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08600000010

第10章 论学

导读

本文是一篇全方位讨论学习的文章,在文章中陆费逵旁征博引,以中国古代圣人的言论作为基础,他强调:“读书之道有三:读书、习艺、研索是也。”

许氏《说文》训学曰:“觉悟也。”朱子注《论语》曰:“学之为言,效也。”西文学Science之语原,从动词变化而成,有知之之意。求知,效也,已知,觉也。故学也者,始于效,即始于求知,终于觉,即终于已知。效为入手之方,觉乃成就之道也。

前人觉者既众,所觉者又以觉人,于是有途径可寻,有阶级可升,而学为一名词矣。孔子曰“学之不讲”,老子曰“为学日益”,此所谓学,皆名词也,非作觉、效解之动词矣。

吾今所论之学,其本体则名词也,其方法则动词也。请先论其本体而后述其方法。

学果何物乎?曰:道与理而已矣!礼、乐、射、御、书、数,以及文学、政学、农学、工学、商学等,皆艺而非学也。盖学也者,近之,本性分之所固有,为职分之所当为。远之,究造化之蕴,穷自然之理。立己立人,达己达人,放之可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孔之成仁,孟之取义,墨之兼爱,佛之慈悲,庄、老之无为,程、朱、陆、王、之明道,乃至近世科学家学理之发明(此仅指自然科学之发明而言,其利用自然科学,而为农工业上之发明者,则艺而非学也),哲学家思考之心得,皆能大而亡外,小而亡内,穷天道以裨人事者也。若夫艺,则或以资生,或以怡情,或以为修学之途径,或以助物质之进步,与学固有形上、形下之分也。

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孔子称颜子好学,而以“不迁怒,不贰过”为其好学之证。孟子言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程子言学,所以明人伦也。《大学》之言学,以修身为本。《中庸》之言学,以戒惧为方。盖古人知学之所以为学,在率性而修道,即智即德,即知即行。后世德性、学问,分而为二。于是心口不相应,言行不相顾,去道愈远而世愈下矣!殊不知智育者,所以明道之原,格物之理者也。若仅事夫文字之末,略习科学皮毛,则艺育而已,安得谓之智育哉!吾甚悲夫今世教育之徒重艺育也,吾更惧夫艺愈进而道愈晦也。

吾非谓艺之可以不习也。吾且以为当兹物质文明发达之时代,非专习一艺不足以生存于斯世也。吾更以为修学须取径于艺也。然一面习艺以资生,一面当求学以复性,否则物质文明愈发达,生活之欲愈甚,济恶之方愈多,其不相率而为禽兽者几希?如不能学、艺并修,毋宁取学而舍艺。盖有学无艺,尚不失为有人格之人,本吾天赋之力,未必无资生之道也。

学问之道,首在立志。下手之方,厥有二端:曰学习,曰锻炼。学习,知也;锻炼,行也。惟知、行乃学之结果,学习、锻炼乃为学之功夫。故吾不用知、行二字,别采学习、锻炼二语。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邵尧夫诗曰:“当锻炼时分劲挺,到磨砻处发光辉。”夫学问,必学习而后能知,必锻炼而后能为我有。否则学自学,道自道,我无从知之,更何从行之哉!《中庸》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学习之道也;笃行,锻炼之道也。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立志也。又曰:“好学不厌”,立志而能笃也。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志大而坚也。孟子曰:“尚志”,知立志之切要也。程子曰:“莫说将第一等人让与别人,却做第二等,才如此说,便是自弃。虽与不能居仁由义者不同,其自小一也。言学便以道为志,言人便以圣为志。”程子此语最为简明切要。志道、志圣,立志也。修学以道为归,志乎学习也。为人以圣为归,志乎锻炼也。朱子曰:“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终不济事。只从今日为始,随处提撕,随处收拾,随处体究,随事讨论,则日积月累,自然纯熟,自然光明。”朱子此语,更为学者入手必由之方。无论为学习艺,非如此不能达上乘也。西哲甘德曰:“人生最要之事,即立一伟大之目的,而决意达到之。”麦登曰:“健全确定之一目的,可以疗治千恶疾。”盖志也者,人之所以为人也。天下之人,其所造诣之深浅,无不视其立志之大小。欲为圣贤,欲为蒲柳,其权固操之志,非他人所能相助,亦岂他人所能摧残哉?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为帅恃人,故可夺;立志在己,故不可夺。学者立志,亦求其在己而已,无他谬巧也。

大哉志乎!学问基于是,艺术基于是,功业基于是,为圣为贤为仙为佛无不基于是。苟志立矣,则阳气所发,金石为开,精神一到,何事不成?否则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无所底止矣。盖无志则无目的,其趋向不能无误。无志则无勇气,其进行不免因循。无志则无恒心,或作或辍,终于无成。无志则不能自制,不能坚忍,九仞之功,有亏于一篑者矣。孔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此真能立志者也。

志既立矣,如不着力做去,何异于无志。夫立志所立,果属何事,亦有志于学习、锻炼而已。立志而不学习,学习而不锻炼,是犹有志出门而不由户,有志行远而不举步,只能谓其有出门行远之想而已,不能谓其有出门行远之志也。想与志,似是而实非,想空而志实,想杂而志一,想忽起忽灭,志坚固不渝。盖想者,吾人之思念,瞬息可以万变。就所想而定一标的焉,方可以谓之志。志既定,即当刚决果敢以进,不达不止。如今日一想,志随之变,明日一想,志又随之变,此人之妄想而已,志固未立也。

学习之道有三:读书、习艺、研索是也。朱子曰:“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先在乎读书。”子路言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孔子以为贼夫人之子。夫人之觉也,有先有后,物之理也,愈格愈赜。古先圣哲发明之理,垂训之言,载之简册,以诏后人。吾人循序诵习,则数千年古人所有之心得,一一悟其意而会于心,事半功倍。较之古人之无依无据者,其难易不可以同年语矣!故读书为学习第一步功夫。

孔子曰:“游于艺。”《学记》曰:“不兴其艺,不能乐学。”《颜氏家训》:谓贵游子弟,多无学术,一朝失势,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不若有学艺者,触地而安也。(摘录原文大意)盖艺之用有三:一则为学问之阶梯,如习文以求道,藉礼、乐、射、御、书、数以明理是也。一则为资生之具,如农、工、商业是也。一则涵养性情,可助修养之功,如文学、美术是也。夫文以载道,不习文字,固莫由读书,更安从明道哉。天下之事理至繁,文艺之末,常含至理。由艺入学,较之空谈玄理者,其功较易,其事有征。所谓不兴其艺,不能乐学者,即此意也。有生之物,无不知求遂其生。人不能野处生食,故必求所以资生之道。彼圣智贤哲之隐于耕渔,隐于百工者,亦求所以资生而已。安贫虽可乐道,然苟饥寒交迫,并陋巷蔬食饮水而不得,则有转于沟壑而已。身既不存,何有于学?此生之所以需资,而职业之不可无也。若夫涵养性情,藉资消遣,亦所以为身心之寄,兴感之资。其最著者,若诗、若文、若琴、若画。而柳诚悬心正笔正之论,则尤直接与修养有关矣。是故文艺虽末,然有其本存焉。徒知汩于生活,溺于技巧,固为学者所大忌。而藉以为乐学、资生、养性、怡情,则又所急先务也。故习艺为学习第二步功夫。

书读矣,艺习矣,苟不深思而玩索之,则理莫由明,而所造者浅之又浅,则亦何贵乎学也?故研索尚焉。研索者,慎思明辨也,格物致知也。朱子曰:“圣贤说一字是一字。自家只平着心去秤停他。”朱子又曰:“童谚云:读书千遍,其义可见。”又曰:“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通,鬼神将教之。非思之力也,精神之极也。非妄语也。”朱子又曰:“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夫以人性之灵,苟肯尽其研索之力,不惟圣贤已发之言,可融会贯通而为我有,且将穷天人之蕴,殚未知之理,凿破天地之混沌。克己明道而复性,无一非人之灵明所致,即无一非尽吾人研索之力所致也。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盖思而不学,固徒劳而无所获,然学而不思,终无由知其所以然。人云亦云,与我何与?故研索为学习第三步功夫。

学习功夫,一一尽力为之,然不锻炼,则与鹦鹉习言、猕猴学舞又何异焉。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彼过屠门而大嚼者,岂不知肉味之美,岂未见肉陈于案,然卒不能入口,与不知不见者,又何以异焉。学习者,知而已耳。不加锻炼之功夫,则学自学,我自我,虽尽知之,学仍无裨于我,我亦何必需学哉!锻炼之功夫,一言蔽之曰:克己复礼而已。如何能克己复礼?曰:非礼勿视、听、言、动而已。如何能非礼勿视、听、言、动?曰:心有所主而已,求其放心而已。如何能心有所主,如何能求其放心?则求一简明之语,简明之法而不可得,岂古人不我告哉?盖古代人心不如今日之漓,欲心有所主,欲求其放心,为力尚易,故不必别求简明之道。今也不然,物欲之蔽日甚,吾心之灵日晦,生活之度日高,吾身之力日弱,非加锻炼之功,则欲心有所主、求其放心而不可得,遑论克己复礼哉!锻炼之目的有二:曰锻炼身体,曰锻炼意志。其下手之方有四:曰冷水浴,曰静坐调息,曰节嗜欲,曰息妄念。其方法当别著《修养术》述之。今先论其相关之理。

学问之道,在一“静”字。心愈静则愈明,性愈静则愈灵。孔子曰:“仁者静。”《大学》之定、静、安、虑、得,实以静为枢纽。定,所以为静之途径,安、虑、得则其效能也。《中庸》之至诚,老、庄之无为,皆静之极处。夫能静方能动,静极方能动极。无事之时,此心若浮云太空,一尘不染,遇事方能应万变而不穷。《中庸》述至诚之道,以为能尽己性,尽人性,尽物性,而赞天地之化育。老子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又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又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是无为即有为,虚无即实有也。是无为者,此心之静。而有为者,则其动也。吾近研究鬼神之道,知心愈静者,灵愈清轻;心愈不静者,灵愈重浊。愈清轻者,其升愈高;愈重浊者,其堕愈深。圣凡贤愚,实判于此。静之时义大矣哉!惟然,故各教教人,无不从静字入手。孔子教颜子以克己复礼,而禁其非礼之视、听、言、动。程子释之曰:“制于外所以养其中也。”何制何养,亦惟制其妄而养其静而已。孟子自言不动心,本于善养浩然之气,教人则主求其放心。夫不动心,则静之极矣。求其放心,则求祛其妄而臻于静也。更若道家之炼气,佛家之坐禅,回教之斋戒,耶教之祈祷,虽有高下深浅之不同,然其制外养中则一也。

制外养中之道奈何?曰:亦惟节嗜欲、息妄念而已。然当此物质发达,生活奢靡之世,苟非上智,苟非大勇,欲无所依借,而节嗜欲,息妄念,恐亦戛戛乎其难哉。故下手之方,必须求一可以操纵吾心抵抗外界之力而后可。欲养此力,则冷水浴与调息静坐,殆为不二法门。以近世人心之漓,人体之弱,欲其抵抗寒暑之侵,抵抗疾病之袭,抵抗饮食服御之嗜,抵抗声色货利之欲,乃至抵抗声与光之入耳目,必先锻炼其躯体性灵,使其外有以抵抗外物之扰,内有以自觉吾心之灵而后可。冷水浴者,所以锻炼身体,使其增抵抗外界之力,冷静头脑,使其助操纵我心之力。故其形下功效,在坚固皮肤,活泼血脉;其形上功效,则在养成勇敢、强毅、恬淡、宁静之德,其裨益于人者至巨,岂仅治疗疾病而已哉。静坐调息,尤为修道之秘诀。程子教人以半日读书,半日静坐,其重视可知。近年日本此风大盛,若冈田氏,若二木氏,若藤田氏,若岩佐氏,均能达修养之堂奥,度己而度人,其功效彰彰在人耳目。盖静坐调息,在使精神凝聚,藏气丹田,可以祛妄念,除恶习,增胆力,定心志。静则精力弥满,天君泰然。动则因应咸宜,可任艰巨。及其成功,则虚灵不昧,神光常照,日可不疲,夜可不寐。志之所至,气即从之。气之所之,体即从之。此殆所谓至人者矣,岂仅制嗜欲,止妄念而已哉!故吾以冷水浴、静坐调息二者,为人道之宝筏,吾身吾性,惟此是赖。苟身健性灵,夫何学之不成,而业之不就耶?朱子诗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吾人从事修学,其亦求有源头活水足矣。

老子曰:“言者不知,知者不言。”吾今已犯言戒,则其所知之浅薄可知。然当此人心极危之世,泯泯棼棼,可忧孰甚。吾略有所知,又安忍默而不言哉!学者若能读书以明理,习艺以乐学、资生、养性、怡情,研索以期其心得,冷水浴、静坐调息以强健体魄,操纵心力,节嗜欲以免吾性之为奴,息妄念以安吾虑,则能达上下古今惟我(指心)独尊之概。动可以道问学,建功业;静可以葆天真,瀹性灵。此则孟子所谓不动心,真大丈夫也。学问至此,功夫至此,可以感天地,役鬼神,顺天时,尽地利;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国虽亡,吾有不亡者存。世界虽灭,吾有不灭者存。何忧乎贫弱,何惧乎外侮。不此之图,徒枝枝节节为之,吾恐物质未进,精神先亡,躯体虽存,性灵已失。在人则行尸走气,在国则名存实亡矣。呜呼!学也者,可以超拔一己,可以普渡众生,岂仅救国而已哉,岂仅生活而已哉!

1918年

同类推荐
  • 中美比较(吴晓波频道 思想食堂系列)

    中美比较(吴晓波频道 思想食堂系列)

    大头思想食堂由财经作家吴晓波发起,致力于为中国的有产阶级提供最丰富,最有价值的思想食粮。思想食堂采取线下授课的方式,每半月邀请一位大咖来给会员们分享,课程内容涵盖经济、历史、政治、哲学、艺术、国际关系等范畴。思想食堂系列图书是大头思想食堂内部演讲稿首次公开,每本书独立主题,让你一手掌握经济、历史、政治、哲学、艺术等知识。《中美比较》中,秦朔通过中美价值观、经济、科技等的对比,为我们展示出两国的文化、经济差异。事例详实,语言轻松活波,让你只需看这本书,就能轻松了解美国文化,并能在两国对比中深入的认识中国。
  • 悦读MOOK(第六卷)

    悦读MOOK(第六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

    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

    社会转型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其中中国和俄罗斯的社会转型又最具有代表意义,有关两国社会整体转型研究以及两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各个领域转型的比较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俄社会转型学术研究方向。功军博士后的出站报告《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就要出版了,这是关于两国社会转型与传媒变革比较的第一本学术专著,其所取得的开拓性和创新性成果,是值得庆贺的。
  • 世界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

    世界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

    本书是目前国内首部探讨20世纪以来全球知名媒体国际传播战略的教材。《世界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以经典战略管理理论,特别是国际战略理论为基本框架,结合媒体经营管理理论和国际传播理论,在描述BBC、VOA等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演变历程和组织结构的基础上,着重分析这些媒体的主要国际传播战略。
  • 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近年来,随着传媒制度的创新,资金、人才、技术等市场要素快速投入到传媒产业发展中来,引起传媒产业结构的急剧变化,产业升级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日益凸显。本书是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的最新成果,运用经济学相关理论,并结合深入的实证分析,阐释制度因素和市场供给因素对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提出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选择。
热门推荐
  • 拳王

    拳王

    豫西四五月的天气比较炎热,常下大雨。靠近汝南府一带,地势较低,雨水一大,常时淹没田野,附近河川再要决口,往往数十百里都成泽国。道路之上泥泞甚深,加上大车往来,所留辙迹纵横交错,最深之处竟达尺许以上,无论车马步行,遇到这等天气都是烦恼已极,加上土匪刀客常有出没,稍有灾荒发生,往来行旅便视为畏途。最难走是,只要接连下上几天大雨,立时东一片西一片都是深深浅浅的水荡。索性一片平川也好,偏有不少坡陀起伏,有的地方深达一两丈,快要吃完,方始笑说:“我弟兄本是一时游戏,如非郝武师成全,几乎闯出大祸。
  • 温故(之七)

    温故(之七)

    《温故》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温故》以今天的视角来追忆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所谓“温故而知新”。《温故》的内容大体包括以下三方面:1.对人类以往生存状态的追怀;2.以历史的审视与反思;3.对历史文化遗迹与遗留文本的重温。
  • 地王启示录

    地王启示录

    本书内容包括:撼动世界的民企资本、公共资本的触角、大鳄来自四面八方、术业有专攻、英雄不问出处等。
  • 台案汇录庚集

    台案汇录庚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有聊胜无聊

    有聊胜无聊

    这是本聊天的书,题目五花八门,山南海北,可以作茶,可以下酒,可以上庙堂,可以通闺房……聊天听起来很浅薄,想象不出会有多少含金量。其实,聊天的学问很大,值得聊聊。毛尖老师聊天时说,她见过贤人,贤人的确够咸。国民党老兵聊天时说,他摸过原子弹,原子弹真他妈的圆。哪怕真的贤人比糖尿病还要甜,真的原子弹比方舟子还要方,都不妨碍我们兴高采烈地听完老师和老兵的胡侃,安安心心地回家睡觉。世界的真相在大学问家脑袋里都支离破碎一知半解,根本就不需要拿它来为难老百姓。但是,每一个谬误,每一处闲聊,加在一起,可以成为老百姓对世界无所遗漏的圆满说明,大家可以就此把心放下。民聊天,民不聊死。有聊大胜无聊。
  • 健康快乐才是福:老爸老妈不生病的智慧

    健康快乐才是福:老爸老妈不生病的智慧

    本书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针对中老年人群,对其身心和健康状况给予全面的关注,并从疾病预防、饮食、运动、起居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出发,为中老年人量身定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健康快乐养生计划。愿这套计划陪您度过一段美好的晚年时光,让您晚年生活更加优质、美好!
  • 绾青丝

    绾青丝

    绾青丝,挽情思,任风雨飘摇,人生不惧。浮生一梦醉眼看,海如波,心如皓月,雪似天赐。你自妖娆,我自伴。永不相弃!——借书友“东方如梦”赠词以代文案。叶落江秋孤舟蔚,海烟长空一色蓝。花落人去空落雪,楚楚凄凄弄停云。殇酒无味画声峥,且看离人绾青丝。——《绾青丝》
  • 重生之偶像是精分

    重生之偶像是精分

    一夜之间我成了白富美。但小姐的身,丫鬟的命。这是一只小白推开男神大喊“放着我来”,结果自己被车轮碾成植物人后,重生到偶像经纪人身上的小言故事。
  • 绝世刀皇

    绝世刀皇

    新书《剑域神王》,欢迎阅读 ———————— 资质平庸的家奴炮灰谢云,立志进入顶级宗门寻找自己从未谋面的神秘天才母亲!逆转五行合一,凝炼圣兽之力。困境中的他横刀立马,脚踩武道奇才、刀砍宗门大派,横斩八方宇宙,力劈诸天神魔,一步步踩着敌人的鲜血和尸骨,拥着不离不弃的惊世红颜,走上至尊王座。诸天之主,唯我绝世刀皇!
  • 撒旦危情(全本)

    撒旦危情(全本)

    她抱着无法说出的爱意和心上人去了拉斯维加斯误闯了别人的私人沙滩,还不小心将鞋扔到了一具胸膛上俊美的脸庞,邪肆而危险的气息带着诱惑的魅力他将她的出现误认为是对手设置的陷阱面对他的逼问,她飞快地逃走了,却陷入了另一场阴谋与背叛之中她被心上人的女友设计,落入了陌生人的手里他宛若出自上帝之手的完美五官黑白两道呼风唤雨的天之骄子,女人在他眼里不过是排解寂寞的一味调解剂只消动了些手段,她就成为了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