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74400000008

第8章 遥远的童声

——读系列绘本“老童谣”

明天出版社推出的“老童谣”绘本系列,含《九九歌》、《吃个核桃上了天》、《月亮月亮明明》、《排排坐》和《我家有个夜哭郎》五种。这是据山东已故民俗学家山曼先生收集的《中国民间童谣》(未刊稿)编撰而成的。现在已有一些出版社注意到童谣的收集和出版,但一般还是以大型汇编的形式,作整理、抢救和保存,这当然是很及时也很重要的工作。明天版的这套书选择了另一种方向,即直接面向儿童,让今天的儿童也尝一尝过去乡野的、原始的儿童文学,听一听这遥远的童声。这也是一种抢救和保存,因为除了书面的保存,让老童谣在一代代儿童的心中活起来,让它们重新成为新一代孩子的记忆和歌唱,它们的生命才会真正承续。这可能是更困难的工作,能否成功,还不好说,但总得有人往这方面努力,才会有成功的希望。就这一点说,我们不能不向明天出版社致以真诚的敬意。

读这些过去的童谣,确实有一种特别悠长的滋味。它们充满天真的野趣,是那么即兴、洒脱、随意、豁达、无拘无束、兴味盎然,它们可以不按常理说话,常会跳出意想不到的句子,但痛快好玩,让人忍俊不禁,这正是儿童思维的产物。它们与书斋里的正规的文学完全不是一回事,却有着乡间、俚俗的妩媚与人情味。所以,用一般作家、学者的眼光,对它们作技巧的、学理的分析,往往是说不到点子上的。因为它们创作、产生的过程,本来就是不一样的。只有尽可能回到这种童谣原本的创作状态,我们才可能比较地接近并理解它们。

让我们举例而言。

在童谣中,有一部分是具有“实用性”的。这是原始艺术和许多民间艺术的共同特征。实用性作品向我们提示了童谣的起源。而童谣的最重要的实用,即在“逗孩子”,所以它们多是妈妈或姥姥们的作品。但也有孩子逗孩子的,比如《干哭没眼泪》:

(一)

干哭没眼泪,

麦子不秀穗儿!

给你个饽饽你不要,

给你个驴粪蛋蛋,

捧着哈哈笑!

(二)

又待哭,

又待笑,

买个饽饽又不要!

烧烧,

烧糊了,

喀嚓喀嚓又没了。

这明显是在逗哭泣的小孩,要把他引笑。在我们南方,也有相似的童谣,如:“一歇哭,一歇笑,两只眼睛开大炮。”在说了哭之后,是必定要说笑的,而说到笑时,一定要奇特,有大反差,要出乎意料,这才能让哭者忍不住笑出来。所以,叙事的逻辑性就顾不得了,听觉的冲击力则一定要大。另一首《芝麻糖》,可能是卖糖者边走边唱的叫卖歌,听熟了,大人给小孩吃糖时会边给边吟,小孩自己也爱唱,一唱就想起了糖:

当儿,

当儿,

卖糖来!

什么糖?

芝麻糖。

掐点边儿俺尝尝?

不用尝——

拿过钱来就是糖!

这里的“掐点边儿俺尝尝”最传神,仿佛看到了馋馋的农村孩子的模样。从这些歌中,可以看出童谣的一些基本特征,即注重押韵,节奏性、音乐性强,形象生动、夸张,逗乐,而且,多少总有点“无厘头”。

“无厘头”据任溶溶先生考证,取自广东方言,就是不讲逻辑、没道理的耍笑,这合于小孩胡搅蛮缠的特点,而这恰是童谣最重要的特色。比如《这个人》:

有个人生来性儿急,

清晨早起去赶集,

错穿了绿布裤,

倒骑着一头驴。

这确是孩子最喜欢的歌,原因就在于不合逻辑,一切反常。这很像西方流传的《颠倒歌》。最近由海豚出版社印行、陆谷孙先生翻译的英国李尔的《胡诌诗集》,内容与此十分接近。看来全世界的儿童都有这样的爱好。再比如,中国南北都很流行、版本极多的《小老鼠》:

小老鼠,

上灯台,

偷油吃,

下不来,

叫他猫大哥背下来,

累得他猫大哥哼哼哼,

拔了萝卜栽上葱。

这里的“无厘头”在于让猫背鼠,结果又来了句“拔了萝卜栽上葱”,似乎毫不相干,其实这里有很多“通感”,这是大人背小孩累得哼哼哈哈,又低头又弯腰,这就想到了拔萝卜栽葱。童谣的妙处就在于似通非通,根本不对,却又有点儿对,儿童的思维就是如此。再如《大雁》:

雁,雁,

摆不齐,

掉到河里哭姨姨。

雁,雁,

齐摆摆,

掉到河里哭奶奶。

这可能确是孩子观看大雁时唱的,但摆不齐要掉到河里,摆齐了为什么也要掉到河里呢?因为掉到河里的事不大发生,这反常,所以孩子喜欢,觉得这样更好玩。“无厘头”体现的,常常是孩子的恶作剧。

儿童会对大人耍“无厘头”,原因是明知大人喜欢他们。其实前面那些儿歌还是大人的即兴作品,多有大人的潜意识在,不过模仿着儿童的心理和口吻罢了。还有些儿歌,则分明是大人的口吻了。如《看家》:

丫头丫,

会看家,

偷老米,

换芝麻。

芝麻细,

炸油蜜,

枣儿糕,

热火烧,

撑得丫头叫姥姥。

这很可能是丫头吃饭时唱的,边吃边唱,随唱随编,作者很可能就是姥姥。又如《搓泥蛋》:

泥蛋,

泥蛋,

搓搓——

里头住个哥哥;

哥哥出来打铁,

里头住个姐姐;

姐姐出来梳头,

里头住个孙猴;

孙猴出来点灯,

烧了鼻子眼睛。

山曼先生认为这是孩子搓泥蛋时唱的,我倒觉得这是大人在干活(比如搓汤圆)时哄孩子的歌,因为那形象和意象都是妈妈或大姐姐所喜爱的,但也是随唱随编,到最后异峰突起,出来了孙猴,还烧了鼻子眼睛,这就能把孩子逗得哈哈笑。看来母亲们的“无厘头”一点不在孩子之下。大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兴趣,根源还是在对孩子的爱。在这些童谣中,逻辑不重要,叙事的连续性不重要,有没有意义更不重要,重要的是好玩,是逗孩子开心,是为着和孩子交流——这是爱的交流。

当然,童谣里也有一些带知识性的篇章,如《九九歌》,就唱出了时令的特点。又如《布谷鸟》:

光棍捣杵,

你在哪住?

我在山后。

山后有啥?

黄瓜炒肉。

给俺吃点行不?

俺还不够。

这里的“光棍捣杵”、“我在山后”、“黄瓜炒肉”、“俺还不够”,显然都是模仿布谷鸟的叫声,唱着儿歌,也就加深了对这种象征春天的鸟的印象。但在传统童谣里,这种有知识性的作品,并不是最主要的,而这些作品同时也依然是逗乐(《布谷鸟》就是儿童与鸟声的对唱游戏);至于教育性的作品,那就更是凤毛麟角了。原因很简单,童谣就是让孩子开心的,就是大人与孩子同乐的,这是一种游戏性作品,是针对学龄前幼儿的,它不是“教育儿童的文学”。

在拙著《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中,我将那些具有一定教育作用的儿童文学归入“父爱型”(这种教育作用也仍须经由审美而获得),而将那些不具备教育作用的、仅为传递母子间的爱的作品归入“母爱型”。其实大量早期的童话,包括贝洛童话、格林童话中的许多篇章,都属于母爱型,要在其中找教育意义往往是勉强的。另有一种表达儿童的眼光和心理,体现他们对成人管束的反抗,并体现他们内心狂野想象与恶作剧的作品,我则归入“顽童型”。事实证明,世界儿童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品,并不只属于“父爱型”;“母爱型”与“顽童型”中都有极优秀的佳作(此外,“自然的母题”也有大量佳作)。而上述那些“无厘头”的童谣,正应该从“母爱型”与“顽童型”的角度去解读,这才能得其妙处。周作人曾经批评过民国年间所编的《各省童谣集》,此书对一首首儿歌都要找出“教训”的意味,仿佛它们本来就是正经的教材,于是弄得趣味全无,“一首歌谣也还不让好好的唱……那些儿童可是够受了”(见《读〈各省童谣集〉》,写于一九二三年)。但愿这样的时代是真的过去了。

二〇一三年二月

同类推荐
  • 中华神秘文化:堪舆文化

    中华神秘文化:堪舆文化

    堪,天道也;舆,地道也。堪舆,以河图、洛书为基础,结八卦九星,合阴阳五行之生克制化,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密切配合。故把天道运行和地气流转以及其中的人合为一体,从而推断或改变人的吉凶祸福,寿夭穷通。让我们纵观堪舆之浩瀚,取其精华,造传奇,旺家运。
  • 山西四大梆子唱本精粹

    山西四大梆子唱本精粹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风筝

    风筝

    金开诚编著的《风筝》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风筝相关知识。《风筝》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百家姓:古代最流行的启蒙读物(国学网原版点注,党明德审定)

    百家姓:古代最流行的启蒙读物(国学网原版点注,党明德审定)

    《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华姓氏的文章。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68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124个。《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这也是能够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因素。《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主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 山河扣问

    山河扣问

    山河扣问,是邓涛在叹惋历史文化足迹中,娓娓道出的对生命、对往昔的体验感知;是通过心灵关切探寻着沧桑世道是非曲直的文化捕捞;是用内心独白式的温润对秦砖汉瓦的深情抚摸;是一支秀气的笔,在拨开朦胧,于迷雾中印证自己紧抱不弃的人生信条。
热门推荐
  • 骖鸾录

    骖鸾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基金赢利精要

    基金赢利精要

    本书不同于一般的基金理财书籍,它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深入剖析了中国基金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带着你走进基金公司,揭示了基金公司是如何运行的?基金经理们是如何选股选时的?教你如何踏准节拍,选择多生金蛋的好“基”,真正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同时书中还深入分析了基金投资中的一些误区,提出了规避风险的策略和技巧。总之,这是一本多方位指导基民的投资实用手册,既可以作为投资者理财的实用宝典,也可以作为基金公司教育投资者、指导与客户沟通的培训读本。
  • 黑洞另一端

    黑洞另一端

    他望着眼前的一切,那些记忆在眼前跳着舞。就算救了这片天空,也远不及你的一笑。
  • 你凭什么工作比别人好

    你凭什么工作比别人好

    在职场中要战胜自己,就要剖析自己、正视自己、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如果我们被眼前的安逸冲昏了头脑,在职能学习中不做好准备的话,就会常常处于被动状态,被周遭的人与事牵着自己的鼻子走。提高职能学习,主要是在工作上找到高效率的方法,在本书中提到的36个方法,会使我们在职能学习中茅塞顿开,并在不经意中改变现有的职能学习方法。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发现通过对职能学习方法的改进,自己明显比周围的人更胜一筹,人生也许就从这个时候开始创造奇迹……
  • 染梦江湖

    染梦江湖

    古人以博弈二字形容人世间的阴谋,算计,较量。博,乃六博棋,奕,即为围棋。漫漫云端之上,曾有两位翩翩公子,下了一盘天外之局。围棋,十九横,十九纵,三百六十一位,便阅尽了世间纷争离愁。江湖,在于国与国之间,在于人与人之间,在于,你我之间。
  • 画与日记

    画与日记

    一个因患上未知死亡病,而被隔离的小镇。这里的居民,有高达百分之十的恐怖几率在成年阶段,都会莫名其妙的昏迷,直至死亡。而十六岁的穹在某天,却意外喜欢上了小镇上的同龄少女—琴,但不久后,他并未逃过十分之一的厄运,从而被带离到外界接受治疗…命运轮转下,两人之间只剩下了昔日的画与日记…
  • 蒙斋笔谈

    蒙斋笔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边位面

    无边位面

    秦林和诸多穿越者一样,被车撞到异界,在昏迷中女朋友的话,让他在这龙蛇混杂的世界靠着金手指生存下去。
  • 梦幻西游大主播

    梦幻西游大主播

    叶健是一位普通的梦幻西游玩家,在穿越后,他发现原本的将军令竟然变成了一个神奇的U盘!打书炼妖、资源鉴定,这些搏几率的玩意,担架还是逆袭统统由他说了算!晚秋、半夏、冥想…这些CC的万人主播,都将是他的跟班小弟!【新书:《梦幻西游引领商团》】
  • 不良王妃:让爷贱笑了

    不良王妃:让爷贱笑了

    王爷说:我家王妃性格软,我说一她不敢说二。全京城群众呵呵:烧毁你的床赶走你小妾的人是我们咯?王爷你这么牛逼,你咋跪着说话?王爷又说:我家王妃胆子怂,我往东她不敢往西。全天下人民呵呵:夺了你的兵差点废掉你军舰的人是我们咯?王爷你这么牛逼,你咋还跪着说话?王爷还说:我家王妃脸面薄,我让她跪下她绝不敢站着。王妃呵呵:王爷你这么牛逼,要不你站起来说话?“不不不,宝宝让跪我就跪,让跪多久跪多久!宝宝牛逼!宝宝宇宙无敌帅!”众人:脸是一个好东西,王爷拜托你要一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