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目前的插板防弹衣来说,普遍已经能轻松抵挡m43钢芯弹的穿透,即便是m855a1和毛子的7n39,以及国内的10式通用弹这些以穿透力著称的小口径弹药都无能为力。
目前各国军队大量装备了高标准的防弹衣,防弹能力普遍达到了100米内能抵御7.62*51mmM61穿甲弹的穿透,枪械已经力不从心,至于什么中口径复兴论根本没意义,反正你不可能提升到12.7,相反小口径的潜力还有不少可挖掘的地方,啥6.8之类的更是传闻为主。
(这块就要多说一点了
中间口径复兴论其实想想就觉得没意义,6.8威力也就是介于小口径和中口径全威力弹之间,不伦不类,比上不足比下也不足,威力大不过全威力,弹道不如小口径,只能说200-300米能兼顾两者优点,但是提升口径就要减少弹药量,还要面临后座过大,想想也没多合算,还不如想办法将埋头弹小型化实用。
至于防弹衣国内不是没有,而是不发,毕竟那玩意用多了就材料老化了。国内防弹插板制造供应全球,美帝都有采购,军队上是为了节省资金,不过现在阔了也就训练都发了,是个好的转变,比较穿上那玩意和不穿感觉完全不一样。)
战争中85%的杀伤都来自于火炮等大威力武器,而且战争步兵如今只需要照顾300米内的就可以了,超过300米有重机枪迫击炮照顾,但是目前都是低烈度的局部冲突,人数少,且防护装备进步大,所以目前战争中大国正规军受伤人数不断增多,但是死亡人数不断减少。
一发炮弹来了,没穿防弹衣的当场去世,穿了的四肢受伤,本质上还是战斗减员了,无非是一个当场去世,一个是半死不活而已。
但是废土不一样啊,废土谁奢侈的能搞到300米开外火炮压制的能力?做梦呢不是?现在谁弄上防弹衣谁就是单方面碾压,不过鉴于废土目前的技术水平,只能直接倒退回到二战时期的金属装甲了。
不过!知识改变命运,战斗中一般中弹后当场升天的大部分都集中在胸口部分,所以变相的来说,只需要护好胸口,差不多活命的几率就能大好多,目前插板防弹衣也都是集中在胸部的防护为主。
路克参考了初代坦克上复合装甲的理念,采用钢+橡胶+钢的结构,材料也很好找,标准的3mm冷轧钢板就行,第一层3mm钢板,第二层2cm厚度的车胎橡胶,最后一层则是叠加的3mm厚钢板。
刚好56式普通弹弹头内部钢芯采用了普通的工具钢,而不是毛子后期采用的淬火钢芯,穿透力也就是100米6mm的水平,而且废土目前最常见的弹药也是这种已经生产了快有70年的子弹。
3mm的钢板在弹头第一轮冲击中会被击穿,但是穿过钢板的弹头此时已经变形,在相对柔软的汽车外胎的阻滞下弹头轨迹发生变化,动能急速衰弱,同时摩擦的高温使橡胶产生粘性,进一步增加弹头阻力。
最后弹头击中最后面的钢板时可能是横着拍上去,或者卡在上面,根据动量定律,弹头几克重的东西当击中防弹衣后力就会成为一个面,最后传递到人身上就变得微乎其微了。
整个防弹板重量不算太大,只有4公斤左右,宽40cm高40cm,弯曲成弧形,用帆布做成结实的背心之后刚好也可以和背包相互配重,不至于重心偏后,同时也能保证各种动作正常行动,不足就是防护面积有点小。
测试中51式铅芯弹连第一层的防护都无法产生伤害,只能打出一个小小的凹坑,这也是铅芯弹的无奈了,即便是软钢弹头的51-1手枪弹,也无法对冷轧钢板造成足够的穿透,只有很少的子弹击穿了第一层后卡在上面。
92式的钢芯弹头穿透逆天,但是长径比较长的弹头穿透后稳定性不足,都停留在了橡胶层中,56半发射56式步枪弹在10米的地方依旧在橡胶层中吃瘪,20发弹药测试后只有3发在最后一层防护板上面留下了2mm的凸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