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3000000001

第1章 序

曹顺庆

《文心雕龙》研究在四川大学是有深厚传统的,我的导师杨明照先生是海内外公认的龙学泰斗。我的硕士研究生论文也是《文心雕龙》研究。然而,这些年我的主要精力放在比较文学研究,渐渐疏远了龙学,幸好还有弟子传承衣钵。当刘颖向我表示决心研究《文心雕龙》时,我非常高兴!

现在,刘颖的博士学位论文《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研究》即将付梓,嘱我作序。她于2007年冬通过答辩,此后我曾多次问询出版事宜,她都表示要待修改充实。作为导师,对她的论文几经磨砺,终于成书面世甚感欣慰。

《文心雕龙》是产生于中国南北朝时代的重要文学批评著作,历来受到称颂。新中国成立以后,《文心雕龙》研究十分兴旺,著述甚丰,以至于有人将相关研究称为“龙学”。海外学者对《文心雕龙》研究贡献颇多,然而国内学界对其所知甚少,更罕有系统的发掘、引介与分析。本书可说是此领域的破空之作,作者对《文心雕龙》各种英译及英语研究进行详细爬梳,讨论了经典著作在跨文化、跨语言的阐释过程中所经历的际遇,初步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憾。期望它能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从而推动中西文论的学术对话,开拓国内学者的视野,同时也对《文心雕龙》及其他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产生积极作用。

英语世界对《文心雕龙》的研究内容繁杂,涉及大量英文文献,要求研究者既有良好的古代文学素养,又有相当高的英语水平。作者的博士古代文学基础不错,又是英语翻译研究方向的硕士,英文非常流利,恰好具备两方面的条件。她入学第二年,即表示对《文心雕龙》的翻译及英语研究很感兴趣,我非常赞成她的选题,并建议她申请哈佛-燕京访问学人项目,到海外去搜集资料。2005年,作者成功获得哈佛-燕京学社的邀请赴美访学,利用此机会搜集了大量一手英文资料,并与在《文心雕龙》研究方面颇有建树的宇文所安、蔡宗齐等海外学者取得联系,当面请教。这对她写出内容扎实、分析到位的论文有很大帮助。在哈佛的一年半里,作者沉浸于浩瀚书海中,搜集海外学者英语研究中涉及《文心雕龙》的点点滴滴,釆铜于山,熔铸为钱,做了大量细致的整理、翻译工作,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出色完成博士论文。她的论文受到国内古代文学研究专家及比较文学学者的一致好评。武汉大学张思齐教授、浙江大学林家骊教授、中山大学吴承学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傅勇林教授、辽宁大学涂光社教授评阅其论文,给予中肯评价和有益意见。从专家评议来看,作者的论文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研究的论文,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借用张思齐教授所评:“作者对西方诗学理论了解较多较深,远在一般中文系和英文系学生之上——中文系之博士生对诗学往往失之穿凿,英文系之博士生对诗学往往失之‘食洋不化’——因而在研究中初露了中西融贯之端倪,甚可嘉也,甚可喜也,甚可鼓舞而进之也。”

亨利?雷马克曾指出:“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的学者们不得不限于组织别人的研究成果(这本身已是一项极艰巨的任务),而这种工作必然使他们容易与文学作品本身失去接触的机会,很容易把文学处理得机械、肤浅和没有人情味。……研究比较文学的学者则应时常回到界限明确的民族文学的范围内,使自己更能脚踏实地。”在我看来,刘颖的这本专著最主要的特点就在于既能立足民族文学,又有世界胸怀,跳出中西文论各自的局限,成就中西文论的对话。

首先,本书收录了大量以英语为写作语言的《文心雕龙》研究一手资料,筚路蓝缕,广为搜证,从已有文献中寻求新角度。虽然海外《文心雕龙》研究逐步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但人们对海外汉学家《文心雕龙》研究英语原作涉猎并不多,对《文心雕龙》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了解也不够深刻。作者在海外“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材料”,发掘整理了大量不为国内学者熟知的英文资料,基本将海外《文心雕龙》研究特别是英语世界的《文心雕龙》研究概貌呈现于国人眼前。

其次,本书并未局限于资料的整理搜集,而是处处贯穿作者个人的问题意识。目前,关于海外汉学的研究,国内并不少,但此类著作最易流于表浅,长于资料而短于论理。近年来,学界对文论话语的跨文化研究也十分关注,却又常陷入繁复理论、空洞思辨的泥沼,大言炎炎而资料匮缺。本书正好克服了这两种不良倾向,在丰富翔实的文献基础上,作细致的文本分析和颇有见地的理论阐述。作者饱览文献,对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研究的他者眼光提出自己的看法。她在书中指出,不少学者以现代文论、西方文论来阐释中国古代文论,既有创新,也有不适;一些学者用《文心雕龙》话语体系来探讨现代文论和西方文论,同样面临如何创新和适用的问题。更可贵的是,她在对具体文本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试图同时处理中西文论转换与古今文论转换的问题,并提出不少建设性观点。于零涵(J.V.Gunningham)曾指出,我们研究文学的目的,尤其是对过去的作品作当代解释时,并非要增加对我们自己的认识,而是要帮助我们以其他的角度去思考,去感觉。本书恰恰能够帮助国人以他者的角度去思考,去感觉。

作者细致的研究方式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书中按作者不同对《文心雕龙》文体名称在各种专著、论文中的体现分门别类,并制成文体名称翻译对比表,让读者一览无余;对英文文献的引用尽量忠实于原作,在关键处往往将原文与译文参照列出,参考文献名称均有中英双语参照;对海外汉学家的名称亦经过仔细查证,存疑者悉数注明,并于附录中列出人名参照表。这些看似细枝末节,实则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并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可靠参考,增添了本书的学术分量。

翻译研究是本书的另一大特点。本书突破翻译的局限,通过翻译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语言、文化现象,透视中国古代文论的异质性。本书有相当的篇幅专门讨论《文心雕龙》翻译问题,逐字逐句解析《文心雕龙》书名、关键词及关键段落的各种翻译文本,继承了传统翻译研究的实证优点,又未囿于翻译技巧,而是时时关照英语翻译者阐释中国古代文论的困境。从本书可以清楚地看到英语世界如何通过翻译、阐释来重新构建中国古代文论的话语体系,尽管他者的重建必然存在种种误解,但这对我们重新认识中国古代文论很有意义。惟有缤纷殊异的文学评论,才能与世界上缤纷殊异的诸种生命、价值及旨归相呼应。而这,不正是比较文学最真诚的精神吗?

总的来说,作者花了大量精力搜集材料,基本可以展现《文心雕龙》英语研究全貌。无论是阐述中西文论的关联,还是探讨民族文学研究受异质语言文化的影响,都能做到立足文本,言之有物,开辟新角度,这在当今略显浮躁的学术氛围下是难能可贵的,对中西文论的比较研究和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长远发展都有重要价值。

当然,本书仍有不少不尽如人意之处。古人云,著书“一曰贵创”,“二曰博证”,“三曰致用”。作者在创新与博证上建树较多,在致用上则略显单薄。譬如说,本书中理论阐述与翻译研究的内容还可以进一步完善;《文心雕龙》对西方文论世界的影响,无论是思维方式、话语方式乃至创作方式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充实;作者的视野也有待进一步拓展。只有真正打通历史、社会、文艺与人的隔膜,才能自成一家,熔铸伟辞。最后,作者在翻译方面颇有长处,期望她能对《文心雕龙》的英语翻译作进一步的工作,最好能在此书的基础上,重新翻译一部《文心雕龙》英语全译本。

刘颖还十分年轻,此书出版,仅仅是个起点。对年轻人来说,要紧的事情是别浪费青春和元气。“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语)期待作者在未来的学术生涯中积水为海,聚土为山,厚积薄发,勇攀高峰。是为序。

2011年仲夏

同类推荐
  • 三万年前的星空

    三万年前的星空

    这是谷川俊太郎在晚年时写给生命、自我、孤独和宇宙的唯美诗篇。这些诗篇穿越了语言、时间与空间,语言简练纯粹,禅意而空灵,透出一种感性的东方智慧。乘载了深厚丰饶的意义,在文字的轻与意义的重之间,悠游穿梭。诗集中,前半部有几首几乎是可以对号入座的写实作品,尤其是《自我介绍》一诗,简直就是诗人真实的自我写照。个人经验建立在想象之上,现实与虚拟交织其中,亦真亦幻,既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又有回味不尽的缭绕诗情。后半部的许多作品则是想象力编织出的产物,尤其是十二首“少年”组诗,虽都是虚构与想象,但丝毫没有乏味枯燥、空洞的抽象性,阅读时不仅使读者产生似有非有的复杂感受,且能激发读者更多的想象。
  • 何处是他乡

    何处是他乡

    《何处是他乡》记录了作者游走于东西方文化的心得感悟,一半是海外经历、一半是海归思考,旨在为那些准备出国的朋友提供有益的视点,告诉他们国外的生活绝非那么美好,但也并没有那么艰辛。同时也为那些准备回国或已经回国的朋友增强留下来的信心,不知何处是他乡,只因为,处处皆是故乡。作者文字间大城、小城之美丽,不在于美食、美景或历史的沧桑往事,而是那种游离于周遭之外,对美的审视和享受美的过程后的缤纷感,是有意无意地在东西文化中间穿梭的沉淀与收获。
  • 《鲁迅译文全集》翻译状况与文本研究

    《鲁迅译文全集》翻译状况与文本研究

    本书系学界第一部对鲁迅300多万字文库全部译作进行深入研究的成果。作者以宏阔的学术视野、丰富的专业知识,在中外文化语境中考察鲁迅译作的选材特征、译介策略和翻译方法,揭示了鲁迅译作在现代翻译史上的重大价值,具有鲜明的学术创新性和理论意义。本书对鲁迅早期翻译的20多万字深奥难懂的文言译作的阐释尤可见出作者的功力,它对于广大青年学子阅读理解鲁迅译作中的宝贵遗产将有所裨益。
  • 台州农民革命风暴

    台州农民革命风暴

    何建明先生是江苏苏州人。1976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至1988年,历任团、师、军、兵种新闻干事,报社记者。1989年至1992年转业到中央某机关报社当记者、编辑。现任《中国作家》副主编、编审,文学和哲学专业研究生。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环境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本书为其纪实文学小说本《台州农民革命风暴(改写中国农村改革开放史)》。
  • 林徽因诗传

    林徽因诗传

    林徽因,建筑学家和作家,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围绕在她身边的,是当时最浪漫的诗人徐志摩,最优秀的建筑家梁思成,最著名的哲学家金岳霖,以及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沈从文、胡适、费正清。 她的一生是掌声与鲜花包围的一生。《林徽因诗传: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撷取她诗歌的片段,以诗观情,不仅仅写出了林徽因的生命历程、心路历程,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她与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多彩生活。诗歌的简练与散文的优美相融合,力图为读者还原一位真实的绝代佳人。
热门推荐
  • 雇佣乔布斯:成功公司的用人策略

    雇佣乔布斯:成功公司的用人策略

    公司希望员工忠诚,却吝啬于提供稳定的工作和职业发展空间。员工们一边表着忠心,却在更好机会到来时说走就走。里德·霍夫曼认为,一旦雇主和雇员之间没了信任,公司就将面临大量人才流失的危机。一个真正的领导者培育的不是众多经理,而是众多的领导者。 互联网时代雇佣双方的关系改变了,如何维持与人才的雇用关系成了企业要操心的事儿。
  • 烈药

    烈药

    海螺街是滨海市极有名的一条小街,狭窄曲折,两边的房子都有上百年的历史,是少数能够保持住本市旧风貌的街道之一。沈啸看着地上用粉笔画出的人形,头部的位置正在路边,白色石头砌成的路沿上留下一摊紫黑的血迹。午后三点左右,这条街上十分安静,只有几个老人站得远远地在看。报警的是个中年妇女,这条街上的住户。中午的时候她在家里剥毛豆,忽然听见外面有个男孩的声音喊了一声“闪开!快闪开!”接着就是一阵噼里啪拉像什么东西摔出去的响声。因为这条街很安静,所以家门外边的声音她能听得挺清楚。她当时想,没准是谁撞一块去了。
  • 江湖迟暮

    江湖迟暮

    江湖庙堂,一念之间。一个满身疑团的少年,却一剑霜寒十四州,渐渐成为了名动天下的燕司马,前朝旧事,身世谜团,家国命运,江湖恩怨,他,该如何抉择?多年之后,他夜观天象,长叹一声。这个乱世,没有配角。这个江湖,没有主角。(这段时间很忙,停更一段时间,大家放心,我会写完的)
  • New Burlesques

    New Burlesqu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牌校草专属丫头

    大牌校草专属丫头

    乔习突然转入素有贵族之称的映染高中,安静、话少的乖学生是她的新形象,然而不久后就被爆出原来的身份——枫扬高中的乔习。“你以为我们在交往?因为我吻了你?”温文尔雅的副会长微笑的看着她,“那天……是愚人节?”“乔习,你是我的!”霸道的会长一把将她搂入怀中。“跟我走。”青梅竹马的校草拉着她就走。
  • 淳香花木缓缓开

    淳香花木缓缓开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事情,比如,你来到我身边。她是美貌厨娘,他是冷峻医师。腹黑如他,巧用心计,夺了她的真心。性格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淳想,毕业后决定摆脱父母独立生活。搬家来到财迷表姐的出租屋内,遇见了性格怪癖的冷面男苏木。第一次见面,全身脏兮兮的淳想令有着轻度洁癖的苏木厌恶到了极点。两人冤家路窄,彼此不对盘,不断地产生摩擦。可在渐渐接触中,两人慢慢了解了对方,擦出了爱的火花。正在两人那层暧昧快要突破的时候,却发现苏木同父异母的弟弟苏远,竟然是淳想大学时代一段不堪往事的肇事者……年少往事,渐渐浮现,最终,到底牵谁的手呢?
  • 女儿信札

    女儿信札

    自从女儿出生以来,我常常会有莫名的感动。育儿的过程也是育己,是女儿让我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也认识着不同却又相同的她。写下的这些文字,是一个父亲内心要对女儿说的话语,也是对她成长的记录,更是对未来美好的祝福。
  • 无上冒险系统

    无上冒险系统

    经典动画、游戏、小说、国漫……的穿越冒险之旅。不为实力,只为行走万界。
  •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腐败是一种以权谋私的行为。所谓权,是指公共权力;所谓私,是与公相对立的个人私利。以权谋私,就是利用、窃用、滥用公共权力而满足一己之私。据文献记载,早在文明诞生前夜的传说时代,我国腐败现象就已产生。当历史进入阶级社会后,腐败遂成为附着于统治阶级身上的痼疾。这些腐败现象在每个王朝的前期、中期和后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虽然其形式林林总总、五花八门,或为金钱,或为权位,但归结其根本,仍然不过是为了满足贪婪者的私欲。中国历史上每个王朝灭亡的具体原因很复杂,但是,究其根源无不与这些腐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腐败导致灭亡,严重的腐败导致速亡,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基本规律。
  • 一品江山:皇后不好惹

    一品江山:皇后不好惹

    那一年,他单身巡河北,人人都嘲笑他是刘汉“破落户”。那一年,她倾心于他,十万大军助力成龙。一朝夕改,结发妻来,人人都笑她,皇后之位,为贵人阴丽华所让。刘郎悠悠,娶妻莫当阴丽华。自从那个女人来后,她的拟身嫁与,也成了失宠怨怼。成了吕霍之风为。可是,刘秀,到底为什么不休了早就没用的皇后?还是自始至终,她郭圣通就是一个棋子!今生今世,刘郎再见。若有来生,爱你之书,再也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