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很快就黑了,还飘起了毛毛细雨。
赵平安此时已经推车去了灶台那儿,之前修房子的时候那里留出了一大截屋檐,进深跟屋子一样。后来他又围了一圈高高的芦竹篱笆,那木板车刚好可以竖着推进去。除了没有门,倒也颇像一间房,就是有点漏风。
赵平安躺在木板车上琢磨着,明天再修个门。
正屋里已经点起了灯,杨家平日里几乎不点灯,只有杨阿花来了才会点灯,姐妹们说会话。
杨三花拿出几双雪花靴递给杨阿花说道:“也不知道香香的脚多大,我比照着六妹的脚做的,想着大了还能多垫几个鞋垫,放着以后穿也行,小了可就不好办了……这是给你婆婆的,我也比照你的码子做的,要是穿不了那就你穿吧。”
杨阿花满心欢喜的一一接过靴子,拿在手里爱不释手,直夸好看。杨三花又拿了一双超大鞋,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这是……姐夫的……按理说姐夫的鞋是要姐姐做的,可是我闲着也闲着……”
“这么好的鞋给你姐夫穿可浪费了。”杨阿花一点也不介意,接过鞋说道:“你姐夫整天在外面跑,最是废鞋的了,那鞋底不知道磨穿了多少双……嗳,好像大了。你姐夫的脚虽然大,可也没这么大,到这差不多……”杨阿花说着伸手比划了下,三花五花一看,果然大了一圈。
杨阿花笑着说道:“没事,回头我给他多塞几个草垫子。”
杨三花犹豫的说道:“那能行吗?要不我再给姐夫编一双吧,反正家里材料多的是,又不花钱。”
“要不当鞋套穿?里面穿着鞋,把这个套外面?”杨五花想起了现代那种套在鞋子外面的雨靴套。
杨阿花一听,觉得不错,说道:“你就是点子多。”又叹了口气,说道:“这么好的靴子怎么就没人买呢……”
杨三花早习惯了,说道:“那我们就自己穿呗,大都是我们自己的码子。明日你就穿着进城吧。”
杨阿花说道:“明日要走不少路呢,这么好的鞋我可舍不得穿。”
杨三花又道:“大姐你就穿吧,鞋子还多着呢,穿坏了我给做就是了。”又想起外面在下雨,说道:“明日说不定还下雨,正好试试这鞋耐不耐雨呢!”
次日一早,又是天刚微亮,杨阿花起来热了昨日剩的馒头,又烧滚了粥,熄了火,留着灶里的余温慢慢煨粥。自己也顾不上吃,拿布包了几个馒头,直接跟着赵平安推车去了城里。
待三花五花起来的时候,粥还是热乎的。
天阴阴的,果然又飘起了小雨,几朵花儿们也没出门。杨三花在给赵平安编草鞋,这会子倒是他的尺码了。
杨五花在边上拼碎布,昨天她把给香香做的小包拿出来的时候,杨阿花直夸好看,还说上回那个包拿去香香就喜欢的一直背在身上不肯放下。杨五花听了很受鼓舞,拿出小碎布练习起来。这个年代不兴买衣服,当然她们也买不起,一般人都是自己做的。既然来到这里,就要讲究这里的规则,做针线跟做饭一样,都是古代生活必备技能。一个能让自己吃饱吃好,一个能让自己穿暖穿好,都是要用心学的。
阴天屋里暗,两人面对面,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一边做活一边时不时的聊上几句。
杨三花看了眼外面摆放了好几只大小不一木桶、木盆,笑道:“这雨又不大,你这水要接到什么时候才能接满?”杨家离河远,用水不方便,每次下雨杨五花都要拿出东西来接水。
杨五花说道:“能接多少算多少。这叫‘无根之水’,可是不沾地的,比那河水干净着呢。”如果她没记错的话,西游记里就是这么叫滴。那些古装剧里千金小姐还有收集什么露水雪水的还要埋到地下存起来吗,她这“无根之水”可是连花瓣叶子都没沾过呢。这个年代又没自来水,吃喝用都是河里的,那河里什么都洗,不见得比这雨水好到哪去,再说这里又没有粉尘雾霾的。
杨五花看着外面的毛毛细雨,说道:“等我们有了钱多买几个水缸吧?专门放在屋外接雨,这样就不用挑水了。”其实这才是她的真正目的,挑水什么的,实在太累了。
杨三花听了笑道:“你就是懒得挑水,还‘无根之水’呢,亏你想的出来……”
“咦?大姐……”杨五花突然说道。
杨三花头也没抬,一边做着鞋,一边说:“大姐他们走的时候哪次不把水缸挑满的……”
“不是,是大姐回来了!”
杨三花抬头一看,果然是杨阿花回来了,迎上去说道:“今日回的有些早啊,姐夫呢?”
“你姐夫还在路上呢!我有好消息要告诉你们,等不及自己坐车回来了!”杨阿花说道:“今日我不是穿了那‘雪花靴’么,也是凑巧下雨,我就偷偷把裤管挽了一圈,刚好就露了鞋样子。在聚福酒楼门口有好几个人跟我打听这鞋哪买的,后来去了德记药铺,也有人跟我打听,我都跟他们说了,明日上市集……”
原来这赵平安每次都是把猎物、山货直接卖给城里的酒楼。常去的一家叫“聚福酒楼”,是城里的最大的酒楼,消耗大,一般都会全收了,要是还有剩下自己去市集摆个摊子自己卖。其实自己摆摊卖价格能开的高些,但猎物摆久了不新鲜,还有卖不出去的风险。酒楼虽然都是批发价,但收的量多。至于那些花椒草药之类的,则卖去“德记药铺”。
“……明天你们一早就去,两小的我回头放到陶婶子家去,不是还欠他们家一罐盐吗?正好我明日去还了。你们只管去卖鞋,回头上她们家接就是了。”杨阿花说的很激动,三花五花听的也很激动。
杨五花想到了广告效应,说道:“要不,也带上她们吧?穿在脚上往那一站,兴许有小孩子看了觉得好,央大人买了呢!”
杨阿花说道:“这法子好!明日你们都穿上,一起去。”又对三花说道:“那你现在跑一趟去还盐巴。”
杨六花一听要去城里,高兴的就差飞起来,她还没去过呢,拉过小花儿唧唧咋咋的跟她说去城里要做马车呢。小花对城里没概念,不知道姐姐在说什么,不过当她听到姐姐说去城里要做车车时,也跟着高兴的飞起来。那车她们见过好几次,就是没做过。
次日天不亮,四姐妹就起来了,带了几个馒头,一人一双雪花靴,背着篓子,抱着孩子,就朝城里出发了。她们当然没有坐马车,那马车可不是普通人能做的。事实上她们也没坐其它车,因为等不及在村口等过路车了,她们就这样兴奋的一路沿着官道走着。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背后传来了一阵叮叮当当的声音。回头一看,是一头骡车,那骡子头上系了根有些褪了色的桃红色布条,打了一个大大的结,脖子上绑了个大铃铛,跑起来的时候就叮叮当当的响。
杨三花伸手拦了车,这里的车跟打出租车似的,不拦不会停,因为有不少是自己步行的,你不出手车夫不知道你是要上车还是自己走。
杨六花高兴的爬上了车,这是她第一次坐车,新鲜的不得了,比当日杨五花坐牛车还高兴,一路欢呼个不停。小花儿窝在杨三花的怀里,也激动不已。此时天刚亮,车里也没别人,跟专车似的。
赶车的老大爷不知道是不是被她们影响的,心情也很好,时不时的还跟她们聊上几句,听说她们是第一次去城里摆摊,还给他们支招,哪里能找到好位子。
这一路也没什么别的车,行人倒是三三两两有些,但都是自己走的,也不拦车。这样不难理解,自己走的慢所以早点出发,坐车快,所以都不会那么早起来。
杨五花忍不住问老大爷:“您怎么这么早?”
“习惯了,年纪大了醒的早,反正在家也闲着,多跑几趟多拉几个人也好的。你瞧,这不赶上你们几个娃娃了么。”
杨五花心想也是,这骡车又不用油钱,老大爷又不用自己下来跑。
这老大爷也是个勤快的,一大早就往城里跑,以往她们上草市都还没那么早。杨五花说道:“大爷您这么勤快,一定能发财呢!”老大爷听了也乐了,哈哈直笑。
骡子跑得就是快,嗖嗖嗖的,很快便到了城里,城门刚开,门口已经有人在候车,老大爷一瞧,乐呵呵的说道:“你瞧,这不又赶上几个一早出城的!”
骡车从村口出发进城是四文钱一人,从草市出发是三文钱,小孩有一、二文,主要看年龄,小婴儿不收钱;牛车慢,则各便宜一文。她们上车的地方还不到草市,杨三花就数了十一文钱递给那赶车老大爷,五花见了心想,怪不得不来城里,这车费也太贵了,还只是单程呢。
老大爷笑呵呵的数了钱,又退了四文钱给三花,说道:“哪要的了那么多,半道接的呢,就算草市上的吧。这两娃娃还小,就算一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