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71000000034

第34章 (,上古)+(四十六章,天庭)

张良和唐问天讨论华夏的传说足有半日。刘浩则一直在虚空之中发着呆,除了抽烟喝酒,其余时间一概默不作声。在这期间太掌教和七长老赶到此处,将唐问天伪造的三具尸体带走后摧毁了这个山谷。太掌教将刘昊藏进自己的小世界,将他也带回了苍岚圣地。

张良把所有自己知道的神话传说都讲了了一遍,比如夸父逐日、刑天战黄帝、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甚至是女娲补天留下一块三生石留在九幽地府,这种不太可能为真的神话都讲了,他把民间众所周知的有关成仙的人和《列仙传》这种古代书籍也都告诉了唐问天。

张良把地球的历史讲的十分详细,甚至曾经可能存在的史前文明,地球的其他文明、沉没的亚特兰蒂斯等等都讲了一遍。

唐问天把自己认为可能为真的默默记下。

张良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上古神话中的仙和天庭中的仙,还有修行成仙,这些到底那种是真的?他们如果都存在,那么为何上古的仙都不见了?

为什么除了西王母、姮娥、三清等与上古的神话人物可以联系起来以外,其他的仙却不能?

比如说玉帝,人称玉帝经历万劫,存在了无数年,上古神话中根本没有玉帝。

玉皇大帝在神话中出现的比较晚,“天”原为古代昊天上帝或者太一,昊天上帝是中国神话中“天”的尊号。周朝正式出现昊天上帝的尊称。

《诗经.周颂.昊天有成命》曰: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於缉熙!单厥心,肆其靖之。

意思是说:苍天有定命,文、武二王接受之。成王不敢图安乐,朝夕谋政宽又静。多么光明,殚尽其衷心,巩固天下安定天下。

《诗经.大雅.云汉》:倬彼云汉,昭回于天。王曰:於乎!何辜今之人?天降丧乱,饥馑荐臻。靡神不举,靡爱斯牲。圭壁既卒,宁莫我听?

云汉的意思是说:银河多么高远,白光闪亮回旋在天,周王发出叹息,现今人们有何罪愆!老天降下死丧祸乱,饥饿灾荒接二连三。没有神灵不曾祭奠,奉献牺牲毫不吝悭。礼神圭璧全都用完,神灵还是不听我言!

昊天在《诗经》的很多诗篇中都有出现,但是这些诗大部分都是质疑昊天的,昊天若是有灵,为何不管苍生的死活?

昊天上帝是带有至高神之位的天,是华夏历代国家正统祭祀的最高神,皇帝自称天子,昊天上帝就是皇帝祭祀的天!

昊天最早的出现在周。应该是周朝为了颂扬自己是顺应天命而得天下,而面对世间的各种灾难,就连周王也无可奈何…………

古代的天,是昊天上帝或者东皇太一,而太一可能就是昊天。但是太一也可能是伏羲。

华夏的《东皇太一考》认为在古人眼中“太一”是宇宙的本体,一种不可思议的超自然力量,或者太一是伏羲的化名,东皇也就是伏羲。因为伏羲被称作太昊伏羲,太一、昊天,这两个词连起来起来看也可能真的是指伏羲。

《楚简太一生水》,说: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

《周易述》云:太一者,天之主气,即其一不用者是也,言易四象之作,能右太一之神,而助其变化。

《易经·系辞》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周易述的“言易四象之作”应该是说:易经的四象,是阴阳之中再分阴阳,所谓太阴太阳,少阴少阳,这些就是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便是四象之中再分阴阳。

所谓:“天之主气,其一不用”,是什么意思?难道是“遁去的一”?又或者是“道”?还是“万物母气”?

“太一者,天之主气”指的是什么?能右太一之神,这里的“右”是帮助的意思。那么太一之神又是谁?

《东皇太一》是楚辞《九歌》中的首篇。是楚人祭祀天神中最尊贵的神即上帝的乐歌,“皇”是天神的尊称,楚人立神祠于东方,故称“东皇”。“太一”,是说神道广大无边。

《吕氏春秋.大乐篇》称:“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疆为之,谓之太一。

《淮南子.诠言训》中说:“洞同天地,浑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均本诸老庄思想,以“太一”为浑沌之“道”。

《庄子·天地篇》云:“主之以太一”。有人注说:“太者广大之名,一以不二为名,言大道旷荡,无不制圉,囊括万有,通而为一,故谓之太一”。

华夏的太一究竟是什么?有人说太一是星辰,有人说太一是人皇、也就是泰皇,还有人说太一是尊贵的天帝,甚至有人说太一是神农炎帝。

华夏神话众说纷纭,也有人认为太一,其始就是卜辞中的太乙,道家的《上清灵宝大法卷之十》曰:“东极青玄左府,长生保命左府,太一元生左府,太一神局。已上乃东极青玄四司,太一天尊所主,凡济度幽明并属之”。

所以太一又可能是太乙救苦天尊,天尊也称太乙天尊、东极青华大帝。

太乙天尊是先天之神,九幽地府最强的存在,可引渡受苦亡魂往生,他乘九狮之仙驭,散百宝之祥光,对于积德行善、晓道明玄、功德圆满的人,太乙天尊可接引其登天成仙。而太乙天尊的坐骑就是西游记中的九灵元圣,一只九头狮子,它的一吼可以震开九幽地府的大门…………

《史记-封禅书》说: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之佐曰五帝。天神贵者曰太乙。

华夏的太一到底是什么存在,没人说的清楚,太一这个称谓又到底是什么含义?

据说,太极就是一,是道,是天地未分时的浑沌元气。那么“太极是一”有没有可能就是“太一”?

太一可能是华夏先民对“道”的别称,为何关于太一有多种说法?太一和昊天有什么关联?昊天又是神是仙?是天帝还是指宇宙?

张良实在是搞不清楚,他干脆不再去想这些,他把注意力又转移到了玉帝身上。

华夏皆知,三界的首领是玉帝,传说玉帝姓张,由宋真宗加谥号为玉皇大帝,尊极为特殊的天神,是天道众神之领袖。

宋真宗称玉帝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

宋徽宗又尊玉皇尊号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

由此可见“昊天”二字是宋徽宗加入的,从此“昊天”和玉帝变成了一个概念。

玉皇大帝被称为:“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

“昊天玉皇大天尊”!

但是玉帝并不是昊天上帝!

昊天上帝是天!玉帝是仙。

相传玉帝上掌三十六天、三千世界、下握七十二地、四大部洲、先天後天、天上诸神、仙、佛,以及凡间亿万生灵。

道教传说中“昊天世界”有光严妙乐国,国王与王后却老年无子,国王与皇后的至诚之心感动了元始天尊与黄老帝君,黄老帝君就是五方五老之一的中央黄帝玄灵黄老一炁天君,也就是世人熟知的黄帝!

元始天尊说:“如果以清虚至真之气投在圣德仁厚之身上,阴阳混合,托孕成胎,必生神明之子,将来一定会成为主宰天地人三才之上圣”。

元始天尊和黄帝商量过后,黄帝拿出碧玉瑶光如意,吹口真气在空中,真气逐渐凝结,变成一个婴孩,也就是后来的玉帝!

元始天尊让太上道君,也就是让灵宝天尊,抱着婴孩前往光严妙乐国,为国王、皇后送子,在当天夜里,宝月光皇后做一祥瑞之梦,道君坐着九龙之辇,送下一个婴儿。

据《玉皇本行集》记载:光明妙乐国王子舍弃王位,在晋明香严山中学道修真,辅国救民,渡化众生,历亿万劫。

按《玉皇经》所载,玉帝的年龄和地球人所考证的宇宙的年龄相接近!可能玉皇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样,只是一个神佛的领袖与三界的主宰,而是依据大道运行而燮理,玉帝是宇宙的大圣者。这可能是说玉帝就是天道。而在道教传说中就是是玉帝掌管天道。

华夏传说复杂甚至有玉皇大帝诞生于宇宙诞生之前化身盘古和三清的传说!

华夏传说每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就需要重新开天辟地。

《黄极经世书·以元经会》说:“一元谓十二会”也就是说一元”分为“十二会”。

《西游记》:“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十二会为一元”,元又称劫。

《西游记》还说:“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也就是一元就是一劫”。

所以玉帝的年龄大约等于一百几十亿岁,大概相当于宇宙还未形成时的年代。一元一劫,这也就是玉皇大帝历万劫的根据。

但是这些都是把玉帝当做天的结论,但玉帝没有出现在最古老的神话中,他是后来出现的。所以玉帝不是天!

殷周时期,人们称最高神为帝、天帝、上帝,祂是一位支配天上、地下、幽冥的至高神。而殷周时期根本没有玉皇大帝的传说。

难道玉帝的经历都是后人妄加上去的?只有是由天庭在凡间选举出来的版本才是真的?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也就可以解释通玉帝《西游记》中为什么躲避孙悟空的风头,西游记中如来说玉帝经历了万劫才当的上玉帝。西游记也是根据现实中的某些传说而写的吗?

华夏的《皇经》云:玉帝远古时期“舍身堵北缺,代存万众生”。

这里所说的北缺是女娲补天的那个天之缺口,《天经》云:天不满西北,故女娲氏炼石补之。

明明是补天,为什么又有玉帝舍身堵北缺一说?这到底涉及到了什么?!

华夏的很多传说都有些莫名其妙,可能是因为有缺少的部分,比如说帝俊、女娲、夸父。帝俊只出现在《山海经》中,而《山海经》中的其他人却是历史中存在过的真实人物,比如黄帝、炎帝、还有他们的后人。

华夏神话里自从补天之后就再也没有了女娲的传说。虽然封神演义中有女娲的出现,但是封神演义不可信!女娲是大地之母,封神中的圣人!竟然会和一个纣王凡人过不去!让青丘狐去断送其江山气数,后来又杀了她自己派去的妖精,圣人怎么会做出如此行为?

还有,夸父逐日的各种传说都说不过去!有的说是为了追求光明,为了命令太阳,可夸父会为了这些连命都不要吗?不!绝不可能!

上古神话和后世的神话,虽然有上下贯通之处,可中间好像始终有一道鸿沟存在!明明是一个世界却感觉是两种概念!

帝俊去了哪里?!女娲又去了哪里?!昊天去了哪里?

华夏的人应该都知道,天帝之位是经过更换的,最早的天帝根本不是玉帝!神话中身份存疑的仙,彼此之间又是什么关系?

华夏所有的神话最核心的就是天庭,天庭也就是天廷,传说蚩尤和刑天就是从天廷出来的,后来是颛顼让重黎二神把天地分开。由此可见,黄帝时期就有了天庭的概念,传说黄帝乘龙飞升,是天帝派神龙下凡接黄帝入天!

华夏的黄帝陵是真实存在的!这点毋庸置疑,那么,黄帝到底有没有飞升?

道家有三清五气结形的说法,是说三清和五帝只是在人间显化,暂时现身,三清包括老子,五气就是上古时的五帝,难道黄帝陵是衣冠冢?是人们为了纪念黄帝才修建的?而且得道飞升也可能摒弃肉体,这点很多古籍上都有说明。

那些关于修仙古籍也很相似,讲的基本都是金丹要诀、炼神返虚。

古人没那么无聊编出一些没用的东西骗人吧?很多古人亲身投入其中,并且为此用了多年的时间,人本来才活几十年,古人没必要这样骗后人,更不会自欺欺人的活在谎言中吧?

那么,神话中天庭那仙都是修者飞升后所成的仙吗?天庭真的存在吗?是否真的如神话所言天上一日,地下便是一年?

唐问天曾经说过,天庭是造化领域,他是一位大成准帝,一位活了几千年的人,他对宇宙和修道的了解是凡人一生都达不到的高度。他肯定会有特别的见解。想到这里张良便向唐问天请教:

“敢问前辈,什么是造化领域”?

唐问天听后说:“我先问你一个问题:一位大帝动用极速在宇宙中穿行。他出行了不过五日,回来竟然已经是几十年之后,这位大帝到底离开了多长的时间”?

张良说:“对大帝来说是五日,对世人来说就是几十年”。

唐问天说:“那么哪个才是真正的时间呢?”

张良:“说两个都是,差别的是从两者之间产生的。无论对哪一方来说时间都是没有变化的”。

唐问天说:“不错,就好比两辆速度不同的车驾,可能坐在里面的人所做的事是一样的,可是它们之间的距离,却始终存在,就是因为有了一个“差”。

天庭的一天和人间的一天是一样的,一个人在天庭待一天,感觉和人间的一天没什么区别。但是他离开天庭回到人间时就可能是他离开人间一年以后了,所以才有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说法,并不是天上的一日有一年那么久,地府也是同样的道理”。

张良说:“我们华夏有牛郎织女的神话,他们一年才能见面一次…………”。

唐问天听后付之一笑:“天上的星辰运转跟仙有什么关系?他们真的存在也是天上地下都是一年,可那时间的界限人是无法改变的,想出入就要接受那不可见的时空之力,那是人无法改变规则的,你懂了吗”?

张良想了一下,他感觉唐问天说的很对,织女为星宿,沿帝星靠近北极,传说与天帝有关。织女本为某位天帝的孙女,称为“天孙”。

在后来的民间传说里,被改为是王母之女。王母娘娘又不是玉帝的妻子,王母哪里来的女儿?云霞又不是人为的东西,哪里来的织女?这种神话是凡人编的,跟修仙无关。

唐问天说:“王母娘娘和玉帝不是夫妻?却共同管理着天庭?我明白了”!

《西游记》中的东华帝君和玉帝是两个人,王母和东华帝君是兄妹,东方朔是东华帝君身边的童子,所以王母娘娘看在兄长的面子上才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让孙悟空看管蟠桃是玉皇大帝的旨意,孙悟空不光偷吃了蟠桃,还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会,玉帝为了自己的颜面以及给王母娘娘和众仙一个交代,才命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

孙悟空心高气傲!他对玉帝的两次任命颇有抱怨,认为玉帝不识英才,只给他弼马温和看管蟠桃的小小官职。天庭的一个小毛头都可以肆无忌惮的偷吃蟠桃,众仙都能参加的蟠桃会却没自己的名字!

孙悟空去了蟠桃会喝了玉液琼浆之后醉酒闹事,暗中却有太上老君在帮助他,他下界不久之后天兵天将便上门讨伐!

孙悟空虽然对玉帝有所抱怨,但是他很清楚自己惹了大祸,对留在天庭也不再感兴趣,况且玉帝要治他的罪!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谁来捉拿他,他便打将过去!

最后二郎神和灵山的人都已经来了,再发展下去,事情将无法收场。太上老君恰到好处的出手。

孙悟空也让他装进了八卦炉中,后面的事情应该不用我多说了吧”!

张良听后感觉非常有道理,《西游记》中说:棒是九转镔铁炼,老君亲手炉中煅。禹王求得号神珍,四海八河为定验”。太上老君的丹炉能炼出金箍棒,却没有炼化孙悟空!这明显是太上老君在帮孙悟空!

而孙悟空还为东方朔背着一个偷桃的黑锅。孙悟空本身也是监守自盗。而这两个偷桃贼,一个被镇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另一个应该是被东华帝君贬下的凡间…………

多年以后这两人见面竟然还互相揭短…………

张良说:“前辈认为我们华夏的天庭真的存在吗?它为何能存在于虚空之中”?

唐问天:“首先你要明白什么是虚空。虚空就是空间,空间分很多种。宇宙是空间,黑洞是空间,水是空间,修者的小世界是空间,空间灵器是空间。虚空即是空间,也是空间中的空间。

张良不解的问道:“前辈为什么说水也是空间”?

唐问天说:“人生活在陆地上面,鱼生活在水里面。对鱼来说水就是鱼的空间。

水可以容纳的东西有很多,空间可以容纳的东西,水差不多也都可以容纳。

空间和容器可以容纳水,但是水却容纳不了虚空。除非用特别的方法才能做到这一点。

水就好比空间里低一些的位面。

虚空共分七层,第一层是空,也就是世间万物存在的空间,修者修炼到一定程度后可以不被引力控制,随时可腾空而立,踏空而行,这就是所谓的“脚踏虚空”!

第二层空间是虚,肉眼不可见也感受不到的位面,人进入其中可以暂时在世界上消失,也被称作隐匿空门。

第三层是遁,可以将两个不相关的地点连接,任何穿梭其中的存在都可以在其他地方出现。

第四层是造化领域,可以容纳时间流速和外界不同的空间。造化领域是大帝都无法创造的空间,造化领域可能是自然而成的。也许是仙创造的。

造化领域内的空间也许只是某些存在将其他空间架设在了里面而已。盘古若是真正的仙,地球的造化领域真的有可能是他创造出来的!

第五层空间是时空,在其中可追溯过去的事情和画面。修者触摸到这一领域。可另曾经发生的画面显化。

第六层是真正的虚空,进入其中穿梭出入宇宙任何地点,瞬息之间可从一个星域穿梭到其他的星域。

第七层是寂,除了大帝没人可以在里面没有存活,寂和外界相对而言,时间是不稳定的,进入寂,再出来可能仅仅是外界的一个呼吸的时间,也可能是多年以后”。

据推断“寂”后面还有空间,它涉及到了时间,也许能回到过去!

空间和速度的极限都涉及到了时间。过去的事情也许可以改变,但是未来取决于每时每刻,未来是不确定的,所以无法到达。

张良说:“前辈,第二层空间和第三层有何区别?为什么一个可以隐匿,一个却可以穿行”?

唐问天说:“第二空间是单向空间,就像一个特殊的房间,你可以朝任何一个方向走,但是无论走多久,你再次打开它的时候,你还会从你进入的入口出来,在里面待多久取决于你的意愿。

另一个就是一个通道,它分两种,一种自然而成的,一种人为开辟的,自然而成的通道,出口是随机的,人为开辟的是定向通道,但无论哪一种,进入后都会被空间的力推到出口,你也可以借力飞行,这样会更快”。

张良说:“唐前辈,空间的力是如何产生的”?

唐问天:“比如说你在一个无重力的网状的隧道中,这张网的力可能是旋力、推力,收缩的力,蠕动的力,是这些力决定了你运行的轨迹。这是自然的空间通道。

人为的通道就是打开一个,自己可以直接通行的通道。

但是当你可以打开真正虚空的时候,这一切就会变的很简单了,就等于是把千万张纵横的空间网合成了一张网,一片叶的厚度,跨过去就是千万里之遥”。

张良听后受益匪浅。

张良说:“那么我们华夏传说的天庭是在第四层虚空中吗”?

唐问天说:“天庭来历非凡,孙悟空出生时双眼竟然洞穿了虚空!孙悟空更是不凡!你们华夏的神话越是深入越是让人惊讶!他涉及到的太多了!已经不仅仅是神话这么简单了”!

张良说:“前辈有何高见”?

唐问天:“虚空、昆仑虚、五脏、五行、天庭、黄庭、息壤、天帝的花园、王母的蟠桃园,五行树。地府、涌泉、九泉、三丹田、小世界、你懂了吗”?

张良惊道:“前辈是说天庭和地府都是盘古的小世界所化!

天庭就是盘古的中丹田!盘古的黄庭!灵台!这个宇宙所称的小世界!

地府则是盘古的下丹田,九泉就是盘古的涌泉!难怪古人会说天圆地方!人如天地”!

张良自然的想到了华夏古人取天人合一之理:以头圆兮似天,于上,足方兮似地,为下!道家更说:人身小天地,天地大人身!

而有些人认为“天圆地方”是古人不知天地的形状!这天地方圆根本没有后人所想的那么简单!那只是后世之人沾沾自喜的优越感罢了,这些无非就是那并不发达的科技带来的,虽然科技在进步,但人的思想深度却不够,只是直观的判断一些事物。

而且“方圆”在华夏无所不在!其中包括最常见的筷子,钱币,住宅。

唐问天对张良欣慰的点了点头说:

“盘古的小世界是天庭和地府,他的清气或者是元神自然有资格在三十三重天以上的位置,盘古的精神化作三清传教证道之法!大禹的定海神珍又是太上老君所炼,最后这定海神针落到了孙悟空手里,孙悟空还用定海神珍大闹了天宫。你们华夏的神话已经有了一条比较清晰的脉络,我十分确定你们华夏的神话并非虚构,而是一个曾经真实存在的修仙世界”!

唐问天带着些许遗憾的神色说:“可惜呀,你们的地球已经没有大道和灵气了!一个本该无比璀璨的大世就此没落了呀”!

张良不解:“前辈何出此言”?

唐问天说:“孙悟空、杨戬、哪吒等人都是天纵奇才,万年难得一见的天骄!可惜地球的大道消失了,他们再也无法证道成帝了”!

张良问道:“前辈是说地球的天仙、神仙都不是大帝吗”?

唐问天惋惜的说:“是啊,即使孙悟空资质再怎么出众,也不可能短短几年就成为一位大帝,地球的地仙、神仙可能只是高境界的修者,天仙也不一定是大帝,除了女娲那些存在可能是真正的仙以外,其他的仙都不是真仙。

可有一点很可疑,就是盘古明明创下了世界。太上老君传道于世,地球的大道却还是在消失,这一点十分的矛盾,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大道和灵气消失的原因是太上老君也无法左右的”!

张良:“前辈是说只有天资出众的人才可以修行”?

唐问天说:“不!凡有九窍者皆可修道成仙,你们华夏有种种动物修道的传说,由此可见盘古创下的世界是有教无类的,大道消失的原因和盘古创世三清传道的初衷相矛盾!地球肯定经历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那是地球的由诞生至没落的岁月”!

张良闻言后说道:“敢问前辈对地球的来历有何看法?”

唐问天说:“道,道,道,非常道”。

张良对唐问天的回答有些摸不着头脑:“前辈如何看待人类的诞生和华夏的修道历史”?

唐问天说:“我们不妨推断一下,盘古从某个时期开天辟地,那时候如果已经有了地球,所谓的开天辟地,就是开辟出了人类可以居住的环境。

如果那时候没有地球,那可能就是盘古创造了地球,盘古可以穿梭于时空之中,所以地球的历史再久远也根本难不倒盘古”。

说到这里唐问天有了一种神秘感,他问道:“女娲是如何诞生的”?

张良说:“华夏诗人屈原在《天问》中提到“登立为帝,孰道尚之;女娲有体,孰制匠之”?女娲的来历没人说清”。

唐问天:“假如盘古是仙,他从鸿蒙中诞生,那么这鸿蒙是什么”?

张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生一,无名是道,鸿蒙应该是一,或者是气,也许可能就是盘古,盘古是道的化身”。

唐问天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我们不妨称鸿蒙之气为“万物母气”或者“万物之源”。

盘古开天地,后有女娲、帝俊、西王母、夸父、等等,假如他们也是仙,是否同样诞生于鸿蒙之中?为何后来出现的人和万物却要练气修道?最后甚至连大道和灵气都消失了,那么盘古开天地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创造出一个世界?

张良:“不知前辈有何看法”?

唐问天:“盘古要创造的是一个仙灵世界”!

张良感到无比的震惊:“怎么可能”?!

唐问天:“地球的生物有无数种,他们是盘古所化还是万物母气所化”?!

张良说:“盘古不可能化作地球所有的生物,盘古若是万物之源,这种说法才可能为真”。

唐问天:“为什么盘古死后才有女娲那些仙的出现?

我说道,道,道,非常道。盘古是仙是道!女娲等古仙可能和盘古一样,诞生于万物母气之中,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可能只是染到了万物母气散发的生机才诞生的,这就是道生万物。

而人类可能是女娲用盘古的精血所塑造,这就是非常道。

地球的人和其他生灵,生来不是仙,却可以修炼,而女娲那些仙生来就十分强大。

但是这都是在盘古死后才有的事情,由此可见盘古创世之初只有仙灵和其他生物,并没有人类诞生。

后来女娲造人,人类开始炼气、修道,盘古或者说是太上老君,他们的清气、精神传道于世。

那么盘古的死是否另有隐情?众生可以修道是不是来自盘古的成全?

唐问天说:“你以后若是修道有成可以回到地球的话,一定要去昆仑虚看一眼!那里一定有关乎地球仙灵起源的秘密”!

很多年以后,张良回到了地球,他追溯时空画面,了解到了很多地球的历史和秘密,其中很多事都应验了唐问天的推断。不过这些都是很久以后的后话了。

同类推荐
  • 古镜神之眼

    古镜神之眼

    北朝末年到隋朝初期,江湖门派动荡纷争,权臣侄子与罪臣孤女,在江山易主的风云变幻之中,无奈爱相守,恨别离……
  • 诛仙长生传

    诛仙长生传

    痴情绝美的碧瑶,美若天仙的陆雪琪,魅惑众生的小白,活泼灵动的田灵儿,单纯善良的小环,妖媚狠辣的金瓶儿,神秘美艳的幽姬,风华绝代的玲珑。逆天意,挽红颜,求长生,这是言情的诛仙,也是一段追求长生的传奇。 书友QQ群1128409013
  • 狐绡

    狐绡

    听说上官公子为了取千年狐妖心脏将灵谷夷为平地,万古灵地十年内寸草不生。听说一只狐妖入了人界,端的是覆了这天下不仁,极尽杀伐恣意。可偏偏,看着她杀红了眼的样子,有人捻着她一缕散发问她一句,“这红绡入姑娘眼否?”
  • 重返诸天

    重返诸天

    万族林立、光怪陆离的宏大世界。一艘破空而来的星舰。一群懵逼的地球人,一群心思叵测的外星人。一个神秘的少年。一切从诸天中起始。一切重返诸天。【诸天星舰壹号舱:823701522】
  • 江湖雅韵

    江湖雅韵

    江湖并不是江,也不是湖,江湖之所以成为江湖,是因为水的旁边总是住着人。人就是江湖,人心就是江湖。这样的江湖,可以抽刀断水、快意恩仇,也可以汉书下酒,秦云炅河。它可以忙碌,甚至带些血腥,也可以温馨,而又雅韵天成。是耶?非耶?剑不在手中,剑只在心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热门推荐
  • 农门辣妻:霸个汉子来种田

    农门辣妻:霸个汉子来种田

    穿越了?还是个臭名远扬的二嫁寡妇?附带小包子一只?家徒四壁揭不开锅,还被极品亲戚各种欺压?茶艺在手,天下我有!赚钱养家养包子,吃香的喝辣的,日子美滋滋。极品婆家?虐!极品娘家?滚!
  • 深度谋杀

    深度谋杀

    落帔“凤凰”黄叶一飘,天气就凉了。独岭村里的男人们都夹着铺盖,远走他乡挣钱去了。落魄的养鸡老板郭长林还没处去,就赶着自家老牛在坡上杀地。地窄条条的,不够一耙宽,勉强能着下牛,到了地头牛就返不过身来。他只好让牛慢慢跳下塄地地,从塄地地犁回来,再吃力地爬上塄上地犁过去……这样反复循环几圈下来,本来一天能犁三亩地连气也不喘一口的大老犍,被这三分刀把地累得浑身汗珠滚滚,呼哧呼哧地张着大嘴喘粗气;他的浑身也像散了架,又酸又疼又乏。“郭老板,我看你还是别犁地了,还是跟我去下煤窑吧!只要你跟我李育红干了,保证让你不出力气发大财。
  • 读佛即是拜佛:弥勒佛传

    读佛即是拜佛:弥勒佛传

    当时没有人知道,那个挺着大肚子,背着布袋游走于街头,始终面带笑容逗弄世人的乞丐和尚,就是真正的弥勒佛。唐末乱世,在一场洪灾中,弥勒转世为人,被一对农民捡回收养,取名“契此”。就在结婚当晚,他抛下养父母、未婚妻,逃婚到岳林寺剃度出家。本想安心修行,却屡遭三个假和尚诬蔑,成为世人眼中偷吃荤腥、贪恋女色的花和尚,像过街老鼠一般受尽欺辱。在万念俱灰之时,经无名老僧指点修行,终于在弯腰插秧时重拾本来面目,从此背起布袋四处游荡,见人就笑,更在嬉笑怒骂、疯疯癫癫的言行中教化众人:少一点心眼,多一点豁达。
  • 如山的爱却如此轻盈

    如山的爱却如此轻盈

    父爱如山,父亲给予我们的爱是厚重的,深沉的,悠远的……
  • 沧澜月

    沧澜月

    意外穿越到了女尊的国度,这里的男子娇柔清秀善解人意但也有绿茶婊白莲花朵朵绽放,一个贫穷的渔家女开始经历被所爱的人嫌弃背弃,到宋国赫赫有名的四殿下她为人潇洒爽朗身边爱着的美男们,也是络绎不绝每个人都是真心爱她喜欢她,玄极九天修仙者的世界她要带着美男们打坏人开学院,万花丛中一点红落水三千只取五瓢。裕心:“云儿你当初许我的一生一世一双人在哪!”鸿雁:“妻主你长点心好吗为你我都操碎了心啊?”绮丽风:“孩子是喜欢龙凤胎这样省去了要二胎的麻烦。”鸿楠“本宫只想偷着为你生孩子,放心带帽子的事绝不会有的。”独孤胜:“女人我今日非要劈死你不可,竟然骗我吃下了孕孕果给你生孩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尔卜尔筮

    尔卜尔筮

    刘单好像一下子就长了,海鸟看他时,不得不采取仰视的姿态,这让海鸟觉得甚是猝不及防。海鸟和月影结婚5年多,看着刘单的长势这么好,他常常怀疑自己是不是一天比一天变得渺小了。海鸟想起他征服月影最关键的一句话,是表示要把刘单像亲生儿子一样看待,说不定比亲生儿子还好。听了这句话,月影的爱情之门就向海鸟慷慨地敞开了。海鸟非常怀念他和月影刚刚走在一起的那段日子,那可是夜夜春宵啊。那时候的海鸟精力充沛,不知道什么叫疲乏;而月影呢?她就像一棵久旱的庄稼,在雨露的滋润下,显得一天比一天鲜活、光亮。
  • 甜在心咖啡店

    甜在心咖啡店

    一个爱做梦的妹妹,和一个脚踏实地的姐姐,两人共同经营一家咖啡店,在两人周边发生不同的遭遇以及际遇,她们该如何一起面对生活上给予的难题?每个人心中都有愿望,邀请你进来甜在心咖啡店,一起完成梦想。
  • 至尊王神

    至尊王神

    生于帝王之家,却一夜成空。励志修仙,誓夺天地造化。燕枭说过,不是为了证明我多厉害,而是要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
  • 老婆,非你不可(完)

    老婆,非你不可(完)

    没有婚纱,没有婚戒,没有婚礼,她被迫代替妹妹嫁给那个传说中恶魔一般的男人。一双嗜血的眸冷冽无情:秦暖,你不过是秦家送到穆家的牺牲品,在穆家,你连一个下人的地位都没有。她默默的忍受名义上的丈夫和情敌对自己的百般羞辱,只为能够平安的将腹中的宝宝生下。心灰意冷,她拼命护住腹中胎儿,一消失就是五年五年后,她带着拖油瓶从国外归来,“暖暖,秋天到了,我们要去哪儿收获爹地啊?”一手一根超大棒棒糖,粉雕玉琢的小家伙儿一边舔一边撅着小嘴巴问道。“哪里埋的种就去哪里收!!”看着S市那座最高的建筑大厦,墨镜下的眸子突然划过一丝悲伤。宝宝VS亲爹
  • 灵界小修

    灵界小修

    这是一本凡人流小说,讲述张崇修仙路上的故事。在与世隔绝的秘境中长大,小小少年孤身一人闯入充满未知的世界。求道之路多艰辛,无师长指点,无家族依靠,然大道之下,亦留生机、亦予变数。长生之途,身后曰舍,身前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