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共36章)
↓↓
第1章 理智地爱,才会让孩子未来更美好
第2章 错误的爱是一种软暴力(1)
第3章 错误的爱是一种软暴力(2)
第4章 错误的爱是一种软暴力(3)
第5章 错误的爱是一种软暴力(4)
第6章 错误的爱是一种软暴力(5)
第7章 错误的爱是一种软暴力(6)
第8章 错误的爱是一种软暴力(7)
第9章 正确的爱,才能真正保护孩子(1)
第10章 正确的爱,才能真正保护孩子(2)
第11章 正确的爱,才能真正保护孩子(3)
第12章 正确的爱,才能真正保护孩子(4)
第13章 正确的爱,才能真正保护孩子(5)
第14章 正确的爱,才能真正保护孩子(6)
第15章 爱孩子,尺度很重要(1)
第16章 爱孩子,尺度很重要(2)
第17章 爱孩子,尺度很重要(3)
第18章 爱孩子,尺度很重要(4)
第19章 爱孩子,尺度很重要(5)
第20章 爱孩子,尺度很重要(6)
第21章 爱孩子,尺度很重要(7)
第22章 错误的爱,会伤了孩子(1)
第23章 错误的爱,会伤了孩子(2)
第24章 错误的爱,会伤了孩子(3)
第25章 错误的爱,会伤了孩子(4)
第26章 错误的爱,会伤了孩子(5)
第27章 错误的爱,会伤了孩子(6)
第28章 错误的爱,会伤了孩子(7)
第29章 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孩子才能学会爱(1)
第30章 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孩子才能学会爱(2)
第31章 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孩子才能学会爱(3)
第32章 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孩子才能学会爱(4)
第33章 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孩子才能学会爱(5)
第34章 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孩子才能学会爱(6)
第35章 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孩子才能学会爱(7)
第36章 后记
同类推荐
父母不该说的10句话
本书详细剖析了家庭教育中经常遇到的典型案例,以此来提示父母,对孩子说话一定要把握尺度,注意分寸,不要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编写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所有的父母终止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语言伤害,提醒父母们嘴下留情,在平时不经意或者生气时,也要做到言语谨慎,对孩子的未来人生负责。加油,小子!(美国高中陪读笔记)
为了给儿子一个健康的少年时代,作者带儿子来到美国读高中,整个陪读过程引发了作者大量的思考和改变。原以为带儿子脱离中国教育就是走出了苦海,但事实是儿子适应一个全新的文化环境也并非一件易事,来到美国后不可避免地成为外乡人,如何融入当地生活颇具考验,近距离接触美国教育,作者对如何教育一个品格完善的孩子也有了新的思考……本书既是对中美教育、少年成长之对比反思,也是少年留学生家长必备的文化预习,以帮助孩子在巨大差异中尽快获得平衡,更好地放眼这个广阔世界。培养孩子好性格就这么简单
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一位教育家曾说:“性格所具有的一切特质是人的成功与幸福最根本和最直接的影响因素,而帮助孩子发现自我价值并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珍贵的礼物。一个具有良好性格的孩子,往往比别人更容易获得成功。”但性格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出来的,特别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正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时如果父母注重对孩子进行积极的性格培养,那么孩子长大成人后就会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天下没有完美的孩子,也没有完美的父母。但是,任何父母只要用心就能找到一些培养孩子好性格的方法,让孩子从小就自信、阳光、活泼、乐观、坚强……13岁前,“富养”女孩的100个关键
13岁前,是孩子一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孩子的可塑性非常大,性格、习惯、人格、素养等方面将会基本定型,从而成为孩子一生成长的奠基石。男孩与女孩的培养方式与培养侧重点不同: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本书从探秘女孩一生的成长、让女孩具备做人美德、培养女孩优雅的气质、培养女孩的开朗性格、培养女孩强大自信心、让女孩拥有丰富知识、培养女孩的独立能力、让女孩拥有成熟心智、培养女孩的良好习惯等9个方面总结了“富养”女孩的100个关键,从而帮父母更好地培养女孩。
热门推荐
应你一声许,伴我过余生
世上的爱情有很多种,有的人是一见钟情;有的人是日久生情;有的人是青梅竹马。无论是哪种爱情,总是需要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那才是最合适的爱情。成昀宥和顾溪,他们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对成昀宥来说,顾溪是他从小就认定的人,无论如何,都要守护着她。对顾溪来说,成昀宥是她从小就依赖的人,无论怎样,他都会在她身边。笃定
新一代青春文学领军人物、8090最热少女作家。夏茗悠青春成长小说文集,《笃定》为你讲述学生时代的日常、初涉社会的困惑迷茫,以及青春的情感与梦想。这本文集,起名《笃定》是因为,其中的每个短篇都在讨论人物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产生冲突后的出路,这个集子中所展示的正确的选择多为一种对自我的可贵坚持。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为睿智有担当的成人,但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却又往往困难。在写作中,我在努力尝试着寻求社会与个人、理性与感性、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平衡,如果大家也能从主人公们身上找到自己,从他们的生活经历中悟出对自己实现社会认知与自我认知、建立个人身份与人生价值有所帮助的一点东西,对写作者而言,这便是最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