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33500000012

第12章 看照片 忆首长

每当看到谭冠三同志的照片,我总是心潮澎湃、激动不已,有许多话想说。

1957年“八一”建军节前夕,《解放军报》要我们西藏军区报社为他们写一篇长期建藏的典型人物通讯,上级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写谁呢?要说长期建藏,谁也比不上军区政治委员谭冠三将军,就写他吧。领导上同意我这个意见,当即派出新华社原老摄影记者、老模范(出席过1950年全国第一届英模代表大会)袁克忠和我一同完成这个任务。

谭冠三,湖南耒阳人,1901年出生,1925年参加革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湘南暴动后,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从此一直在毛泽东领导下进行工作。长征时,在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处任统计干事,历尽千辛万苦,到达陕北。抗日战争时,谭冠三和赵承金在冀南组成赵谭支队,驰骋在华北平原,痛击日寇及其帮凶,大长了华北军民的抗日志气。1940年3月,他们曾奇袭敌顽军一个师,一举歼敌3000多人,在当地威震一方,传为佳话。1949年,谭冠三调任十八军政委。他当时是军首长中年纪最大、资格最老的一位领导,我们都亲切地称他为“老政委”,也爱称他“二号首长”,有时也简称“二号”。不管怎样称呼,他都很高兴,从不计较。

我们十八军接受进藏任务初期,曾提出进军西藏的人员三年一换,以激励士气。进藏后走了一年多还未到拉萨,中央考虑三年一换不现实,遂号召我们长期建设西藏。这时谭冠三已是50多岁的人了,他率先响应这个号召。他经常向我们讲:“为了巩固国防,为了西藏人民,我们要死在西藏,埋在西藏,在西藏革命一辈子。”

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10月,谭冠三同志和我们一样徒步走到了拉萨。到拉萨后,西藏一小撮分裂主义分子看我们后方补给有困难,就封锁我们,不卖粮给我们,妄想把我们饿跑。分裂主义分子鲁康娃、洛桑扎西曾以讥讽的口吻对张国华司令员说:“昌都战役我们打了败仗,你们胜利了,但饿肚子比打败仗还难受啊!”

面对这种情况,冠三同志和张经武、张国华一起,一面“根据十七条协议”,通过统战工作,在上层爱国人士中购粮,以度粮荒;一面组织部队生产自救。当时我们通过统战工作,向噶厦政府在拉萨河滩要了5000亩荒地,准备垦荒。

1951年年底正值冬季,冠三同志和张国华司令员一起,带领军直机关进入了荒河滩,住进帐篷。当时因为缺粮,我们每人每天只有一斤口粮,以后减少到半斤。冠三和国华同志同干部战士一样,吃住在一起,忍饥挨饿,受冻受寒,开荒生产。工具不足,就用军用镐锹和帐篷钉子代替。大战一冬,开了2800亩地。1952年天气转暖,拉萨河水突然暴涨,河水冲垮河堤,将要淹没新开垦的土地,冠三同志亲自跳入齐腰深的水中,指挥堵堤。经过30多个小时奋战,堵住了河堤,保住了新开垦的土地。这一年获得了大丰收,我们的粮菜达到部分自给。冠三同志非常高兴,他广请西藏上层人士、喇嘛和群众来参观,扩大了政治影响。不少群众都高兴地说:“解放军又盖房,又种地,不会走了。”

我们开垦的这一片荒地,就是当今拉萨赫赫有名的八一农场。

1954年,康藏、青藏公路通车以后,我们的吃饭问题解决了,在西藏站稳了脚跟。但有的同志结婚后,在西藏出生的小孩因不适应那里的气候,常常生病,有的甚至死亡。冠三同志说:“这是高原氧气太少的缘故,我们要多种树,改变这里的气候,把孩子养活。”谭冠三的特点是:实在,说到做到,而且带头干。他首先学习培植树苗,教大家植树。1957年我采访他时,他已培养树苗几万株,送给机关、部队种植。有一次我到他的住地去,他正在种一棵胡桃树,见我来了,笑呵呵地说:“桃三、杏四、李五年,想吃胡桃十八年。这棵树的果实我是吃不上了,这是给你们种的。”说完马上收住笑容,很严肃地对我说:“你们还年轻,要记住:我们在西藏不论干什么事,都要想到西藏人民,想到子孙后代。不能光顾眼前,光顾自己。”

冠三同志的俭朴作风是出了名的。他很少买菜,他吃的菜大都是自己种的。有一次警卫人员把白菜帮扔了,他却捡回来泡咸菜。他能泡十几种湖南咸菜,有时还请我们品尝。更为有趣的是,他身居高位,工作很多,还能抽出时间自做布鞋穿。他做鞋帮,他爱人李光明同志纳鞋底,老两口儿合作得极好。我采访他时,他拿出自做的布鞋给我看:“怎么样,手艺不错吧!”

1979年,谭冠三同志在成都军区任顾问组组长。我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了一些不公正待遇,牢骚满腹,想找老首长谈谈心,诉诉衷肠,以泄不满之气。一天,我到了他的住处,一进大厅,只见一位面容憔悴的老人在那里木讷地坐着,面部没有一点表情。双手不能动弹,喝茶还得由别人喂到唇边。我仔细一看,这正是我要找的老首长谭冠三同志。我轻轻地喊了一声:“二号!”他抬起头,看了半天,吃力地说:“认识、认识。坐、坐。”好像很累的样子。

我的天呀,赫赫有名的谭冠三将军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虽然事先我也听说过,二号首长在“文革”中受林彪、“四人帮”的迫害,身心受到很大摧残,但我万万没想到竟会这样严重!1959年3月西藏发生叛乱,张经武、张国华都不在拉萨,西藏党、政、军的工作重担全压在冠三同志身上。当时拉萨的叛乱武装有10000多人,我们的部队不过1000多人。冠三同志临危不惧,指挥若定。首先跟达赖通了三封信,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当叛乱分子向我们进攻时,他和邓少东副司令员采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仅用两天时间就消灭了盘踞拉萨的叛乱武装,取得了军政双胜,在国内外产生巨大的影响。那时的谭冠三是何等的威风凛凛啊,今天居然成了这个样子,想到这里我不禁失声痛哭起来。我觉得首长太惨了!我自己的委屈和怨言顿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的夫人李光明同志在一旁劝我说:“不要难过。今天‘二号’精神不错。你一来,他还认识你,这多好啊!有时有许多人来,他都不认识了。”

说话间到了吃饭时间,我要告辞。冠三同志吃力地说:“碰上了,就吃。我也不招待你,不要走。”

首长这样一说,我只有落座就餐。这是我和老首长在一起吃的最后一餐。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见到他。

1985年12月6日,谭冠三同志在成都逝世,享年84岁。人们遵照他生前遗愿把他的骨灰安葬在他亲手开垦和培植的拉萨八一农场苹果园内。墓碑正面有原国家主席杨尚昆同志题写的碑名:“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政治工作者谭冠三之墓。”墓碑后有阿沛·阿旺晋美副委员长用藏文书写的题词:“谭冠三同志为西藏的和平解放和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西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现在每逢过年过节,常有西藏人民群众和当年进藏的“老西藏”来悼念谭冠三。可以这样说,冠三同志真正实现了他“长期建设西藏,死在西藏,埋在西藏”的豪言壮语。

二号首长,您安息吧!您永远活在西藏人民的心上!永远活在你的老部下的心上!

同类推荐
  •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

    《荷马史诗》是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相传是由盲诗人荷马所作,实际上它产生于民间口头文学。《伊利亚特》以特洛亚战争为题材。战争由“金苹果传说”中特洛亚王子帕里斯裁判造成美女海伦被劫引起,历时十年,史诗主要叙述发生在第十年的五十天左右里的故事。希腊军队统帅阿伽门农的傲慢和贪婪激起军队主将阿基琉斯的愤怒,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战斗和杀戮。
  • 我的幸福何处安放

    我的幸福何处安放

    作者通过对十几位花季少女的采访,将她们只差一步就幸福的经历用口述实录的形式展现出来,其中包括了她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需要的帮助,愿与读者产生共鸣,莫要重蹈覆辙,再次踏上不幸的旅程,更愿每个长辈用温和、恰当的方式带自己的孩子度过那段宝贵的青春岁月。花季少女如同浩瀚的海洋,表面上的起伏不定,是因为内心的汹涌澎湃。每一个激流或暗礁都是她们内心面临的困惑、挣扎、挑战与无助。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动物王国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动物王国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只是不想辜负了相遇

    只是不想辜负了相遇

    青春都相似,欢喜又迷茫,我们都一样,年轻又彷徨。那一年,高子墨遇见了周娴,懂得了付出;陈檬离开了卓轩,学会了祝福;宫屿习惯了商陆,懂得了怜惜;顾绍殊放开了丁帆,学会了放手……就算终有一别,时光会记得我们的相遇。我们遇见爱,也在爱中成长。我们害怕分别,亦在别离后坚强蜕变。《只是不想辜负了相遇》写尽青春唯美遇见与别离故事,深情呈现青春年少的人遇到爱,在爱中成长,也因为爱变得坚强和勇敢的心路历程。
  • 志摩美文

    志摩美文

    同他的诗歌一样,徐志摩散文散发着浓郁的抒情气质,是其个人身心的真诚表白。无论是“草青人远一涧流”的淡雅篇什,还是“凤鸣碧梧暗香浮”的浓艳之章,均无一不是其真挚情情的流泻,是他诗歌另一形式的异化与延伸……这,使得他的散文少了些理性与思辨,氲氤于字里行间的,是一团团浓得化不开的情思。徐志摩的散文非常情绪化并富有个性:《印度洋上的秋思》《我所知道的康桥》《欧游漫录》等满含着玫瑰花般的浓艳与葡萄酒般的醇香;在《伤双栝老人》《我的彼得》等篇章里,缱绻的情丝则如溪涧水般静静流淌……本书汇集徐志摩感怀、记游、叙事之散文精品,分“屐痕”、“自剖”、“心香”、“文思”四辑。
热门推荐
  • 设计概论

    设计概论

    概括介绍了艺术设计这一门科学的基本发展历史、基础的概念分析、学科的基本分类,以及各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知识内容、当代基本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等。并根据我国当代一系列开放政策的需要阐述了艺术设计与科技文化、社会生活的重要关系。同时,本书也对设计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知识技能、经营管理和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能力作了介绍和建议,目的是使学生对艺术设计这一行业在宏观上有一个比较详尽的把握,并能够对其理论的认识也运用,为将来的深造和发展奠定坚实雄厚的基础。
  • 蜡笔小新久违

    蜡笔小新久违

    只是日常,不喜勿喷,新手写作水平有限,实在要喷,别带脏字,不带亲戚,然后无所谓
  • 介为舟禅师语录

    介为舟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文化外宣研究

    中国文化外宣研究

    本书就文化对外宣传的作用、战略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从对外传播和国际交流的大背景出发,对中国文化外宣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与分析.对文化外宣的理论学说、传播规律以及中国文化外宣的发展历程、各种当代形态等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和考察。此外.本书还比较和借鉴了其他国家文化外宣的经验和发展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文化外宣的对策和建议。
  • 亡灵再现的卧室

    亡灵再现的卧室

    本集19篇小说,均以猎奇搜异见长:青天白日,人们怎么会在众目睽睽下,齐齐地亲眼看到死去了的亲人的形象?深更半夜,独居山野小屋,是谁一次次在门外敲门?又是谁整夜就在你的床底吭吭地咳个不停?《天才小黑客》《送你一只间谍手机》《家庭电脑警察助理》等篇,更是综合了当今网络时代的崭新元素,给当代少年朋友提供了展现智慧的舞台,从而使本集集中展现了发生在中小学生中传统与前卫、科学与迷信、古老与新潮激烈冲撞下的生存状态。
  • 二进制虫

    二进制虫

    科学天才异想天开,企图以二进制数据制造填充灵魂的容器,实现人造神计划。
  • 联想你看不懂

    联想你看不懂

    联想的成长和发展,本身就像一个谜题一样。但在多年的业界质疑与担忧中,联想从收购蓝色巨人IBM到柳传志复出又复退,在成为行业巨头的道路上快步前行。联想无愧为国内成功企业的典范,它做大做强到底凭什么?联想曾有过的迷局,也许你也正在或即将面临。本书通过对联想发展历史的回顾和管理体系的剖析,帮你考察联想的发展历史,研究其持续发展的秘密,了解其成功之道。任何一个想要做大、做强、做久的企业领导者,都能从联想的发展之道中,找到一些值得借鉴的管理智慧。
  • 纳尼亚传奇5:能言马与男孩

    纳尼亚传奇5:能言马与男孩

    故事发生在彼得、苏珊、爱德蒙和露茜统治纳尼亚的时期。一天,少年沙斯塔发现自己将被他的养父卖给一个凶恶的卡乐门贵族为奴隶。夜里,他和贵族的战马布里一起逃跑。布里原是纳尼亚会说话的马。沙斯塔和它一起逃往纳尼亚。途中,他们遇到了贵族少女阿拉维斯和她会说话的母马赫温。阿拉维斯是为了不满包办婚姻而逃跑的。于是他们四个便结伴而行。他们历尽艰险,还得知卡乐门王子拉巴达什在向苏珊女王求婚被拒之后,试图突袭阿钦兰的安瓦德城,再进攻纳尼亚。最后,沙斯塔拯救了纳尼亚和阿钦兰。胜利后,他发现自己是阿钦兰王子,原名科奥,自幼被居心不良的叛徒偷走,后被渔夫所抚养。他后来继承了阿钦兰王位,并与阿拉维斯结婚。
  • 穷途末路

    穷途末路

    奶奶是村里有名的好脾气,但我娘进门以后,奶奶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直到我出生后……
  • 总裁的嚣张萌妻

    总裁的嚣张萌妻

    老天爷为什么要这样对她,她第一次执行任务,就失手错杀了费氏财团总裁费凌欧的未婚妻,从此便被这恶魔缠上了身。她会怕他?笑话。可是自己怎么就求上了他?还做了他的贴身助理,被逼着列了一大堆不平等条约。她明明讨厌他来着,怎么就越来越管不住自己的心了?什么?结婚?结就结,谁怕谁。可是你跟那个女人是怎么回事?不守夫道?害她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