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精致、洋派、灯红酒绿,对20世纪初静安区的描述,这几个是高频词。2009年,就在这个昔日摩登上海的典型代表内,推出红色旅游,是为上海首创。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不禁重新打量这个地方。于是,人们发现在当年大亨、富豪、明星、名媛频繁往来的路上,毛泽东、陈独秀、蔡元培、蔡和森、向警予、刘长胜等革命先辈也曾经健步走过。富有卓识远见的中国共产党人,深知必须把革命的火星,撒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方,借势燎原。他们运筹帷幄,甘冒风险,在这个十里洋场的中心,用高度的智慧和无畏的勇气,展开一场场革命行动,留下一串串英勇的足迹,筑起一座座丰碑。
红色旅游景点从2009年3月底开始免费开放,首批景点中有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毛泽东旧居、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暨刘长胜故居、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上海蔡元培故居共5处。游客数量瞬时井喷,免费开放的第三天,每个红色景点的日访问量都直线攀升到2000多人次。考虑到景点的负荷力,不得不采取限流措施,每个景点每天规定的游客数量为800人次。2015年静安、闸北两区合并,红色旅游资源得到扩容。
现在请随我追寻先辈的足迹、缅怀先辈们的功绩,翻阅他们激情燃烧的革命年华。
蔡元培故居:静安区华山路303弄16号
蔡元培先生在上海多处居住过,位于华山路的故居是一幢独立式花园洋房,是蔡先生在上海的最后一处住所,也是国内保存最完好的一处故居。蔡元培先生被毛泽东同志赞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比较教育季刊》1993—1994年评选出的世界100位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政治家、记者、心理学家、诗人、宗教家之一。
1984年,蔡元培故居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故居的陈设基本保持蔡元培先生生前的原样。陈列馆建筑面积210平方米,展馆分为三大部分:一、从刻苦攻读到教育救国;二、中国近代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奠基人;三、志在民族革命,醒在民主自由。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成都北路7弄30号
中共二大会议旧址是中共一大代表、中央局宣传主任李达的寓所,旧址中的摆设根据李达及其夫人王会悟的回忆重新布置。会址纪念馆为两排东西走向的石库门里弄住宅建筑,砖木结构,建筑面积约2282平方米,基本保留了1915年始建时的建筑风貌。纪念馆展区面积1170平方米,由序厅、中共二大展厅、党章历程厅、中共二大会议旧址、平民女校旧址展厅、临时展厅六个展区组成。
就在这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第一次提出了党的统一战线思想,制定了第一部《党章》,第一次公开发表了《中国共产党宣言》,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对工人运动、妇女运动和青少年运动提出了要求,第一次决定加入共产国际,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
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暨刘长胜故居:愚园路81号
刘长胜在1937年8月受中共中央委派来上海重建党的地下组织,后来任中共中央上海局副书记。他在上海愚园路81号的寓所同时也是中共中央上海局的秘密机关之一,中共地下党上海市委书记张承宗,也曾居住在该房屋的三楼。
2001年愚园路改造时,为保存好中共党史上这一重要文物,将楼房先向房屋轴线南偏东35°方向整移70米,再向偏北方向26°整移80米。整个陈列馆建筑面积约为800平方米,共设有四层展览区,底层复原了文委筹建的左联联络地点“公啡咖啡馆”,以两部视频短片《都市传奇》《建筑的故事》再现了刘长胜故居在解放战争时期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刘长胜故居在旧区改造中整体平移得以保护的故事;二三层通过人物雕塑、场景展示、情景模拟、实物陈列等一系列表现手法,展示了1937年—1949年期间,在刘晓、刘长胜、张承宗等同志领导下的中共上海地下组织发展、斗争历程;四层静安文史藏品专题展则集中展示了地下党老同志及其后代珍藏了六十余年的珍贵史料。
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历史纪念馆:浙江北路118号
中共三大后中共中央局在沪机关秘密所在地三曾里,在“一·二八”事变中毁于战火。原闸北区将闸北史料馆改建成中共三大后中央局机关历史纪念馆。
纪念馆由中心展区、分中心展区及一个多功能厅组成,主要展示中共三大召开后的一段历史,展馆中陈列着已被侵华日军炸毁的“三曾里”办公楼模型。中心展区主题是:“永恒丰碑、党史辉煌”,主要陈列中共三大召开后,中央局机关由广州迁址闸北“三曾里”的办公史料;分中心展区主题是:“永恒记忆、红色闸北”,主要陈列中国共产党在闸北领导一系列革命斗争的“红色闸北”史料。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都北路893弄3—7号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位于成都北路899号(原北成都路19号C),是一幢一楼一底、砖木结构、坐西朝东、沿街的二层楼旧式石库门住宅建筑。1959年,该旧址被列为上海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诞生70周年前夕,静安区委在旧址内建陈列馆对外开放。1999年,因成都路高架工程建设需要,在成都北路893弄7号易地重建新馆,并于2005年再次修缮。陈列馆用浮雕、蜡像、场景复原、多媒体演示等多种形式,再现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开会、印刷革命刊物、开办夜校、领导工人运动的斗争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