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84600000002

第2章 引子 宿缘(1)

离欲上人示寂,让我们看到这样一段画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事事了了,止静入灭。如同常人,把事情办完,到了该下班的时候,把办公室的电灯开关一拉,人不再动,话不再说,停止了呼吸。如此运用自如,如此准确地把握自己的生命,一心不乱,安详坐化,这该是怎样一种行持功夫,怎样一种智慧!正如思摩禅师对他的预示:重辉玄日月,一瞬脱尘埃。而这个让离欲上人临终都不忘的住持张妙首,又到底是何许人也?上人为何突破常规毅然决然地把报国寺的重任,放心地交给一个自己只见过三次面、时年已75岁的居士张妙首?

这是一段不得不写的文字:离欲上人与报国寺的奇缘!

在我为写昌臻老法师传记所作的采访中,听了太多关于离欲上人大智慧、高境界的神奇故事,不少都是上人弟子的亲身经历。这似乎让我明白,为什么一位百岁高龄的禅门宗匠、大德高僧在临终前,会宣布一件举世皆惊的决定:选一位75岁的在家居士,削掉白发来做报国寺的住持!

这个违反常规的决定,让不明究竟的人多有质疑,同时也成就了一段佛门传奇:这位接班人张妙首,没有辜负恩师的厚望,在把报国寺建设成道风谨严的蜀中净土后,在出家18年后,以93岁高龄,安详往生。七日后装龛,手脚柔软如绵,面色红润如生,烧出舍利子千余颗。

离欲上人与昌臻老法师之间,以及他们与报国寺过往的因缘,岂是我们凡夫所能知晓的?他们后来的成就和境界,实非语言文字所能描述。但为使大家增进信心,在修学上有所裨益,所以不揣冒昧,在此予以简述。

$离欲上人与报国寺

四川乐至报国寺,因离欲上人而声名鹊起;离欲上人,也因乐至报国寺而名垂千古。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蜀中山川奇秀,藏龙卧虎,历代高僧辈出,而离欲上人与乐至报国寺,则成为四川近代佛教史中的一则传奇。

上人一生修头陀行、农禅一味、定慧忍辱、怨亲平等,念念在兹,日日如斯,让后生难以望其项背。他的行事为人,对弟子的另类教化,留下了许许多多神奇的故事。他与报国寺的因缘,更是宿世所定。

位于乐至龙门乡金龟山上的报国寺,距县城东北20公里,始建于隋朝开皇二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蜀中现存不多的千年古刹,曾历尽沧桑,几度兴废。1930年,离欲上人行脚至此,开始了对报国寺的第一次修建。

上人何以到了报国寺就驻足不去?一切还要从头说起。

弃道学佛 修头陀行

离欲上人(1887—1992),四川省合川县(今属重庆市——笔者)泥溪乡人。俗名侯喻君,秉性刚毅,智慧过人。家世经商,15岁时,家道衰落,一贫如洗。一日在姑母家偶然翻阅《金刚经》,顿有所悟。从此看破名利,离家访道。拜川东著名道士刘银子为师,精修丹法,得道后云游四方。

1922年,35岁的他打听到射洪县东山寺有一位高僧本空禅师,俗姓杨,射洪县柳堤人。本空禅师9岁出家,12岁大彻大悟,与四川新都宝光寺无穷老和尚同戒,均系禅门老宿。侯喻君大喜,便舍道学佛专程去东山寺。

进了山门,恭敬地向出家人打听到师父处所,并按所指方向朝师父住处走去。刚转过楼廊,便听到朗朗诵经之声,轻轻走近细听,诵的乃是《金刚经》,他不由自主地伏地跪拜。

此时,本空禅师正诵到:“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突然停止说道:“够了,够了,你就叫‘离欲’吧!”

侯喻君得法名立即叩谢师父,顶礼三拜。从此就在东山寺深入经藏,潜心修行。

因缘成熟后,离欲离开本空禅师,前往蓬溪县定相寺师从师叔——得道高僧思摩禅师参学。思摩禅师,俗名李君莲,原是清乾隆年间的翰林,后弃官为僧。他学识渊博,擅长书画,据称147岁时返老还童,白发转青,全口长满32颗牙齿,人称“癫师爷”。

思摩禅师观离欲根基果然属上根利器,必当成就,于是常常痛下钳锤。离欲不知遭受了多少次打骂,而每次,他都看做是师父帮自己消除业障,因此愈加深切忏悔,且更加勇猛精进。经过八年的头陀苦行,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终蒙思摩禅师密授心印。继后,于新都宝光寺方丈祖道禅师座下受具足戒,并承宝光寺上无下穷老和尚,付与衣钵,法号圆空,为临济宗22代禅师。

一天,思摩禅师叫来离欲,问道:“你今后作何打算?”离欲被这突然问话怔住了,一时不知作何回答,只是呆站着。

思摩禅师笑道:“但讲无妨,不必拘束。”

“我,我……”离欲欲言又止,望着师父慈祥的面容,他直言道,“师父,我想效法道济禅师(即济公和尚——笔者注),云游四海。”思摩接上说:“飘忽不定。”

“正是!”离欲深施一礼,“这样仍能够……”看到师父把头轻轻一摇,离欲便停住了。

“这当然也好,”思摩禅师微微点头,转而神秘一笑,“不过,有一个地方和你有一段因缘。”离欲抬头,严肃地望着师父,好像在问:“什么因缘?”思摩禅师接着说:“距寺二三百里,有一座创建于隋代的寺院需要你去。”

“是不是乐至报国寺?”

“是。那里是隋唐以来历代高僧辈出之地,地形特殊,‘金龟山上,竖马石棺’,你会在那里住几十年的。”思摩禅师突然停住了,眉头一皱,急又展开,面带微笑。

离欲心领神会,思索片刻,问道:“我何时动身?”

“你自己决定吧。”思摩禅师平静地回答。

不久,离欲向师父告辞。临行前,思摩禅师向离欲念了一首长长的偈语:

霹雳空千古,光明眼界开;

全除云雾翳,为洗水晶来。

春蔼凭磨炼,秋波任剪裁;

霞云双镜彩,涛涌万珠开。

银海瑶琴好,冰湖浊魄浣;

重辉玄日月,一瞬脱尘埃。

仙骨何日换,灵元上界培;

湮湖诚可接,昂首即蓬莱。

概括了离欲的过去,又预示了离欲的未来。

后来事情的发展果然如思摩禅师的预言一样。

金龟山是乐至报国寺所在的山名,此地周围都是泥土和马骨岩,唯有金龟山上到处布满质地坚硬的圆形巨石,犹如龟卵,此山由此得名。

金龟山上,报国寺内到处有巨石开凿的石棺,而其中一座石棺外面有一对精心雕空的圆形宝球上,确实写有“竖马”二字。离欲法师到乐至报国寺后,就再也没有长时间离开过乐至报国寺,并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修庙上,前后几十年。离欲法师的最终安息地——也真是在乐至报国寺金龟山上的石棺里,这是后话。

初到报国寺 入定惊众人

离欲悟道后,开始游化各地,建寺弘法。1930年,遵师嘱咐,离欲由中江县行脚至乐至报国寺时,报国寺庙已长年失修,殿堂倾塌,然在离欲眼中却是绝好道场。

当时,正值报国寺举办观音法会,四众云集。离欲挤进人群,正要跨进山门,会首见他穿着破衲衣,背着一个烂蒲团,好生奇怪,伸出双手拦住他,喝道:“嘿,你是干什么的?”他声称自己是穷和尚,来寺挂单,别无供养,愿在殿上打坐七天七夜,陪伴菩萨。大家以为他是狂妄之人,会首谢某说:“你如果真能打坐七天七夜,不吃不喝,我愿拜你为师,留你当住持。否则赶出山门!”并派人监视。离欲入定七昼夜,出定时,法会尚未结束,他又入定三天。众人大惊,会首及信众当即争相皈依。

此事,成为奇闻,传扬开来:“乐至报国寺出了圣僧,活菩萨……”之后,报国寺香火旺盛起来,朝拜的人越来越多。离欲乃依法化度,广结善缘,致力修复,先后修复观音殿、藏经楼、东西丈室及楼廊、寮房等。规模臻于完善后,离欲又飘然他往。

$成都弘法 大众倾仰

1935年,上人行脚成都,川军师长范绍增,中弹深入肩胛骨,发炎剧痛。医院主张截肢,范绍增不从,请一法国医生治疗,每次诊费银币400元,连治40天,疼痛加剧。一次在周某家偶然遇到上人,忙向离欲上人求治。上人随手给他蜜枣二枚,范绍增吃后,不久觉得疼痛缓解。当夜醒来,肿痛俱消,忽然感觉一物抵背,忙拿出一看,原来是自己身体内的子弹!

范绍增大为惊异感激,以银元十万供养上人。当时正值川北大旱,饿殍遍野,上人建议用此款“以工代赈”,仿宝光寺规模,建射洪县古佛寺,作为十方丛林。遵百丈遗风,农禅并举,建盐厂一座,植树三万余株。1944年举行传戒法会,受戒僧众136人。

1941年,上人应三宝弟子之请,又至成都弘法。大众倾仰,共捐资财,在北郊任家湾(现人民北路——笔者注),修建了“离欲念佛堂”一座,一时法缘殊胜。捐资者不少为危症获救,深感再生之恩的患者。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日机频繁轰炸成都,每遇空袭,前来避难者不少,而该处始终未被轰炸。

上世纪40年代初的一个夏天,一日,日军108架飞机狂炸成都,上人正在吃饭,忽然说:“我有急事,要去铁脚巷叶青成家。”大家苦陈利害,上人不从。到了叶家,紧急警报大作,震耳欲聋,市民竞相逃命。上人跏趺坐,从容地对叶嘱咐:“家中人勿惊乱,即将有人到此。”话毕,一阵急促的叩门声传来,一中年妇女仓皇入门,见上人,扑地求皈依,上人微笑,将其收为弟子。取法名昌逃。笑谓:“昌逃,逃命的逃。”事后,人们上街,见房屋倒塌,遍地瓦砾,独存上人所在两间铺房,完好无损,顿时好奇者拥进铺房,充塞小屋,有认识离欲上人的人惊呼:“离欲上人!神仙!活佛!”立刻,求皈依者接踵而至。川军将领邓锡侯,官员冷寅东、范绍增等,亦先后皈依座下。

$驻锡古刹 独肩重建

1951年,上人重返报国寺,独居古刹,含辛茹苦,守寺护林,种地养蜂,纺织草鞋,躬亲劳动,怡然自得。在“破四旧”的年月里,成群结队的人,手拿锯子、斧头,蛮横无理,想砍伐寺里的参天古树。上人挺身而出,多次据理力争,挡住砍伐。并写信向中央、省、地、县各级有关部门反映,才由当时的“县革委”出面,宣传保护国有林政策,及时落实管理措施,这才使寺里的古树得以保护下来。

至1984年落实宗教政策,当时报国寺经历十年浩劫,又遭火灾,几成废墟,而上人已年满97岁,出于爱国爱教的一片赤诚,毅然独肩重建千年古刹的艰巨任务。从整体规划到具体施工,都亲自料理。

在其为法忘躯精神的感召下,各地四众弟子,踊跃捐款,不费国家分文,经八年的惨淡经营,终于重新建造起大雄宝殿,气象一新,寺内广植树木花果,绿荫幽幽,环境清静宜人,并从缅甸迎回玉佛13尊,其中四尊均高达2.5米。重新规划原千佛岩造像,精工造就长达13米的卧佛像一龛,及高约四米的接引佛像一尊,药师佛像一尊,观音菩萨像二尊。吸引了不少上香礼佛的信士,使报国寺初步成为瞻礼朝拜的庄严道场。

诲人不倦 普度有缘

离欲上人一生,刻苦修行,深入禅观,悟佛心要。而对广大弟子,则据根机,普遍教人念佛,求生净土。他说:“人的自力是有限的,佛的愿力和慈悲则是无限的。人的自力好比微细的针,佛力则好比巨大无比的磁山。我们学佛修行,老实念佛,接受无限的佛力接引,才是事半功倍之道。”

上人自行化他,诲人不倦,普度有缘,言简而意赅,严肃而热忱,刚毅而温和,常把高深博大的佛理讲得深入浅出,明晓易懂,或引佛言祖语,或谈修行故事,或联系生活小事,稍加点拨,启迪弟子去体悟。

同类推荐
  • 心与禅

    心与禅

    《心与禅》是弘一法师一生人生体悟和学佛心得的集大成之作,在这部著作中弘一法师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和人生的要义。
  • 人的宗教

    人的宗教

    本书介绍了世界七大宗教传统,包括印度教、佛教、儒家、道家、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以及各种原初宗教。作者透过个人的观察,以理性与感性、传统与现实的态度,以及深入浅出的语言,把世界宗教的智慧传达给大众。书中汇集了作者三十余年教学与研究的新成果,特别是在对两性观点与语言的运用、各宗教的内在层面分析,以及藏传佛教、苏菲教派与历史上的耶稣等方面做了详细述说。
  • 每天学一点禅理智慧

    每天学一点禅理智慧

    “本书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基础,以佛家禅理感悟人生的高超智慧为核心,融合了儒家、道家思想的精华,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把握为人处世的分寸,掌握生活智慧,端正工作态度,享受真正的自由与快乐。书中精选了一系列生动活泼、意义深刻的禅理故事,通过心性、德行、处事等八个方面,以灵动的感悟,把禅的智慧切人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示了禅理智慧的精华和风釆。这些文字直指人心,充满了哲学旨趣。在面对现实的社会问题时,如压力、情感、财富、生死等,运用禅理智慧,犹如一把开启智慧的钥匙,让读者的心灵在云水随缘、了无牵挂中营建睿智的精神家园。”
  • 弘一法师(全集)

    弘一法师(全集)

    《弘一法师全集》共四册,内容包含弘一法师讲经说佛的文字、以及他的书信,另外还包括法师出家前谈艺的全部文字。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法师的书信部分,书信大多是写给友人的私人信件,有的信件同时随附明信片,所以有些书信在正文内容结束之后,另有法师的“附白”或“又白”等另附的内容。个别书信因保留不全,无法查证收信人姓名,遂本着求真、求实、求全的做事风格,将此类书信中现有内容编入书中,以期读者能看到法师的最全最真的著作。
热门推荐
  • 黄帝内经与四季养生

    黄帝内经与四季养生

    在说起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时候,大家都会想到孔子、老子等人,很少有人想到黄帝。事实上,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就是从黄帝算起的,而且黄帝给我们留下了《黄帝内经》,它与《山海经》、《易经》并称为上古时期的三大奇书。《黄帝内经》这个书名,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汉书·艺文志·方伎略》中,有“黄帝内经十八卷”的记载。《黄帝内经》从结构上分为《素问》和《灵柩》两部分,各九卷。《素问》主要是对生命的体质、生命的本质追问,是黄帝与岐伯等臣之间在进行的发问、探讨。灵柩,就是说神灵的关键,生命的枢纽。
  • 情感故事

    情感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淑慈传

    淑慈传

    她只是一个卑微的六品官员之女,自从五岁来到这个时代只想安稳地过日子。可皇后的一场算计,让她嫁于不学无术行事荒诞的三皇子为嫡妃。婆婆的百般挑剔,旁人的轻视不屑。就连自己的夫君在大婚当日都在青楼过夜。但那又如何,既然卷入这张纷争,那最后的赢家就只能是她!若来人挡路,必除之!她只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 灼灼繁花,煌煌天下①

    灼灼繁花,煌煌天下①

    慕颜洲的少主岳泠澜,为人孤傲冷漠是出了名的。不光是因着一身的功力堪称奇绝,还与其自幼的经历有关。被严苛的异姓“姑姑”带大,岳泠澜本就缺失亲情,若不是年幼时遇见他的“小玉钩”,还不知道要变成怎样的怪人。只是,他至亲至爱的“小玉钩”离奇失踪了。六年的时间,小玉钩所住的月生殿一尘不染,她常年患病所要服用的药丸也让手下随身带着,为的就是她随时回来都能一切如常。一个绿衣女子的出现,让一切都变了样子。先是被姑姑下令同她一起去寻找慕颜洲的至宝“不思珉”,再是身边多了两个废柴公子当“保镖”,莫名其妙身边的人越来越多,不思珉的下落却毫无头绪,只是,他期待的事情发生了,他的月亮,他的小玉钩,终于回来了……
  • 这个俱乐部有毒

    这个俱乐部有毒

    本书已完结!新书《行走的灵气银行》已上传,欢迎入坑!灵气可以存储进卡,还可以交易,苏小牧的灵气银行厉害了!
  • 将军伶

    将军伶

    我是新的将军,我是老的伶人,战场千里裹黄沙,一支长枪露寒芒。权利是谋略的战场,老将军的死,我终将查清楚。
  • 落伤

    落伤

    如果有人问,沈恒,你最爱的人是谁,那么沈恒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就说,程念欢。如果有人问,沈恒,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那么沈恒一定会眯起眼睛,回想着那久远的往事,然后慢慢的叙述程念欢沉睡半年之后突然醒过来的样子。记忆就是这样子,不管在你脑海里沉睡了多久,总有一天会复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五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五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汇集了众多的成语,详细地讲解了其释义及相关出处,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我的邻居睡不着

    我的邻居睡不着

    隔壁住了一个帅气多金又有才的音乐家,宋米哆表面淡定,内心奔腾。完全是按照她笔下的男主角来长的,宋米哆微笑靠近。“学长,一起吃个饭啊?”“学长,一起上节课啊?”“学长,一起编首曲儿啊?”席颂抬眼。“学妹,一起谈个恋爱吧。
  • 以武化修仙

    以武化修仙

    尸身破碎伏满地,山河踏遍行万里。武道苍宇多浮沉,帝王俯视人间戏。胸怀大志却突临厄难,逃出尸山却卷入阴谋。看龙泽如何左右逢源瓦解危机,将利益最大化!脚踏武道绝巅,手拥富可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