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722100000005

第5章 内心深藏的梦想

冯远征

说起我4年的“跳伞生涯”,朋友们都像听天方夜谭。那是1978年,“文革”刚刚结束。一天,北京跳伞队到我们108中学(现在的50中学)招学员,但是同学们都犹犹豫豫的不肯报名。我们学校一向有着良好的体育传统,老师见大家丝毫不踊跃,便赶鸭子上架,指定班干部必须带头表率。就这样,我成了参加跳伞队选拔考试的一员。

选拔考试的项目很简单:20米折返跑、蛙跳、90°弯腰转圈。主要考验的是个人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有些学生压根儿不愿意学跳伞,又迫不得已报了名,就在考试过程中耍小心眼儿,比如故意跑得磕磕绊绊,转完圈假装晕头转向,坐在地上爬不起来。我不太会装,该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所以,我的表现令教练很满意。

从那天开始,我加入了北京军体学校跳伞队,也就是北京跳伞队的预备队。龙潭湖附近有一个跳伞塔,每周六下午和周日全天训练,跑步、俯卧撑、2米高台跳沙坑……也就是说,除了念书,我的时间全部花在了这里,一练就是4年。

最初,并不需要自己做动作,身上系着保险绳,被吊上60米的高塔,再缓缓放下来。或许之前的训练于我,都只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当我第一次升上高空,又在过耳风声中降落,双脚触及大地的那一刹,我从心底里爱上了这项运动。那时候最羡慕的就是专业的老队员,老式的蓝白道运动服,胶底的白球鞋,走起路来左右晃膀子的架势,无一不是“资历”的象征。

1981年,念高三的我遇到一个两难的抉择:跳伞,还是考大学。那年的全国跳伞比赛和高考几乎同时进行,二选一,非此即彼。

跳伞教练十分看好我的潜质,他认为我是一个“比赛型选手”,比赛状态极佳。一旦夺得名次,我就可以加入专业队,和那些神气活现的老队员“平起平坐”了。我想,后来我能够成为演员,平时虽寡言少语,但上台就兴奋,上镜就兴奋,和跳伞训练不无关系。

而我的高中班主任同样对我寄予厚望。我读的是文科,历史、政治都是长项,作文常常被当作范文。他说:“远征,以你的成绩考大学本科,没问题。”

我没跟父母商量,自己给自己拍了板儿:放弃高考,全力以赴投入跳伞集训。

我并没有过多地考虑胜算几何,只是觉得,我喜欢跳伞,除此之外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何况教练对我的水平是信心十足的。

遗憾的是,人算不如天算,鱼和熊掌兼失。我在大赛中如愿地取得了名次,我所在的小组还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但是,得到的结果居然是——我落选了。教练非常遗憾地告诉我,我已经19岁了,“年龄太大”,所以失去了这个机会。

到底还是年轻——如果不考虑国家对运动员服役年龄的限制的话,当时我并不痛苦,只是有种空茫的无力感。我问自己:“4年努力,就这么完了吗?”

也正是从那一年开始,街道不再负责无业青年的工作分配了。我开始了两个月的待业生涯。

从得知比赛结果的第二天起,我重新拿起了语文、数学课本和《新概念英语》,梦想着复习一年,参加明年的高考。家里有个“熊猫”牌收音机,外面套着黑色皮套,在当时看来很高级,我每天抱着它收听英语广播。我还回学校问过复读班的招生情况,老师告诉我,只有当年参加高考并且成绩高于360分的,才有资格报名。看来此路不通,我这辈子与大学无缘了。

我家住在东交民巷,离王府井很近。每天下午我都一个人到王府井逛一圈,从王府井新华书店,到工美大厦,到新中国妇女儿童商店,到东风市场(现在的新东安市场),再到亨得利钟表店、王府井百货商场。

百看不厌的,就是百货商场里的张秉贵师傅卖糖。他的拿手绝活儿“一抓准”、“一口清”,常常看得我流连忘返,叹为观止。无论顾客要二两、三两,还是半斤,张师傅抓起一把放进秤盘,手里还留一两块,以便分量不足时补充,但这一两块很少派上用场。有的顾客来买“杂拌儿”,各种糖单价不一,分量不一,他不但一抓一个准儿,都抓完了,总价也算出来了,毫厘不差。

我天天去,只看不买,周围几个柜台的售货员都认识我了。那是我最失落最孤独的一段日子,看到张师傅干净利落、精神抖擞的样子,总能让我受到一点鼓舞。但是前途在哪里,我无比迷茫。

有一天,我听同院的孩子说沙河兵工厂招工,便请父亲帮我找人联系一下。父亲是当时的北京军区空军副参谋长,只要他告诉相关人士“我有一个待业的儿子”,我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得到这份工作,根本无需“走后门”。可是父亲坚决不肯,他认为军人的儿子,有本事就该自己去闯。

我又偷偷找到父亲的秘书,告诉他我还是喜欢跳伞,想先当伞兵,然后转到“八一”跳伞队。几天以后,父亲的秘书告诉我,还是算了吧,假如你稍有闪失,我们实在没办法向首长交代。

这么一晃,就到了1981年的冬天。我二哥在外地当兵,回家探亲时,看我这么无所事事的,也很着急。当时二哥正在和二嫂谈恋爱,二嫂的父亲是北京某拉链厂的厂长,为了安置职工子弟,在北京龙潭街道成立了一个民营拉锁工厂,他说,可以在这个街道工厂给我安排一份工作。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工人阶级领导一切!”在我想象中,工人都像《青年鲁班》里那样神气十足,鸭舌帽、白衬衫、工装裤,手里拿着一本书,推着自行车,衬衫口袋里还别着一支钢笔。听说能当工人,我激动万分,一晚上没睡着觉。

第二天,我坐35路公交车到了广渠门,与二嫂的父亲在车站会合,跟着他串大街,钻胡同,七弯八拐,来到一个仓库似的大房子跟前。我抬头一看,有点儿失望,和电影里演得不太一样,没有一个气派的大门。站在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巨大的“咚咚咚”的敲击声,此起彼伏。

掀开棉布门帘就是厂房了。里面有四张长长的条案,每张条案上面悬着一个日光灯管,旁边堆着小山一样的拉锁,大概有四五米高。工人们都穿着各自的衣服,“工作服”就是一条蓝布围裙。

我填了一张新员工表格,领到一条围裙、一副套袖,一个锤子,一把钳子,这就是全部的“统一配给”。我所在的工作台上全是新人,由两位老师傅带着干活。工厂给每个新人一周的学习时间,但是我第一天就学会了。

那时候,工人们拿的是计件工资。每天砸500条拉锁,能够领到1块钱基本工资,此外多砸多得。很多人为了多挣几毛钱,早上提前1小时来上班。所以,当带我的那位宁波女师傅第一个周末便通知我加班时,我很是受宠若惊,这意味着我刚刚参加工作,就能挣到比别人更多的钱了。

加班似乎比平时轻松,帮师傅打打下手,也没有工作指标,一天居然有2块钱的加班费。接下来的几周几乎成了惯例,一到周六,师傅就说:“小冯,明天没事吧?没事就来加个班。”我自然乐此不疲。第一个月结算工资,我领到了39元。

我觉得自己太有钱了。将这39元揣在兜里,我到处逛,到处瞅,好像什么都能买,就是什么都舍不得买。揣了一个礼拜,只打了一张月票,剩下的全数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攒着将来娶媳妇。”

可是从第二个月开始,师傅不再让我加班了,我很纳闷儿。有一天师傅悄悄告诉我:“小冯,我搞错啦!”

原来,跟我同一天进厂的有四五个年轻人,其中一个跟我装束一模一样——绿上衣蓝裤子懒汉鞋,也瘦得跟麻秆似的,只是比我稍矮几分。此人过去曾有盗窃前科,厂领导本着挽救失足青年,避免其周日闲来无事重操旧业,嘱咐带班师傅每周给他安排加班,结果师傅搞错了人头。

有一个工友,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比我大不了几岁,喜欢朗诵,声音非常标准,就是平时聊天也不会轻易改变这种语言习惯,以至于很多人说他“装腔作势”、“拿腔拿调”。但他并不在乎。他的理念是“为了艺术就得有所牺牲”。我觉得他挺可爱。

有一天我们一起骑车回家,他说:“远征,朝阳区文化馆正在办一个朗诵声乐班,咱们一起去报个名吧。”

我问他:“什么叫声乐啊?”

他解释:“大体意思就是唱歌,不过跟一般的唱歌不一样。意大利的‘美声音乐’才叫声乐,一般的唱歌就叫唱歌。”

我对“意大利的美声音乐”十分好奇,跟他一起去报了名。报名费5毛,学费30元,能学三个月,每周二、五两天晚上上课。

之后,每逢周二、周五,我们俩一定准点儿下班,在小卖部买一个1毛多钱的“义利”维生素面包,骑车奔朝阳区文化馆。我发现这里是一个“文艺青年”集散地,大家一见面都情不自禁地操起了“话剧嗓”:“你好!”低沉浑厚,气自丹田。

课后,老师布置的作业就是发声练习和朗诵练习。好在我家书多,不愁找不到素材,父亲是个爱读书的人。除了朗诵诗,每天清早我还要在家里“啊啊”、“咿咿”地练声。

教我声乐的是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声乐老师宋世珍。她认为我每次回课都有明显进步,是个“可造之才”,便邀请我周末到她家去,免费开小灶。那个年代的老师很少考虑自己付出和回报是否成正比,一旦发现一棵好苗子,就愿意毫不吝惜地倾注心血。在她家练习的时候,赶上吃饭的点儿,她还会拿出两块钱给我,让我下楼买肉,她在家做饭。

有一次,我回跳伞塔看望我的教练,告诉他我现在当工人了,业余时间还在学表演。钮心敏教练很意外,“你想学表演?找我姐啊!我姐是中戏导演系的老师。”

按照教练给我的地址,我在酒仙桥附近的一个文化馆里找到了正在上课的钮心慈老师。她很重视弟弟推荐的学生,告诉我此后每个周末都可以到中戏的宿舍楼去找她,她亲自辅导我。记得每一次走进中戏的大门,我的心中都涌动着一种神圣的憧憬。

其实,在我们那个朗诵声乐班里,除了我,报名的初衷不过是图个好玩儿,其他几乎所有人都想打入真正的演员圈子,这意味着可以被正式的国家剧团接纳,可以名正言顺地钻研艺术,并且以此谋生了。认识了宋世珍老师和钮心慈老师,我似乎也对表演产生了兴趣,甚至开始不切实际地幻想当一名专业演员。

朝阳区文化馆的学习班结束以后,我继续寻找各种机会上课。东城、西城、海淀、崇文、宣武,无论离家多远,我有班必报。不幸的是,我总在报名时受到老师的“盘问”,刚开始并不明白是为什么。

比如有的老师问我:“你是干什么的?”

“做拉锁的。”我老老实实地回答。

“哦……”老师若有所思,“我建议你还是专心搞好本职工作吧。”

我完全听不出所谓“弦外之音”,依然很真诚地表白:“做拉锁只是我的工作,但我真正的爱好是表演。”

老师只好把话说得更明白些,“你这个小伙子,一看就很勤奋,有激情,就是外形比较吃亏。”

当时,衡量男演员的标准只有两条:或者像阿兰·德隆一样帅,黑色、白色的绸质王子衫,花边领口,泡泡袖;或者像高仓健一样深沉,现在叫“酷”,神情冷峻,眉头紧锁。我呢,又瘦又高,五官还没长开,穿着绿上衣蓝裤子,整个一个十三不靠。

我知道自己相貌平平,时常自卑,但又总觉得在我心里有一种很特别的东西。比如上课,老师讲到某种感觉,某种体会,别人都还不明白,我已经懂了。只是那时还没听说过“悟性”这个词。而且做小品的时候,我的构思和想象总是和别人不同。

不过老师说的“外形比较吃亏”,我也深有体会。我长得不算好看,又不会抽烟,不善调侃,不愿意扎人堆里凑热闹,基本上是男孩不搭理女孩不待见。所以和同学自由组合做小品的时候,组合来组合去,往往就剩我一个人像电线杆一样在旁边戳着,只能上赶着求人家带我玩儿。

在拉锁厂干满一年后,领导给了我一张转正表格。但我早已经不满足于做一个街道工厂的工人了,哪怕以我当时的表现,我可能很快被提拔成“车间主任”,安安稳稳地拿工资,享受福利,直到退休。我看到了更广阔的一个世界,在那里,有限的人生却有无限种可能。于是我到底没填那张表格。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圣人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圣人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所谓圣人是指品德智慧极高的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如孔子在汉以后被封建统治者推崇为圣人。中华文明史上曾产生过许多杰出的圣贤,其作为、其思想、其成就一直对后世有着重大影响,不仅为华夏各民族所尊崇,而且在世界文明史上亦有重要地位。所编《中国古代圣人传》一书,旨在为进一步传播、交流、弘扬华夏文明做贡献。
  • 王永庆全传

    王永庆全传

    从米店老板到台湾经营之神(1916-2008)读透王永庆这个人,学做人做事做生意。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他从一家米店起家,创办了世界化工50强的台塑企业集团,他的投资遍布世界各地,涉及各行各业,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世人眼中成功者的代名词,被誉为“经营之神”。任何人只要从王永庆成功因素之中学到王永庆做事的理念、方法与毅力,也必定会有一番成就。
  • 元帅韬略: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元帅

    元帅韬略: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元帅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为20世纪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它结束了一个战争和动荡的旧时期,迎来了一个和平与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回首历史,不应忘记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破坏和灾难,以及世界各个国家和人民为胜利所付出的沉重代价。我们应当认真吸取这次大战的历史经验教训,为防止新的世界大战发生,维护世界持久和平,不断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而英勇奋斗。这就是我们编撰《第二次世界大战纵横录》的初衷。该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该书主要包括战史、战场、战役、战将和战事等内容,时空纵横,气势磅礴,史事详尽,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历史性、资料性、权威性和真实性,最最有阅读和收藏价值。
  • 别在异乡哭泣

    别在异乡哭泣

    2002年9月,下岗失业的作者在司法局拿到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进入司法局直属的国办律师事务所实习,开始了律师生涯。2003年,作者满怀信心从老家来到深圳,希望这个年轻的城市有作者的一席之地,实现自己的律师梦想。但是,在这里作者处处碰壁,内心非常失落。突然爆发的非典疫情,更让作者心灰意冷。来到深圳一个月后,作者决定离开这个伤心的城市返回家乡。2009年春,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作者再一次出发,寻找自己的梦想。这一次的目标是首都。和当初在深圳一样,和大多数刚刚来到北京的外地人一样,在这个城市,作者举目无亲,一切都需要重新开始。
  • 温柔的血腥:剖解帝制时代的十一位太上皇

    温柔的血腥:剖解帝制时代的十一位太上皇

    唐代学者颜师古对“太上皇”解释道:“太上”,极尊之称也。皇,君也。天子之父,故曰皇;不预治国,故不言帝也”。也就是说.它不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而是封建皇帝对其父亲或退位皇帝的极端尊贵的称号。正是如此,在我国漫长的帝制时代中,皇帝前后递嬗,有数百人之多,但真正做太上皇的却只有寥寥数人。原因很简单,皇帝宝座的诱惑力任何人都无法抗拒,一个人一旦坐上这个宝座,就不肯轻易下来。一般而言,帝制时代的皇帝们大抵有三种命运:要么病死于龙榻,要么被外来的武力赶下台.要么是活着让出皇帝宝座。
热门推荐
  • 王子的野蛮御姐

    王子的野蛮御姐

    家族企业破产的李湘妍不得不由国外的贵族学校转入到国内,因为父母的坚持,依旧就读于贵族学校——淑明学院。我们的故事也围绕着一个强悍主观行事生猛的女主角展开,湘妍把在圣保罗的混迹经验拿到淑明,在一票人把她当作小人物对待的时候,大大的跌破了他们的眼镜。因为,湘妍根本就是个天生大姐大,不管是面对多难搞的女生或是多难缠的男生,都会露出最最坦率于执着的一面。而对于湘妍而言,她认为自己就是一个百分百为了御姐而生的人物。
  • 重生之女导演

    重生之女导演

    21世纪导演系的大学生李小葵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居然成了一个生活在70年代的香港人傅文琳,而且还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小太妹!最让人接受不了的是这个“自己”还以成为老大的女朋友为最高追求!OH,MyGod!大姐,你可不可以更有追求一点?既然她李小葵成了这个身体的主人,自然不会再放任自己拥有这么“庸俗”的奋斗目标了,她要实现自己成为一个好导演的目标,引领娱乐潮流,成为一个手握权势的女王!
  • 林外野言

    林外野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晚唱

    晚唱

    本书为杨虎先生的中短篇小说集,内容上以乡村题材为主,在农耕生活背景下,抒写了乡村中存在的问题,特殊人物的传奇事迹,以及农人热烈而又纯真的感情,读之令人感喟。
  • 摄政王的腹黑公主妃

    摄政王的腹黑公主妃

    这是一个关于野心勃勃的异姓摄政王、从小被养在宫外的腹黑公主、还有一个年幼的小皇帝的故事。云昭国的皇帝毫无预兆地驾崩,唯一的皇子、年仅七岁的云烨宸即位为帝,而异姓王爷黎融墨被推举为摄政王把持朝政,就在他当着百官的面准备接管玉玺的当天,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回到了皇宫,这个人就是刚出生就被先帝送出宫的六公主,云瑾笙!很多人甚至都想不起她的名字,但是今天她带着满身的芳华回来了,同时还带来了先帝的谕旨。先帝圣谕,将玉玺交由六公主云瑾笙接管,同时着令六公主掌握后宫大权。云瑾笙纤纤玉手轻抚过圣旨,脸上带着微笑看向玉阶下俊朗如玉的摄政王,父皇将自己送到宫外并不是因为他不爱自己,是因为他太爱自己,不管你有什么通天的本事,摄政王,黎融墨,你等着接招吧!云昭国的皇位将由我来守护!片段一:“王爷。”来人小心翼翼地抬头看一眼,可是摄政王依旧没什么反应。“王爷,瑾笙公主说要为王爷选妃,特意派人来王府通知一声。”黎融墨终于从奏折中抬起头,眉头微皱,她又要做什么?当黎融墨进宫见到云瑾笙的时候,她正在认真地看着面前一幅幅摊开的画像。“你究竟想要做什么?”黎融墨沉声问道。云瑾笙端起手边的茶递到黎融墨的手里,微笑着说道:“如果摄政王不想选妃也可以,本公主想多派几个人到王府伺候摄政王,不知道摄政王同不同意?”黎融墨掀开杯盖,茶香扑面而来,他轻啜一口茶水,“可以。”她不就想在自己府里安插她的眼线吗?就让她去折腾好了。云瑾笙笑得诡异,她轻轻凑近黎融墨的耳边,声音近乎呢喃,“摄政王难道不怕我在茶里下了药吗?”片段二:“王爷。”“又有什么事?”“瑾笙公主最近常常跟林将军的儿子林安风见面,而且相谈甚欢,林将军似乎有意要瑾笙公主做他的儿媳。”如果林将军变成公主那边的人的话,形势就对王爷有所不利了。黎融墨眉头紧皱,起身就往外走,好奇怪啊,很少见王爷这个表情的,看来这个事情真的很严重。黎融墨见到云瑾笙的时候,她正在悠闲地喂鱼,黎融墨皱着眉头,“你又想干什么?”云瑾笙倒是奇怪,自己干什么了?“为什么要跟林安风见面?”“当然是为了不让摄政王独掌军权了,否则本公主岂不是一点反抗之力都没有了。”“我把南府和东府的兵力给你,以后不要再跟林安风见面了。”云瑾笙喂鱼的动作僵在半空,他这是什么意思?
  • 骆驼经

    骆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元始天尊济度血湖真经

    元始天尊济度血湖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奇图书室(魔力校园)

    神奇图书室(魔力校园)

    英国伦敦一所小学的学生代表来到白云小学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交流。白云小学一个古老的图书室的秘密也因此揭开。能够将人带入另一个世界的奇妙之书引领着安小小等人去发掘影子城市的秘密,而巨大的危机也在悄然逼近!拥有树洞里的面具意味着什么样的使命?最后的结局是生存还是死亡?
  • 综漫之命中注定

    综漫之命中注定

    传说神爱世人,所以在人临死之前神会听到人的一个愿望并在下一世为人实现它。而如果这个传说是真的话,那当感知到死亡临近时我就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请不要再让我有下一世了!’
  • 嚣张极品妃

    嚣张极品妃

    穿越的沐华一睁眼就被人送上了花轿,可是却被人刺杀,甚至还被本应该成为夫君的九皇子,逼迫送回娘家。受了伤的她当日就被无良爹爹送回京城郊外的庄子,原因因为此地山贼横行,她爹爹想兵不血刃的解决掉她这个女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