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39900000028

第28章 安庆与襄阳

拾露吟柒

温卿芸是故意刁难,他自然知道。可袁清芷来这么一出是干嘛呢,难不成是在与温卿芸争宠?

秋忆鸿心中想道:原来他一直都没认清自己,风流倜傥四字根本就不足以概括堂堂的秋冥朝太子。短短几日就同时引得两位美人为自己争风吃醋,这得是多大的魅力,多完美的男子才能做到。

秋忆鸿想到此处,一时间心花怒放,这种情况一定要不偏不倚的处理好,否则后宫不宁他怎么专心于天下大事,今日就当提前演练,为以后应对佳丽三千做准备。

他放下汤碗,挺直腰板整理下衣袍,用自觉威严的口气开口道:“你们两人真是太令孤失望了,孤最喜女子静雅端淑知礼不争的样子。”

说到此处秋忆鸿扫了眼两位美人,见她们像是凝神细听,便继续道:“可刚才,一碗汤你们就争风吃醋,若是以后进京城居后宫,是不是还要争着孤给你们暖被窝?天下未定局势危难,你们为君妇却不识大体,简直过分的可以!”

因未成过亲秋忆鸿没有调教夫人的经验,所以只能拽出这么几句。但仔细看两美人的反应,袁清芷愣神迷惑和温卿芸的冷脸不屑,想来刚才说教的力度还是不够大。

“吹汤。”温卿芸淡淡的一句,打断秋忆鸿心中刚酝酿起的话。

“秋哥你也要给我吹汤。”

“清芷,你怎么跟温姐姐争宠呢?”秋忆鸿觉得还是先调教袁清芷容易些,温卿芸作为暗卫很难轻易被唬住。

“我没有。”

“秋哥给你们一起吹好不好?”秋忆鸿见袁清芷一脸的委屈。只好收起刚才装起来的姿态,讨好道。

“那清芷就谢殿下啦。”

“清芷,你府上就没有个侍候丫鬟吗?”温卿芸伸出纤手覆在汤碗上,那是袁清芷的汤碗。

“没有啊,我与大姐都没有贴身丫鬟侍候,不知温姐姐为何有此一问?”

“你的殿下现在是姐姐的仆人,姐姐不喜欢和别人共用一物,这是他签的卖身契,所以这仆人姐姐要先用。”温卿芸媚眼瞪起,直视袁清芷。

见气氛不对,秋忆鸿便想开溜。

但袁清芷先他起身:“清芷并不知晓温姐姐与殿下之间还有此事,失礼打扰了。”说完施礼走出前厅,只留下他与温卿芸两人。

沉声未多时,秋忆鸿被踢一脚却又只能忍声不语。

“吹啊!”

“好。”

见秋忆鸿准备吹拂清汤,温卿芸冷笑道:“你做的是别人家的太子吗?”

“何意啊。”秋忆鸿放下手中的汤碗,赔笑道生怕再惹到跟前这不怎么正常的主子。

“没什么,就想提醒你干点正事。殿下吃好,这是荆襄暗卫送来的军报。”温卿芸起身离开。

秋忆鸿没有阻拦,自己一人吃起微凉的饭菜,那放置一边军报上写了什么他也不急着看。

有那么一刹那他微微摇头苦笑,但很快又恢复常态,还尝了口给温卿芸盛的清汤,自语道:“哪烫了,麻烦女人。”

用完饭后,袁天宝与其大姐袁清凝从张家回府,两人没见着张家老爷,只与那张大小姐见上一面。

那女子也没要银子,直接与两人吵骂起来,袁胖子口舌不快占不到便宜,好在袁家大姐力挽狂澜与那张家千金来了个势均力敌。

“等他们找上门吧,到时可莫要丢我的脸面。”秋忆鸿笑道。

“放心吧秋哥。”

“嗯。”秋忆鸿被温卿芸刚才那么一弄心情不佳,便没再言语。

袁胖子还挺会察言观色,问秋忆鸿想不想去江边逛那临江寺。那寺庙建有数百年,选址于安庆城外临江的最高处建造,进入寺庙中的临江禅塔,便可俯瞰大江南北两岸。

“风光不错?”秋忆鸿问。

“错不了!”

见见胖子保证,三人就一起出府去那江边游玩,直玩到月光盈江才回。

第二日午后,秋忆鸿找来老刘与其商量如何处理齐掾一案,本来也想喊上温卿芸,但在袁府内寻了一遍没见着人。

老刘的意思是该杀就杀莫要在安庆府耽搁时间,处理好之后立马前往荆襄。

“那就让袁东易奉诏斩杀齐掾,但咱爷俩还得在安庆府待上一段时间。”

秋忆鸿边说拿出温卿芸给他的暗卫军报,上面讲荆襄流民濒临于暴乱的边缘,朝廷再不妥善安置荆襄必乱。

“荆襄道的事情确实紧急,可早去三五日也不顶用?”说着把军报递给老刘看阅。

“那就等着呗,破屋看漏雨越看心越急。”

“推倒重来,得先推到再重来急也没用。”秋忆鸿笑道。

他面对的可不只是三大节度使跟秋家分庭抗礼的压力,还有魏风辰口中的百万流民,他们食无耕地住没片瓦民怨说崩就崩,一个揭竿而起这天下就真完了。

搞不好秋忆鸿就成了亡国之君,还是个没登基就就亡国的悲催皇帝。

“筹备火器军的事你怎么想?”

“这得看那胖子能耐有多少,找他来问问。”老刘说的能耐是指袁胖子能造出什么新火器来,现在秋冥朝用的火炮与火铳操作复杂费时,还不耐用,如若可以制造出新的火器尚可考虑火器军的事情。

正当两人准备去袁府后院寻找袁天宝时,袁东易拿着齐掾的口供找上秋忆鸿,向他请示如何定罪。

“袁大人觉得该如何定罪?”秋忆鸿翻看那厚厚一沓的口供,这还真是个狠人,手上的冤魂都能组成一卫阴兵了。

“按律当斩。”

“那就斩,送他去下面见见那些枉死在他手中的贱民。”秋忆鸿放下齐掾的口供,直截了当的摆明态度。

“不考虑齐家吗?”袁东易提醒道。

“齐家若是阻拦就灭了他全族,还有口供上罗列的所有同党也一律处死。你拟订一份告民书,七日后处斩齐掾一案的所有犯人,把齐掾及其同伙的罪行一并写上。”

秋忆鸿交代道,想着待会把温卿芸找来,便让其调动九江府的暗卫,暗中捉拿齐掾口供上罗列出的同犯。

“是否加盖太子印信?”

“你拟好后拿与我看,那时再说。”

然后就让袁东易带路,去看袁天宝忙活的火器。

袁府后院的一出空地上,尽是碎石散土,时不时的就能闻到火药味,进到袁天宝待的竹屋中,各种工具扔的四处都是。

秋忆鸿发现那长案上铺满了袁天宝画的草图,有其设计的火器图,也有配置火药的方子。

“秋哥,看着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你有没有研制新的火器,要是没有怎么组建火器军。”

“当然了,我直接带你去看造好的。”袁东易拉着秋忆鸿走出竹屋,来到后院西北角的仓房中。

进入那依墙而建的简易库房中,里面摆满大大小小的火器,许多样式秋忆鸿竟然大都没见过,唯一眼熟的就是那辆火龙木车。

他拿起一杆火铳端详起来,疑惑问道:“点火的火绳在哪呢?”

“这个不用点火,我袁胖子造出来的火铳怎么会跟那些破杆子一样。”袁胖子上前接过那杆火铳,给秋忆鸿等人演示。

只见他握住不足一臂长的火铳,在握把前装入所谓的药丸,对准门外的木箱,三息后一声巨响木箱被轰的稀碎,周围净是呛鼻的气味。

就在袁天宝身边的秋忆鸿看的是明明白白,被这火铳巨大的威力所惊到。

“好东西,给哥说说为什么这火铳不用点火。”

“这是击发,咱有火石干嘛要用火折子点。”

袁东易给众人讲解起来,他在火铳尾部里边镶嵌有火石,随着扣动底部月牙状的击铁,带动铁齿擦碰火石迸出火花后引燃药丸,从未达到击发火器伤人的目的。

“药丸是提前制作好的,随时填装。”袁东易拿出一颗药丸,有两个大拇指粗,里边装填火药及铁砂或细钉。

“这一杆火铳造出来得多少银子?”秋忆鸿认可这东西,但是更在意费不费银子,毕竟他现在穷的狠。

“没大量制造不好说啊,而且这只是防身近战用的,咱们再看看别的。”

库房中有大量袁胖子收集改造的火器,但在秋忆鸿看来还是只有那火龙箭与短火铳比较不错。

袁胖子的火器威力大,很重要的原因要归功于他那火药方子,至于其他火器也就那样,与传统打造出的各式火器无多大差别。

“胖子,你就先把火器司给哥建起来,就在安庆府设置。重点研制能攻城封江的重炮,需要什么你列出个单子来。”

“攻城封江的火炮有现成的。”袁胖子说着走到最角落的一门长炮前,掀起落满灰尘的油布,露出青黑色的火炮来。

火炮长六尺有余,炮身前细后粗,老刘站在一脸大小的炮口前,忍不住伸手拍打几下。

大江奔腾至安庆一段,江面徒然收窄并大幅度转弯,江面最窄处不足三里远。安庆南北均有山脉阻断,偏偏东西沿江处平坦无阻,但凡上游水师怀有异心沿江而下,安庆就是他绕不过的大江要塞,封喉万里大江就在此处。

“刘叔,这家伙可以一炮打到南岸,张镇添的水师再狂,到了此处也得给咱歇歇。”

袁胖子吹捧他的火炮,他老子却在一旁做摇头状。

秋忆鸿见此问其何意,袁东易上前答话:“荆襄不覆,安庆无用。再者火器虽利,也不过是辅助步卒的一种手段罢了。”

“爹,你怎么拆自己儿子的台。”袁胖子不满道。

“没事,火器军一定会筹建的。好好听你爹说。”秋忆鸿安慰道。

“袁大人,当前我朝与北蛮人在兵戈上的优劣利害你怎么看。”

袁东易见秋忆鸿问起战事来,便请众人移步至书房,当着众人的面摊开一张巨幅江山地理图,山川河流巨城重镇穷尽大冥朝万里疆域于纸上。

“此乃臣四年前南下江南时沿途所画,尤其以西北至江南的路径最为详尽。我朝拒蛮战线分为三大段,殿下请看。”

袁东易以手指图为秋忆鸿等人推演当前拒蛮一线的战局。

川陕,荆襄,江淮三段战线是当前最重要的国之前线,分管于三大节度使手中,其中川陕一段又有西北将军府节制一部分。

秋冥朝依靠江淮、荆襄和川陕三大战线形成“常山蛇势”,相互配合东西呼应甚为稳定。三大战线中最为要命的便是荆襄,荆襄居中,能够在东、西两大战线之间伸缩配合,而荆襄道内的襄阳府是其北面门户,依山傍水,北上则直通南阳府挺进中原,南下控扼汉水直下江陵进大江。

安庆府的意义在襄阳城破前,远不及天下之腰臂重要。

“只要三大战线真正连同一体统归朝廷,我朝对蛮人就有反攻之力。”

“爹,安庆府的意义就在于防这天下腰臂呢!”袁天宝打断他老子的话,又说:“襄阳北通汝洛西带秦蜀,南遮湖广东瞰吴越,如此重要的位置可有一员西北老卒?张镇添的水师一旦沿江东下,没得安庆府我朝南都立马完蛋!”

“混账,军政不分何以安天下!”袁东易自然知道他儿子说的意思,气的大骂。

书房内袁家父子争论起来,袁东易单论兵戈从为将者的角度出发,袁天宝则考虑朝堂政局。但在秋忆鸿看来安庆府的重要性只是相对于南都城来说的,对于整个天下来讲,还是荆襄为重。

这让他想起当年范丹文与宋来喜一众俊杰参加殿试时,对于烈祖所出的策论也是争论不休。策论的题目很简单就是问何以为国,让进入殿试的举人们讲一讲当下朝廷如何作为。

这个问题在两人未参加殿试前就曾讨论过,范丹文认为对内以柔,用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时间去慢慢变革天下,对外则以不动如山,稳固江淮荆襄一线,最好再把川陕一线加上,三线贯通作为对敌防御的三大重点地区。在此期间积蓄力量,收拢地方兵权财权于朝廷,一旦天下有则变三线同出。

范丹文的三线同出之策,需要异常厚实的后勤保障,而新朝刚立短时间内自然是无此实力,这就意味着秋家代表的皇权要与地方上的政权讲和,稳住大局争取时间。

而宋来喜与那位榜眼则认为,秋家掌握有西北军,且战力极强,可以用秋风扫落叶之势收拾掉地方藩镇,更快的进行变革,从而整合力量进行北伐。

并且那时候草原蛮子在中原的兵力已经被消耗掉一半,他们二人觉得不能给北蛮人那么长的时间恢复军力,应当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北上反攻,最多也要在五年之内。

其实在秋忆鸿看来,范丹文的策论最为妥当,用尽可能长的时间积蓄最大的力量,从而用最快的速度收复中原。而收复中原只是开始,接下来还要继续北上,最终要在关外与草原骑兵一决胜负。

所以秋烈祖问得何以为国就是在问何以全胜,仅靠固守江南和反攻中原是解决不了北方外患的。

今日这父子俩的争论问题其实是对内而言的,安庆有用于南都城是为秋家朝廷,襄阳则有用于整个江南是为天下。

但无论襄阳与安庆在秋忆鸿眼中都不能有失。

同类推荐
  • 中国经世史

    中国经世史

    经世致用,是中国知识分子为学的优良传统。它远溯于继孔子之后,继春秋之末,成熟于明清时期,贯穿于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其以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讲求功利、求实、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作者从这一角度出发,阐述了中国历代以来,经济、政治、军事、交通等各方面的发展。经济方面,其重点在讨论有关田土税制与商业经济等;政治方面,重点在讨论有关中央、地方政制,科举教育与监察行政得失;军事方面,重点在于历代军事体制得失的检讨;至于交通方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作了重点之分析,并综合新旧史料,作详细讨论。
  • 血浴狂飙

    血浴狂飙

    这是由一群起于草莽而纵横捭阖的人留传下来的令人开卷唏嘘掩卷深思的真实故事。在他们的故事里,包含着山规盟约、侠义豪情、绿林暗语、英雄相惜、江湖规则……在他们的故事里,充斥着涕泪交流、血肉横飞、明争暗斗、刀光剑影、枪林弹雨……在他们的故事里,交织着爱与恨、恩与怨、血与火、情与仇、沉与浮、生与死……他们,就是豫西蹚将!
  • 大国的疤痕

    大国的疤痕

    国土问题永远是一个国家最敏感的神经。19世纪中叶,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讹诈、抢掠、赔款、割地纷至沓来,放眼望去,大好河山满目疮痍。蜿蜒曲折的国界犹如华夏民族的血脉,雄奇壮美的山川撑起炎黄子孙的脊梁。《大国的疤痕》是耻辱的巨柱,铭刻历史惨痛的一页;《大国的疤痕》是世纪的警钟,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 三国全史(全集)

    三国全史(全集)

    三国,一个英雄辈出,烽火连天,刀兵四起的时代。三国,一个智计并出,分分合合,合合分分的时代。鲁迅曾说,中国是一个有三国气的民族,一直以来,受文艺作品《三国演义》、电视剧《三国》以及易中天《品三国》的影响,人们对三国所发生的事都似乎早有定论,但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有没有被误读误解?南门大守耗费20多年时间遍查史籍、分析史实,亲历数十处三国古遗迹,用正史的笔触、全史的概念,数易其稿,撰写了皇皇巨作,为读者讲述三国的历史真相!真相往往会颠覆观念,超出想象!让人大跌眼镜!
  • 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

    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

    《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论述印度从开始遭受殖民侵略到最后获得独立的历史。本书着重说明英国统治在给印度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怎样不自觉地导致了印度社会的巨大变革,启动了现代化进程;英国统治怎样促成印度一种新的经济和政治力量的兴起,这种力量如何成长壮大,如何积极参与促进印度发展并最后迫使英国交出政权。本书的突出特点是,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从印度国情出发研究印度,对一系列重大问题,如殖民主义双重愈来愈的实现、殖民统治与印度现代的启动、非暴力不合作道路的作用、甘地与国大党的关系、下层人民在民族斗争中的地位、教派主义兴起和发展的缘由、英国在印巴分治中的作用和印度独立的历史意义等,都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
热门推荐
  • 七年级进行时

    七年级进行时

    油中的第一年,初中阶段最简单最自由的一年。
  • 恶云楼

    恶云楼

    崇祯年间,清兵屡犯明土。清明交界处建有一堡,曰“恶云楼”。楼主为清人,副楼主为明人。恶云楼专纳奇能奇恶之人,其用有三:一则探察搜集明国军政民情要事;二则制造事端激发民变,搅乱明之军政秩序;三则刺杀明之良臣贤士。清人以重金买通明朝重臣,蒙住明皇,故恶云楼屹立巍然而明之官府望而却步。然崇祯五年春,恶云楼忽为人所灭,灭之者,一少,一老。老者为江湖浪子,时人尽知。少者来历不明,时人惑之。传言少年武功绝异,身负重案……《明·中州郡志》一恶人祸临头,投奔恶云楼。这句话在江湖上流传很广。
  • 竹马归来:蚀骨甜宠小青梅

    竹马归来:蚀骨甜宠小青梅

    六岁,他送给了小青梅一条项链。一场大火后,他音讯全无。八年后,他狂野回归,只为宠她。她说:我要喜欢你趁早,青梅竹马,一梦一生就到老。经年以后,终于明白,你最可贵,也无可替代。
  • 桃花依旧醉春风

    桃花依旧醉春风

    蓝卿说:“玥棽歌,这四海八荒没有比你更好命的人了,神尊的仙气可不是谁都能得到的……”白俊说:“小桃花,六界之中没有比你更苦命的人了,好好的历个天劫,损了万年修为不说还毁了容貌,连带着失了忆,我都替你觉得憋屈啊……”燃沧曾经问过她:“若可以选,你愿做什么?”玥棽歌低头深思了片刻,道:“做一世凡人吧,白俊常说凡人的命虽然不及你我长久,但却比你我绚烂。”多年后,玥棽歌依旧记得那句:若本君不能救你,那便陪你一起堕魔,这四海八荒又有谁能奈我何!桃花树下,一坛万年佳酿,醉了几世繁华?
  • 隔墙有耳:中国历史中的告密往事

    隔墙有耳:中国历史中的告密往事

    多年以来,支撑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教化体系,在道德价值上是不主张非正义告发的,但只要有专制政治存在,统治者就鼓励告密。整个封建王朝,从秦到清,告密始终贯穿其中,成为帝制历史的一个带有污垢的眉批,而告密者就是那块污垢。这块污垢面积之大.数量之多,实超乎我们想象。它不仅介入你的私生活,而且还要控制你的灵魂。中国古代的告密史就是一部统治者控制他人灵魂的历史。而各个时代的告密者们,各显其能,通过告密这种见不得人的伎俩,改变历史者有之,遗臭万年者有之,飞黄腾达者有之,他们或成功或失败,或可气或可悲,无非都是专制统治下的一枚棋子。
  • The Lodger

    The Lodg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盛世名媛

    重生之盛世名媛

    她是顾念,也是沈关关。上一世,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该怎么死亡,更没想到自己会死在丈夫和姐姐的精心部署之下,“你说你爱我,愿意为我做一切。”成为丈夫死前送她的最后一言。这一世,她发现丈夫和姐姐的双双背叛之后竟然掩藏着更大的秘密。丈夫贪婪、姐姐恶毒,身边亲人一个一个惨死,这一世,手撕渣男,吊打恶姐,必将恶人踩于脚下,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二婚很甜:高冷上司爱上我

    二婚很甜:高冷上司爱上我

    传言有钱有权有势又有颜的易少娶了一个离婚的二手女人,碎了全城少女心;一个采访中某记者问其原因:“传言是因为您有特殊爱好,喜欢少妇对吗?”易少一本正经:“我只喜欢她这一个少妇。”某记者:“能问您一下缘由吗?”易少:“我比较喜欢吃水蜜桃”水蜜桃?采访出来当天,全城水蜜桃售罄!...
  • 越战的血

    越战的血

    一个在现代只知道花天酒地的纨绔子弟,来到了他父亲所在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时代,他又会怎样面对这样一个血与火的世界,怎样面对自己曾经痛恨过的父亲呢?越战的血,为您开辟一个全新的战场,讲述一段不同寻常的战友之情!
  • 物理的妙趣

    物理的妙趣

    在我们身边,有着许多有趣的物理现象,等待我们去发现、研究……本书通过对这些现象的描述,揭示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带领我们进入一个神奇的物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