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宫廷内外开始清扫,年轻宫女嬉戏玩耍,宁静习风中,自有一番风韵回味落在楼瓦之间。
打破这沉寂,疾呼声从外至内,传到云霄,树上鸟也被惊跳,几个太监宫女停下清扫。
“胡人再败,姜维将军再传喜讯。”
如此极好消息,在此刻传来,周汤喜悦,,自然加赐,转念头又停,不行,这个年轻姜维非比寻常,聪明伶俐,脑筋快,史上曾记载,以他的才能,谋冠三军,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在蜀汉开始崭露头角,费祎死后姜维开始独掌军权。
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
姜维北伐总计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
姜维希望凭自己的力量复兴蜀汉,假意投降魏将钟会,打算利用钟会反叛曹魏以实现恢复汉室的愿望,最终钟会反叛失败,姜维与钟会一同被魏军所杀。
说起来,所以会被杀,还是过于自信,这既是优点亦也缺处,如想令其成为未来大周之名将,除锤炼外,还要在思想工作上,给予有分寸的帮助。
有分寸帮助,周汤令人把一本孙子兵法,还有金银珠宝一同令人送给姜维。
几天后,太监送上姜维来自胡人礼物,又上书禀报战事近况:
“胡人喜三拜九叩,与我中原不同并礼。表面看来似乎粗野,实际却不经打斗,败多胜少,实不为惧。“
没想到他有点沾沾自喜,周汤不敢小觑,三国历史所出名将,皆是久经考验,哪个皆非孬种,他既已知人才,就该善加利用,以为攻打曹军所用。
“来人,我要亲征胡人,去掉我周朝之后顾之忧。”
这话没错,如果天天有人在后面闹心,让人分心,所有攻打曹氏的努力化之泡影。
没想到,周汤话刚出口,不到一个时辰,群臣要求陛下上朝理政,强烈反对亲征,这哪里能行,把我们这些文臣武将放到哪里,以后哪有脸见天下百姓,更没脸面对历史。
上殿见臣,周汤原想不去理睬,犹豫半天,舞生等众女也跑来跪拜,要求陛下收回旨意,胡人之乱固然闹心,但姜维小将所做的努力,已令胡人不敢轻易发兵,我朝未有过皇帝要亲自上阵,那得发生多大的事。
周汤也听明白,言下之意,自己是闲得蛋痛,没事找事。
没想到原是想体味下这御驾亲征的感觉,不过,用错地方,要是重生在唐朝或清朝,或许有点意思,现在没意思了。
既然如此,本皇是一个能听臣子与内宫话的人,不去就不去,别弄得这么隆重,让我感觉压力太大,没事都回去吧。
如此,周汤一场闹剧收场,不过在坊间到是文人学者给予肯定,亲征在三国也曾有过一次。
不能自己去,心里烦得够呛,那想随时知道战局如何,周汤就下令,以后要每隔几日,汇报一下凉州胡人情况,最好给我抓几个胡人,到想看看,这些人怎么比他还闲。
宫外费祎等四臣求见,周汤即让其进宫回话。
见四人穿着隆重,叩拜有序,比以往在殿堂亦要谨慎,一时让他也蹙紧眉头。
“陛下,以后不可再提亲征,威威大周,立足尚晚,开国之皇不可轻易离京。”
一句话,四人又开始叩拜,又是一番客套,费祎又讲。
“我皇应斟酌与曹魏之急,做何了断?”
周汤数月以来,光顾在宫内闲庭信步,逍遥自在,原认为目前并不适宜与魏国交战,今日听费祎之意,到想听之有何不同建议。
“曹魏后强马壮,要想即刻有所为,我朝尚需养精蓄锐,不可轻言兵战。”
费祎揖手,忙点头同意,“陛下所言甚是,与曹魏尚需如此,对胡人亦应不可紧张,此类夷族之众,让其入中原亦不适宜气候变化,何况这长期战事,不过为物欲所扰。”
这话到是听得让周汤觉得有道理,这些少数边远民族所以打仗,无非不就是为了吃吃喝喝,吃饱喝足,就开始养膘,养来养去,马跑不动人了,人也懒散了,还打什么仗,闹什么兵。
只是又想到,大周朝物质就充足吗?如果给这些边少远民族随便就给些物质,以后万一吃完了,他们又会来闹事,又是没完没了,这始终是个纠心的事,难不成让央央大国每年还要给他们上贡不成。
费祎言:“长治久安,需有长久方略,短暂物欲满足,却无法根本求源,到想些稳妥办法,或许能够彼此相助……”
周汤明白,他这是在提醒自己“通商通货”,胡人冬季皮毛较多,又产牛羊肉,以前只是少量供应,如政府出面,把规模扩大,那足可以令胡人生活得到满足,满足了,也就不生事,再不提战争。
只是他又想起匈奴,那个压在胡人头上的霸主,现在却听曹氏指挥,他让胡人生事,胡人势单力薄,也只能服从,这不是进入一种恶性循环。
费祎点头,“陛下不愧为大周之英明储君,所言之处,有预知未来可知过去之能,费祎实在钦佩。果如陛下所言,天下之事,无非利益,如把利益之事弄好,暂时安稳,待时日机会,发兵拿下,大周天下指日可待。”
没想到这费祎也会阿谀,到令周汤长见解,难道这次重生,把不少人的脑细胞也烧活,所有人都变异了?
这种想法落到周汤脑袋里,他赶紧略过,现在不是自己给自己整事的时候,以后只能静观其变,看这三国到底被绞和得如何面目全非。
胡人之战暂时打消,周汤又变得无事可做。
最令他受不了的是,那个小乔情思泛滥,加上年纪轻,弄得他现在已经魂不守舍,整天没事就想把她拉到内宫,看得三位夫人怒火生气,舞生也懒散内宫事务,他觉得这不是好征兆,别是又上了小乔的美人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