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4300000014

第14章 授职典礼——千夫长

大师之礼,用众也;大均之礼,恤众也;大田之礼,简众也;大役之礼,任众也;大封之礼,合众也。

自从古商周以来,但凡发动战争,集合军队诸如此类的重大事宜,都会举办隆重的典礼仪式。对于民众而言,严肃的典礼可增加敬畏深藏于他们内心中。同样地,规模宏伟的典礼,也会增加主君的显赫权威,更有利于掌控军队。

.......

....

炎炎夏日,太阳正照射着扬州校场。

在校场上的每一个人,都汗流浃背。

帐篷全部被拆卸,成为了一片空地。他们的包袱,辎重,都被放在了校场的旁边。一千六百四十四人,正在列成十六个队伍,等候着接下来的训示。

十六个队伍,有点零散,只是勉强地聚合在一起。伍长,什长到处喊叫着自己的兵卒,保持在自己的队伍里面。

在一刻后,这里将会举办幕府标营中,新任千夫长的任职典礼。

校场上,有一座点将台。而在更内部,有一座楼房,里面有几个人正在商讨着。

这演武厅内,一名矮黑的中年汉子,仔细地阅读着一份名单。身侧有两个侍从,他的面前还有几个人正在站着。

我望着这名矮黑汉子,行了个拱手礼节,略微俯身低头,出声道:“史军门,这就是千人队里面,所有百夫长,以及什长,伍长的任命。总计三百余名校官,一千三百余名的兵卒,所有人的名字,都在这张名单上面。”

“除了名单,还有一张训示稿纸,是我要对千人队所说的。”我紧接着补充道。

这名矮黑汉子,嗯了一声之后,拿起了稿纸,正在继续看着。

除了我之外,还有一名高大的中年武士,以及之前的那一名年轻的军官。

我又暗中观察了一下他们,确实是那两个千夫长。之前的标营只有两个千夫长,就是他们。一个名字是刘鼎维,一个是史....忘了。

他们,为什么也会过来呢?难道他们的任职典礼,也是在这里?

我回忆起了最近这两天的事情。看来这个授职典礼,比我想象中的时间,还要更快啊。我在昨天,还准备去继续讨论兵器的购置,可是却有一个人跑到校场来告诉我,他是来自工地,而军营已经被修建完毕。我只好去叫上有扬,账簿还有郑大木,再点齐了四十多个人,分开到扬州城内各个商铺,去采购一些训练的用品。而到了晚上,史军门就派了人到校场,告诉我要清理好校场,把帐篷全部清空,列好队伍,要在今天早上,进行典礼。结果整个校场.....天刚亮,就全部起床,收拾自己的行李包袱,整出一块空地,而我,也是很匆忙,才写完了这副稿纸,还有百夫长校官的名单。

一道声音喊了进来。

“好了,诸位千夫长,我们到点将台上,开始今天的典礼吧。”这名矮黑汉子,站了起来,然后走出了这座演武厅。

“新人啊,千夫长。激动吗。”高大的武士首先靠了过来,对我说道。

“多做做,几天就习惯了。”那名年轻的军官,也靠了过来。

呃........

然后他们挟持着我,往外面走了。

我们几个人紧靠着,跟着史军门离开了演武厅。

.....

...

点将台上,有三名将领,正在低头行军礼,单膝跪下。

“原任千夫长,刘鼎维,于本日起,授予军职,为标营副将。驻地扬州府城,城北郊外,任职军令在此。”

高达的武士,双手抱拳,喊出遵令,拿过了军令。

“原任千夫长,史德威,于本日起,授予军职,为标营副将。驻地扬州府城,城西南郊外,任职军令在此。”

下一名年轻的军官,也双手抱拳,喊出遵令,拿过了军令。

两个千夫长,都升职作为副将了。

下一个啊,嗯....终于到我了吗。

“原任百夫长,袁思焕,于本日起,授予军职,为标营千夫长。驻地扬州府城,城东郊外任职,军令在此。”

“遵令!史军门”我抱拳后,接过了这张军令。

这张千夫长的军令。

紧接着,我感觉我的双手,被人给握住了。这名矮黑汉子,扶着我双手,让我站了起来。并且说道:“思焕,你劳苦有功了。等到监军去军营,会给你带上一件战袍。”

我听到后,诧异了一下.....啊?战袍吗?

矮黑的汉子扶起我后,靠前走了几步,检阅队伍。

从左到右,看完了这十六个队伍,总共一千多人的士卒之后,才开始说道。

“诸位,尔等应该听闻过大明都城内的事情。应天城内人才的消耗,一天比一天严重,朝廷的职务安排,却混淆不清。”

“朝廷里面,对于讨伐和战争这些话题,议论的人多,可是有作为的人却很少。”

“如若,这大明天下是一座广厦高楼,那么如今的形式,就是栋朽榱崩。既然大楼里面的木梁,大柱都已经衰朽崩塌了,那么这个大厦也就不复存在。”

“我们的情况,比之一年前...不,是半年前,还要更差,更坏。而我们在混乱之下,更应振作精神,励精图治。”

“自今日起,我们应该把讨伐贼寇,作为我们的目标,作为我们的打靶之心。诸位,要专注于训练军队,筹集粮饷。除外之外,我们不应该再议论其他事情。”

“江北幕府的人才是要把,才干,用来治理军队,治理军饷。除了这些,我们就不应该再有其他的人才。”

“吾,乃江北督师,史宪之。若是我看到,有人想用虚浮的言谈,来谋取高职,即所谓摭拾浮谈、巧营华要者。”

“立刻惩罚,绝不赦免!”

接着,这名矮黑汉子对我点点头,示意到我了。随后他走了下去,两名将领也离开了点将台

...终于到我说话了。

我走了上来。

我望向最靠近的一个百人队,百夫长就是焉有扬,接着我再看向右边,还有左边。百夫长罗水枪,龙......十六名百夫长,很多名字是我还没记得的。十六个百人队里面,也有很多校官兵卒,他们的名字是我所不认识的。

不过从今以后,我会熟悉这一千多人的面孔,我会认识他们,从十六个百夫长开始,到一千六百名士卒,然后我会带领他们,组建一支军队。

他们都抬起了头,一千多个人头来望着我,等着我来发话。而我,也肃穆地望着他们。

我接下来的话,很长,很长。

我的话,非常长。

深深地吸入了一口气,再慢慢地呼出去。

呼————————

.........

吾,乃袁思焕,自岭南而来参军。

我们既然加入到幕府标营,来到参军,做到本千夫长的部署。

我有很多话,想对你们说。

几年前,我在岭南得知家国有难,就北上来参军。到了扬州后,得知史军门组建了标营,我就加入了。大家在这个千人队里面,以后就是归幕府标营的人了,归于史军门统领。

说到这个幕府标营,这个幕府,这个标营是要做什么的,我想大家还不是很清楚。

朝廷建立了江北幕府,是为了什么?是要节制四镇,重整河山。可是诸位都知道,这所谓的节制四镇只有名头,没有节制之事实。至于重整河山啊?呵,我们都知道。重整河山,也是失败的,到现在都是失败的。

大明朝,和匈奴的战争,已经持续二十多年了,和李永昌的战争,也已经持续十多年了。这么多年以来,明朝越打越少,匈奴,还有李永昌越打,却越巨大。为什么会这样子?难道明朝没有军队吗?没有军队去阻止他们吗?

有啊,当然有啊。

幕府标营就是明朝的军队我们都是明朝的军队。我们有很多队友,近的大家都知道,江北四镇嘛!

可是,我们的好队友,那些江北四镇是什么货色啊!

我们可是同为大明朝廷统辖的军队啊!而江北四镇,在五月份,对着明朝的城池,攻城略地!这燕都啊,可才刚刚沦陷了,都没有一两个月啊!

先帝崇祯,还没死多少,这江北四镇就已经敢于攻略明朝的城池。

实际上,哪怕先帝崇祯,仍旧在世,就能阻止这些藩镇了吗!

刘良佐,刘泽清,他们攻打临淮,而且对着淮河大行劫掠。而高杰兴平军,更是围攻扬州府城,长达一个月啊。

怎么样?你们生气了吗?你们生气就对了。在场的的很多人,都遭遇过这场灾难,生气,就代表你们厌恨这些藩镇,这些藩镇将士败类。

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居然对着明朝城池兵戈相向,这是八旗军都做不到的事情。

江北四镇大的兵卒,又是什么货色呢?据我所知,明朝,这个中国大地,已经民穷财尽,他们是谋生无路,才会去参加江北四镇,他们在参军的时候,都喊过荡平贼寇,忠于皇上。后来他们拿到了军饷,就把曾经的喊过的话,全部抛到九霄云外了!

我讲这些,是要说,到底有什么资格作为幕府标营?我们之间,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北方的难民,也有齐鲁燕都之地。我说这些,就是要我们,不要跟他们一样。我们都是幕府标营,我们是标营的士兵,不要变成藩镇士兵。

幕府标营,是为了收复河山!

我们不要和藩镇兵将一样,只是把这些当成虚假的,而是要事实上的,重整河山。

我们立下一个志向,在光复之前,重整河山之前,不要奢谈发大财,拿大钱,不要想着高官厚禄。

如果到将来我们去讨伐八旗奴,讨伐贼寇,将来我们扩军了,可是我们却变得追求高官厚禄,变得不再重视光复河山,那么就要沦为失败。这个幕府标营,也是失败了,我们,也是失败了!

在这中国的大地上,我们有两种敌人。一种在明朝内,一种在明朝外。

明朝以内的藩镇们,他们表面上忠诚于大明的样子。实际上,他们口是心非,藩镇们的行动都是在祸害大明。

明朝之外敌寇奴兵,他们要掠夺土地,掠夺金银财宝,他们要消灭明朝,将大明的百姓,全部去圈为隶民

我们在将来,不但要做大明朝廷的军队,也同样地绝不能做专横残暴的藩镇败类。而是要把藩镇们铲除,从中国的身体上,挖出来打碎。

诸位,我们要重整河山,那么怎么去重整河山呢?就是为了这件事,史军门,组建了幕府标营。幕府的能力有多少,能不能倚靠?实际上,幕府很虚,很孱弱。

幕府,只有仁人志士的奋斗,没有幕府军队的奋斗,幕府没有军队,所以随便一个军镇,都可以在把持明朝的城池,可以把持地盘,把持明朝的百姓和土地。

为什么?因为幕府没有军队!

幕府如果没有军队,那么谈什么收复河山?所谓的收复,就是幻想,就是虚言!所以史军门,就要在扬州,在这个扬州校场上面,建立幕府标营。建立这个幕府标营是有什么希望?就是要讨伐贼寇,荡平奴兵。

这收复河山的希望,就在我们的身上,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

这是标营的表字,标营的名字,标营的姓氏!

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表字,我们的名字,我们的姓氏!

收复河山,就是我们的根本!我们把这个作为自己的姓氏,来组成幕府标营,我们所为之奋斗的事情,就可以成功。如果没有好的军队,这个事情,还是要失败。

所以,史军门建立这个幕府标营,是独一无二的,你们也是独一无二的希望。我们是要创造以光复为己任的幕府标营,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既然如此,不要做藩镇败类,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要做的,就是像那些为之奋斗的将士,统帅,那些为了明朝百姓天下,为了中国天下山河,而去奋不顾身,而去舍身忘死地去保护的英雄!

我们要学习和他们一样,我们要做的,就是英雄!明朝的英雄!中国山河的英雄!天下的英雄!

你们很迷惑的样子,是不是想要问我,有谁能够被叫做英雄?

你们想说,既然有英雄,我们为什么要逃亡,为什么要做难民,为什么要在扬州啊?

那好,我们一个个说一下。

袁崇焕,我们都知道他是罪臣,我们把袁崇焕,叫做有罪的督师。

然而他的战绩,不能磨灭。二十年前,他在宁远,以不满二万之兵,抵抗老奴酋的八旗大军,那可是老奴酋的八旗大军。

老奴酋的八旗军是什么?

出于建州之地出发,先杀散清河,铁岭的数万明军。曾经,明朝的官民们以为老奴酋,只是皮肤上的小毛病,只是癣疥之疾。当初我们原本以来,清河啊铁岭啊,这就是老奴酋的终点了。而事实呢?但不是,老奴酋的胃口,根本不是区区一两个城池!它的胃口,是要这个辽东!

这只是起点!

从此后数年间,老奴酋,不但杀散萨尔胡的十多万明军,更是杀败了广宁城的十多万明军,靠着杀散几十万的明军的战绩,从尸山血海里面,杀出来的赫赫威名八旗军。

一直到袁崇焕的面前,一直到宁远城!当初袁崇焕和将军们,有满桂,祖大寿,朱梅等人。他们歃血为盟,向天上祭祀,他们立下誓言,要在宁远决一死战!而且袁崇焕发出通告文书,告诉山海关的守兵守将,只要看见有宁远的逃兵,立刻斩杀。

有宁远逃兵,立刻斩杀!

如果袁崇焕抛弃宁远,那么就从袁崇焕开始斩杀!

如果满桂,祖大寿,朱梅抛弃宁远,那么就从满桂,祖大寿,朱梅开始斩杀!

结果如何呢?我们都知道了,袁崇焕用红衣大炮,反复炮射奴兵的攻城车,盾车,还有诸如此类的攻城器械。打出了宁远大捷,打出了辽东士气振奋,打出了国家军民振奋,从此大明天下才知道,老奴酋,原来也是可以被打败的。

有人不服气的样子,是想说,那是老历史了。

对这是十几年前的老历史了。

那么好,我们暂且不说。我们都知道这一场宁远之战,确实是十几年前的了。

那么,我们说一说,这几年的事情。

就说几年前的松山,锦州大战,明军大惨败,八旗奴兵却大胜,从此大明朝,再也无力去打败八旗军。这个战役,大家都知道的吧。

这场仗,我们输得有多惨呢?这被称呼为九塞之精锐,中国之粮刍,尽付一掷,竟莫能续御,而庙社以墟矣!

我们把明军精锐,中国粮草,全部都打光啦!

曾经的洪承畴经略辽东,集结了八个军镇,有十三万军队,囤积在前线的粮草可供应数年。

而奴酋是怎么做呢?统帅奴兵,趁着后方空虚,夺去了明军的粮草。明军本身的主力还是完好的,没有被全军击溃。当听到没有粮草后,没有组织反攻,而是组织突围。可是突围期间,先后不能一致,突围那天居然就自己阵脚大乱了。

没有遵守军令,而是自行逃跑,导致全军混乱的的军镇,居然有整整六个。六镇啊,逃离的总兵,就有马科、李辅明、白广恩、吴三桂、王朴、唐通。

八旗奴兵趁机掩杀,杀得明军,那是尸横遍野!

我知道,这里很多人都见识过这场战争,你们知道,明军有多么惨!

而剩下的两个军镇,他们是曹变蛟、王廷臣。他们和洪承畴在松山,又坚守了半年左右,终于沦陷了。松山沦陷后,锦州也沦陷了,这一战告终了。

我们再以战论战,那一战,也不能说明军是完全地失败。哪怕是最后的两个军镇,其中的曹变蛟,对着奴酋发起了决死的冲击。向前冲击,打到了奴酋的大营那里。

曹变蛟率领一个军镇,就可以冲锋到奴酋大营,如果是八个军镇一起齐心协力呢?

我研究过那一次的战役,可以说,若是各镇总兵,能够团结一心,哪怕是突围也好,决死冲锋也好,都不是绝对地没有成功的希望啊。

在松山,锦州惨败之后,第二年,奴酋兵分两路,一路入关,一路对着宁远城,进行强攻。

也就是说,前两年的辽东,又打了一场宁远之战。

关内的明军各路惨败,我们都知道,我要说的是,是关外的宁远之战。

崇祯十六年,奴酋携带着大胜之威风,派了一个亲王,统领满旗,再加上汉人旗兵,合众统领数万大军,攻打宁远。

而宁远城呢?当时明朝的辽东,只剩下四万多的残兵败将。而宁远城内,更是只有一两万的明军在驻守,宁远城内的马匹能够有多少呢?堪战的马兵,不足三千!

那么奴兵的亲王,率领数万的旗奴,以大胜的威风,还有红衣大炮的攻城神器,去攻打区区一两万的宁远城,又是什么结果呢?

吴三桂,这一次,没有再逃跑了。

在宁远,吴三桂组织了那区区一二万残兵败将,用城内的红衣大炮,反复轮流射击。最终奴兵在宁远城下,奴兵损失惨重。曾经那些大胜的威风,在宁远城下,又再次打得丢失了。攻城的前锋,是奴酋所册封的所谓的三顺王,这三顺王冲锋在第一波,死得最惨,这些背叛了大明的叛徒,在宁远城下被打得落花流水,丢盔弃甲!

在这里,我要问你们,明朝调派了十几万的大军,所抽调的粮饷军饷厚重,为什么都只能惨败而告终。为什么袁崇焕,还有吴三桂,明明兵力不如他们,粮饷更加不如他们,却可以守住宁远?

为什么呢?

在座的很多人,都从辽东南下而来,都在辽东参加过战争,见识过这些奴兵。我想问,到底是什么战术,用一个人,去打奴兵的五六个人。

守城,对,这就是因为守城。可是我要问,同样是守城,为什么有的明军,用五万人都守不住区区一万的奴兵?为什么在辽东的袁崇焕,吴三桂,却可以用一二万的明军,就抵抗住奴兵?而且是数万奴兵。

辽人也好,齐鲁人也好,燕都人也好,我想问一下,如果守城那么轻易,如果守城就能赢的话,大明朝在长城,部署不止十万的军队。这十万军队在长城,为什么守不住长城?在关内呢?关内的长山大河,城池坚固难道就是少了吗?

难道说,宁远是比长城更好守吗?还是说比关内更好守呢?

不是,宁远更难守,宁远周围一片开阔,数万奴兵团团围攻宁远,但是依然守得住!

我想说的是,哪怕是长城,或者是关内,都可以像宁远一样,可以一个人,去抵抗奴兵五六个人。因为啊,同样都是明军,所以这样的胜利战绩,虽然少,但是也是明军所能够做得到的!

一个明军士兵,可以抵抗五六名奴兵!

....

有人应该是不相信的,也对啊,毕竟是很难相信。

这几年,我们的中国,是什么情形?

在校场上的各位,都是难民,你们是从哪里来的?

你们的祖坟在哪里?你们的家乡在哪里啊!你们的父母在哪里啊!

你们记不记得,在哪里!

你们为什么低头?不要低头!你们应该有愤怒,而不是低头。

低头是为什么?感到耻辱吗?感到耻辱就对了,证明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宗!

我们都知道,奴兵很强大。

对!奴兵很强大,在我们的印象里面,他们可以强大到一个打十个!

在长城,在关内,数十万明军都拦不住区区数万奴兵,奴兵纵横国内,四处掠夺。

杀民,掠民,多达百万!那你们的亲人兄弟,有多少是落于奴手!

可是在辽东,在宁远,却又不一样了。吴三桂决一死战,却可以打败亲王统帅的满旗,汉旗合共五六万奴兵!特别是杀到三顺王的汉旗们,杀到尸体堆积如山,杀到让这些大明的叛徒,让他们心惊胆颤!做一名叛徒,也只会被拿来当第一排去干送命的活。

我们的成功,还有失败,不能够一概而论。在长城,大多数城池是做不到的。但是在辽东,却可以做得到。

只要我们,能够拿出袁崇焕,吴三桂那死守宁远,还有曹变蛟冲击奴酋大营的精神。我们做到决一死战,就不能说少数,不能打败多数的奴兵!

现在场上的,只有一千多人。接下来的时间,幕府标营会继续扩充,到有三千人,五千人,八千人。

以后我们讨伐贼寇,讨伐匈奴,收复失地,就会扩充军队,会有一万人,两万人,四万人,八万人!

只要我们立下收复河山的志向,认真训练,认真学习,用耻辱来鞭策自己。等到我们有八万人,再拿我们的志气,用决一死战的精神,那么就是一支善战的锐士,整整八万人的锐士,我们又何再害怕奴兵呢?

我们何须逃亡!

何须再当难民啊!

我听到了唉声叹气,是吧。是不是觉得,我说这些,太晚了?

如今,已经是崇祯十七年了,是六月份了。燕都沦陷了,北方沦陷了,现在来说这些,有什么用呢?

太晚了,太迟了。

是吗?

北方的奴酋,大规模扩充军队,收编各地投靠的军队,已经快要到二十万的大军了。不但有大军,还要有红衣大炮,这个火炮的威名,大家都知道。八旗军的武器,在二十年前,是没有红衣大炮的,现在却有了,变得却越来越强了。

我们幕府标营,和八旗军相比,我们来比较一下。

八旗军人数很多,器械又完全。

我们这个标营呢?我们所处的种种地位,都是比他们的,要虚弱,要更差。

我们缺乏战士,我们缺乏器械,我们更加缺乏粮饷啊。

就是说这个粮草器械来讲,按照道理来讲,我们怎么可能会能赢呢?我们只能一次又一次去惨败吗!

未必!

奴酋手下的,那些投降,还有附属的将军还有兵卒,他们集合在一处,成立汉八旗,不是为升官发财,就是为吃饭穿衣。不但使汉八旗是如此,满八旗,也是如此,这些八旗军队,他们的志气就是发财,他们的精神,就是争权夺利,就是要当大官,想要更更多的奴隶服侍他们。

再反观藩镇呢?藩镇,也是这样子,在从前左良玉的时候,是这一种藩镇;到现在,就在扬州的隔壁,遗留到高杰、刘良佐,也是这一种藩镇。

我们,不是这样!

吾等,乃幕府标营!

从前,辽东的明军,既然能够击败八旗军,那么现在的幕府标营能不能做到

我们有国恨,我们有天下大仇,更是能够消灭奴酋摄政王,消灭李永昌,还有这些藩镇。

那么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有决一死战的志气,收复河山的精神。如果没有这种精神,他们的人多械足,我们不但是不能够收复,不能够消灭他们,恐怕反要被他们消灭。

我们,到底是不是锐士,就是要看什么?是看我们的精神,我们有没有还我河山的志向,有没有决死一战的精神。不是在乎武器之精良不精良。

如果没有这种志向,还有精神,就像曾今那些松山,锦州那里惨败的明军一样,和消失的九边军镇一样,还有江北四镇一样,这些明朝的军队,都有很精良的火铳,还有大炮。他们也有船只,有战船,有沙船,甚至有海船。总不能坚持决一死战的精神。

到了他们兵败以后,他们轻易地便都归李永昌,或者是奴酋摄政王所用。

总而言之,还我河山,是非常的事业,也是很艰苦困难的事情,只有用非常的精神,才能坚持下去。

大家都知道,有很多人投靠了北方的奴酋,北方的摄政王在燕都,大规模招募贤才,真是求贤若渴啊。他们宁愿去奴酋手下,也不要到大明的境内。他们始终,都要反对大明天下。

他们的行为,是什么决定呢?就是他们都有一种成见,自以为是才学渊博。在他们看来,八旗军很厉害,可以用一个人打一百人,用一百人打一万人;用一万人的奴兵,可以打败一百万的明军将士。

曾经的大明完整,尚且不能打败匈奴,如今丢掉了北方,地盘更加缩小了,战力也是更加弱小,又怎么可能打败匈奴?这是古今中外战术中没有的道理,如何可以成功呢?

我可就要反问一句。

曾经,老奴酋的八旗军,也不过五六万人,却发壮大到如今,有整整二十余万。难道说,人少就打不过人多吗?在老奴酋愈发壮大之前,又有多少人是看准了他呢?

老奴酋能够壮大,就是靠险境中,搏求生路。老奴酋率领下的八旗军,令行禁止,死战前进,老奴酋和八旗军,一次次死战前进,最终才打开如今的匈奴。如今的匈奴,那所谓的燕都朝廷。

奴兵,确实很强大。

可是明军呢?也一样啊。只要明军有决一死战的精神,也可以用一个人,去打败五六个奴兵。

如今,我们要训练,我们会训练兵阵,训练车营。我们能训练到多少,便是多少,只要再加上决一死战的精神,就可以把战力增强百倍。如果没有志气和精神,就算有再多的本事,也是无用之功。

不要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也不要颓丧迷茫的样子!我们必须认清出一个道理。那就是视死如归!

把下地狱,当作幸福的事情,并不说就是凭空的理想,完全是事实。孙承宗,他是一个大官,曾经督师辽东。当然了后来打了败仗,大凌河惨败,卸职后回家养老。

当初奴兵达到所居住的城池。要知道当时,他被贬职了,他没有官员的身份,他可以和家人一起难逃,不需要承担丢弃国土的责任。可是他没有南下,而是在家里号召全家,走上城墙去抵抗奴兵。最后奴兵杀进他的家里,他全家,都被杀了。虽然他被杀了,但是他一定没有后悔。

为什么孙承宗不后悔?

因为抵抗奴兵而去死,他是为了大明天下而去死,他是在抵抗中战死的。是带着快乐,去下地狱,去轮回的。

明白了这种精神,我们就可以视死如归。是很高尚,很快乐的事情。

曾经啊,在辽东的明军,就是因为用这种决一死战的精神,所以才可以一个人,去抵抗五六个人,敢于守卫城池,保家卫国,所以守卫城池才可以成功。

这是藩镇败类们,所做不到的,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英雄的气质。我们要有志气,要有非常的志气。选择为国征战,为国而死。我们哪怕是下地狱,只要能够收复河山,那么我们也是幸福的人。在那抉择生死的一刹那。

一刹那,我们要选择去拼搏。

这一刹那,要敢于舍生,敢去忘记死亡,忘记地狱。我们要把去地狱,作为我们的幸福!

如果我们都有这种精神,就可以用一个人,去打五个人。我们用一万人,去打五万人。只要我们有四五万人,就可以打败奴兵二十多万人,我们马上就可以去出发。

因为据我所知,奴兵全部人加起来,甚至不足二十万人。

我们可以用四五万人,立刻就可以开拔,行军前往黄河,前往泉水城,前往中豫,前往燕都,太行,山海关。

在最后,我们要打回辽东,扫清奴酋的巢穴!

平定全国,收复河山!

我们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因为我们现在没有四五万人,我们幕府标营,甚至不足一万人。现在站在校场上的人,一个人头,一个人头来点数,甚至不足二千人啊。

因为幕府没有标营,因为我们没有军队啊!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军队,北方的奴酋,八旗奴兵,贼寇,还有四处藩镇....

他们啊.....

就敢于去贪暴无道,他们横行全国、无恶不作,事事要祸害天下百姓,天天要推翻中国河山。

史军门之所以来扬州,在扬州校场这里,组建幕府标营,就是要维护中国河山,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去消灭这般贪暴无道的敌寇。

诸君,现在,抬起你们的头。

抬起你们的头,望着我!听着我说话。

我们,来到这个幕府标营,又听过了今天这一番的讲话,自然立志要光复山河。

想要光复,首先怎么做呢?首先就要认真训练,有了训练,校场上多多留下汗水,提升自己的战力,在战场上才能有胆气。有了胆气,才能继续继续光复河山得志气。

每一天,在校场上,认识号令,令旗,懂得这是什么命令,然后去执行。伍长,什长下令,那么士卒就要跟上。校官下令,那么伍长,什长就要跟上。百夫长,千夫长下令,那么校官和士卒,就要跟上。

百夫长,每天都要写好训练计画,在前一天晚上就要写好。每一天训练结束了,就要总结经验,想办法,对训练进行改进,上午练什么,中午练什么,下午练什么。要练习武技,或者是练习阵型,或者练习旗号,每一天都要根据当天的进步,还进行安排。

什长,伍长,都是基础的校官。对于自己就要刻苦要求,遵守军纪,约束自己。看到兵卒又哪里做得不好的,立刻就要指出来,如果兵卒表现的不好,就要教好他,不服管教就上报百夫长,对他进行惩罚。每一天,都要和校官汇报,自己更加要额外训练,额外去加强自己的战技,还有能力。

兵卒要怎么做呢?就要每一天都做好训练,懂得认识旗号命令,每一天挥刀,持枪,推动战车,跟着旗帜去行走,用战车来造成一个车营,学会去用车营做阵营来前进,来战斗。

我们要有志气,就是要在校场上,刻苦训练。

诸君,不要怕死。

生死,有什么好哀叹的呀!我们就是要续上英雄们的后尘。如今幕府的不足一万人,校场上的不足二千人,就是将来讨伐大军的种子,江北幕府,只要有了这种志向中的标营,我们的收复河山,便可以大告成功,大明天下便可以挽救,中国的万万之黎民百姓,就可以存活于这个世界上。

所以,幕府标营的事业,就是收复河山,拯救天下黎民。史军门的一辈子所为之奋斗,都是为了这个事业。吾,乃袁思焕,也是为了这个事业。幕府标营,在场上的所有人,便是担负这种责任。

诸君都到这校场上,从何而来,为了去哪里,我不必多言。

我要求诸君,便从今天起,共同担负这种责任。

吾,乃袁思焕。于扬州校场立下誓言,执于崇祯十七年,起于六月十六日。

典礼,完毕

同类推荐
  • 寒门首辅

    寒门首辅

    (本书荣获2016年星创奖之历史入围奖!)书友群:309429159!弘治五年,徐溥春风得意当了一朝首辅,李东阳初出茅庐做了会试考官。刘健熬成了文渊阁大学士,谢迁尚未入阁成就贤相美名。杨廷和奉旨参修《宪宗实录》,刘大夏一把火烧了《郑和海图》。王阳明抱着书本埋头苦读准备着即将到来的乡试,弘治皇帝与张皇后悠然自得的闲逗着绕膝玩耍的萌娃正德。在这个大师云集,名臣辈出的美好时代,春风迷醉的余姚城里出身贫寒的穿越少年谢慎登高远望,心中已经埋下了梦想。谁言寒门再难出贵子,我便要入一入内阁,做一做首辅,提两壶美酒,拥一方佳人。世人有云:谢阁老一只秃笔安社稷,一张薄纸定乾坤。无人不知谢文正,无人不晓谢余姚。
  • 董卓之子

    董卓之子

    一觉醒来,成了董卓之子,背负万千骂名,誓要逆天改命,打造董家王朝!
  • 帝国兴衰启示录

    帝国兴衰启示录

    本书探寻了古代中华帝国五千治乱兴衰的有机模式。作者以如炬之目,剃刀之笔,通过一段段史实和往事,为读者揭开历史真相,揭开隐藏上千年不易被人发现的王朝成败的终极密码。展现那些逝去但并未走远的家国往事,那些太平盛世、点火纷飞、或明或暗的刀光剑影,中国中的世界,世界中的中国作者曹给非先生,学识渊博,视角独特。他以一种“非点而面,非段而线”的方式,将中华五千年作为一个由诸多器官、组织、因子构成的整体,而又将这个整体按照不可分割的器官、组织、因子进行单独分析,最后又将这些单独的分析汇聚起来,以个别分析,统筹总结的方式给予了我们一个新角度下的中华帝国史。
  • 高太尉新传

    高太尉新传

    这里有当时最富庶的城市,这里有当时最先进的技术,这里有当时最灿烂的文化,但是,中原万里锦绣山河,却即将在巨大的耻辱中臣服于异族的铁蹄。倘若未雨绸缪,那么,北定燕云西进沙州,南出大理东下琉球,这一切是否不再会是梦想?本书已完结,请书友们支持新书《武唐攻略》链接见简介下的直通车,谢谢!
  • 中国科学技术史话

    中国科学技术史话

    本书以历史故事的形式,从中国历史与文化的长廊中去抓取那些生动感人的事件进行生动的描述。
热门推荐
  • 唐宋八大家(第三册)

    唐宋八大家(第三册)

    “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作品,代表着唐宋散文的最高成就。他们的作品在许多方面给现、当代散文写作以深远的影响。本着推陈出新,弘扬传统之宗旨,编者精选了八位大家的著名篇章合做而成《唐宋八大家》一书,希望读者面对纷繁复杂,文字艰深的古书之苦,能够直面中国古代文化之精华,一边学习,一边就可以运用。
  • 穿越田园生存手册

    穿越田园生存手册

    堂堂金陵首富裴氏当家年少有为,以手段狠辣出名,却没想到有朝一日歪了画风……挑水,砍柴,磨菜刀。失忆前玩计谋,失忆后拍板砖,能动手不逼逼的耿直少年。穿成破落农女的薛宝珠笑眯眯:表哥威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泥太阳

    泥太阳

    路江民听秋叶打趣他,也嬉皮笑脸道,秋叶你作为我指导的成果,是不是也该带到会上让大家参观?秋叶娇嗔道,谁是你的成果呀?你想得美。你当心其他的那些指导员取笑你,指导新农村指导成了姑爷,让你丢面子嘞。路江民听秋叶这么说,就在桌前停住笔,走到秋叶身边搂了秋叶道,秋叶他们要真见了你,还不把我嫉妒死。没想到就这么一句话,却让秋叶激动得眼眶里闪烁泪花了。江民你真的是这么想的吗?背地里泥太阳村人议论,说你早晚要后悔,进城后变成陈世美的,他们越议论,我心里就越害怕,害怕你进城后真不要我了。路江民没想到一贯自信的秋叶,为什么对自己的婚姻如此不自信。他说,秋叶,你可是那种不在乎别人议论的人,你的自信心哪去了?秋叶低了头犹豫了一阵说,我再自信,我也知道我是农民。
  • 低碳执行手册

    低碳执行手册

    从哥本哈根到达沃斯;从政治博弈到全球经济利益竞争;从开车到走路;从坐电梯到爬楼梯……“低碳革命”的号角已经吹响。低碳不是口号,也不是降低工作效率,更不是弄虚作假。低碳是一种工作习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待资源的爱惜和敬畏之情。
  • 腹黑夫君猎逃妻

    腹黑夫君猎逃妻

    “穆萧,我求求你,好不好,求求你,放过她们。”陌上瑾的语气更加卑微,为了妍妍,为了宇文家,她可以付出一切代价。“你凭什么要求我放过她们?你有什么资格?”穆萧的薄唇吐出伤人的话,果然,陌上瑾再也说不出任何的话来。没错,她是谁,她凭什么这么要求穆萧?“穆萧,你到底要怎么样才肯放过她们?”陌上瑾突然觉得很累。“你该知道我想要什么的。”冷冷的说完,穆萧挂断了电话。陌上瑾看着已经结束通话的手机,心底悲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柒零木琴

    柒零木琴

    只是一个脑洞,没有大纲写到哪里算哪里吧。
  •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一)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一)

    “中国历史故事精选”系列作品分为4册,包括文治武攻、斗智斗勇、随机应变、雄才大略、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别具慧眼、出奇制胜的故事、精明能干等智谋故事,内容宠大、史料丰富、情节入胜、叙述传神,引领着读者沿着中华祖先留下的历史足迹畅游浏览,使人在阅读欣赏中,感悟前人的智慧与神奇,引发今天的思考与遐想,从而充分领略中国历史文化的奇妙与伟大。本系列作品的编写目的是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断发扬光大。第一册精选了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清圣祖玄烨等君王的智谋故事。
  • 重生之最强剑仙

    重生之最强剑仙

    无敌剑仙白羽陨落在天劫中,一梦回到地球少年时代。前世的他踏入剑道之巅,剑斩万界,却孑然一身。这一世他一步一个脚印再修剑仙,从此横扫世间,俯瞰苍穹,登临宇宙之巅。我欲成仙,战苍穹,试问天下,谁与争锋! PS:新书《都市之绝品圣医》无敌文,火热连载!
  • 顺手牵夫

    顺手牵夫

    最善于察言观色的机灵鬼+最闷骚腹黑的大侠+一段离奇的身世=萌系武侠轻喜剧。被换的不仅是太子,也有可能是公主。顺手牵走的不一定是羊,更有可能是夫君。这是一个在北宋繁华世态下,流落明间的公主误打误撞,破坏了襄阳王的夺位计划,并收获真爱的囧囧有神的江湖故事。
  • 月光漫过珍珠夏

    月光漫过珍珠夏

    十六岁的一场游戏,让秦漫月结识了大自己十岁的青年才俊谭展飞,却因她的背叛让他摧毁了她的幸福。十八岁的她结束了噩梦来到另一座城市开始大学生活,富二代公子陆均璨闯入她的生活。正当二人爱情升温之际,从香港经商归来的谭展飞再度出现在她面前,他们互相折磨,互相伤害,却痛苦地相爱。当阴谋,算计,折磨,痛苦席卷而来,这个局到底谁是幕后黑手?陆均璨又为何来到她的身边?小七死亡的真相是什么?他们的爱,是一场惊天动地的报复?还是一场山崩地裂的爱情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