遗书》诸说,似皆以思虑未萌、事物未至之时,为喜怒哀乐之未发。当此之时,即是此心寂然不动之体,而天命之性当体具焉。以其无过不及,不偏不倚,故谓之中。及其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则喜怒哀乐之性发焉,而心之用可见。以其无不中节,无所乖戾,故谓之和。此则人心之正,而情性之德然也。然未发之前,不可寻觅;已觉之后,不容安排。但平日庄敬涵养之功至,而无人欲之私以乱之,则其未发也,镜明水止;而其发也,无不中节矣,此是日用本领工夫。至于随事省察,即物推明,亦必以是为本,而于已发之际观之,则其具于未发之前者,固可默识。故程子之答苏季明,反复论辨,极于详密,而卒之不过以敬为言。又曰“敬而无失,即所以中”,又曰“入道莫若敬,未有致知而不在敬者”,又曰“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盖为此也。向来讲论思索,直以心为已发,而日用工夫亦止以察识端倪为最初下手处,以故阙却平日涵养一段工夫。

与旧说相比,“中和新说”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就本体而言,旧说以未发为性、已发为心,新说则认为,未发、已发均属心。未发和已发的区别在,前者是心之体,后者为心之用。心之体是寂然不动的,心之用则感而遂通。

新说的这种改变一定程度上是对延平之教的回归。承认心体寂然不动,就意味着心有“思虑未萌、事物未至”之时。因此,“求喜怒哀乐之未发”就不再是不可能的事儿。朱子和延平的区别只是所“求”方法不同而已。

新说以心之体用释未发已发还有另一个好处,那就是使性、情问题有了着落。《中庸》讲喜怒哀乐本来涉及情的问题,但过去人们太执著于“未发”而使这个问题差不多完全被忽略了。按朱子的新说,在寂然不动的心体里面,天命之性当体而具,它们构成了喜怒哀乐之性;随着心体的感而遂通,喜怒哀乐之性发而为喜怒哀乐之情,因而有种种欲望活动。由于喜怒哀乐之性属于心的本体,不会有过或不及的问题,所以它也被称做“中”。喜怒哀乐之情当然会有偏至之处,但通过自觉的修为可以实现“中节”、“无所乖戾”,那就叫做“和”。从这种论述中可以看出,朱子后来所特别重视的“心统性情”基本上已经呼之欲出了。

第二,就工夫而言,旧说主张在已发处用功,先察识而后涵养。新说则认为,无论是未发已发,都必须涵养在先,察识在后。

相对于第一点来说,朱子在工夫论上的这种改变尤其重要。一方面它拉开了朱子与湖湘学派的距离,另一方面也没有简单地退到延平的立场。这一次,朱子直接追溯到小程的主敬说,从而摆脱了多年来在道南和湖湘两派之间的游移立场。

朱子认为,湖湘学派从“察识端倪”入手,最大的毛病在“阙却平日涵养一段工夫”。朱子担心的是,“察识”容易导致过分地偏重穷理、认知,使得洒扫应对进退这些小学的工夫失去着落,所以朱子坚称:“洒扫应对进退之间,便是做涵养底工夫了。”

但是,朱子也不愿意回到李延平的静坐。终其一生,朱子对“静中体验”之类的东西一直没有什么体会,所以他始终认为,主静是逃禅的方便法门。

在小程那里,朱子终于找到了不落两边的“中道”,那就是“主敬”。一方面,“敬”属涵养的工夫,可以贯彻于已发和未发,也就是说,可以贯彻于“心”的一切活动。另一方面,“敬”因为包含有收敛身心、专一、自主等涵义,也能够同佛教的虚静分别开来。

从下面对小程“主敬”说的评价,我们就大体可以看出朱子自己对“敬”的重视程度:

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

圣人言语,当初未曾关聚。如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等类,皆是敬之目。到程子始关聚说出一个“敬”来教人。

因叹敬字工夫之妙,圣学之所以成始成终者,皆由此。

朱子高足李果斋曾这样总结乃师的一生:

先生之道之至,原其所以臻斯域者,无他焉,亦曰主敬以立其本,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而敬者又贯通乎三者之间,所以成始而成终者也。(《朱子年谱》卷四)

明乎此,“中和新说”的提出对朱子自己思想发展的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

同类推荐
  • 人生的九项修炼

    人生的九项修炼

    成功的人生离不开修炼。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由此可见,无论是谁,要想实现梦想,改变命运,都必须脚踏实地地进行自我修炼。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努力提高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从而站在时代潮头,走在时代前列。“不但要在艰苦的、困难的以至失败的革命实践中来锻炼自己,加紧自己的修养,而且要在顺利的、成功的、胜利的革命实践中来锻炼自己,加紧自己的修养。”时时、事事、处处修炼自己,才能获取创新的灵感,赢得成功的自信,把握人生的命运。
  • 爱的哲学: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

    爱的哲学: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

    纵横古今,横跨中西,齐集史上最权威的关于爱的学问,将爱的真谛通过浅显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娓娓道来。高亮之,福建长乐人。江苏省农科院院长,美国俄勒岗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哲学爱好者,在长期阅读大量古今中外哲学原著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先后出版《综合哲学随笔》、《漫游西方哲学》、《浅谈中国哲学》三本大众类通俗哲学著作,获得各地读者好评。
  • 技术与时间3:电影的时间与存在之痛的问题

    技术与时间3:电影的时间与存在之痛的问题

    《技术与时间3:电影的时间与存在之痛的问题》是贝尔纳·斯蒂格勒在德里达指导下所写的博士论文的第三卷,被认为是20世纪末法国哲学界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本书描述了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视听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的广义上的“存在”所造成的重大负面影响。
  • 沉思录II

    沉思录II

    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先师、古罗马著名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谈话录。此书中,作者以寻求个人的心灵自由、安宁为宗旨,主张回归内在的心灵生活,倡导遵从自然规律过一种自制,追求理想的生活。时至今日,爱比克泰德的思想对背负巨大生活压力、心灵躁动不安的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深远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 忏悔录

    忏悔录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迄今为止对罪恶、神的显现以及拯救探索最为深入的著作之一,它激扬地宣告:信仰具有改变人生的力量。本书对我们思想的影响至今未衰。
热门推荐
  • 没有人会比我更爱你

    没有人会比我更爱你

    世界上最美的女人在我家,最优秀的男人在我家。第一次和母亲心有灵犀,是我九岁那年暑假。有一次,姥爷带着我去大姨的新楼里住。晚上我睡觉时,我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去了个陌生的地方。我跪在一个穿着龙袍的人面前,对他哭着喊:“求你救救我妈妈,求求你。”他笑着说:“你妈妈不会有事的,你回去吧。”醒来时,枕头湿成一片。天刚蒙蒙亮时,我一个人悄悄地拿着包,跑下楼,坐着三轮车回家。进屋时看到……从写的东西第一次在报纸问世到在一流杂志上发表文章,我努力地奋斗着。如今,我决定出版一本书。写完稿子交给出版社后,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通过出版物给母亲寻找名医!我祈祷,幸运会降临在妈妈身上,还给善良的她应得的美丽。
  • 花开,彼岸荼蘼

    花开,彼岸荼蘼

    他说:“我允许你离家出走,但却不意味着,你可以忘记了回家的路。”他以为她恨自己,她却告诉他:“没有爱,哪来的恨?”于是他终于知道:他弄丢了他的罂粟。他对她说:“女孩,我的怀抱借给你,不收费。”她对他说:“我喜欢你。”但是他终于知道:荼蘼过后,春天不再。爱恨痴缠之际,却不知,到底是谁爱了谁?谁又恨了谁?谁是谁的彼岸花?谁又是谁的曼珠沙华?是他囚禁了她,还是他终于戒不了她种下的毒?新书首发,每日三更,早八点,午十二点,晚六点,求支持,求推荐,求收藏,各种求,转圈感谢!
  • 三国之单身狗怒开无双

    三国之单身狗怒开无双

    练师、甄女王、貂婵、星彩、月英……所有的妞都是我的!我本是立志成为三国泡妞王的男人!曹操孙权刘备吕布敢不服?我打!如今我铁军驰骋,四海征战,只为保家卫国,扫平天下,荡清宇内!用斗魂与热血来实现华夏一统!
  • 郡主彪悍:夫君请下堂

    郡主彪悍:夫君请下堂

    她是一只鬼,于人界与地府游荡千余年,未曾知晓自己所追寻之物。一朝为人,又会有怎么样的命运在等待?前世今生,鬼域梦影,千年之恋,今生梦回。前生,那人是她的一切,却消逝在记忆深处。今生,青梅竹马的他,是恋人,是亲人,还是终究成为陌生人?懵懂无知的爱情,惊为天人的身世,暗波汹涌的朝堂,一切的一切,落幕之后,又将与谁人相守一生……命运轮回周转,黑夜终将过去,迎来黎明。
  • 宫主倾世聘,国师请下嫁

    宫主倾世聘,国师请下嫁

    传言,龙耀国国师爱财,爱美男,吝啬小气。传言,龙耀国国师拥有后宫美男三千,各个美男都是万中挑一的美男子。池依依只想说,放屁!她要是有后宫美男三千,早就被某个醋桶子给折磨得下不了床了!她吝啬小气?谁乱传的,拖出去乱棍打死!爱财嘛,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是人之本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妖女狂妃

    妖女狂妃

    她是现代律师界的新宠,只有她不想接的官司没有她打不赢的官司。她心理学博士,却是未来的黑道女王近身搏击、暗杀、样样全能,还是个智商300的天才她离经叛道,专做别人不敢为之的事,却无意被自己手下一颗小小的炸弹炸得灰飞烟灭了。一朝醒来却成了凤翎国最小的十七公主的身上。传言这十七公主终日戴着一张黄金面具,见过其真实模样的全都死于非命。传言十七公主刁蛮任性,一点不如意就要砍人脑袋!传言这十七公主性情阴晴不定,满腹草包,胸无点墨!可是这面貌不清的十七公主喜欢上了南瑄王,请皇上赐婚!南瑄王拒婚,成为北冥国的笑柄,最后还被情敌推入荷花池给淹死再次重生,傻气尽去,星眸闪耀,灼灼其华!安分守己从来不是她信奉的宗旨,有仇必报才是王道。生活就是要充满惊险才是真正的生活!本文女强!女强男也强!强强对决!《誘宠傲娇小尤物》by清洛妃《带着女儿嫁豪门》by小小懒鱼《大神,不可以》by沐清妃
  • 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超神缘起

    超神缘起

    烧脑程度:★★★★★★★★★★代入程度:★☆☆☆☆☆☆☆☆☆推荐指数:★☆☆☆☆☆☆☆☆☆剧情指数:★★★☆☆☆☆☆☆☆他们因为扫了一个二维码后,被卷入一个巨大空旷的奇怪世界。在这个世界的所有人都必须遵循一个变态的规则,被迫参与一场生存游戏。对立、争夺、逃亡,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生存下去,并逃离这里……
  • 庶民百姓的故事

    庶民百姓的故事

    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我们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童话王国简直就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万花筒,在那些语言浅显、妙趣盎然的美丽童话故事里,有的蕴藏着严肃的人生准则,富于哲理,发人深省;有的反映了社会的真实现象,揭露了黑暗、鞭打了丑恶;有的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使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童话奠定了我们的人生基础,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因此应该把那些名篇珍品传给后代,陶冶后代。为此,我们编辑了这套《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丛书,把世界各国许多童话名篇佳作装在一个美丽的花篮里,让它熠熠闪烁的光辉照耀下一代人茁壮成长,使孩子们梦幻般地度过金色的童年。
  • 怎样管理有问题的员工

    怎样管理有问题的员工

    本书参照九型人格学说,着力转变领导思想,针对员工存在的不同问题,剖析问题员工的人格特点,探其实质,为管理各类问题员工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实施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