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09200000005

第5章 农业教育与改良农业(二)

导读

“若是所谓农业教育,不限于成立几个农业学校,造成几个高等或中等的毕业生,扔在人海茫茫的社会里面,任他们去自寻一条出路,而以农业的改良及农人的受益为终竟的目的,我们以为整个的农业教育,应该包含以下三个阶段:(一)关于学术的教育,(二)关于训练人才的教育,(三)关于普及农民的教育。”

若是所谓农业教育,不限于成立几个农业学校,造成几个高等或中等的毕业生,扔在人海茫茫的社会里面,任他们去自寻一条出路,而以农业的改良及农人的受益为终竟的目的,我们以为整个的农业教育,应该包含以下三个阶段:(一)关于学术的教育,(二)关于训练人才的教育,(三)关于普及农民的教育。现在姑且依次说明如下。

在农、工、医这三种重要职业中间,照旧式的眼光看来,农是最用不着学术的一个职业。所以无论何国,农民总是最无知识的人民部分。因此,农业也是最少进步的一种职业。现代的眼光,和古来不同的地方,就是劈头要承认农业是可以用学术来改进,而不是完全靠天吃饭,或是墨守旧法,一成而不可变易的。换一句话说,我们要承认,天然的力量或缺陷,都可以用人为的方法来管理或补充,因此,我们就把农业的本根,放在学术研究方面上了。这不但是我们的希望如此,近百年来,农业上的重要发明也使我们的信心愈加坚固。譬如物理、化学上关于土壤成分、肥料功用的发明,生物学上关于传种改良的发明,都可以使农业的方法和观点,发生极大的变化。所以我们晓得农业学校,是近代教育统系中的一个苍头特起的异军(美国的农业学校,在一八六二年所谓莫利士分地助学案通过后始见兴盛),其实也不过是近代学术发达的表现。若高谈农业教育而忘了学术的本身,无异拔本而求木之茂,塞源而求泉之长,是不可能的。

农业科学,是应用科学的一种,我们在前已说过了。不过应用科学与纯粹科学,只有材料之殊,并无方法之别。而且许多应用都直接由纯粹科学得来,他们是分离不开的。例如曼德耳研究生物的遗传,于农业上的改良物种有莫大的贡献。里比希研究生物化学,于农业上土壤改良、人造肥料都导了一个先河。至于巴斯德用他微生学的知识,挽救了法国蚕业的危难,尤是人人皆知的。我们若要改良农业,设如先没有一个完备的、有效的学术研究机关,一旦遇见农业上困难问题,休想有解决的能耐。所以学术教育,是农业教育的第一个重要阶段。

学术研究,固然是农业教育的根本,但在事业性质上,却不能如一般教育之过求普及。因为这些专门研究,人才经费,都有极端的限制,一求普及,便非把程度标准放低不可,结果也就失其专门的性质了。现在要把少数专门研究的结果,应用到成千累万的农家工作上去,这是农业教育的第二个问题。试举一个浅近的例。譬如改良种子,是我国农业极重要的问题。据农作物专家洛夫教授的话,单就改良种子一项,不难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至百分之四十以上。又据张心一先生最近发表的《中国粮食问题》说,中国东北、北、中各区十四省的谷产总量,为四一,〇九七,七八二,〇〇〇斤。设如以三百斤为一担,则十四省的谷产总量为一万三千六百九十余万担,其百分之四十,应为五千四百余万担。这个增加的数量,已足抵制每年输入的米量而有余。不过据张先生说,十四省种稻应须的种子,为一,一八〇,八〇〇,〇〇〇斤。同样以三百斤为一担,约须种子三百六十万担。这样巨量的改良种子决不是少数机关或少数人所能育成,而必定是有大规模的组织和多数的有训练的人才参加工作。农业教育,对于造就这种实际的人才,自然也有不容旁贷的责任。

这种人才的养成所,可以是高等的农业学校或农事试验场,只是我们要注意的,这种人才,绝对不仅是行政人才,而必定是对于农业的专门技术,有相当的心得与训练。因为他们的工作,是要把专门研究所得,施行到实际农业上去。在实际农业上,设如他们遇到了意外的困难,非有自己解决的能力不行。因此,一个徒知教课的高级农业学校,或徒知行政的高级农事试验场,都不配做这样人才的养成所。这种人才,是从实际研究的空气中养成出来的。

训练人才的教育有了,其次是普及农民的教育。这件事看似困难而实容易。困难的是农民人数太多,知识太低,不能强聒不知,家喻户晓;容易的是农人所注意的是实际利益。设如他们晓得于已有利,自然会争先恐后,服从指导。据广东岭南大学蚕丝系的报告,他们初制无病蚕种的时候,不过几十张尚无人要;后来用无病蚕种的收成增加,被一般农人知道了,次年制种几千张,还不敷分布。

要是我们上面所说的三段教育,都是不甚谬于事实的话,那么,我们可以看看农业教育的组织,应该怎样,才能尽他们应尽的责任。我们晓得,无论哪国,农业教育的机关,不外两种。一是农科学校,一是农事试验场。就性质上说,关于研究方面的事,应属于学校;关于实行推广的事,应属于试验场。并且这两种机关,因其性质的不同,也应该有一点先后缓急的分别。按照我国目下的情形,因为人才经费的种种关系,显然的,研究学术的机关,应取集中政策,而推广实行的机关,应取普及政策。那就是说,高等农业学校,不必每省皆有,而实行推广的农事机关,却是各省不能不齐备。因为我国虽然是幅员广大,但就地理的区分和土壤的成分说,全国却可分为三五个大区域。照普通的画分,是华南为一个区域,华中为一个区域,华北为一个区域。三个之外,或者再可以添上东北、西南两个区域。我们希望全国的土壤调查清楚后,分区更可以精密一些。在每个区域以内,至少应该有一个设备完善、程度高超的农业学校。属于这个区域的各处地方,他的农业情形既然是大同小异,凡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到这里来研究解决。可是农事试验场,是要施行当地的表演及推广工作的,其势不能不各省有各省的组织。可是实际上使我们感到意外的,是各省的农业学校,比农事试验场来得更多,而且当今政府要人,一谈及振兴农业,就主张添设些农业学校。他们不管中国的农业学校已往的成绩怎样,他们不问农业学校所要做的是什么工作,他们更不曾考虑农业教育整个的问题是什么。他们只以为学校是万应如意丹,有了学校,什么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结果中国的农业教育非失败不可,而我们的要人也非失望不可。

数年前南京东南大学农科对于全国棉作的计划,很可以表示研究机关和实行机关不能相携并进的情形。他们的计划,要设棉场于直隶、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十二省,每省又各分区,计十二省共分十九区。每区设试验场一处,面积在五百亩以上。除试验场外,每区设立育种场至少二十处,每处面积至少百亩。统计这个改良棉业的计划,共要地四万七千五百亩,分布在十二省区里面。这样的一个计划,只有中央政府可以实施,任何大规模的农业学校,恐怕都没有这个力量!他们改良农作的计划,也同改良棉作的规模大致仿佛。一个农业学校,为什么要开出这些大而无当的计划,其实只是因为各处的农事试验场都未成立,他们不过要兼办试验场的职务罢了。倘若各省都有了农事试验场,这许多不相干的计划,自然都用不着。于是农科学校,专做他们研究的工作,各处的试验场,专做他们育种推广的工作,学术研究的结果,就慢慢的可到农民身上去了。

还有一层,看似与农业教育无甚直接关系,而其实关系极大的,便是农业学校的当局及教员,应当使他们久于其位,非有万不得已的事故,不可轻易更动。因为一种农业的试验,每每要经过几年的时间,才能得到结果。例如改良一类种子,固非经过三数代的培养,不能断定他是否成功,就是研究一种害虫的生活史,也大概不是期年数月之间所能竣事。设如在工作进行中间,忽因人事的变更,使其功亏一篑,即不啻抛弃九仞之功归于无用。所以从事实说,有上等的人才而不能久于其职,往往不如次等人才继续不断的工作,反能做出相当的成绩。一般官立学校的成绩,都不能使人满意,而农业学校尤甚。我们以为学校当局及教员的位置不能安定,至少要负一半的责任。

1932年

同类推荐
  • 故事照亮未来:通往开放社会的100个观念

    故事照亮未来:通往开放社会的100个观念

    来自台湾最重要的理性声音,用100个故事,100个观念,呼唤一个开放的中国,一个开放的未来。杨照从千头万绪的故事和现实中提取出一百个关键概念,如协商、和解、法律、制度、身份、记忆、媒体……对于我们理解社会的本来面貌有着提纲挈领的引导作用。今天这个时代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开放时代,充满各种不同的要求、利益和经验,如果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努力的方向,或者没有任何准备,将无法适应我们理想中的那个未来,而书中的这些故事,或许可以成为我们努力或避免的方向。
  • 哈佛东方新秀

    哈佛东方新秀

    本书只是想以海雯步入哈佛的成长历程为线索,介绍培养海雯的一些经验和方法,介绍海雯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和人生设计,以点带面,抛砖引玉,并以我的所见所感为视野,介绍美国的家庭和中小学教育,以及美国的教育体系、教育政策,教学、考试、评估学生的方法和道理等。
  •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2009年讲座精选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2009年讲座精选

    2009年“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邀请了厉以宁、高占祥、吴建民、海闻、张继钢、郁钧剑、韩少功、康洪雷、毕淑敏等多位名家大师举办了104场讲座,从讲座文稿中精选出72篇整理编辑成本书,内容包括新中国60周年、礼仪文化、励志教育、养生文化、创新文化、婚姻家庭、文学艺术等多个系列。
  •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一卷·总论)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一卷·总论)

    本书是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的总论卷,是对该课题研究成果的综述。把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分为如下几个阶段:从质疑到蔑视(1840—1895)、从蔑视到无视(1895—1945)、从敌视到正视((1945—1972)、从正视到“竞合”(1972—)。从国际大背景以及中国、日本的具体历史情境,论述这种转变的深层历史根源以及逻辑根源,对正确认识近代中日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中国党政公文写作要领与范例

    中国党政公文写作要领与范例

    《中国党政公文写作要领与范例》——以写作的基础知识为主线,以其艺术性、技巧性为点,实例佐证为辅,选例准确,讲明要领。
热门推荐
  • 等你归来三点一

    等你归来三点一

    随便写写,,,,亦人亦鬼,且看我笑望天下。
  • 重生校园女神:帝少,放肆宠

    重生校园女神:帝少,放肆宠

    【重生、甜宠、1v1】前世,她本是天之骄女,岂料红颜薄命死于非命。意外重生,她成了人人唾弃的丑肥婆,怒打白莲花,脚踩贱渣男是日常,她恶名远扬,人人避她如蛇蝎。可权势滔天的他却独独对她宠爱,替她挡风遮雨。再摇身一变,她成为了人人艳羡的漠太太,有记者不怕死的问:“听闻漠少是您霸王硬上弓才得到的男人,请问是否属实?”“……”夏七七一个眼刀递向台下矜贵的男人:去他喵的霸王硬上弓
  • 8号殡葬店

    8号殡葬店

    刘涛是一名大二的学生,因为家境贫寒,每到假期他都会找一份工作,这样下一学期的生活费就不愁了。结果却因为一张招聘广告,鬼使神差的来到一家殡葬用品店,便不由自主的走了进去。。。。。。!
  • 幸福的根源

    幸福的根源

    不幸的药方无从抓起,幸福则是一种抓不着的感觉,它不能生产,无法继承,从一定程度上说,它也不可能像某些文人们说的那样,轻轻松松地立地生根,顺顺利利地发芽、展叶、开花、结果。幸福与不幸,有时只需一秒就能完成转换,让人猝不及防,甚至非人力可以改变。正因此,幸福也就更加难以言说。罗芬芬编著的《幸福的根源》主要从快乐生活、修剪欲望、降低需求、低调处事等几个方面从内到外阐述了幸福的本质以及幸福生活的秘诀。
  • 八鬼闯校园

    八鬼闯校园

    父亲被捕,母亲离家,原本幸福的白素一夜之间除了与她相依为命的弟弟一无所有。她守着空荡的老宅,辛勤打工,刻苦读书,只为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直到她与两个性格完全相悖的男主相遇,不自觉卷进一场爱情的争夺战……【不要忘记收藏、订阅和投票哦~!】
  • 左宗棠传

    左宗棠传

    《左宗棠传》是以晚清重臣左宗棠为主角的人物传记,从他出生前后的中外格局说起,沿着他的生命轨迹,记述了他一生的不凡经历,历数他所作的贡献。
  • 雷武乾坤

    雷武乾坤

    林晨遭人诬陷,修为被废却意外获得神秘印记。小小印记,威能无限,助着悲苦少年踏上逆天成长之路
  • 与人民并行的提督生活

    与人民并行的提督生活

    主要写的是一个应届毕业生写完作业想再玩玩战舰少女r却意外穿越的故事,故事主线是“我”与自己的舰娘相处的故事,这是故事的一部分,自然大家想要的那点情节也是要有的,但是也会体现一些社会问题,虽然有些杂糅,但还希望大家能喜欢。书友群:欢迎加入《与人民并行的提督生活》书友群:824290973
  • 堕契

    堕契

    如果“生活”就像一张网,它会死紧地捆着你我,严丝密合而又脆弱无比,要挣脱轻而易举,却总能让人回心转意。就这样,她捆住了他,他也只能锁死了她;她饲养他,而他庇护她;她隐藏他,但他又一次次企图暴露她——到底是谁困住了谁,恐怕不可能有一个单向而准确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都必须保持谨慎,毕竟已不再是独立的生命,任何的失误都会是双方的生死问题。
  • 极品总管

    极品总管

    秋斐艳感觉自己睡了沉沉的一觉,再醒来,头依旧要炸开一样。她拍着脑袋,感叹着,还是生活太颓靡,就出去HIGH了一夜,喝了几瓶洋酒,怎么就成这样了?坐起身,才发现不同,她不由得尖叫起来:“啊!”这眼前的一切,和自己的生活截然不同,怎么回事?自己从意大利买回来的欧式大床,怎么变成了红木雕花硬板床?自己的空调被,怎么变成黛绿色的压线薄衾被?还有自己的紫色吊带睡衣,怎么变成了白色的丝线对襟衣服?容不得自己再多看一点,房间就有人闯进来,镂空木门“嘎”的一声被推开,说道:“秋公公,您怎么了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