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974500000010

第10章 风筝不断线

——怀吴冠中先生

窗外飘着细雨,天空的颜色怪怪的,像放旧了的宣纸,不黑不黄的。打开电脑,屏幕上跳出吴冠中先生去世的消息……几年前就听说过吴先生的身体不好,但总能在《新民晚报》上读到画配文的“画作诞生记”,寥寥数语,把一幅画的精髓道出,读来令人心清气爽。这也给我一个错觉:吴先生的身体很健康,还在不断地思考、创作。

我想起了十年前,与他一次温暖的“交往”,尽管仅仅通过电话短短的几分钟,但令我终生难忘。当时我在一家报纸做副刊编辑,为了美化版面,在每期副刊的版心都要放一幅画,因为喜欢吴先生的画,正好又刚买了他的一本画册,感觉他的画很有诗意,与版面上文字气息相和,便想请他答应我复制上版。我从一位老师那里要来先生家的电话,没有考虑太多就莽撞地打了过去。说实话,我对所谓的艺术大师是有一个预先的心理准备的,比如,他们都很狂,口气很大,脾气更大;更何况,吴先生是什么人,在我这样的后生小辈面前摆摆谱儿就太正常了。电话是吴先生本人接的,尽管今天我已经记不起他具体的声音了,但是听到这声音的感觉我却总也忘不了,它立即解除了我的心理戒备,没有什么“大师”这些吓人的东西横在我面前,听明白了我要求后,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惊喜中我反而有点愣住了,要知道完全不相识啊,他的语气中却是那么真诚和信任。这鼓励了我,又多提了一个要求:吴先生,能不能给我一个您的签名手迹,我做在版面上。这是一个给他添麻烦的要求,他可以搪塞我去他的画册上复制嘛!没想到,他又是毫不犹豫地说:好,给我你的传真号。我报给了他,道了谢,说了再见。几分钟后,签名传过来了。整个事情就这么简单,以后报纸印出来,我给他寄报纸,但也没有再去打扰他。

吴先生恐怕早就忘了还有这么一件事情,但在我却由衷地感觉到他的那种善良和亲切。我常常在想,一个人对待陌生人的态度能够看出这个人的本来面目,能够体现出何以为“德”。相反,有些人在熟人面前一副面目,在陌生人面前却掩藏不住自己的本来面目。当个小编辑,什么样的大名人都能碰到的,比如有一位杂文家,常给人以有风骨、主持正义的印象,有一次电话中,他完全忘记了我们曾经见过和他当时的热情洋溢,冷冷地对待着我的约稿,像审犯人一样居高临下对我问话。我想他不愿意写稿很正常,我也没有理由见怪,但他对待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就这么防备、冷漠,是不是透出了一点他心地的不善?我没有接着推理下去,也没有提醒他我们见过面,而且以后在其他场合也再见过,他对我这样的小人物也表现出某种“关怀”的样子,但不知为什么,从那个电话之后,我在他充满仁义道德的文字中总是读出“道貌岸然”来,至少,他的冷漠的声音实在让我无法校正这个印象。

这种天壤之别,更让我敬佩吴先生。我想一个人做出不凡的成绩,拥有无上的权力,或者拥有子孙用不完的财富,都用不着大惊小怪,能力加机缘总会产生这样那样的能者。这些也都是人世间闪光的东西,不时会引来羡慕的目光。但羡慕不是尊敬更不是敬慕,一个人可以让人羡慕,但不一定能够让人敬慕,因为敬慕、敬仰是内心中对另外一个人最真实的评价,它是没有功利的,是金钱买不来,权力逼不到的。而一个人,能够让他人,特别是与他素无瓜葛的人从心底里敬仰,这个人才是真正的不朽者。我想,吴冠中先生就是这样的人。

我不是无缘无故地敬仰一个人。我听到过很多他的故事,我买过他的自传和文丛,为那朴实、直率的文字流过泪,特别是读到做乡村教师的父亲省吃俭用供他读书的细节,我眼睛不由得湿润了。我也看过很多别人写他的事情,写到一张画就能卖出几百万上千万的画家,家里不过百来平方米的老房子,前几年连简单的装修都没有,就是水泥地;而他的画室也不过十几平方米,画大画就蹲在地上,一边画一边卷。直到一九九五年,七十七岁的他去参加画展,“那天下着倾盆大雨,吴先生和夫人在雨中等了一个多小时打不到车,后来加两倍的钱才找到一辆出租车,到了美术馆的时候,两个人身上都淋湿了,大家看到他们都感慨万端”。我还读到过他的文章《自行车,我的宝马》:“自行车正是我的宝马。我骑着它上班挣口粮,抚养妻儿,我骑着它到处写生,寻觅艺术。我的绘画作品大都是伏在自行车上爬进我那阴暗的破落之家的。想当年,身强力壮,忽然想起香山的一片白杨林可入画,快马加鞭一小时到达,但很失望,立马回头,刚抵家,邻居正叫分过冬白菜,想载艺术而未成的宝马立即改驮白菜了。”一点也不矫情,几十年了,甚至在巴黎的洋墨水都喝了,他还是那个宜兴乡下的农家孩子,一直没有改变农家子弟的本色,尽管他的头上闪着大师的光环,他的画已经让有些人觉得就是大额的存单了。但这些与他有什么相关?真正的大师不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飞得再高也是不断线的风筝,那根线总是牢牢地被生养他的土地和人民牵着。对于他们而言,高扬着的是高贵的灵魂,而不是金钱、名誉和地位。

“越到晚年我越觉得绘画技术并不重要,内涵最重要。绘画艺术毕竟是用眼睛看的,具有平面局限性,许多感情都无法表现出来,不能像文学那样具有社会性。在我看来,一百个齐白石也抵不上一个鲁迅的社会功能,多个少个齐白石无所谓,但少了一个鲁迅,中国人的脊梁就少半截。我不该学丹青,我该学文学,成为鲁迅那样的文学家。从这个角度来说,是丹青负我。”——这并不说明画家与作家孰高孰低的问题,而是说明一个画家的清醒和勇气,道义与担当。

“在巴黎已成名家的华裔老同学们的作品中,我感到一种与众不同的亲切,听到了乡音……他们在西方世界赢得了成功!……我珍视自己在粪筐里画在黑板上的作品,那种气质、气氛,是巴黎市中大师们所没有的,它只能诞生于中国人民的喜怒哀乐之中。……无极和秉明去年都曾回国,都到过我那破烂阴暗的两间住室里。为了找厕所,还着实使我为难过。我今天看到他们优裕的工作条件,自卑吗?不,我虽长期没有画室,画并没有少画。倒是他们应羡慕我们:朝朝暮暮,立足于自己的土地上,拥抱着母亲,时刻感受到她的体温与脉搏!”——这是赤子之心!这是化不开的浓情,就像他的画,有些地方色淡如无,而有些地方浓烈得化不开,人生如画,画如人生!

去年早春,在西湖边上漫步,满目被春风柔软了的万千柳条,恰那日阴天,俨然吴冠中的水墨,我登时想起了这位可敬的老头。每一年我都会去西湖走走,七十多年前,这里也是吴先生青年时代学画之地,时光重叠、交错,明年的垂柳还会想起那个当年曾经画过她的人吗?

二〇一〇年六月二十七日凌晨

同类推荐
  • 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

    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

    本书作者从三国文化的表情、三国人的背影、三国人的习俗、三国人的民族性以及三国的未来等方面来比较和认识了中日韩三国人的文化风貌。
  • 孟子:雄辩时代的斗士

    孟子:雄辩时代的斗士

    孟子奋然继起孔子的志业,“虽千万人吾往矣”,就是他最真确的写照。《孟子:雄辩时代的斗士》还原了孟子的经典、孟子的思想所处的真实历史场景,孟子的观点和想法在列国争雄的时代远远不是主流,而孟子所讲的道理也不为当政者及时人所理解,所以孟子要周游各国,大声陈述自己的观点以对抗时代。本书以《孟子》为依据勾勒出了战国时代的孟子形象:承袭儒家理想的孟子,奋然继起孔子奔走游说的志业,为维护儒家理想而战。
  • 发现陕西:雄伟壮观帝王陵

    发现陕西:雄伟壮观帝王陵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和丰富的内容介绍了从上古到明代陕西境内的帝王陵墓,详细阐述了不同时期概况、各陵的形制和墓主人以及不同时期帝王陵的特点等。以精确的考古数据作支撑,以小资料链接作为知识的补充外延,充实了全书内容。图片精美,大部分由作者亲自拍摄,可观度较强。
  • 中国现代文化论争

    中国现代文化论争

    本书是一部系统论述中国现代文化论争的学术专著。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文化史中的重要范畴,是文化延续发展互为因果的两个重要方面。文化冲突通过言论所表现出的不同思想观点的冲突就是文化论争。中国现代文化论争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方方面面。本书仅围绕着白话文与文言文、新文学与旧文学、反孔与尊孔、基督教存废、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科学与玄学、中国本位文化与全盘西化、中医与西医等八个方面的论争展开讨论,探讨不同论争观点提出的背景、动机,论争的内容及其结果,进而展现中国现代文化曲折发展的基本线索。本书史料丰富,见解中肯。
  • 《三国演义》在日本

    《三国演义》在日本

    本书以丰富的资料论述了《三国演义》传入日本后流行及其对日本文学的影响(发现),并被根据日本民族性格和日本文学传说特征进行了增补与改造(重构)。还以比较文学的角度将《三国演义》和日本古代文学典籍进行了比较研究。
热门推荐
  • 分身者

    分身者

    即使我天生是嗜血的凶徒,即使我注定了这一生十恶不赦,即使整个世界已沦为罪恶的废墟,我仍然会用我全部的生命来拯救你,助你逃脱牢笼,寻找你梦中的自由。我的生命终结在此,只能期盼你替我活着,能够自由的呼吸和歌唱。他们本是兄弟,却走上完全相反的人生道路,一个维持社会正义当了警察,另一个却是天才般的犯罪者。他们不知彼此的血缘关系,却能惺惺相惜走到一起,感受着彼此的呼吸,甚至爱上了同样的爱人。一场跨度长达二十八年的荒谬基因实验,两个无辜的实验品,无论警察还是犯罪者,都不过是牢笼中无力挣扎的实验者,为了追求梦中的自由,他宁愿万劫不复,用自己的死来换来哥哥的自由。天才般的犯罪计划,无人能超越的犯罪天赋,他的横空出世让整个城市为之恐慌,所有警察都对他束手无策,只有一个人能读懂他的心思,那就是他的哥哥。他们是兄弟,是情敌,是警察和犯罪者,是你死我活的对手,他甚至放言,一定要让他为爱人的死付出代价,可为了他的自由,他仍然飞蛾扑火的奉献自己的生命。当他自以为打破了禁锢的牢笼,没想到却滑入更加黑暗的无底深渊,已经死去二十八年的父亲站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他才知道,这荒谬的一切,竟然源于数十年前一场生离死别的跨国虐恋……
  • 我当的哥那些年

    我当的哥那些年

    杨瑞,一个扑街网络写手,为了生活为了不再坑爹啃老,申请成为了一名滴滴网约车司机,本想只是多份收入的他却万万没有想到,在他当的哥的这几年却一路香艳不断还遇贵人提携……
  • 小小姐班花朵朵系列:我是艺术生

    小小姐班花朵朵系列:我是艺术生

    初中,是启发思想的求学时光;初中,是友情滋长的甜蜜时光;初中,是少年成长的重要时光;初中,是令人难忘的美好时光。女主角夏梦正处于升读初中的人生关键时刻,差强人意的成绩差点儿让她跟心仪的中学绝缘,幸好她没有放弃对美术的热爱,鼓起勇气投考城中有名的艺校——“艺林附中”。夏梦梦想成为出色的漫画家,可是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美术训练,她在学习路途上困难重重,频频撞板,笑料百出。尽管如此,她的中学生涯依旧是美好的,她认识了一帮个性独特的好朋友,大家一起欢笑,一起悲伤,一起奔跑,一路向前。青春是一支画笔,夏梦用它画出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 进击!摇滚甜心

    进击!摇滚甜心

    摇滚少女乐队进击史~本作不拘于主角的成长,更致力于描写人物群像,用文字呈现一群青年音乐人的青春印记。
  • 元诗纪事

    元诗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集注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集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Discourses

    The Discours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宁高宁空降北京前后的中粮命运

    宁高宁空降北京前后的中粮命运

    《中粮命运》这本书通过中粮这家老外贸企业的再造和转型历程,表达出一种有新意的观点,即未来国企正在进行一种“分化”:一种是以市场导向为主并从产权制度体系和企业管理体系两个层面上寻求突破,从而成为新的市场竞争主体的现代新国企;另一种是以公益导向为主以市场导向为辅,核心竞争力建立在相对垄断资源基础上的战略性国企。在本书著者看来,以市场为导向的产权制度突破和企业管理体系的规范,当是竞争性国企的路径选择。而随着改革进程的加快,战略性国企将出现进一步“分化”,其中的一部分将转变为竞争性国企。这就需要进一步的打破垄断和突破固有的产业格局。这种探索是有益的。
  • 火爆王爷的顽皮王妃

    火爆王爷的顽皮王妃

    一块诡谲的玉佩,带着她来到这个王朝,却魂体分离,被私奔新娘拿来待嫁,她玩笑游乐,却误惹君心。他是“帝景”最尊贵的王爷,战无不胜的将军,他对敌人残酷冷血,对女人更是不屑一顾,然而却被她的笑靥迷了眼,一心的柔情只想把她留在身边,宠着,溺着…在一次次的逃离,一次次的追逐,她一不小心就沉迷在他醉人的宠溺里。而他,也失了自己的心。在这场追逐战中,先爱先输是不变的定律…片段一:“王爷,王妃今日出府了。”暗卫对着坐在桌前的男人道。男人挑眉:“可有遇到瞎了眼的苍蝇?”暗卫冷汗,答:“王妃今天遇到了丞相之子。”男人蹙眉,“他做了什么?”“他…王妃称赞他漂亮。”男人瞬间拍桌而起,怒气狂飙,“去,废了那只苍蝇。”前段二:某女发现了墙下有个狗洞,兴奋的回去收拾东东准备跑路。再来男人站在洞边,旁边几个人拿着铲子埋洞。“爱妃这是要去哪呢?”“嘿嘿”某女边后退边傻笑,“王爷兴致甚好,连狗洞也能发现。”男人咬牙,怒极反笑,“本王要是不把这些狗洞给补实了,就怕有只小东西给钻错了。”“丫丫的,宫景倾我要和你拼了。”终于长期位于欺压下的人儿终于爆发。“乖,等一下把那只雪狐送你。”“真的?”“你现在跟我回去就送你。”“哈,那我们快走快走。”
  • 凡女修真:腹黑小毒仙

    凡女修真:腹黑小毒仙

    【玄幻女强】【已完结】她,带着前世记忆重生在美男浴池里的丑小妹!谁说女子不如男?说女子靠朱颜?前世她美貌矜持却遭到亵渎,今生她九岁便要独树一帜,一人掌控着无数种招牌毒药。容貌只是一副皮囊,她可以随意切换。情药才是毒药,男人一招就降。她,时而懒惰如泥,时而嚣张成性,时而放荡难收,时而其貌不扬,时而又令天下男子为之痴狂!她,为了达成目的可以辣手摧美男。她,为了复仇更可舍身手刃了自己。她,仙界不收魔界不留的医仙妖女。她,曾经只是一个9岁无害的女孩……且看一个女子如何蜕变成蝶,纵横异世,佣兵天下,翻云覆雨,欺男霸女,仙乱红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