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从哪说起呢?从福也堂哥结婚的时候说起吧。依稀记得那是小希高考的那一年,在伯母以再不带女朋友回家就不让进门的威胁下,32岁的福也终于要结婚了,而且还是迎娶了大城市的漂亮姑娘,大家都围着伯母道喜,伯母自然也乐得合不拢嘴,虽然跟媳妇的没相处多久,但儿子喜欢,伯母心里的大石头终于放下了,自然是事事看着都顺心。
“福也真是好福气阿。媳妇漂亮,又能干。”小婶婶打趣道。
“你妈老是着急,儿子什么时候结婚,这一结,却不知道是遇到了这么好的一段姻缘。”小希的妈妈,也就是福也的三婶婶说道。
“所以说阿,不要仓促着结婚。像我,随便找了个人嫁了,天天气的我,心烦。”小姑姑说道。
“瑞儿不也是下半年结吗?我们家的喜事真是一桩接一桩。”伯母抽空也参与到了女人们的座谈中,大伙赶紧挪出一个位置,福也也趁机去招呼其他客人了。大家开开心心地围着火盆,一边嗑着瓜子花生一边聊着,即便是腊月的冰冻天,也因闹哄哄的人们变的温暖了。
“还是大姑姑做的媒呢。”小希说。
“你大姑姑人在外面打工,什么事都想着侄子孙子的,这下你二伯母也开心地睡不着了。”三婶婶说道。
“哎,我看着还没以前他自己谈的那个好呢。”二伯母冷不丁说了一句。
“你这话说得,阿晴也在呢。”小婶婶说。大家一起朝屋内打麻将的那桌看了看,瑞儿的媳妇阿晴正守在他身边看着呢。
“我看二伯母就是口是心非,估计心里高兴地不得了呢。”小希打着圆场。
“要是妈还在,得高兴成什么样子了,前两年看到瑞儿带女朋友回家,还把压箱底的钱拿了出来准备打发孙媳。”小姑姑压低了声音说。
“也就是老妈的保佑,两个大孙子才能遇上良缘。”三婶婶说。
“是啊,现在就是盼着小希考大学,小梦考上好高中,小真进入优等班。”小婶婶说。
“还有这个小子懂事点。”小姑姑一把搂住了旁边正在打闹的张家易字辈最小的孩子,四岁的张易杰。
“小希不是还有几个月就高考了吗?怎么样,有把握吗?”大伯母问。
“肯定稳了,小希可是我们张家的希望。”小姑姑道。
“那小梦是张家的什么?”小希说笑道。
“梦想。”小杰稚气道。
大家一听,哈哈大笑起来。
“还是小杰最聪明。以后清华北大就靠你了。”小梦道。
“他可不想读什么书,他要跟着大伯去种地的,对吧。”小真笑着说。
“嗯嗯。”小杰点头如捣蒜,大家又是一阵笑声。
“小希,帮我去拿点东西。”福也说道。于是,小希跟着堂哥来到了婚房。
福也从红色柜子里拿出了一个袋子,里面装着几罐零食。“把这个给三伯伯,这几天回来忙着婚礼的事,一时忘了。”
“哇,香港买的。”
“是阿,没带多少,上一次回家见他喜欢吃,就带了些。”福也停了一下,“可是,也没带多少,所以你待会给你爸爸就行。”
“好的。”小希道。
福也总是对小希爸爸以及小希很好,虽然他在外面工作,一年就见一次,但总是会给小希和爸爸带礼物。据说以前伯父伯母没空管福也的学业,当小学老师的小希爸爸在小学初中一直照看着,小希也因此沾了光。
热热闹闹的酒席过后,摄影师招呼大家合影。
“公公婆婆坐中间,新媳妇儿子在旁边。”摄影师道。
几番合影下来,“我们这一家子也拍一张。”福也的妹妹小美提议道。
“来来来。”大家站位排了一会,一张自小希出生以来最全的全家福就诞生了:父亲兄妹六个,大大小小十二个小孩辈。
他们兄妹几个又单独拍了几张,虽然面对镜头有点腼腆,但个个都是喜气洋洋的。
两年后,大姐清儿、二哥福也、三哥瑞儿的孩子相继出世,还都是男娃。用二伯母的话就是:要是你奶奶还在,看到几个曾孙,牙齿估计会笑掉。毕竟,奶奶的十二个孙辈中,有四个男娃,八个女娃。
小希也考上了大学,虽不是清华北大,但也是重点大学,小梦和小真学习也名列前茅,小杰还是很调皮,有时调皮有时腼腆。福也依旧是家里的榜样,踏实可靠的他在离家千里的Z城贷款买了房,之后又陆陆续续买了几套,但每次回家的他都是低调不爱说话的样子,每年给孩子们的压岁钱也是大额的。瑞儿在W城也拼搏着,买房买车,也爱在朋友圈说着自己的近况,他也是爱着大家的大哥,跟大家都能聊得起来。
生活若是如十九岁般美好,那还不足以称为生活。十九岁的眼中,期待惊涛骇浪,也看不见琐碎忧思,世界还是好得可以马上复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