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再摆摊》
杨阿花回去之后便一心在家养胎,没再来过,赵平安倒是时不时的会下山进城抓些安胎药之类的,但也没有把赵香香送来,说是香香长那么大,从来没离开过家,怕她住不惯。杨五花想想也是,别到时候送来夜里哭了啥的,那可头大了。
竹屋装上了门窗之后,杨五花又让高家打一个小矮柜子,约莫半人高,面上可摆放东西,底下开四扇小门,里面是隔板,用来放衣服。杨家没有衣柜,连个箱子都没有,衣服都都是直接一个个包袱裹儿扔在角落里的。杨五花的要求都很简单,普通的木材,也不用雕花什么的,便宜简单实用。
杨家没有地,不用种庄稼,只能在家继续垦地种菜。菜苗和菜籽有些是别家剩的,一株两株的,不要钱,也有的是买来的,都是自家吃的也不需要很多,拼拼凑凑也能种下一片。
此外,杨五花又委托老乔头帮忙留意果树苗。老乔头年纪大,又成天驾着车到处溜达,去的地方多,接触的人也多,帮忙寻东西最合适不过,至少比杨五花蒙头瞎找强。
果树比想象的贵,杨家没种过果树,牵扯到成本,杨三花心里没底,杨五花也不敢多买,只说各买上一株种着试试。
杨五花一直惦记的山楂树没有买到,不过老乔头按照预算,倒是寻来了一株桃树和二株梨树,另外还有一株皂荚树。果树都是挑的好品相的树苗,直接从果园里买来的,因为就一株两株的,果园的人也不在意,只当是自家院里种着玩的。
桃树苗最大,已有一人多高,花骨朵都开始结了。梨树苗则是尚不到一人高的,带着新旧叶子,主杆细细的看着像小树枝,杨五花琢磨着等长大些剪几枝扦插一下兴许也能成活。
如此,过完年杂七杂八的,加上吃吃喝喝的,又花了千百文。虽说家里还有近万文,但杨家现在没有收入来源,坐吃山空始终不太好,杨五花跟杨三花商量着,做点艾草团子去集市卖卖看。
卖吃食的有一个好处,就是卖不掉可以自己吃。
春日里不光野菜发了,连带着艾草的嫩芽看起来也是鲜翠欲滴的。艾草是有些苦味的,杨五花用过年剩下的材料,试验了三四回,找到了诀窍,去了苦味,成功做出了美味的艾草团子。
“好吃!”杨小花吃完一个劲的舔手指,或者说,把整个手指塞在嘴里嘬。
“哈哈!妹妹粘住了。”杨六花其实自己也在舔手指。
糯米粘粘的,杨小花吃的满手都是,小手指被粘在了一起,一下竟然分不开了。杨五花取来了温水,一边给两个妹妹洗小手,一边在想要是买团子的客人也这么吃一手可不太方便。
一抬头,看到一旁的芦竹墙,心里便有了主意。
春天真是万物生长的好时光,芦竹叶子青青翠翠,比竹叶还宽,拿来垫团子刚刚好,最关键的是,不要钱!姐妹们兵分两路,杨三花带妹妹们去溪沟边摘芦叶,杨五花则去城里买食材。
粘果面没有糯米粘,但比糯米便宜,杨五花两样都买了,按比例混合着用。糖依然是最便宜的沙糖,虽然没有白糖那么细腻,但煮化了都是糖水,反正红豆沙也是红的,颜色上没什么讲究。
艾草团子计划五文钱一个,抛去食材成本,其实一个也就最多能赚三文钱,这还没算人工呢。不过杨三花觉得五文钱一个团子已经顶天了,毕竟这里边儿没肉啊。对穷人来说,有钱还不如买肉吃呢,当然有钱人是不差钱的。
其实也可以把外观做的精美些,刻点漂亮的模子什么,走高档路线卖贵些,但问题是,没见过摆在地上的路边摊还走高档路线的,别说店面了,杨家可连个板车都没有呢。
混了粘果面的艾草团子粘度小了一些,但依然不能像包子和糕点那样叠起来放。杨家没有食盒,再说食盒也不够大,团子最好平铺,故此又用细柳枝编了一个小笸箩当碗用,既能单独盛出来做样品展示,也能叠起来省地方。剩下的大量团子都散放在一个用粗麻布铺底,顶上同样盖着布的竹匾内。
城门口就像个现代出租车上下点,很多驴车牛车都在那儿候着招揽生意,大部分坐车的人也都是在那下车,然后自己步行进城。一来步行入城比较快,而车辆进城有时候还会遇到盘查,尤其是货物较多的时候;二来,车钱一般都是按路程来算的,凤阳城大,进城还得多付车钱。
杨家跟大多数人一样,都是自己步行进城,一开始是没钱,后来是习惯了。
竹匾宽大,不能背也不好提,杨五花只能一路两手端着进城,端久了就会手酸,半道还得停下歇歇。团子都是早上现做的,杨五花早上出来的晚,进城又走走停停的花了不少时间,以前卖草鞋的地方早就被人占了。没办法,地摊的流动性太高,不是每次都能幸运的占到同一个地方,只能另外寻个地方摆开。
卖吃食讲究干净,杨五花带了杨六花帮她收钱,自己则负责递团子。六花儿虽然很会推销,但一般都是当面说,还从未试过扯着嗓门满世界吆喝的。杨五花属于人一多就怯场型的,以前读书的时候连上课主动发言都不曾有过,如今能出来摆摊已经算是很了不起了。
喊不出来,那就直接开吃吧。杨六花正在换牙,吃东西不方便,小口小口慢悠悠的倒正好做广告。
“这绿绿的是啥?好吃不?”
“这是艾草团子,里面是甜甜的红豆沙,粘粘的,可好吃了。”杨六花见有人问询就主动答话,还把自己手里的半个团子给人看。
“倒是稀奇,咋卖的?”有时候小孩子话更容易吸引人,尤其说吃的。
“五文钱一个,婶婶你买个尝尝吧。”
妇人听了撇撇嘴道:“这也忒贵了,肉包子才二文钱一个,你这个儿小还不带肉的,怎么反倒要五文?”
“不一样的东西,可不好放一起比较。肉包子要好吃必须把面得发的蓬松,空间还得留着空儿,这样咬起来软乎乎一口肉汁。我这团子可是不一样的做法,讲究越厚实越好,这里边儿放了上好的糯米和红豆,实诚的很呢,您颠颠这分量,吃了顶饱……”
杨五花也不能说人家的肉包子不好,她自个儿还买过好几次呢。况且那卖肉包的大汉可比她大个儿多了,人家随便挥挥拳就能把自己撂倒,再说大家都是出来做生意的,井水不犯河水的,没必要为了抬高自己贬低别人。
“五文实在太贵了,给便宜点不?”
“这可是最低的了,没法再便宜了,我这里面儿可都是上好的红豆,红豆什么价儿您也知道,还有那糖,可放了不少,绝对的甜。都是今天现做的,三更天就爬起来了呢,你瞧,还热乎着呢,也就赚几个幸苦钱……”
“我都没吃过,咋知道甜不甜,五文钱一个呢,要是不甜,我可不亏了。”
杨五花差点就说“不甜不要钱”,想想每个人对甜度的喜好都不一样,再说万一碰到有人吃了故意说不甜的,那不是白给了么,但是人家没吃过,确实也不知道味道如何。
“要不,您尝尝?”
杨五花取过两片芦叶,抓起艾草团子就要分,团子不小,可惜太糯又有豆沙馅儿,不太好掰。扯开了样子很难看,连杨五花自己看了都嫌弃。好在团子不便宜,又是现场扯的,有免费东西吃那人也没介意,接过半个团子就尝了起来。
“嗯,味道确实不错。那行,你给我包两个。”那人付了钱,又指着另外半个试吃的团子说道:“这个都这样了,我看也没人吃了,你也一起给我得了。”
杨五花一听,心想,买二送一啊这是!
万事开头难,好歹是第一笔生意,算了算了。
杨五花点点头,取来一块小芦叶垫子,把团子装在上面给人带走。
芦叶都是事先在家洗净整理过的,剪去两头的尖尖,再一部分剪成块垫团子用,一部分剪成条状,交织成大小不一的垫子。幸好这些都不花成本,否则怎么算都亏本。
也幸亏那人买了两个,要是尝过之后只买一个,等于买一送一,那样的话自己只能赚到一文钱,那还卖什么卖。这么着,杨五花也不敢随便让人试吃了。
摊子摆了一早上,始终有人觉得贵,也有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买一个来尝尝,但大多数都是听了价格掉头就走,生意很是一般。
眼看着时辰不早了,再耗下去很容易就会碰上巡街的要交摊位钱。
怎么办?总不能白忙活一场吧?
少赚总比不赚强!杨五花咬咬牙,对着杨六花耳语几句。
六花儿听了点点头,圈起两小手放在唇前做小喇叭状,对过路的人喊道:“好消息,好消息,甜甜的团子咯,买三送一大优惠,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这是现代的路边小店常播放的录音,杨五花自己喊不出来,就把任务交给了杨六花。小六花第一声喊的时候,还有些犹豫,声音也低低的带着不好意思,喊着喊着胆子就大了,把自己给喊激动了。
摊子前人一多,杨五花就扯开团子分给大家试吃,一个团子最多扯三次份,比单独给一个吃划算。尝过的人,大部分都会觉得好吃,又听说仅此一天,明天就不优惠了,还不赶紧买?
也有聪明的人问道:“那我买六个你是不是会送我两个?”
“对!每买三个就能免费多拿一个,你买六个就能拿走八个。”
“行,那我买六个。”
“好嘞!六个三十文,钱给我妹妹。”
还有人说:“我家人多,我要十二个,喔,不对,我买九个,你给我十二个。”
杨五花一边应着,一边拿起大块的芦叶垫子装起团子来。
芦叶垫子只是用来铺底包装的,并不结实,没有带菜篮子的人全靠自己手掌托着。团子不小,再大的手,能托起两三个团子就很不错了。四个团子一般是分两层,中间用一层芦叶垫子隔开,底下铺一层垫手,顶上再盖一层防尘。团子越多叠的越高,总不能两只手全用来托团子吧,总得腾出一只手干点别的。如果买的多又没带篮子的,那就真的不好拿了。有几个就是因为拿不了,只能少买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