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出生后,取名叫代珍。由于他过继给伯父,便是朱家的长孙。在传统中国社会里,长子、长孙被认为是一家中重要的人物。然而,在贫寒的家境下,朱德度过了苦难的童年。
琳琅山上,花开花谢,春去秋来。妈妈给代珍又“领来”两个小弟弟——代炳和代君。家境贫寒,人口又多,迫使朱德从少年时代起就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开始分担家庭生活的重担。四五岁时,就经常跟在整日劳碌的母亲身边,问这问那,有时还帮点忙。六七岁时,就放牛、割草、拾柴。八九岁时,就能挑会背,还能干一些田地里的活计。他每天早起,锻炼身体后,就去放牛,并割一背草,才去上学。放学回家把书包一放,就去打柴、挑水、放牛或到菜园里去帮母亲干活,并体贴地说:“妈!你歇歇吧,让我来干!”家里一块四挑地(相当于一亩多一点)的菜园四季常青,这主要是他母亲的功劳,但也有朱德的不少汗水。有的季节,他上午读书,下午干活。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劳动。
挑水这活,对一个不满10岁的小孩子来说是很难想象的,但他还是尽量去做。那是一个秋收季节的晚上,母亲刚收拾完厨房和喂完猪,又忙着去车谷子,深夜才休息。缸里的水已经用完了,准备第二天早上起床后再去挑。第二天大早起来,她看到水缸已经满了,十分惊奇。一连几天,晚上故意空着水缸,看还有没有这奇怪的水。可是第二天早上去看,水缸照样是满满的。为了揭开这个谜,公鸡刚叫过头遍,母亲就起床,轻轻打开房门,从黑暗中看见有一个人提着水桶,吃力地往水缸里倒水。母亲急忙向前一看,原来是自己心爱的儿子,顿时热泪盈眶,忙把年幼的朱德紧紧搂在怀里,许久说不出话来。劳动实践培养了朱德的劳动习惯,使他学会了许多生产知识,这给老乡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朱德的大嫂在回忆他当年参加劳动的情景时,十分赞赏地说:“他小时最勤快,栽的青萝椿都有碗口那么粗,一尺来长,全家没有一个人不喜欢他的。”
尽管朱家10多口人长年累月拼死拼活地耕耘,但是一年绝大部分的劳动果实还是被“丁阎王”拿走了。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残酷压榨下,朱家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很多时候都是稀饭。蔬菜也都是自己菜园子里种的。菜就用清水煮,经常不放盐,偶尔从市镇上买回一点盐巴,也只拿一块溶在汤碗中,大家吃菜时,把菜夹在汤碗里涮一涮,或者在饭桌中间的大碗里放上一块盐巴,大家吃煮青菜时,放在盐巴上擦一擦。就是这样的饭菜,也经常吃不饱。家里常年按劳动情况和年龄分配饭食,成年男劳动力先吃,剩下的才是妇女和孩子吃。经常是还没有吃饱,就被迫放下碗筷离开饭桌。肉类更是罕见的珍品,收成好的年头,逢年过节才能缝件新衣服,由朱德的母亲亲手纺成线,请人织成布,用靛青染上颜色,人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么厚。一件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补了又补,直到不能再补时,还另作别用。艰苦的生活养成了朱家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吃顿大米饭,吸口叶子烟,晚间点盏桐油灯,都被认为是浪费。朱德直到12岁时,晚上才点盏桐油灯复习功课,算是最特殊的照顾。
贫苦的佃农家庭和艰辛的童年培养和锻炼了朱德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朱德回忆苦难的童年对自己的影响时说:“我从小就饿肚子长大的,因此,后来搞革命运动时,我就不大怕饿,好像根本不知道饿。讲起干活,也是一样,我从小到大都干活,所以后来做体力劳动时,我从来不觉得面子难看。”“我在家庭中已饱尝艰苦,这使我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中再没感到什么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朱德还说,“过惯那种清苦生活,走遍世界就没有觉得苦,在毛儿盖(草地)遇到的艰苦战斗生活,我觉得也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