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看龙舟》
当然,凤阳府也是有龙舟赛的。但由于中都城内没有大湖,龙舟赛的举办地点一般都放在凤阳县郊的南部,距离杨柳湾有好几十里,大老远的得坐车去。
看龙舟是免费的,来回的车钱却有不少。虽然可以自带干粮和水过去,但当日沿着河岸必定有各式各样的小摊小贩,难免会有花钱的时候。加上看热闹的人多,人山人海的,小孩子还容易走丢。是以,附近有很多村民都会选择不去,最起码,与杨家姐妹交好的这两家,就从来没有去过。
不过,这一回,却是例外,不光准备去,还打算包车去。
“马球是什么?”柳芽儿原先在老家的时候,连马都没见过,自然也没看过打马球。
而事实上,整个凤阳府都很少有打马球的。毕竟这个不光对马匹数量有要求,对骑术也有一定的要求。普通民众可没有什么机会能骑马,也就是所衙北方人居多,才会比本地人多了一个马球的比赛。
北方水系少,赛龙舟没有南方那么盛行,文人们便改成吟诗踏柳,武人们则是骑马射柳。洪塘湖东城门外有个大校场,军丁们到了端午那日,便会在那里举办马球赛。与龙舟不同,马球是纯军丁的比赛项目,但也对民众开放参观。
“我倒是听我哥哥提起过,好像就是一边骑马,一边拿杆子打地上的球,不过我们这里可没有这种,到底是什么样我也不知道。要不,咱们跟哥哥说一声,不跟他去了?咱们去洪塘湖看吧,又有龙舟又有马球可看,一下子能看两样呢。”
杨桃说着说着,颇有些心动,恨不得赶紧收拾包袱跟杨五花走。只是她没有想到,话刚一出口,便立刻遭到柳芽儿和春妮子的反对。二人竟然异口同声地冲她喊道:“那可不成!”
“我好不容易说服了你哥哥,带你们出去玩一回,可别随便改主意让他不高兴了,我都没得去呢,你们能看一回龙舟就不错了。”春妮子劝道。
“就是,都同乔大爷说好了,明天让他送我们过去,可不好反悔的。”柳芽儿也劝道。
“好吧,我也就是随便说说。”杨桃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柳芽儿见此,迅速地拉过杨五花悄悄耳语道:“明天我哥哥也去呢。”
杨五花原本也没想那么多,只当现在大家经济条件都好了,相约出去郊游娱乐一番也是应当。直到听到柳芽儿那么一说,又见她一个劲儿地冲自己眨眼睛,这才反应过来,怕是找了个借口,带桃子去相看呢。
论年纪,杨桃还比杨五花大了一岁,虚岁今年都有十八了,也是个大龄姑娘了。不过她比当年的杨家姐妹情况好多了,可不是被大家嫌弃、没人要。事实上,打从她哥当了童生,尤其是秀才之后,上她家登门求亲的人就一直没有断过。连朱青草的老娘,都替她家宝贝儿子来求过。
刘氏虽然平时不太同别家打交道,但不代表她没留意过各家的情况。谁家妯娌难相处,谁家婆婆难伺候,谁家儿子身体弱,她心里多多少少也是有点数的。头几年,是觉得桃子还小,舍不得她那么早出嫁,想多留两年。再后来,则是挑来挑去,怎么都不看上眼了。
刘氏倒不是什么嫌贫爱富之人,但她自己年轻守寡,投奔娘家又被兄嫂赶了出来,独自拉扯一儿一女到大,吃过不少苦。她可不想女儿将来会走她的老路,一心想给桃子挑一户身强力壮,又淳朴良善,最好还是人口简单一些的人家。
自打某一回过节,杨学文带柳东升来家里吃饭之后,便觉得那小伙儿不错,想让儿子借着同屋的便利,探探口风。偏生杨学文一直没好意思开口提,犹犹豫豫、拖来拖去的,后来人家中了举了,她家又开始觉得有些高攀不上了。
只是此时,刘氏已经心里有了人选,再看别人就难了,总忍不住偷偷拿人同柳东升作比较,这下就更不容易入眼了。挑了又挑,拖了又拖,不知不觉,闺女就十八了。
好在,杨五花成亲了。刘氏见堂堂一个官老爷都能抛除门第之见,大张旗鼓地求娶一个小村姑,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思来想去的,觉得两家都是种地出身,自家儿子虽然不如柳东升,但好歹也是个秀才,比起杨沈两家,自家和柳家的差距倒也不算大了,便又让自家儿子去探口风。
虽然柳东升曾来家里做过客,但因为男女大妨的关系,桃子一直躲在屋内没出来。二人倒也不是未曾见过,但也不过是匆匆一瞥,读书人又讲究非礼勿视,即便姑娘活脱脱站在眼前,也是不好盯着细看的。隔了许久,印象也不深。这才有了这么一出,借着端午学宫放假,结伴看龙舟赛的机会,让双方相看一回。
当然,为了怕桃子难为情,这事儿家里人都是瞒着她的。是以,此刻,她才会对杨五花的提议动心。
杨五花收到了暗示,自然也不会再鼓吹桃子跟她跑了,客套地说了几句“以后再来”之类的,转身就开溜了。
出了杨柳湾,来到花园里。
头一件事,自然是先卸货、发节礼。杨五花把节礼分做两堆,自家庄上的,交由生活管事王氏负责分发,其余人家,则让孩子们分别派送。
比之其他人的节礼,自家的庄户们还多了一坛子朱砂雄黄酒。这可不是用来给他们喝的,而是用来给孩子们在身上涂抹画符,以及洒在墙角门窗之上,作辟邪驱虫之用的。
搞定了头等大事,便是参观花园里的工程了。由于场地太大,杨五花一下子可走不过来,又再一次爬上了马车,准备快速的绕庄扫上一圈。
自家要住的那几个大院子虽然还没有开始建,但是整体的给排水系统已经完成。
在古代,建造一座城池或者一座宫殿,可不仅仅只是划地围墙那么简单,还得因地制宜地设计一套排水系统,通过各式地面或地下的沟渠、管道,将城内城外的河流、池苑都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循环网络。确保多雨时,可直接向城外排水,而天旱时,也可以起到一时的供水作用。
洪塘湖千户所城也不例外。不光是所城,就连所衙内部,也有自己的一套引自城外,集供水、排水、蓄水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排水系统。据说,在衙门的下方,便铺有许多纵横交错的地下管道,都是直径一尺有余的陶制大管道,每截管道都带有榫口,可相互套接,无限延伸。
洪塘湖城是当年的军丁们自己修建的,距离现在虽已过去数十年,但图纸档案都在。沈邵风之前便是找了相关的专业人士做了研究,直接把修城池官署的那一套给搬了过来。
毕竟只是个庄子,那种可供人走动的地下大通道倒是没有挖,除了地面上的几道明沟明渠,地下只是埋了几路陶制的净水管道和污水管道而已。净水管道接自那条活水溪沟,污水管则引向田林之间。
当然,这些都在地表底下,杨五花是看不见的,只能从留在地面上的水池、渠口辨别一二。
员工宿舍区与宅院预留地之间,便有一个已经成型并开始使用的超大净水池,专供庄子上的老老少少们日常饮用之用。
说是一个净水池,其实应该算是一套净水系统,总共由五个水池串联组合而成。并且,每个水池的大小、材质以及功能也各为不同。
净水系统的第一池,是一个看似普普通通,只以砂石、瓦砾铺底的泥水塘子,周边种植了一圈菖蒲,据说也有净化水质的功能。池子里头的水,一部分是通过地下陶管,从芦竹地的小溪沟引过来的活水,另一部分,则是通过地表收集起来的天然雨水。
水源,也是传播疾病的一个重要途径。小溪沟虽然看着清澈见底,但在诸如山洪暴雨、动物腐烂、疫病横生等情况下,难免会带上一些细菌病菌,又经过长远的输送,也免不了会混入一些肉眼看不清的脏物杂质,谁也不能确定它一定是纯净无毒的。
原先杨家没有条件,也不懂这些,但从大溪河里挑回家的水,也是会做些简单的沉淀和净化处理的。只不过材料都极为简单,上官林子里削上几片不要钱的榆树皮,或者从野地里割上几把不要钱的菖蒲根,投放到水缸里而已。
至于原理,谁也说不清楚,只知道是祖上传下来的,而附近的几个村子,家家户户也都是这么做的。
如今既然有财力又有能力,自然是要听从专业人士的意见,好好做上一番净化处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