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是件大事儿。
在本朝,分娩前夕,娘家人要送上果羹,以示“催生”之礼。生完孩子以后,三日有“洗三”,十二日有“小满月”,一百日又有“百岁宴”。
赵家两喜宝出生在大雪封山的正月里,杨家人这些活动都没有参与到。
今年刚好两家在一起过年,正月初五又是两喜宝的生日,三花五花决定这个周岁宴得好好办一下。
两喜宝的周岁宴可比杨小花的五周岁生日热闹多了,连带着刘氏母女,陶家母子都特地坐了老乔头的骡车赶来贺喜。三日后便是杨学文和春妮子大婚,古代的新人婚前不准见面,这二人自然是不来的。
陶婶子做了两双虎头鞋给喜宝们,而刘氏则做了虎头帽,刚好配齐一套,也不知道是不是事先商量好的。老乔头虽然是一个人来的,也送了一篮子鸡蛋过来。
杨家没钱买手镯银锁,但事先找首饰匠花了好一两多银子打了几个虎头铃铛,串在用红绸带编成的链子上。
由杨三花做代表,给俩喜宝系上小链子:“这个大的铃铛是大喜的,这两个串在一起的小铃铛是双喜的……”
杨五花也道:“以后咱们数数铃铛就知道谁是大喜,谁是双喜了,也省得看屁股了……”
“哈哈哈……”
当然,有了弟弟也不能忘了姐姐,赵香香也得了一个大铃铛,不同的是,她的铃铛是用红绸绳系在脖子里的。
大银铃铛约有二钱,小铃银铛则约为一钱,刚好两个抵一个。同样的铃铛一大二小还有三个,准备留着给杨二花家未来的宝宝。
作为比香香外甥女还要小的杨小花,杨五花怕她年纪小会眼馋,也给她准备了一个虎头铃铛,也像模像样的系在小手腕上。说起来,她的铃铛最大,只不过是铜的,没有其他几个的值钱罢了。
到底是小孩子,哪里管什么铜的银的值不值钱呢。
铃铛虽然是铜的,但却是新铜,金光灿灿的也很漂亮,更关键的是,铜铃铛里头有一粒小铜珠,会发出响声,可把她的给乐坏了,拉着每个人都要晃一下她的小胖手:“你听听,好听吗?”
最捧场的要数赵香香了,因为她们的铃铛里没有银珠子,不会铃铃作响。
转眼便是杨陶两家的婚礼了。
两家都是一个村的,离的太近,迎亲的队伍吹吹打打的绕着杨柳湾晃荡了两圈才进门。
两家本就没什么亲戚,关系好的也就那么几户,算上乔家赵家也没有几桌,好在杨学文的师友不少,加上他是秀才,特地赶去送礼拍马屁的村民也有不少,甚至还有不少还是邻村的呢。
正月里本就闲来无事,不管是上门喝喜酒的,还是看热闹的,里里外外都早早围满了人。当杨家姐妹抱着两喜宝登场的时候,可谓是轰动四方。
“嚯!还真是对双生男娃哩!”
“可不是!”
“谁说是借来的,我瞅着跟那女娃子长的像着哩!”
那女娃子自然是指赵香香。
而两喜宝如今也已长开,至少比去年那会长开不少,各自脚踩虎头鞋,头戴虎头帽,看上去虎头虎脑的,要多可爱就有多可爱,羡煞一堆看热闹的碎嘴婆子。
古代不像现代,双胞胎可以借助医学手段,在这里,双生子并不多见,更何况还是养得白白胖胖的两小子。尤其是性格更为活泼的大喜,第一次看到这么多人,一点也不怕生,用他那粗壮有力的小短腿在杨阿花的腿上蹬啊蹬的,嘴里还“啊啊”的伸着小手臂想要出去玩,一看就是个健康的孩子。
有那心思活络的,便借故来找杨家姐妹套近乎,想着以后自家办喜事儿也能抱过来滚滚喜床。
杨阿花倒底是老大,沉的住气,虽然没当场应下,但也没当面反对,只管说些不痛不痒的场面话,反正她平常住山里,她们也见不着。
杨三花则保持一贯的高冷,不吭声,众人倒也识趣,反正这么多年大家不管怎么编排她们杨家,杨三花都是这么做的,其实大家都习惯了。
而杨五花就功力差些,听得几句就不耐烦了,但碍着今天的日子也不好发作,干脆抱着双喜躲到新房里头陪春妮子聊天。
喜宴一过,杨家姐妹就跟主人家告别。
“嗳,怎么这么早就要回去了,吃了晚上那顿再回城也不迟啊。”
喜宴摆在中午,但一般情况下,晚上那顿可以连着吃,一些汉子边喝酒边聊天的,能连着两顿不带起身的。这一带的人都穷惯了,天黑都很少点油灯,加上也没有路灯,晚饭一般吃的很早,抓紧点赶路还是能赶回城里的。
“不了,刘婶子,后日要出摊了,回去还得拾掇拾掇,再说了,我们早点回城,乔大爷回来也能再吃一顿不是。”
杨桃听了便道:“元宵摆摊你们也带上我行不?我长这么大还没见过灯会呢!”
“行啊,怎么不行,只要你娘同意便行。”杨五花想着,多一个人多个帮手呢。
“我娘早答应了。”
杨三花说道:“那行,到时候你让乔大爷送你来吧,不过你可得偷偷的来,别被秋娃子瞧见了。”
大家都没去过灯会,秋娃子如果一去,虎头壮壮也都会吵着要去,到底还是孩子,城里也没去过几次,到了夜晚人挤人的,回头遇上拍花子可就不好了。
“嗯,那等我嫂子回门以后我就来。”
“哟哟,嫂子嫂子叫的好顺口呀!”
外面的人见杨家姐妹要走了,纷纷围过去看热闹,要知道,这都上了骡车了,肯定去的地方不远,而且她们没带东西,让人怎么看怎么好奇。
一婆子忍不住开口问:“咋走了哇?饭还没吃完呢!”
杨五花心说,这位肯定是自动把两顿饭看成一顿的主儿。
几个自以为聪明的私下已经议论开了:“哟!这杨家大姐都在呢,铁定不是去走亲戚的。”
“可不是,就她们村口老杨家,哪里还有啥亲戚哟!”
“那你说她们这是去哪呢?还有比吃饭更重要的事儿?”
“这我哪知道,指不定是进城去呗。”
“咋的这时候进城啊?这城里铺子可都是关门了的。”
“谁知道她们干嘛去……你没听说吗?她们整天进城晃悠呢……啧啧……”
杨五花好想拿根棍子冲过去跟她们说,你们说别人闲话的时候能不当着人家的面说不?
不过,她忍住了。
有些人啊就是贱,你越理她们越来劲儿!与其费力气跟那帮碎嘴婆子作口舌之争,不如学杨三花那般,把她们当作空气。
哦,不!是臭屁!
哪有人会去跟臭屁争辩的?这不是越说越浑嘛!沾到臭味可就不好了。
众人一路看着杨家人上了骡车,渐渐消失在视线中,全程别说搭理她们了,连个眼神都没给过,想吵都吵不起来,连个热闹的都没得看,顿觉无趣:“呸!不就挣了点钱嘛,瞧那得意劲儿!看她们还能得意几天!”
元宵的灯会,从正月初十开始。
杨家平日出入凤阳城的是正北玄武门,而整个中都凤阳城的正门却是正南门,叫做洪武门。过洪武门,沿南北中轴线直走,过大明门,入承天门,再进午门,便进入了中都皇城。当然,一般人是进不去的。
跟正北玄武门里头的玄武街叫法一样,洪武门进去的那条南北街自然也叫做洪武街。
洪武街位于中都城南北中轴线的最南端,东西为左右千步廊,而与洪武街垂直相交的则叫做云济街。
云济街只是那条东西大道的中间一段,东起鼓楼,西至钟楼,总长六里,东西对称。西侧有功臣庙、金水桥、历代帝王庙和钟楼;东侧有城隍庙、金水桥、国子监和鼓楼,而鼓楼的东侧则为凤阳府衙。
整个中都凤阳城,最热闹的地段便是这一带,灯会的举办地点也正是这一带。
灯会不比集市,人多,意外也多,为了方便管理,主街上的好位置都得交钱,还不便宜,底价十文,按地段面积以及天数逐步加钱。当然也有不要钱的,比如街角旮旯,或者自己提溜个篮子在人堆里移动做买卖,又或者见缝插针的去哪挤挤。
但交了钱也是有好处的,可以自己早早的搭起摊子来,而且相当于交了保护费,能得到节日加班的捕快巡逻们照应,至少不容易遇到混混生事儿。与其说杨五花老实守法,不如说她胆小怕事,一早就托胖小鲁通过他舅舅预定了两个相连并且靠近府衙的大摊位。
有关灯会的情况也都是胖小鲁提供的,毕竟杨家几位可都没去过灯会,就连虎头舅舅也只是在自己的摊子上守着,并不曾从头至尾逛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