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54000000084

第84章 机会来了

果然是徐记奇石馆出事了,奇石馆四周站满了看热闹的百姓,人们议论纷纷,尤其是奇石巷的商贩,奇石馆被查封,有人开心,也有人担忧。

只见十几名县衙的公差将一只只装满石头的大箱子抬了出来,并贴上了封条,几块大型太湖石也被抬上船。

“李大叔,发生了什么事?”范宁看见了小贩李阿毛,便走到他身边笑问道。

李阿毛咧嘴呵呵笑道:“听说好像是偷税,居然是掌柜李泉揭发,真有意思!”

范宁顿时明白了,必然是李泉当了替罪羊,深恨徐家无情,所以把奇石店偷税的老底揭发。

“李大叔,这种店铺一般怎么偷税呢?”

旁边另一个摆摊的老者笑道:“小官人就不懂了,我们这些坐摊,坐一天,摊税三十文,卖多卖少都是这么多,想偷税也偷不到。

而店铺不一样,它们卖石头,商税是卖价的三厘,每个月税务所都会来收税,关键就看你卖价报多少,一块石头,贵的十贯钱,便宜的一两贯钱,这里面水份就大了。”

李阿毛撇撇嘴,“说这么多废话,不就是报税时,价格往低里报呗!甚至很多交易根本就没有登帐。”

范宁心如明镜,哪里是十贯钱只报两贯钱那么简单,那可是收藏价按市价报税啊!这个税可就偷狠了。

这时,范宁看见店铺里有都头陆有根的身影,他快步走进了店铺。

陆有根正在指挥衙役搬运店铺中的几块大型太湖石,范宁一眼便看见了周鳞给他说过的镇馆之石。

这是一块高达一丈的青色太湖石,体态极为玲珑剔透,风姿绰约。

整块石头布满大大小小的孔洞,石态纤细,很像一株珊瑚,发育得异常完美。

它的名字就叫青珊瑚。

范宁第一眼看见这块青珊瑚,就感到了一种端丽冠绝的美感。

奇石馆却将它认证为精品太湖石,但范宁和周鳞都一致认为,它应该属于极品范畴。

镇馆之石是周鳞给它的封号,奇石馆并不认可,李泉将一块两尺长,形似九层宝塔的太湖石认定为镇馆之宝。

此时,这块九层宝塔石就躺在陆有根的怀中,放在一只长长的木匣子里。

这就是一种认知层次上的差异,低层次的赏石人过于注重石形,却不太懂石魂。

掌柜李泉就是这样,他虽然从业二十年,但辨石层次还是比较低,缺乏文学上的积累,否则他就不会错过了溪山行旅石。

他过于注重石头的外形,把九层宝塔石视为至宝,却看不懂青珊瑚独一无二的美感。

不过按照奇石馆的规矩,大型太湖石都要经过东主徐重的鉴定。

青珊瑚刚进货不久,还没有走完这个流程,暂时不出售,周鳞也在等待买下它的机会。

“这几块石头抬出去当心点,别碰坏了。”

陆有根回头看见了范宁,连忙迎上前笑道:“小官人什么时候回来的?”

“我昨晚就回来了,怎么样,那个周大毛抓到了吗?”

陆有根摇了摇头,“现在事情闹大了,估计他更不敢轻易回家,想抓住他,我看有点难度!”

“那我的案子就这样不了了之?”范宁有点不满道。

陆有根看看左右无人,低声对范宁道:“这个案子你就别太为难县君了,上面有消息说,他被推荐为江宁知县,朝廷正在过审。

这个节骨眼上,他可不敢出事情,那块玉的事情,就拜托老弟不要再提。”

吴县县令是从八品,江宁知县是正八品,这可是升两级,且升为京官,难怪李云这么小心,自己的溪山行旅石也不敢要。

“这是都头的意思,还是县君的意思?”范宁又试探着问道。

“当然是县君的意思!”

范宁又仔细打量一下四周的太湖石,目光中带着一种暗示。

他笑着对陆有根道:“我哪里敢为难县君,那块玉实在找不回来,我也只能认了,但我的损失总该有所补偿吧!”

陆有根顿时心领神会,他呵呵笑了起来,“你放心,县君会给你补偿的,回头你看中哪一块,给我说一声。”

范宁心中大喜,他迅速看了一眼青珊瑚,连忙抱拳:“那就让陆都头费心了!”

说到这,范宁又好奇地问道:“徐家也是官宦人家,你们县君抄他的店,就不怕徐家报复?”

陆有根冷冷哼了一声,“徐重孙子指使下人盗窃,他开的店又偷税巨大,若消息传到京城,徐重的儿子还能保住官职?孙子还想参加科举?

现在徐家求县君还来不及,哪里还敢报复?”

“县君和徐家有过交流吗?”范宁又问道。

“应该有吧!听县君说徐大儒要去宣州出任州学教谕,这家店他不打算要了。”

陆有根又低声道:“关键是那个李泉交出一本帐,上面记载了奇石馆十五年来的每一笔交易,算下来徐家偷税至少近万两银子。”

范宁点点头,应该是李云和徐重达成了某种交易,李云不追究偷税,再把这些太湖石送去京城,估计李云的高升就铁板钉钉了。

如果这家店徐家不要了,这是不是自己的机会呢?

范宁怦然心动,这件事他需要好好筹划一下。

公差们将所有的太湖石都搬上船,又用封条贴上大门,公差们坐上船便扬长而去。

奇石巷的摊贩们却不肯散去,依旧围在四周议论纷纷,奇石馆被查封,无疑将会搅动木堵镇的花石市场。

.......

次日一早,范宁换了一身簇新的青缎士子袍,这是他新年做的衣服,但新年时他没有穿,直到今天才换上身。

今天是朱元甫的六十大寿,范宁前天收到了请柬,要去朱府拜寿。

“我儿子真有面子啊!整个木堵镇朱家只发了十张请柬,居然就有你一张。”

张三娘一边给儿子梳头,一边念念叨叨。

“昨天隔壁的顾家娘子向我炫耀,说她舅舅收到了朱府的请柬,我就把你的请柬给她看,你猜怎么样,她当时就呆若木鸡,哼!我不向她炫耀就不错了,她还居然跟我炫耀。”

“娘,我和朱大官人的孙女是同窗,对她很照顾,他请我参加寿礼不是很正常吗?”

“胡扯!”

张三娘在他头上重重敲了一下,“当你娘是傻瓜吗?你如果不是考得县士第一,他会给你请柬?”

范宁忽然意识到,自己若不想再次被暴击,最好的办法就是闭嘴。

.........

按照吴县的风俗,祝寿和喝喜酒一样,一般要办好几天。

朱府大门前热闹异常,数百名宾客已陆续抵达朱府,宽阔的空地上停满了马车,朱府的专用码头上更是停着上百艘华丽的船舫。

朱府一共发出了三百张请帖,宾客来自天南地北,甚至京城也来了不少人,当然,宾客主要还是江南一带偏多。

前来拜寿者非富即贵,成为木堵镇上的一道极为亮眼的风景,轰动了整个平江府。

平江府还特地为此派出数百名乡兵来镇上维持秩序,寿辰这三天,给镇上人的生活多多少少带来一点不便。

木堵镇也有人接到了请柬,主要是朱家平时相处不错的邻里和友人。

上午时分,范宁独自一人来到了朱府大门前,他怀中抱着一个描金朱漆木盒。

木盒里是他蒸馏提纯的一瓶酒,大概在四十度左右,算得上是天下白酒之冠了,这是他给朱元甫的寿礼。

在他身后还跟着一名挑夫,挑着范宁的三块太湖石。

距离朱府大门还有二十余步,一名早就在关注范宁的管家迎了上来。

这也难怪,一个少年带着一名挑夫,怎么也不像来拜寿的宾客。

“小官人请留步!”

管家很客气,上前向范宁拱拱手,“请问小官人的家人何在?”

他以为范宁是跟随家长一起前来。

范宁把请柬递给他,管家顿时肃然起敬,“原来是范小官人,失礼了,小官人请跟我来。”

管家给了挑夫十几文钱,便换了一名家丁替范宁挑石头。

刚走到大门前,便看见朱佩从府中跑了出来,后面跟着她的护卫剑梅子。

今天朱佩换了女装,穿一间深红色窄袖短襦,用上好的苏缎缝制,印有云状花纹,袖口和下襟绣着金线,下身穿一条宽大的淡黄色金边罗裙,脚穿一双葱绿色绣花鞋。

远远看起来,她的衣裙格外色彩艳丽,引人瞩目,她脸上特地画了眉,更显得她一张俏脸晶莹如雪,五官精致可爱,就像一个花中小仙子。

她心情很好,看见范宁,一张俏脸笑开了花,但语气却依旧在埋怨。

“阿呆,你怎么才来!”

范宁挠挠头笑道:“现在时间还早吧!”

“可我心里急啊!”

朱佩俏目一瞥,看见了三块太湖石,她顿时眉开眼笑,“太好了,你真把石头带来了。”

“当然,我可是守信之人,这边有三块太湖石,你自己挑一块。”

范宁故作大方,他在赌朱佩没有见过溪山行旅图。

“真的?”

朱佩狡黠一笑,“你可别后悔哦!”

范宁忽然意识到不妙,他一把溪山行旅石抄在手中,“这块不算,另外两块随便你选一块。”

朱佩撇撇嘴,“你这人果然没有诚意,人家随便一诈,就把你的老底诈出来了,不行!我就要你手中那块。”

范宁意识到自己上当了,这个臭丫头实在太精明。

他干笑两声,“这块太湖石只是一般品,另外两块才是上品和精品。”

“瞎说!如果只是一般品,奇石店的掌柜会派小贼把它偷走?”

范宁一怔,“你也知道了?”

“我昨天才知道的,你蛮厉害的嘛!居然一个人跑去找县令,我祖父都把你夸上天了。”

范宁想了想,便把手中太湖石递给了她,“好吧!这块就给你。”

朱佩看了他片刻,“你是诚心给我?”

范宁点点头,“我三叔现在过得很好,多亏你帮忙,这块石头叫溪山行旅石,算得上是极品太湖石,品味比那块柱状千洞石还要高。”

朱佩心中有点感动,她嫣然一笑,“我其实是逗你玩的,另外两块我选一块吧!”

同类推荐
  • 西南史地与民族:以宋代为中心的考察

    西南史地与民族:以宋代为中心的考察

    刘复生编著的《西南史地与民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中国的西南地区(这里主要指司马迁笔下的“西南夷”地区),居住着全国种类最多的少数民族。从历史上看,除了云、贵、川、渝四省市外,与之山水相连的西藏、桂西、湘西、鄂西等地亦皆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彼此间的交往和流动密切。这就是说,治西南民族史,其范围应该以史实为根据,不应受云、贵、川、渝四省市的行政区划的限制。一部西南古代地方史,几乎任何时候都与“民族”分不开,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一部中国西南地方史就是一部地区民族与民族关系的发展演变史。
  • 齐国故城临淄

    齐国故城临淄

    《齐国故城临淄》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明时归之续南明

    明时归之续南明

    南明之所以灭亡,有很多原因,或是党争,或是汉奸卖国,或是君王无能,或是争正统之位大打出手。“这都不是事,老子有火枪,有大炮,有兽人,有精灵!方锐崭叫嚣着,作为一位被系统评估成智障而放养的宿主,真不知他哪来的信心。
  • 民国无间道

    民国无间道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正式开始后,中国的爱国人士纷纷加入了抗日的革命洪流当中。此时,蒋介石的“锦衣卫”——军统局也展开了一场与汪伪76号特务组织的暗战。本书详述了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令读者对那个迷雾重重的历史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民国时期,三大特工组织,在一个不见硝烟的战场上,展开了一场民国时期的无间道。
  • 贞观纨绔王

    贞观纨绔王

    武元庆,万金油钟点工为其父还债,身兼多职累垮坠楼工地,灵魂穿越一千多年前大唐贞观十一年,附身不学无术欺凌霸市纨绔子弟同名武元庆,还是未来冷血女皇帝武则天的同父异母哥哥,命运坎忑武元庆如何化解?临近破产烂摊子激起武元庆奋进,呕心沥血煞费苦心引导武氏兄弟走回正途,拓展家族有限资源发家致富,才艺双绝花魁,傻白甜刁蛮公主,钱多人傻王爷兄弟,灾星限量版程咬金,厚黑开国功臣陆续闯入武元庆生活圈。且看坐拥显赫资本,不甘寂寞的武元庆,在贞观年如何运用学识玩转大唐,如何斗智斗勇群臣帝王打土豪,引导未来女皇正确思想观逆转改写悲催人生,成就大唐贞观御赐传奇纨绔王。
热门推荐
  • 探险记系列1

    探险记系列1

    深入神秘的地下世界----洞穴探险;与浮冰和冰山博弈——北极探险;向“未知的大陆”进军——南极探险;浩瀚宇宙,我们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对神秘所在的探险,依然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
  • 桃之夭夭,腹黑王爷赖上门

    桃之夭夭,腹黑王爷赖上门

    【爱情,无关早晚,只是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他是燕国不朽神话,是全国名媛争相想嫁的如意郎君,面对女人,他嗤之以鼻。她,一朝惨死,得以重生,茫茫人海,遇见了那个风吹桃花开的人。于他而言,女人是善变寡情的标志,却在遇见她后,念念不忘。幻想中,君心不改,桃花相伴,而现实,总是有那么几个不长眼睛的,惦记自己的娘子。于她而言,男人背信忘义,为了荣华富贵,弃情绝爱,伤天害理。当他们相遇,一张情网,铺天而来,躲过,逃过,却忘不掉那一声声温柔的呵护,“不怕,一切有我。”京城初见,他设计巧遇,夺初吻,夜护佳人,上演攻心为上。“姑娘何必拒人千里之外,说不定,你我能上演一出旷世奇恋呢。”是夜,他‘慌不择路,’闯入香闺,而她,美人出浴。他咽着口水,两眼放光,“肤如凝脂人如玉。”下一秒,某男被人丢出闺阁,惨遭群殴……
  • 益州名画录

    益州名画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源宇宙——第三世界

    源宇宙——第三世界

    【一个完完整整真实的世界】完不完整真不真实,你进来看看不就知道了嘛?————————————————————————“这个……是什么存在?算了,带回去看看吧。”而后,一道盈盈绿光在广阔的虚空中一闪而过……
  • 红楼别梦之溶黛情缘

    红楼别梦之溶黛情缘

    一卷红楼思几重,只缘此情与君同。恨无生花妙笔在,唯将终夜述文中。他,叱咤风云的一代侠王;他,负剑而行的青年侠客;她,美貌与才情并重的江南弱女。穿不尽绫罗与绸缎,谁曾见骨肉相残;咽不下玉粒与金波,谁曾知孤女心寒;道不尽甜言与蜜语,却不见落井石下.又是水溶与黛玉的故事。不过这里没有穿越,没有魔法异能,有的只是情比金坚。
  • 花案奇闻

    花案奇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与孩子沟通其实很简单

    与孩子沟通其实很简单

    父母与孩子最有效的沟通。从父母的改变开始!放弃那些对孩子没有帮助的说话方式,不再对孩子大声嚎叫和训斥,恰当地运用沟通艺术。让亲子沟通变得更简单、更有效。
  • 帝少狂宠妻宝

    帝少狂宠妻宝

    她和风哥哥订婚时,她却在别人的房间里,而和风哥哥站在订婚礼上的是自己的妹妹,而且回到唐家被父亲打骂,并且断绝父女关系。被抓回水晶帝宫,“你这个女人敢说我一文不值”
  • 奈何不了那彼岸凉

    奈何不了那彼岸凉

    奈何深处有故人,彼岸相离永不见!槿愿花开熠相识,弦音凉守无缘人。
  • 灾难来了会自救

    灾难来了会自救

    逃生,是和时间的赛跑,是一场心理的较量。掌握逃生知识,是对生命的一种珍惜和负责,刻不容缓! 《灾难来了会自救(不看会死的紧急避害逃生术)》由赵柱所著,《灾难来了会自救(不看会死的紧急避害逃生术)》涵盖了自然灾害:地震、海啸、火山爆发等;突发状况:抢劫、跟踪等各种类型的灾难及危机事件,用鲜活的例子向你讲述避险之策以及逃生 的宝贵经验。教你全面、科学、理性地应对险情及其他人身伤害,危机状态下第一时间采取自救的行动指南。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