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何许人也?
字幼常,襄樊宜城人,侍中马良之弟。
大家不要把它与曾在西凉的大周的太尉马超拉上关系,马谡马良是荆州士族马家是荆州也是旺族,民间谣传,马良与诸葛亮是拜过把子的,甚至直接就是亲戚。
所以,在潼关任参军的马谡,绝对不是简单角色,他影响整个西北的战局,司马昭还知道,这个马谡是一个刚愎自用,非常自信,不听别人意见,非常固执的人。
参军就是参谋,不听别人意见,当自己是统帅呢?
所以,司马昭在准备进攻潼关前,他已经准知道短时间无法攻克大周所谓神器的法门,那就要从人方面入手,最重要的是利用这个马谡的脾气,达到最终目的。
史书记载,这个马谡虽然曾失街亭而被斩首,但他绝对不是庸才。
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向来对他倍加器重,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
马谡在当时蜀汉政权的同僚中是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连后来接替诸葛亮为丞相、被称为蜀汉“四英”之一的蒋琬,也称赞马谡为“智计之士”。
其实说起来,蒋琬所以如此评述,那多少是拜马良与诸葛亮关系,期间人情事故,谁能想到一言之害,造成千古罪人。
司马昭的谋略清晰,即命人向外传出消息,洛阳兵力为防范江东对许昌威胁,将把近一半兵力撤退中土策应,仅留下不到二十万人继续归守。
当然,这二十万人不可能都在洛阳,分别要部署在周围各大要塞,如此说来,最后留在洛阳的仅剩下十万多人。
潼关多少人?十五万,几乎把大部分雍州精锐皆设在前沿据守,当初周汤所以如此,也是担心长安城只是一座孤城,哪里有潼关重要,周洋也在信件里反复告诫,守潼关,长安无险。
大周皇帝周汤当然知道马谡其人,也了解他的性格弱点,虽然蒋琬数次举荐,原是要给马谡一个更重要官职,他也没同意,而是把潼关守护交给一位新起用的年轻小将彭清。
这位名叫彭清的年轻小将并未在史书记载,因为他是从周汤选将新制的“比武会”脱颖而出,一路斩将,出身贫寒,举止有度,虽不能与三国诸将比拟,让人放心是绝对可以的。
不用姜维,周汤并非只是担心他是一个不详之人,还有别的用途。
且说在潼关的马谡,从探子消息所得,洛阳城仅剩下不到十万之众,自然就有要利用神器,又可炫耀才华的时机到了。
虽然哥哥马良在西川镇守,他被派到前沿,不就是哥哥想让他某一天,能够光宗耀祖的时候,从占领长安,到潼关,由于那神器威力,几乎要把他个人魅力忽略,这是他无法接受的。
现在不同,除去当今皇帝凤稚外,大周朝似乎谋士里,就剩下他还算顶尖,加上蒋琬的吹捧,早就飘飘若仙,除了远在江东的军师外,觉得再无敌手。
司马昭是谁,不过是一个年轻小辈,司马家族又如何,我马家家族也是声望鹊起,幸亏江东牵制,如果这次再失去展示才华机会,怕是将来把曹魏拿下,他马谡再无机会。
可是他不是潼关守卫统帅,见过彭清,那个年轻小将,心里就觉得堵得慌,但也没办法,统帅要的不单纯文才,还要武略,人家也是脱颖而出的人物,当面反对,那不是说当今大周皇帝有制度有错,必须要用计谋,迂回战术。
马谡的脑袋瓜都用在针对自己人的心里,所以,要想让彭清主动去攻击洛阳,首先要有一个可信的证据,证实洛阳的确囊中物,最后功劳还得有他的重要一份,甚至是全部。
所以,首先要蒋琬能够在皇帝那里拿到进攻洛阳旨意,理由充分,消息证明,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其次,他希望拿到指挥权,全部的当然不可能,他只需要拿到蒋琬对彭清的督导书,就可以了。
你不是统帅吗?总得对位列九卿的老臣给面子吧,蒋琬是谁,你一个年轻后辈,不听话,还想在朝廷内混吗?
周汤早就有意发兵曹魏,加上蒋琬再次上书,陈明目前两军出现转机,是最佳攻击点,以最快速度拿下洛阳,并不急于马上取下许昌,下一步应该是针对匈奴与胡人。
最终,谁也没想到,这一切似乎最得利之人就是马谡。
彭清小将得到周汤旨意,即组织十万大军,兵分三路,中军主攻洛阳,期间神器营,神威大炮仍然成为进攻前锋,手雷作为攻城利器,待城池破门,即刻拿下洛阳,战略清晰明确。
在大周近十几万大军兵临洛阳城下,彭清却感觉不妙,虽然他战场经验不多,但从不同方面报告,尤其他也启用部分“情报组”内城消息,虽然洛阳城内确实兵力也就是十万左右,但对大周进攻,表现不慌不忙。
一路上,经过数处险地,派出探子,皆无所踪,马谡则安慰他,要不就是没查清楚,要不就是中了一些曹魏小兵小将的埋伏。
埋伏?
彭清不由得浑身机灵,如果曹魏在他们途中设立伏军,打大周措手不及,那就被动,神器威力也就减少,只剩下兵力硬碰硬的较量,曹魏真的洛阳只剩下十万人了吗?
对于彭清的疑虑,马谡自然有话讲,九卿蒋琬上书,大周皇帝命令,你一个小将凭什么敢违抗,朝内已放话,如此次你我成功打下洛阳,一定会高密厚禄,不可限量。
拿当今皇帝与九卿压他,彭清一点没脾气,只悔未生于豪门,就算说起话,底下兵力也是一群势力眼,处处受气,无奈只得一路上,听从马谡的催促,大方向没错,他也不能说什么。
当他们停在洛阳城下,马谡即刻让神威大炮攻击,手雷及投石机把城池上弓箭手拿下,攻城开始。
只听见轰隆隆响,大炮一声巨响,万箭齐发,瞬间人马倒下一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