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25500000006

第6章 冻柿子

我把嘴唇贴在玻璃上,立刻感受到一股冰冷的气息。我努力嘬起双唇,让嘴唇像瓶口一样,使劲哈几口气。布满霜花的窗玻璃上,慢慢地出现了一个圆圆的黑黑的小孔。霜化了,玻璃的本来面目露出来,像瓶盖那样大。

一只眼睛凑上去,可见窗外积雪的仓房屋顶。仓房后面是一堵齐胸高的土墙。此刻,父亲一脚这边,一脚那边,骑在土墙上,正与五奶说着什么。我一眼就看到了他肩上的黄色挎包。那个褪了色的明显发白的书包,兜盖上斑驳地印着为人民服务的字样,装得鼓鼓囊囊的,几乎满了。果然不错。妈妈说得对。

早上,做好了饭,妈妈喊我们起来吃饭,我和二弟赖在被窝里不动。屋里冷得像冰窖,土炕由于早饭烧火,还有点热气。屋里的后墙上,白刷刷地挂着一层霜,就像刚刷过白灰一样。窗户玻璃上,也蒙着厚厚的一层霜,一个冬天都不曾融化。

“起来,上窗玻璃上烙大树!”妈妈将火盆放炕上,用火铲子掖掖火。黄土泥塑的火盆光滑而又温暖。屋里似乎有了点热气。

我们紧紧地用棉被裹住身体,不肯起炕。妈妈说的游戏,用烙铁在蒙霜的窗户上烙大树,烙猪,烙牛,烙鸡,甚至烙大炮、汽车,玩一个冬天了,早就腻了。

“你爸今天回家,买冻柿子。明天就过年了。”

我和二弟腾地爬起来,手忙脚乱地穿衣服。

妈妈嘴角现出一丝微笑,去外屋端饭。

我知道,一年一度的新年马上到了,十分兴奋。过年真好。穿新衣服,有肉吃,人人都喜笑颜开的。又贴春联,又放炮仗。太有意思了。最重要的是,还能吃到冻柿子。

早饭后,我和二弟便趴在窗台上,往外看。一会儿,用哈气吹吹玻璃。过一会,已经透明的玻璃,又蒙上一层霜花,什么都看不见了。我们便嘬起嘴再吹一吹。可是,外面除了凛冽的寒风,就是肃杀的积雪。等了一天,也不见父亲的身影。

这是1974年,我13岁。

父亲在镇里看大车店,两天回一次家。顺便办年货。

直到太阳落山,天擦黑了,才听到父亲的说话声。我和二弟赶紧看过去。

父亲不紧不慢地说过话,才踱到窗前,抬脚走进自家的酱栏子。我家的酱栏子里除了咸菜缸和酱缸,还盖了一个一人多高的仓房。这会儿,父亲低着头,哈着腰,吃力地迈进仓房。里面黑咕隆咚的,什么也看不见。只有一扇小木门,像掉了的膀子一样,悠荡着。

过一会儿,父亲出来了,手里拿着瘪瘪的空书包。他习惯性地冲窗户瞅一眼,并没有看到窗后的我们。窗前,用积雪和陈冰冻着一口大缸,那里也有一个冬天也吃不掉的冻豆包,上面盖着两捆苞米秆子。父亲顺手整理一下,弄得苞米秆子哗哗一阵响。见没有什么异样,父亲便返身进屋,外面的木门,吱吜地响了一声。

我和二弟相视一笑。情况很清楚,和去年一样,父亲买回了冻柿子,悄悄地放仓房了,等过年才会拿出来给我们吃。

我们可没那么傻,吃柿子还等到过年。

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村里的人们都走来走去,忙忙乎乎。小小的茅屋里,不时地从木门冒出大团大团的哈气。家家户户都忙着烀肉。村庄里不时地传来零星的鞭炮声。

我和二弟开始行动。他坐在土墙上,望风。我悄悄潜入仓房。里边黑咕隆咚,什么也看不见。我默默地站门口半天,才逐渐看清了里边。二齿子、耙子、铁锹等农具,还有干豆角丝、干茄子丝、干土豆片,一筐筐的。此外,还有成袋子苞米、糠、瘪乎,等等。一股阴冷潮湿的气息和味道。头上,裸露的低矮的木檩上,钉着铁钉,挂着成串的辣椒,山菇娘。还有一只竹编的小篓。我跷起脚,伸手进去探,摸到了像碗那样大的东西。溜光,冰凉,梆硬。我的内心一阵狂喜。数了数,总共8个。我拿出一个,揣进怀里,溜出仓房。

大人们都在忙着准备过年,没人注意到我们。我在前面走,二弟紧紧跟着。

出了仓房,往南走,路过猪圈,便来到自家菜地。这里铺着厚厚的积雪,只有一垛苞米秆子,像小山一样,静静地伏在那里。

我领着二弟,来到苞米秆子垛的南面。这里既避开了家人的视线,又有点向阳,比较暖和。此刻,冬日的太阳暖暖地照着,周边的积雪也反射着明亮的白光。我们兄弟二人,在苞米秆子垛挤一挤,便偎出一个小窝,双双坐下。我拿出冻柿子,放膝盖上。兄弟二人的目光,便像钳子一样,盯住了它。

冻柿子足有家里吃饭的小碗那样大。浑圆的形状。像我家园子产的西红柿一样,底部有鸡蛋那样大的圆形叶片。还有一根小小的断柄,那是长在秧上给它输送营养的根茎。中间拦腰一圈迷人的浅印,闪着若有若无的光芒。它的上部,呈现极规则的圆形,像教堂的圆形屋顶一样,圆润,光滑。整个柿子呈现血红的橙色,仿佛冬天的冰块一样,闪着晶莹剔透的光芒。它薄薄的嫣红的皮肤外面,蒙着一层浅浅的白霜,恰似女少美丽的面容蒙着细腻的白纱巾。

我费力地用手指甲在它美丽的身躯上划出一条白线,将它一分为二。然后,我们兄弟二人便以这条白线为界,开始艰难地啃啮。

我先咬一口,递给他,他再咬一口。柿子冻得跟铁砣一样,牙齿咬上去,只有一道浅浅的白印。巴达巴达嘴,一点柿子味道都没有。我们坚持着不放弃,仍然抱着它,轮流着啃。过了一会儿,能啃下一点点柿子肉了。甜甜的,涩涩的,像锯末一样,爬进喉咙,流入心田。

柿子中间,呈放射状排列着一圈月牙形的东西。咬上去,硬硬的,像胶皮。更甜,像糖,像蜜。据说它是柿子籽,有月牙糖块那样大,更有咬头。吃到嘴里,感觉甜味像火龙一样,浑身上下乱窜,从头顶,一直甜到脚趾。

当我们啃得只剩下鸡蛋一般大时,我一手掐住底叶,张大嘴巴一咬,全部吞进口里,然后站起,拍拍屁股,示意他走开。

他以为这盛宴还在继续,却不想被我一人独吞了,提前结束。只好抿抿嘴,伸舌头舔舔嘴巴周围,最后吸吮几口剩下的滋味。然后失望地随我走开。他反思一下也该知足了。毕竟组织这场盛宴的是我。作为随从和次角,吃这么多,他应当很知足了。

仓房里剩下的七个大柿子,像七朵盛开的莲花,像土烟囱冒出的轻烟一样,盘桓在我的脑海里。我一夜不曾睡好。

大年三十,早早地,村里隐隐约约有鞭炮声传来。小小的茅屋里,墙壁上张贴着花花绿绿的年画,连天棚都用新报纸糊了一层。空气中飘浮着烀肉的香味。我顾不得这些,用胳膊肘碰下二弟,他便会意地随我走出。

仓房上面盖着油毡纸,上面蒙着一层白霜。我掀开它的一角。露出了三样心爱的玩具。爬犁、冰猴和铁圈,都是当时最流行的。一见到这些,二弟的眼睛发亮。这些玩具,平时我不给他玩,藏哪儿,他都不知道。

“一个冻柿子给我,你随便玩!只能选一件。”我开出交换条件。

他眨眨眼睛,看看我,又看看三件玩具,最后,目光落在铁圈上。

那是我从生产队的花轱辘车上偷着掰下来的。从来没给他玩过。铁圈有盖帘般大小,锈迹斑斑,在冬日里闪着青冷的光。旁边放着铁丝崴成的推手,小手指一样粗。

“给你一个冻柿子,铁圈给我玩两月!”二弟咬着嘴唇说。

“行!成交!”

他绰起铁丝推手,将铁圈往地上一蹾,垫起老高,顺势用推手扶着铁圈,哗哗地响着,跑了。

二弟知道玩具藏身之地了,必须要调换。见二弟的身影远去了,我将爬犁和冰猴悄悄地藏入窗下的大缸后面。

三十晚上,旧历年的最后一顿饭刚刚吃过,母亲端着饭盆走来。我们兄弟几个一见,立刻眼前一亮。

这只平时装饭的盆,跟洗脸盆一般大,里面波刺刺晃着满盆的清水。盆里冻着明晃晃的白冰,凝成一块。里面冻着七只牡丹花一般的鲜红的大柿子。兄弟几个立刻围拢过来。

母亲将盆放炕席上,一边用剪子将冰捣碎,一边说,“和去年一样,4个孩子一人两个。哟,不对。七个呀。老大懂事,不和弟弟们争。你一个!”

我只好点头。“那,冰给我吃。”

“好,冰紧着你吃。老大越来越懂事了。”

妹妹和两个弟弟分别拿到两个柿子,欢天喜地。

我拿眼盯着二弟。二弟犹犹豫豫,左看看,右看看,抱着两个柿子不撒手。

“说话算数!”我不失时机地敲打他。

他终于,迟疑着,将一只冻柿子送到我手上。

我正要收起,母亲见了,“咋回事?老二,给他干吗?”

“我给他玩铁圈,换的。”我嗫嚅着说。

母亲劈手一把夺过,放入二弟怀里,“当哥的,给弟弟玩铁圈是应该的,还好意思吃弟弟的柿子!换什么换!刚才还夸你董事。这么一会儿就没出息了。”

二弟见冻柿子失而复得,立刻笑逐颜开。他用火柴杆将厚厚的柿子皮扎个小孔,然后,双手捧着,小口地吸吮汁液。他的动作很慢,又很急切。我理解,他要既尽量延缓延长这一享受的过程,又有些急不可耐。

我不吱声了。本想偷着多吃一个,却不料偷吃了自己的一份。本想用铁圈再换二弟一个来,却不料,母亲粗暴地插手此事,铁圈给人玩了,冻柿子又没吃到嘴,还被骂没出息。真是亏大了。

我悄悄地叹口气,大口地嚼冰块吃,格嘣格嘣直响。冰块虽然刚才包在柿子外面,竟一丁点柿子的味道都没有,跟平时吃的冰没什么区别。原以为,柿子里面缓出来的冰,又包在柿子外面,多少也能有点柿子的味道呢。

我失望地想,再吃冻柿子,要等到明年过年了。明年的年,你早点到来吧。

同类推荐
  • 木锡镇

    木锡镇

    讲述了一个男人在只有六间客房的小旅馆里突然失踪;性格木讷的老警察在给眼科专家打过一通电话后,同样在这家旅馆消失了;一个女人为了寻找自己丢失的猫,匆匆来到旅馆,又神秘离去。木锡镇,这个人口不足千人的小镇。因为这一系列的失踪案,变得不再平静……偶尔来小镇旅游的法医谷平。在木雕店店主狄亮的帮助下。凭借在旅馆房间内找到的一片皮肤组织和大量血痕,终于找到了真正的凶手。
  • 天下父母

    天下父母

    地下交通员杨铁汉受组织嘱托负责照料三个烈士遗孤并送往抗日根据地。然而地下党组织突然遭到破坏。杨铁汉与组织失去了联系。在丧失了经济支撑与依靠的情况下,照顾三个孩子的责任全部落在他的肩上。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杨铁汉不停地寻找着党组织和孩子的父母,生存的艰难,敌特的骚扰从未使他放弃过。战友的托付与父母的期望,也使他在两个家庭和两个女人之间面临艰难的抉择。全书跌宕起伏,场面宏大,出色地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坚韧与忠诚,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是石钟山近年来最倾注心力的一部全新大作。
  • 飞往天堂里的千纸鹤

    飞往天堂里的千纸鹤

    女人伤心、流泪,但就是不回去,就是不回去。脾气是倔强了点,但是他没来接,自己回去多丢脸啊。快过年了,女人的母亲说,嫁出去的女儿不能在娘家过除夕的,要不你就回去,要不你就离婚,还能怎么样?
  • 黑道卧底

    黑道卧底

    三江黑恶势力团伙“蓝雀”老大张经纶,手下有八大金刚,持枪贩毒、拐卖妇女、暗杀对手、操控经济,形成一张巨大的黑网,做下暗杀公安局长的惊天大案。省公安厅周密部署了“猎鸟行动”。正义PK邪恶,英雄PK败类,睿智PK诡计,你死我活的较量,惊心动魄的角逐,演绎中国版《教父》……
  • 噩梦的交易

    噩梦的交易

    喂,快停下。——这句话可能真的脱口而出了。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会吵醒我的老婆法子,她肯定很不高兴吧。不管怎么说,法子睡得很浅,连早上送报纸喀嗒的那种轻微声响都能把她吵起来。她会以为我这是在说梦话吗?可我明明从来不说梦话的“喂,快停下。你连做梦的时候都非要工作吗?”笹原在梦里苦笑着说道。现在这是……对,现在我一定是在梦里。在梦里的话无论我怎么吵怎么闹应该也不会把法子惊醒。梦也分很多种,有的梦你巴不得不要醒来,比如梦到和像衬衫卖场里的水越爱那样可爱的姑娘在一起之类的场面,那是修来的艳福。
热门推荐
  • 老公,别惹我

    老公,别惹我

    小时候她是天之娇女,男孩子一样的性格,并且还喜欢带头欺负瘦瘦小小的他,然而后来她家庭破灭成了一个普通的女孩,十几年后,阴差阳错,她成了他的妻子,而他的身份,竟然是——“小时候带头欺负我,”男人冷笑,“你以为你还逃得掉吗?现在换我欺负你了。”“滚蛋!我说的不是这种欺负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婳棠书

    婳棠书

    他是一国王爷,从小征战沙场,名扬天下,成为一个人人敬畏的铁血残王。他以为他的一生都会奉献战争,最终孤独终老,却没有想到会遇到她……从开始他就知道她的到来,蹊跷可疑,抱着打探的心思与她周旋,却没想到也将自己的心搭了进去……“璃儿,如今局势,和解已经不可能了,想要天下太平,战争是唯一出路……”“璃儿,别怪我狠心,只有如此,才能让你认清现实的残酷……”“璃儿,在你心里,我还是比不上他吗……”……雨吹雪呼啸,红纱风舞凉。回眸之间,已是枉然,褪去青涩,展露锋芒。一身红衣如血,笔直站在雪山高峰上,周身气场冷冽,悲凉蔓延,良久,她转头,淡然的眼底,是死寂的平静。看着那不远处的身影,红唇亲启,“婳棠已亡。”
  • 只因暮色难寻

    只因暮色难寻

    Geek,翻译成通俗的说法,也叫技术宅,用来形容智力超群但不擅与人交往的怪才。某天,刘瑕的心理咨询工作室收到一份来自沈先生的委托。“技术宅”三个字便是从那一刻起,由一个冷冰冰的名词变得意义丰富起来——沈先生出身豪门,美国名校毕业,然而回国后从不露面,和她的一切交流通过网络和短信。沈先生是一个技术超群的黑客,足不出户地注视着她在工作室的一举一动并进行点评。沈先生是一个表情包爱好者,能够在聊天过程中熟练运用各种卖萌撒娇类表情包、颜文字。“刘小姐。”“刘小姐刘小姐刘小姐——”“刘小姐,你现在是不是有点生气?”“刘小姐,要不要我唱首歌给你听,活跃气氛?”
  • 斯文不败类

    斯文不败类

    夏念之也曾有过怀揣少女心事的时候,她小心翼翼地试探盛痕。“当初你出手帮我,是不是也有,那么一点点,喜欢我呢?”彼时,如山堆积的文件旁,盛痕随手寥寥几笔,铁画银钩间,决定无数上亿投资的生死。夏念之殷殷望着他,他头也不抬,便给了她答案。“夏念之,一个成功的商人,是不会在交易里,和交易对象谈感情的。”经此一役,夏念之再不敢问。
  • King Richard III

    King Richard III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智联谐趣(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智联谐趣(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古往今来,那些脍炙人口的对联里不乏这样的例子:它们蕴含了人们的智慧和机敏,又于机敏中见诙谐,蕴意丰富,用词巧妙,语言文化史上的宝贵财富。这本书讲的就是产生这些妙对的著名的背景故事,有:乾隆留步金山寺、妙对六榕寺、小文玉巧联解姓等,除了介绍这些经典故事,书中还汇集了许多诗句中的妙联佳对,让读者饱览无余。
  • 和她在一起的日子我爱你

    和她在一起的日子我爱你

    呵呵,一颗璀璨,耀眼的明星,遇到了一个大方的女孩。华丽的外表,不代表内心的强大,其实你的内心是脆弱的。一不小心的碰撞会让我遇见你!她有美丽的外表,清涩的笑容,,才会开始留意你!“桃花开了,你还能陪我去赏花吗?”难道是我还在妄想你守护那美好的誓言?
  • 后来

    后来

    沈修住院的第一天,就跟邻床的张晓琴成了无话不说的好病友。像阿金这般三十过半、四十不靠的女人,很容易跟别的女人在嘴皮子上打成一片。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女人,医院内科是一不留神就需要光顾的地方。神经衰弱、气血两亏、内分泌紊乱……沈修能在医院里遇上同龄人张晓琴,是很自然的一件事。青羊岔是个驴蹄子大的窝窝。两个人面对面躺在病床上一扯,才知道其实两家离得并不远,一个在桃林花园,一个在兰山苑,就隔着一条小马路。每天都走着这条路,而且已经走了很多年,两个女人居然互不相识。可见,在此之前,沈修跟张晓琴还真是没有修来这个缘份。
  • 同学少年都不坏

    同学少年都不坏

    没有人肯给她正确的答案,她是被冠上许多形容词、寄以厚望的“姐姐”。家曾给她温暖,却也让她一次又一次地失望。他是意外到来的生命,是两代人妥协的“产物”。他背上贴满贬义标签,从不曾被宽容对待。相遇有多少笑,相处便有多少泪。时光如何赋深情,谁将好梦赠青春?他们的人生,会通向怎样的未来?
  • 为人清白谈何容易

    为人清白谈何容易

    糖!一块大大的糖!此文为沙雕文。轻松搞笑!衔接部分有点乱哈!主角:清渊X陈钏、清容X忆芳师徒组的爱恨(划掉)情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