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20400000134

第134章 互调换防

被后金吹嘘的最厉害的“萨尔浒之战”,如果野猪皮没有骑兵之利,如何做到“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而五天之内连破三路明军,歼灭明军约5万人的?

纯步兵,别说五天消灭三路明军了,就是光走路,五天都走不了这么远。

十一万明军犯了步兵分兵的错误,分散成四路,平均下来一路人马才两万。而野猪皮全部出动,军力六万,机动性又超强,当然要集中兵力各个击破了,那一路都打不过他。

有人说南明抗金的高潮,那也是在南方打的,不是平原决战。或者说,如果南明策略成功,也只能保住江南半壁,至于反攻,恐怕也是说说。

历来南方反攻北方成功的例子就不多,不是南方人不会打仗,而是这马匹的优势实在是难以突破。

大明的太祖之所以北伐成功,可能的因素是蒙古人全都南下享受生活了,草原上已经没有人放牧养马了。

而经过大明二百多年的恢复,北方再一次崛起,大明就顺理成章的成了肥羊。

“你的意思是,我们守不住江淮?”

朱由检震惊的是自己想叉了,他原本以为靠一两个著名的守将,能拖住后金一两年的。听左懋第一说,朱由检觉得自己确实高估了南京的实力。

就算没有江北四镇大规模的投降,后金就真的打不下江淮了吗?

“臣以为,守一城之地,可能会有意外。但是整个江淮各城的守城平均时间,大约是一个月。”

左懋第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如果守江淮,其中有可能某一城会有超出预料的奇迹,但是整个江淮之地,大多数城市的陷落就是一个月时间。

这种预料,几乎和历史吻合了。少数城市抵抗的很激烈,但是大多数城市,基本上都是很快陷落的,这不是守城士兵不卖力,而是力量的悬殊所致。

铁血性情的人会以为,直接在江北移民,然后一寸山河一寸血,造成千里无人区。

这是一句只能停留在地图上的书生意气了。

打开地图可以看到,整个黄淮,淮泗一带,有多大的面积,有多少的人口。一个百万移民在太平盛世都是巨型工程,需要很多年来完成,何况是即将来临的战时。

不管是唐末,还是宋末,大规模的南下移民,都是很多年,很多代人的迁徙。

朱由检做不了这个,只能承认自己无能。

“防守的难点是什么?”朱由检就算心里知道后金的优势,也得问一问,给心里找一点支撑。

“后金的红衣大炮。城池,已经阻挡不了大炮的轰击了。”左懋第认真的表情很可爱,但是朱由检没有顾得欣赏。

实际上,直接爆破城墙对城池的威胁更大,可惜,这个时代,这种爆破技术还没出现。红衣大炮的伤害点数并不算太高,前提是要能扛得住它。

“如果能守住,是否就能阻挡住后金南下?”朱由检对于抵抗红衣大炮,还是有信心的。

“非也。我军不能野战,困守孤城,那么最终还是会因为粮秣补给告急而不战自溃。”

很沮丧,朱由检这个时候心情正是如此。

恰好就在这个时候,外面的一个探马来报:“敌军渡河北去,大量的骡马辎重重新补充,我军无力过河,不能追击。”

朱由检一拳砸在桌子上,恶狠狠的说:“朕去岁从京师带过来的马匹,短短几个月,就消耗了四分之一,这还是非战时使用。

如今,整个江北的辎重全靠劳力维持,如何跟后金比拼?”

一个活生生的现实就摆在了朱由检的面前,投降后金的许定国部,为何能快速得到装备升级?而自己这边,依旧在原地踏步。

现在,朱由检不光不敢轻易使用那些马匹,甚至还得抽调一部分给刘良佐,大明已经彻底的断了马匹的来源了。

(PS:史料记载,吴三桂打云贵,总共消耗了九万匹战马。这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以南明的实力,怎么可能凑得起这九万匹战马。这其中还不包括大量的骡马。)

根据邢夫人提交的徐州军后勤报告,整个徐州军才有九千马骡。(这也是史料。)

很多明穿小说里,拿着燧发枪,搞一个三段击,就能一路碾压后金军,打得对方屁滚尿流的。

朱由检无意批判谁,但是这种战术,他是了解具体历史的。

三段击是十六世纪所出现的一种火绳枪战术,在当时火枪无法连续射击的情况下,这种战术弥补了火枪射击速度慢的缺点。

在明朝和日本都出现过三段击的记载。

这种射击方法在连发火器未发明时是一种快速持续有效的射击方法。后又在欧洲演变成六段,九段。开始了线列步兵时代。

根据《明史》记载,明朝初期平定南方(云南)的将领沐英首先在使用火器对付叛军大象等野兽兵种时有感于火药装填速度太慢而改进的一种战术射击方式。

日本战国时期,长篠合战中织田信长的铁炮(火枪)队以三段击的方法击败了武田胜赖的骑兵也是其中一例。

而长篠合战发生在1575年6月28日,而万历朝鲜战争是1592年—1598年发生在朝鲜半岛的战争。

日本人会在这场战争中不使用所谓的三段击?

明军击败了日本,后又被后金击败,这个所谓无敌的三段击,拿到1645年来当外挂,就是一个笑话了。

打不打得过是一回事,敢不敢打又是另一回事。

“来人,传旨下去:凤阳军和原徐州军换防。新京营三部南下南京,李本深部驻守毫州,就地扩编,李本深任河南军区司令员。高元爵部驻守凤阳移师凤阳,高邢氏任凤阳军司令员;调扬州军驻守和州。

另:李成栋部到南京的事宜交予王承恩安置;内阁所有人员以及江北各军区司令员,限期到徐州城,朕要开战前会议。”

既然江北已经收到自己手上,对四镇的驻地,朱由检必须要经行一次大的换防,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巩固自己的领导权力。

徐州这个战略要地,当然要交给最忠心且最有守城能力的阎应元了,而黄得功,朱由检还是得拿他来防范左良玉的。

对于左良玉,朱由检不是没有做过争取,年前朱由检给过左良玉一道圣旨,可惜的是左良玉阴奉阳违,加上刘良佐的前车之鉴,他根本就不会奉旨到南京述职。

朱由检当人不会仅仅是为了表面上的统一团结,就放过左部。军权,只有抓在自己手中才能形成真正的战力,否则,随时都是地雷。

至于李本深,已经基本被打没了,放哪都无所谓了。徐州军各部淘汰下来的军,全成了邢夫人手下的辎重兵了,徐州军里最精锐的三万兵已经被朱由检调到南京去了。

李成栋最得意,江南膏腴之地,他认为马上就是他嘴里的肥肉,只要这三万兵到南京,恐怕整个江南,无兵可挡。

“将军,咱们要是进了南京城,估计是没人能管得住了吧?”李成栋手下一个亲信巴结的递给他一把山东大枣,这东西现在可不多见,这是年前李岩从北面送过来的。

“呵呵,江南根本就没有战兵,只要咱们弟兄们去南京,那就是蝎子粑粑,头一份。”李成栋真是觉得天上掉馅饼,他在想朱由检该有多蠢,居然把他当贴心人。

“传我将令,全军急进,早点去南京。娘的,南京城里的小娘皮们还等着咱呢。”李成栋早就垂涎秦淮河上的美女了,这要是带着大军到了秦淮河,还不得掉进美人窝里。

“哈哈哈...”

同类推荐
  • 大汉枭臣

    大汉枭臣

    霍去病笑咪咪的看着李敢在床上挣扎,过了一会,才认真的说道:“你掴我舅舅一掌,我射你一箭,从今之后,恩怨两讫。”李敢正想答应,突然胸膛一阵撕裂般的痛疼,不由怒骂:“你下的是死手,休想说完就完。”“行,我等着。”霍去病哈哈大笑,潇洒的转身离去。刘彻鹰视狼顾的扫了众位大臣一眼,大声说道:“拟旨,封李敢为列候,食万户!”李敢恭敬的行了一礼,心中却是冷笑连连,“让我当棋子?休想!”亚朵把手中的小竹鞭甩得“叭叭”响,大声的训斥道:“丑人,公主对你有救命之恩,当好好报答,懂吗?”李敢一阵心惊肉跳,连连点头。————一天两更,只多不少,从不断更,跪求各种支持。————我在(727046605)等您。
  • 大宋往事

    大宋往事

    开车上路总会碰到十字路口,其实历史也有十字路口。说起来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北宋建政约是一千年,从北宋立国到当下也是一千多年,历史正好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一般来说,但凡在十字路口的地界儿,您总会有热闹看——大宋王朝就是最出热闹,最出故事的王朝。《大宋往事》全景式地描写了“大宋往事”,对读者熟悉的诸多故事与事件,进行了独特的诠释和精彩的讲述,拂去了被戏曲小说所掩盖的历史尘埃,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大宋王朝。
  • 从课本走向历史

    从课本走向历史

    (推荐新书,吃货大帝国)别人遇上系统进入的都是只听听名字就知道很有搞头的世界,偏偏王庆碰到了语文课本。《桃花源记》居然能和淝水之战扯上关系?《曹刿论战》里又被牵扯进了长勺之战,《卖炭翁》要跟权倾朝野的宦官对杠?《木兰辞》中居然要……王庆的内心是苦涩的。直到后来很久之后,他才记起,当初自己放书的时候好像是将语文和历史课本放在一起来着。这些倒还能勉勉强强接受,真正令他恐慌的是,回归现实世界之后,他居然在那一箱子语文历史书内翻出来了一本数学书,这回算是玩完了,到时间自己会变成什么?小数点?看谁不顺眼了就在他银行存折上往前跑两位?还是零?遇见穷苦人了就多在后面添两个分身?
  • 大明东北军

    大明东北军

    落日寒鸦泣,血满英雄泪。谁言汉家儿郎无血性,特种兵陈金穿越到鸟不拉屎的古代。
  • 大明武魁

    大明武魁

    “问世间情为何物,造就渣女蠢蛋无数!”白无常望着从黄泉路上被踹飞的朱纯良,落入核弹轰出的黑洞里,满脸追忆之色地感叹。“你瞎逼逼什么!吓我一哆嗦,手机都掉黑洞里了!”黑无常发出杀猪一般的嚎叫,“我的游戏啊,快满级了,刚刚充值几个月工资啊……”自从穿越得到黑无常的手机,朱纯良的生活全变了,可开硬弓,百步穿杨,可举三百斤大石,可舞一百八十斤大刀,夺殿试魁首,御笔钦点武状元!
热门推荐
  • 迷行记(定柔三迷系列之二)

    迷行记(定柔三迷系列之二)

    慕容无风对唐门与云梦谷的冲突一直保持低调的态度,楚荷衣却执意报仇,不料中了唐门的圈套,被炸死在唐门山洞之中。消息传回云梦谷,慕容无风痛不欲生,伤心欲绝,却因女儿子悦年幼,不得轻生。与云梦谷的冲突中,唐门亦损失严重,为了重新树立在江湖上的地位,唐门最杰出的青年高手唐潜奉命清理门户,开始了挽回唐门声誉的一系列“侠行”。在危急时刻,他非但没有报复慕容无风门下的女大夫吴悠,反而一路保护她免遭恶人袭击。与此同时,有消息传来,荷衣并未离去……
  • 帝血焚天

    帝血焚天

    那一日,黑暗卷席了天下,一个时代随之落幕。那是一年冬季最冷的时候,他裹着被血染红的襁褓来到了南楚。即使渺如尘埃,也要血燃那诸天……万界!
  • 传奇大将陈赓(尹家民黄埔·红墙系列)

    传奇大将陈赓(尹家民黄埔·红墙系列)

    陈赓(1903—1961),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早年参加过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后历经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参与指挥援越抗法和抗美援朝战争,领导创建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他的个性鲜明,一生极富传奇色彩。
  • 做人细节全书

    做人细节全书

    本书将做人寓于做事之中,通过精练的语言和典型的事例,揭开做人的种种奥秘,诸如如何修身养性,如何取信于人,如何塑造个性,如何面对挫折,如何打造形象,如何智慧说话,如何表现自我,如何老练处世,如何掌控情绪,如何平衡生活等,教给你做人的哲理,帮你掌握做人的最高学问。打开本书,掌握做人的哲学,拨开心灵的迷雾;把握做人的准则,走出人性的误区;拿捏处世的分寸,规避人生的暗礁,开启人生的航程,扬帆迈向成功的彼岸!
  • 泪重华

    泪重华

    都城的花,开了又落。又是你,掠过我心上。为你,我杀人无数;为你,我叛变师门;成魔成仙我不在乎,我只在乎和你生死与共。
  • 农家厨娘很旺夫

    农家厨娘很旺夫

    公司小白领江美丽因车祸穿越而来,成为一穷秀才家的农家女。十一岁的她一不会种田,二不会刺绣,前世的她是一个美食爱好者只要吃过的东西,就能做出来。父亲病亡,家境贫困,她不怕,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开饭馆做大厨,照顾母亲,教养弟弟,美丽的俏厨娘,自己的美食事业刚起色,又忙着给自己找婆家,在这三妻四妾的年代,良人何处寻。此文一对一,男女主身心干净!推荐好文:锦医夜行《小农女的金牌萌夫》墨璐清浅《兽性酋长,别吃我》莫言瑟《毒蝎嫡女》海蓝耳钉《驭鬼狂妃,宠上瘾!》
  • 妃常难忍,臣妾做不到!

    妃常难忍,臣妾做不到!

    自从穿越到北赤王朝,成了三王爷的王妃之后,白筝满脑子都只有一个想法:在月黑风高夜,摘掉三王爷脸上的面具!之前白筝听到的传闻只说,三王爷俊美异常,天下无双!却没说他每到入夜,都要以面具示人,连……新婚夜也不例外!白筝暗想,这王爷怕是……有病!明明在青天白日的时候,彼此都光着脸见过那么多次了,谁还不知道他长啥样啊?!……直到三王爷亲自摘下面具的那一刻,白筝才“惊喜地”发现,她果然“爱”错了人!**一年后,三王爷景玺称帝,三王妃白氏却因病暴毙。同年,太后亲自操办选秀、封妃事宜,为新帝扩充后宫,所选佳丽几乎个个倾国倾城。新帝却独揽众怒,忤逆太后,只留了长得最像三王妃白筝的“丑”秀女,封作皇后,专宠她一人!可这独一份的荣宠,皇后娘娘却躲着不要……因为她哪里是长得像白筝,分明就是白筝!况且,她真的很忙!上有太后隔三差五地找茬儿,下有不知好歹的宫女太监不定期地给她使绊儿!外有渣男要防,更有痴情郎难挡!内有惊天秘密要把持,还有那么多心机女在处处放肆!可她堂堂皇后也不是吃斋念佛的主儿,看她如何一一收拾!奈何皇帝过分霸道,她也只能选择一逃再逃……——精彩片段——景玺称帝后,太后亲自操办选秀事宜。在一群秀女之中,帝王伸手一指,点中白筝,“此女,最丑。”闻言,白筝暗自得意。然某皇顿了顿又道:“比她好看的,全不要。”满场哗然!说话不带这么喘大气的!还是栽了,白筝一颗心碎成了渣渣!**某个月明星稀夜,皇后又失踪了!随着她一起失踪的,还有她寝殿里任何可以搬走的东西!为了寻人,皇宫乱成一片。而在某个荒废的花园里,一腹部微隆的女子正奋力地挖坑,她身旁一堆物什在夜里闪光。“这边得再挖深一些。”男子负手立于女子身后,言语淡淡。“哪里?……皇上!……您是来接我的吗?”被抓了个正着,白筝谄媚地想要转移话题。“不,朕就随便带了一千精卫……散步。你继续。”“……”一千……精卫!真是太随便了!
  • 异世修真:鬼眼二小姐

    异世修真:鬼眼二小姐

    凌穗就是拿着一株变异的狗尾巴草睡了一觉,醒来就发现变成了天天被鬼缠的夏家二小姐。修真前的凌穗:“我去,那只鬼不要找我好吗?”修真后的凌穗:“不就是看见鬼吗?有什么可怕的。那位鬼修要不要一起来喝一杯?”凌穗在修真界混得风生水起,只是那位沈公子的眼神为什么越来越不对劲?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老人与树

    老人与树

    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是两个明晰的概念。但是在具体界说的时候,又往往缠夹不清。对于主要依赖虚构而创作的小说而言,能不能臻于艺术的真实,至关重要。读者明知小说是作家编造的,阅读的过程却需要审美层面的共时性真实。读者觉得虚假了,小说家无疑就失败了。近年,文坛出现了“纪实小说”这样一个新品种。我的这部《攻城》,创写于十多年前,有真实的人物原型、以人物原型的传奇经历为故事主干,但我认为它不属于纪实小说。我的创作,从来不受什么理论潮流的影响左右。具体的写作过程,是虚构多一点?还是依托真实多一点?也没有什么预先设定。
  • 爱在深秋

    爱在深秋

    这是一个发生在那个纯真年代的爱情故事。女主人公阿慧是一所师范院校的一枝花,男主人公阿木是一个县级机关有名的大帅哥。作者以日记、书信的形式,真实地再现了那个纯真年代青年男女的真挚爱情,通过多种手法和描写,深刻地刻画了主人公爱恨交加的内心世界。对当今处在商品经济社会的少男少女,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社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