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53000000006

第6章 《文心雕龙》的英语翻译(3)

黄兆杰指出,此书的目的是帮助大众读者理解原文,而非为专家提供出处和阐释,因此只有必要的注释才被注出。纵观全书,注释确实不多,不过和《早期中国文学批评》相比已详细、客观了很多。在某种程度上,这确实可能有助于读者流畅的阅读全文。然而,是保证读者不被大篇幅的注释打断思路,还是尽量保留原文全部信息,这本来就是译者难以取舍的问题,何况《文心雕龙》又是这么一部体大虑周的作品。译事之难,可见一斑。

与《早期中国文学批评》的翻译相比,此书对细节的考虑已经更为慎重。仅从同录的《神思》、《序志》来看,此书翻译有了较大的改变。

首先,篇名有了变化。原来“神思”被译作“On Imagination”(论想象),可算一个泛论的题目;现在为“Magical Imagination”(神奇的想象),显然是为了突出“神”的特别之处。“序志”原译为“A Postscript to Wenxin diaolong”(《文心雕龙》后记),仅表达了该篇所处的位置,不能突出《序志》的功能和重要性;此书中改作“Declaration of Intent”(表志),则更强调作者的原意。从前后变化来看,译者希望读者了解作者用意的苦心尽显。其次,文章结构有所变动,主要是在分段之处作了一些改变,比如原来《序志》第一段到“心之美矣,故用之焉”止,在此书中则到“岂取邹奭之群言雕龙也”止,其他部分也有类似调整。另外,“赞曰”是刘勰承袭古人的一种特别用法,黄兆杰原来译为“Thus”,只表示一种承接关系,而在此书中则用“summary”起头,另置文尾,使其在文中的地位得到凸显。段落起止的变化和对“赞曰”的处理,都表明译者对原文篇章结构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对原文的理解也发生了改变。译文本身和原来相比更为准确,一些错误的地方得到修正,模糊之处也解释得更为清晰。

施友忠译本出版以来,毁誉参半,但一直是研究者唯一可参考的英文译本。黄兆杰译本的出现,使感兴趣的英文读者终于有了比较、借鉴的机会。

$第三节 杨国斌对《文心雕龙》的英文翻译

杨国斌早年为北京外国语学院的博士生,曾师从王佐良。后来取得纽约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现在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

早在1992年,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的杨国斌完成了《〈文心雕龙〉英文新译(30篇)与理论探讨》的博士论文。在该论文中,他对《文心雕龙》的理论进行了探讨,比较了已有的翻译,并完成了《文心雕龙》30篇的翻译。杨国斌原为英美文学专业的博士,因此对英美文学理论及术语烂熟于心。在讨论《文心雕龙》理论时,他经常采用西人的观点和术语以求互证。在阐释《文心雕龙》理论及关键词时,他分别提到柯立芝、济慈、霍普金斯、艾略特等西方文人学者的思想以作参照,这使论文颇具比较的特色。此后杨国斌对其博士论文进行增补和修订,于2003年正式出版全译本,译名为DragonCarving and Literary Mind。严格来说,此译本并非在海外出版,但译者现旅居海外,且此译本主要针对英文读者,故此处也一并收录。

该书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大中华文库”系列的一部分,是中英对照本,包括原文、今译和英译,其中今译取于周振甫先生的《文心雕龙今译》,英译以此为底本,广泛参阅了各类注本和现代汉语译本,对原著有较深刻的理解。该书的前言最直观地显示出作者对《文心雕龙》的了解。杨国斌对刘勰生平及作品做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分别从文学观、文体论、创造论、风格论、修辞论等多个方面入手,对《文心雕龙》整部著作进行探讨。在此书中,杨国斌继续发挥自己在欧美文学方面的优势,仍然不时以西方的观点来佐证《文心雕龙》。比如“论神思”时,杨国斌认为这和柯立芝的“想象”概念有相近之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用西人所熟悉的观点来介绍刘勰的思想,对西人了解刘勰作品有一定的帮助。以西方的术语来解释中国古代文论话语,并且不显得唐突、生硬,这需要译者对两种文化的深深了解。通过对刘勰文学观等的分析,杨国斌认为,刘勰是一位“人文主义的批评家”,他渗透在《文心雕龙》中的人文精神使这部著作的魅力经久不衰。

杨国斌在前言中还对《文心雕龙》的现代版本作了简单的介绍,但是他只提到几个流传最广、最常见的版本,而现实存在的版本远远超过他所提及的内容。

从翻译的内容来看,杨国斌的译本既借鉴了前人的经验,又参照了今人的见解,翻译时有更多可参考的资料。以往的译本中,施友忠的译本年岁已久,随着《文心雕龙》研究的发展,翻译也需要更新;黄兆杰的译本又主要针对毫无基础的初学者,故许多细节处理得过于简单;相比之下,杨国斌的翻译显得中规中矩。正如岭南大学的欧阳桢教授评论说,此英文翻译“可读、清晰,诗意之处适宜,分析之处恰当,可以适于任何感兴趣、有智识的非专业读者”

$第四节 《文心雕龙》的其他英译

施友忠翻译《文心雕龙》以前,早已有人对《文心雕龙》产生兴趣,因此,个别篇章、片段的英文翻译时常散见于各种论述中。

1945年,戈登(Erwin Esiah Gordon)完成硕士论文《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理想模式》(Some Early Ideals in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试图对早期中国文学批评理论进行介绍和阐释,其中第三章专门对刘勰的“文心”进行阐释。为了更好地说明“文心”的含义,戈登差不多全文翻译了《原道》(除最后的“赞”以外)。戈登把“原道”翻译为“Emanation of Tao”,Emanation在英语中有散发的意思,比如气体、光线等从一个点辐射分散出去。此外,该词在基督教中还常用来表示圣灵的显现。戈登用这个词语来翻译,一方面强调了“道”的强大辐射力量,另一方面也给“道”抹上一些神圣的宗教色彩。全文的翻译大致符合原意,不过有些地方也表现出作者对中国文化的不了解。比如“玄黄色杂,方圆体分”一句,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应该知道玄、圆与上天的联系以及黄、方与大地的联系。《易?乾卦?文言》曰:“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戈登意识到方圆是天地的关系,因此翻译为“Earths square shapes and Heavens round shapes were differentiated”,表明方是地的形状,圆是天的形状。但是,对于玄黄,他就没有做过多的解释,只说“dark and yellow were variegated”,仅表示两种色彩的交杂变化。事实上,不论是玄黄还是方圆,都指代天地,从而延伸为宇宙自然之秩序。刘勰此处正是用玄黄方圆暗指从天地之不同延伸到万物之异。

此后,1947年柯立夫(Francis Woodman Cleaves)翻译了一篇关于俄国学者阿历克谢夫(V. M. Alexeev)的文章,其中引用了《原道》中阐释“文”的一段话。柯立夫的翻译是对阿历克谢夫俄文翻译的转译,由于双重的语言间隔,译者不可能准确把握汉语原文的意思,因此,这段话采用了十分自由的意译法。译文对《文心雕龙》中“文”的含义的理解基本上还是准确的,但是有许多重要的信息都一笔带过。

休斯(E.R. Hughes)在其著作《文的艺术:论陆机〈文赋〉》的附录中也对《原道》有较为成形的翻译。本书是对陆机《文赋》的细致研究,包括翻译、评论和比较。作者颇有将中国文论介绍给西人的雄心,但是翻译和论述中错误较多,遭到众多批评。休斯认为《文心雕龙》是继《文赋》之后又一重要文论作品,而且《文心雕龙》50篇涉及文学的方方面面,“都是直接来源于陆机《文赋》”。正因如此,休斯认为有必要在附录中对《原道》进行介绍和翻译。休斯指出,从《原道》中可以看出,刘勰对“文”相当偏爱,因此他着力将“文”的意义上升到哲学的高度。

休斯的译文也有些理解上的疏漏。比如“玄黄色杂”,休斯和戈登一样没有准确的理解。他的翻译是“with dark and the light there is variegation of color”,将“玄黄”处理为“明暗”,指称不明。又如“无待锦匠之奇”一句,他的翻译为“...without waiting for the embroiderers genius”。显然此处他将“待”字误解为“等待”,实则“待”此处应理解为“依赖,依靠”,大致相当于“depond upon”。此类错误不一而足。

著名翻译家杨宪益与戴乃迭也曾翻译过《文心雕龙》的部分篇章,发表在国内出版、对外发行的Chinese Literature 杂志上,共包括《神思》、《风骨》、《情采》、《夸饰》、《知音》五篇。在篇头,译者选择了“Carving a Dragon at the Core of Literature”的标题,这表明译者把书名理解为“在文心之处雕龙”,重心放在雕琢上,也就是主要在文学创作技巧上。译者所选的篇章,直接涉及文学创作中的一些关键概念,自身文字又极为华美,历来为人称颂。这五篇恰恰都是有关创作的,由此再次体现出译者对《文心雕龙》论文学创作技巧的部分的重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哈佛汉学家宇文所安(Stephen Owen)的翻译。在1992年出版的《中国文学读本》(Readings in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中,宇文所安选译了《文心雕龙》中《原道》、《宗经》、《神思》、《体性》、《风骨》、《通变》、《定势》、《情采》、《镕裁》、《章句》、《丽辞》、《比兴》、《隐秀》、《附会》、《总术》、《物色》、《知音》、《序志》18篇的全部或部分。除头两篇以外,其他都是下篇中所谓创作论部分的内容,可见宇文所安最关心的仍是刘勰关于文学创作本身的讨论。此外,文化差异是他选篇的另一个出发点。上卷的文类中出现大量人名、作品名,对大多数西方读者来说是十分陌生的,可能会影响读者对本书的理解和兴趣,所以他弃而不译。

宇文所安很清楚中西文论术语及论说方式的差异,知道对西方读者来说,哪些问题最容易引起迷惑,哪种解释最容易被接受。他既深谙西学,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文学方面又有较高的造诣,故此作确有融贯中西之势。以《文心雕龙》为例,作者首先做了总的介绍,然后分章节翻译、解释。一段中文原文紧跟一段英文译文的形式保证了文本的连贯性,同时又便于读者对照理解。宇文所安认为繁琐的注解很必要,但又往往会打断读者的思路,因此将注释通通放在文后,而在文学史话上有重要地位的关键词则专门收入附录中另作解释。最有特色的要算每段文字后的逐句解释,对文字缘起及刘勰可能的思路进行详细解释,颇有中国传统学者注经的遗风。正如作者所言,他所采取的方法是“用文本来讲述文学思想的故事”。在讲述刘勰和《文心雕龙》的故事时,他指出此书体系相当完备,为中国文学思想史上的“异数”(anomaly)。同时,他又指出《文心雕龙》结构之完整对称是其最大的优点,也是其最大的缺点。关于《文心雕龙》结构受“话语机器”影响的问题,他后来另撰专文讨论。

除此之外,《文心雕龙》的片段翻译还见于其他一些研究中国文论或《文心雕龙》的专著与论文中,如刘若愚之《中国文学理论》(Chinese Theories of Literature)、杜克义之《中国三至六世纪文类理论:刘勰的诗歌类型论》(Genre Theory in China in the 3rd6th Centuries: Liu Xies Theory on Poetic Genres)、吉布斯之论文《文心雕龙的文学理论》(“Literary Theory in the Wenhsinn Tiaolung”)、蔡宗齐之《比较诗学》(Configurations of Comparative Poetics:Three Perspectives on Western and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等。王佐良先生2003年出版的《翻译:思考与试笔》中,也对《明诗》和《才略》的段落进行了翻译。事实上,中国古代汉语辞简意繁,学者在研究讨论《文心雕龙》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都会遇到翻译的问题。

同类推荐
  • 云淡风轻近午天

    云淡风轻近午天

    《云淡风轻近午天》集结蒋晓云博客及专栏散文近六十篇,从小说到散文,从虚构到纪实。曾经忧于交心的作者终于写下自己的真实生活。上海的灯火流离,台北的淫雨霏霏,加州的阳光明媚。逝去的父母,离散的朋友,拆去的旧城墙。梦里不知身是客,此时何处是故乡。
  • 梦想人生

    梦想人生

    《梦想人生》一书,文章朴素自然,文字清新宁静,笔触空灵激情溢于纸上——有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生的态度,深邃、悠远,避开无味的说教而直抵心灵;有的则寄情于山水间,借写风光景物而咏怀,妙语连珠;还有的是对都市生活场景的感触与刻画,坦诚、幽默,令人忍俊不禁,体现出了作者特有的气质。
  • 如果我忘了你,耶路撒冷:阿米亥诗集

    如果我忘了你,耶路撒冷:阿米亥诗集

    本书集结了阿米亥多年创作的精华,他的诗灵动而睿智,看似波澜不惊的语调下面充满着奇思妙想,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记录了那个动荡的年代以色列人民的生活。同时阿米亥还喜欢引经据典,善于运用比喻,甚至能将《圣经》中那些遥远、神秘的传说带到纷杂、充斥着战乱、情欲的日常生活中去。《如果我忘了你,耶路撒冷:阿米亥诗集》由先锋诗人欧阳昱操刀翻译,译本可靠、简洁凝练。
  • 乔茜的魔术

    乔茜的魔术

    我的同学乔茜第一次将我带到她的家里去时,我就意识到她是个充满了秘密的人。在一个书房里,我看到一个巨大的书橱占据了整整一面墙。乔茜碰了书橱里的一本叫《孤独的井》的书,书橱突然晃动起来,接着出现了一个大洞。“暗道,”乔茜笑着解释道,“魔术大师的家都会有这样的暗道。”她拉着我走了进去。我们一进去,书橱立即自动合上了。里面漆黑一片。乔茜打开了一种挂在脖子上的手电筒。在一面墙前,她打开一扇只有巴掌大小的小门,里面露出两个眼窝大小的孔。我凑上前,透过两个小孔,看到了乔茜家的客厅。
  • 黄河手记

    黄河手记

    请不要怀疑这是事实,这些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真实的故事。那里面有平凡人的不平凡经历,普通人的不普通之处,我们为之震撼,我们无法移去目光,并且要让更多的人关注这样的人生!这段话写在《榕树下》对《关注》栏目的注释里。正是因为这样一段话,才使我下决心将这些纪实的文字和图片交给《榕树下》。是的,你不要怀疑它的真实性。生活在城市,生活在优越或者说生活在因繁华而困惑中的我们,不会想到,在黄河边,有那样一群人,有那样一群孩子,他们挣扎在生存与饥饱中,他们奋斗在求知与无望中。是的,当我在无意中把目光投向他们时,就再也无法移去。
热门推荐
  • 刘玉民作品全集(茅盾文学奖获奖者作品集)

    刘玉民作品全集(茅盾文学奖获奖者作品集)

    《刘玉民作品全集(茅盾文学奖获奖者作品集)》收录了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刘玉民创作的十部作品,其中包括长篇小说《骚动之秋》、《过龙兵》、《羊角号》,长篇报告文学《东方奇人传》、《都市之梦》,剧作选《呼唤阳光》、《四个女人一台戏》、《黄河之水天上来》,散文集《爱你生命的每一天》,诗歌集《山东竹枝词》,全面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关注与思考。
  • 领导能力改变世界

    领导能力改变世界

    领导能力,简而言之就是领导者率领部属开展工作、推动工作和完成工作的本领。严格说来,领导能力不单是管人的能力,还包括影响人的能力;不单是激励下属的说教能力,更包括感化下属的身教魅力;不是仅仅靠自己行动,而是号召大家一起行动。在不断变化的新的形势下,每位领导者都面临着不断提高领导能力的问题。
  • 缅国纪略

    缅国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异界之绝非神偷

    异界之绝非神偷

    我苏可可堂堂一代神偷,不管是多厉害的高科技还是多牛逼的侦探队,只要是我要的东西就没有是得不到手的!只是天妒英才在本姑娘再次得手后这近视又老花的老天爷居然把本姑娘给逼得穿越了,其实吧、你穿了就穿了,替身就替身吧、这跨时空的爱恋是不是有点不太科学?“娘子、不许去偷别人的东西!”某人在本神偷密谋策划前又不怕死的警告了一下。话说我都认命了,只是这异界里不科学的事情是不是有点太多了?我只想当个安静的神偷而已!
  • 至尊归来之盛世妖后

    至尊归来之盛世妖后

    一代天骄突变众所周知的废物,且看她如何拨弄风云、睥睨天下,夺回属于她的一切。重新回归之后,花卿言悬在霓尘宫上空,用看蝼蚁一般的眼神看着下方面色铁青的花无忧,言语狂妄:“妖界第一人又怎样?你趋之若鹜,我不屑一顾!既然你想要,给你玩玩又如何?”
  • 孙子兵法边读边悟

    孙子兵法边读边悟

    本书突出一个“悟”字,强调《孙子兵法》的现代适用性。在本书中,编者刻意地保留了《孙子兵法》的十三篇章,对孙武的兵法原文进行了注释、翻译。并且更重要的一点是,编者把《孙子兵法》中的一些比较重要的名言警句,另作主题,在有所“悟”的基础上加上一些案例、故事,最大可能地与现代社会结合了起来,凸显了古为今用的终极目的。
  • 魔性手游

    魔性手游

    曾经借助“魔性手游”而超脱的元神级大修士赵阳,重生于游戏未开始的年代,借助其先知先觉的能力开启了一条未知的通天仙途。且看他这一世如何叱咤风云,傲立当世!【ps:读者q群号码615.608.154,有兴趣的亲们可以加一下。】
  • 废柴四小姐:逆天炼丹师

    废柴四小姐:逆天炼丹师

    第一世她杀死了最爱的人,从此在世间留恋了九千年,只为找寻他的踪迹。现世的她是被组织培养的杀手,手上不知沾满了多少鲜血,却不料被自己最尊敬的老师害死重生辉夜大陆。 世人皆传她重伤昏迷多年,错过了觉醒时期,成了不能修炼废材。 不好意思,她所拥有的灵气是魔法阵和斗气功法都可以修炼的。 没有魔法斗气成为炼药师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她告诉你万物皆有可能…… 听说驯兽师这个职业非一般人能驾驭得了…… 她看了身后的为了争宠都要打起来的神兽。 听说她要嫁给那个丑陋不堪心狠手辣的魔主大人。 某魔主大人轻轻的飘了一眼过去。 众人:怕了怕了,您就是天上地下唯吾独尊绝无仅有的神颜,和女王大人绝配!
  • 王牌校草的天才宝贝

    王牌校草的天才宝贝

    这家伙简直就是妖孽下凡,FB学院的半个神,为何总对她纠缠不已,那邪魅半眯的深眸,那英俊帅挺的鼻子,还有那因为有着四分之一混血的妖孽外表。反抗无效,那高达的身躯渐渐压迫而来,富有磁性的声音就在米小夏的耳边响起:“告诉你,你是我的女人,休想逃!”
  • 洛丽塔

    洛丽塔

    20世纪最受争议也是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既是作家个人艺术风格的集中体现,也是后现代主义文学名闻遐迩的经典。小说讲述了中年男子一位接受过高等教育行为却逾越道德范畴的欧洲移民,与一个可爱却又危险无情的青春期女孩的之间的疯狂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