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71400000021

第21章 先下一寨

三日后,李儒杨奉二人率领凉州五千精锐之兵,来到洛阳郊外距离洛阳城最近的一处山贼窝。

这处山贼前身并非黄巾,而是附近村民。

三国天灾人祸接连不断,他们难以生存,于是上山做了山贼。

当然没有人领头,一般的老百姓怎么会想到上山做贼。

领头的有三个人,老大是山下附近村镇的,早年间偷盗被发现,然后杀人灭口。

最后被官府发现,他为躲避官府,逃到上山落草。

至于老二老三,老二来自诗书之家,因家道中落四处流浪,机缘巧合之下来到山上。

老三是黄巾余孽。

此人心狠手辣,早年因奸杀别人妻女,被官府抓捕判处死刑。黄巾之乱爆发,官府受到冲击,他侥幸逃脱,加入黄巾。

不久,朝廷大军剿灭黄巾,他所在黄巾被剿灭,他活了下来,又随逃乱的人流北上,最后来到山上。

三人一见,相见恨晚,结拜为兄弟,相约做出一番事业。

兄弟三人相互配合,老二出自破落世家,读过几年书,负责出谋划策。

老三当过几年黄巾,亲身经历过黄巾训练,负责指挥新人训练。

老大是本地人,以前经常与本地豪强来往,人脉颇广,负责利用他的关系招收人手。

短短两年时间,建立一个千人上下的势力。

当然,这也不是说他们有多聪明,天灾加人祸,民不聊生。就像黄巾,张氏三兄弟一呼,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成千上百万的人齐应,是同样的道理。

人活不下去了,也就疯了。

一只百人的商人团队经过山寨附近的官路,有将近两百的家仆护卫,总共不下三百人的队伍。

一辆车接着一辆车,车中载满货物,都是稀罕活,当然不是真的,全是李儒叫人制作的假货。

李儒此时正在一边的山林注视着商队的情况,凉州军营筹建的五千精锐,除了山下三百人都在这里。

身后还有从东养马营带出来的五千战马,全部都是西凉的精品战马。

西凉产马,这点马匹对于董卓来说不算什么。

按照李儒的实力,五千精锐冲上山去,一千山贼随随便便就能拿下。

反而在此假扮商人,诱敌来攻,再一举拿下,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

五千人此时脑子里回响这个问题,杨奉这次名义上的主要负责人,也在思考。

觉得李儒,董卓名下第一谋士,有名无实,虚有其表。

先有战国赵括纸上谈兵,现有三国李儒故弄玄虚。

他们心里不服,却不敢反对,毕竟李儒是董卓的军师。

李儒老谋深算,尤其在人心这方面研究颇深,怎么会不知道杨奉等人此时的想法,但是他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讲。

他的自傲,也是文人的自傲,别人不懂可以误会他,但让他解释,他们不够资格。

他会用事实回敬误会他的人,让他们心服口服。

当然在董卓面前,李儒可不敢造次。反而每次遇到大事,解释的非常清楚,深怕董卓不懂,从而误会他。

这就是资格的问题,略过不提。

这五千人是董卓精锐,一开始组建的时候董卓花了极大的代价,这些李儒都知道。

特别这次董卓主动点名这五千人出来,便是要锻炼他们,让他们成长。

李儒无时无刻不在猜测董卓的心思,这是一个投桃报李好机会,他怎么会放过。

所以就有了这一幕。

山寨之人,往来查探,很早就知道了这支李儒叫人假扮的商队,很快便传到三位首领耳边,三位首领异常兴奋。

这个商队是他们这些年遇到的最大的商队,如果能够一口吞下,至少能抵他们五年之功,够他们挥霍二三年。

但,相对而来,商队的护卫也是他们这几年遇到的最强的护卫。

不过,幸好只有三百人,要是五六百人的话他们恐怕就不敢轻举妄动了。他们的手下都是山下村民聚集,没什么战力,商队护卫往往以一敌二或三,五六百人他们真还不敢下手。

纵使商队只有三百人护卫,他们也不能轻视,所以三人决定全寨出动,只留几十老弱防守山寨。

很快,三个首领带着千人左右的手下围住了那支商队,商队护卫纷纷抽刀防卫。

李儒在不远处山上,望着山下的情况,身后五千精锐严整待发,他知道时机已到,转身上马。

“出发!”

一声令下,杨奉一马当先,率领全军如洪水冲堤一般冲下山腰,其势汹汹不可抵挡,其威涛涛震慑天下。

五千人马宛若洪水猛兽,瞬间便出现在三位当家与山寨众人眼前。

三位当家漂泊多年也算见多识广,但五千骑兵从高往低冲刺太震撼,他们被眼前景象惊吓到了。

山寨其余的人具是往日农夫走卒,哪里见过这种阵势,骑兵刚一出现他们便双腿发软,不能站立,只是骑兵之威就已经让他们不能自持。

李儒杨奉二人距商队本就不远,骑兵冲刺速度又极快,所以很快三位当家便成了瓮中之鳖。

大局已定。

山寨之人前身都是附近百姓,而且他们对于李儒尚且有用,因此,李儒打算招降。

赶马上前,对着山寨之人道:“放下武器,敢有反抗者格杀勿论!”

山寨之人早已失魂落魄,听到李儒之言,纷纷扔掉手中武器投降。

唯独山寨三位当家,依旧骑在马上,牢牢握住手中之刀。

三位当家这几年在山寨作威作福,享受了几辈子不曾享受到的富贵权利。

若是其他土匪势力兼并也就罢了,他们最多降级,没有往日的权利,但依旧能享富贵。

可是眼前的个个金甲铜铠,皮革健马,分明是官军,尤其为首两人,一人儒雅,一人雄武,一看就知身份不凡。

落到他们手上,不说往日罪过被翻出来,眼前之罪已经难逃,别说富贵,性命保不保得住都很难说。

山寨其余人都没有马,一定跑不了,可是他们三人都有马,冲出重围,利用他们熟悉地形,逃出生天也说不定。

三位当家心思一致,相互以眼神致意,同时提马冲着李儒杨奉二人相反的方向冲出。

李儒身份贵重,身边聚集精锐颇多,杨奉威武不凡,任谁都不会视其为小卒。三位当家在这种情况下依旧能镇静的分析局势,已经不易。

五千兵马虽然都是精锐,但初来乍到经验不足,大局在握便心神松懈,给了三位当家可乘之机。

同类推荐
  • 黄天乱世

    黄天乱世

    轻剑倚少年,马背望黄天;扭转星月间,回首妇人颜。
  • 三国之王者荣耀系统

    三国之王者荣耀系统

    地球少年穿梭到修仙大陆,死后又应至宝穿梭到三国,偶获王者荣耀系统,却发现三国变样了,本想天天过日子的他却一次次的被系统任务给打扰。
  • 秦武帝国

    秦武帝国

    败落于星际,再起于秦国。科幻仙魔幻,现象超现象。曾经的历史,未来的方向,皆吾之存在。
  • 吴将

    吴将

    风雨飘摇的晋朝,有那么一个池塘边的少年他英俊潇洒,智计通天(好罢才两个词我就编不下去了)他成了恶贯满盈,卑鄙无耻,无数人唾骂与唾弃的大反贼。
  • 重生大宋做权臣

    重生大宋做权臣

    农妇……山泉……有片田…………其实一开始张宝的要求并不高……
热门推荐
  • 感恩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感恩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典籍中的典故也是数不胜数。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含义的异同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 能净一切眼疾病陀罗尼经

    能净一切眼疾病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醉眼捉梦

    醉眼捉梦

    女主飞雁,资历平平却在短短几年中经历离奇古怪事件,这与她结识的好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既互相嫌弃又互相扶持,跨越阶层的友谊如何常年存续?书中天马行空记录飞雁穿梭在繁华城市的机遇,当你有时光倒流的机会,你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得到同样的结果吗?
  • 妃不还朝

    妃不还朝

    他将她打入冷宫,他赐她三尺白绫,原来他是真的要杀了她。要死,可以,不过要她自己来,从此她的心,她的身,她的命再与他无关。慕容宸,我只愿生生世世与你再不相见。犹记当年春,杏花墙上佳人笑。仅一眼,魂便销,不见百花妖。又是一年春,故人墙头无人笑,唯见杏花娇。苏嫣若想,那日她若不爬上杏花墙头,他与她今生或许便不会有这场孽缘。
  • 前夫别说话

    前夫别说话

    作为游戏小白一只的封琪琪貌似面临着被前夫与小三套路、门派被几大门派围殴、门徒在野外被开红的窘迫局面。甚至被嘲讽让她滚出这游戏。而这时,混迹网游界的老鸟,身为封琪琪十几年的闺蜜柳楠退游又回来了,说是给她找回场子。还有她那前夫,现实中还是她琴行的学生。同时阴差阳错还是闺蜜的男神,出现的频率可以说是阴魂不散。
  • 画中仙之沉香吟

    画中仙之沉香吟

    他双眸紧闭,嘴角含笑,静静地躺在那儿。这世间,太少的相濡以沫,太多的相忘江湖。爱一个人,愿意为其付诸一切。终其一生,不过想让她幸福、康乐。她说:“我要亲自谱一首曲子,以后唱给我的心上人听。”他微微一笑,将随身的玉萧送给了她。那年大雪,她一袭喜服立于天地之间,萧声缠绵,婉转悠扬。他仍笑着。送她出嫁。
  • 故事

    故事

    少年出现在长街的时间是下午四点三十分。冬日天短,少年刚刚走进临街的中医诊所,最后一抹夕阳就消逝在远处天空上,而玩具店老板恰好利用那临终前的阳光瞥见了少年的样子。第二天,在警局里,玩具店老板是这样描述那个少年的:中等身材,面色苍白,穿了一件黑风衣,围着白色丝巾。除此之外,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眼睛,一双孤独而骄傲的眼睛。探长老泰一边用粗大的手指轻轻敲着桌面,一边认真听着玩具店老板提供的线索,沉吟片刻后说道:这是个新近出道的杀手,据说他每次杀人前,枪里只留一颗子弹。关于他,我们知道的只有一个谦卑的绰号——小二。
  • 雄霸三国

    雄霸三国

    如果告诉你王允与董卓是同谋,你会信么?如果告诉你董卓火烧雒阳得到朝廷支持,你会相信么?如果告诉你,吕布在决定嫁女儿前是大汉的忠臣,你信还是不信?作为吕布的小舅子、表弟,魏越正经历着这些,将见证三国是如何于纷乱中诞生的。
  • 七夕

    七夕

    《 七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那些“穿越”的孩子

    那些“穿越”的孩子

    农民工子女从不发达的乡村到繁华的大都市,从乡音、乡情到很不熟悉的语言与人文环境,从离别后的重逢到重逢后的离别,这些一次一次“穿越”的孩子值得关注。上海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工,农民工离不开他们的子女,这些“穿越”的孩子也要有他们的精神家园,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让“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每一个具体的生命面前显示其温情,是本书提出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