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7700000005

第5章 佛教与禅(1)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其中尤以佛教创立最早,经籍有8,000多部,教义体系最庞大,哲学意味最深邃,影响也最深广。恩格斯说:“人类到释迦牟尼佛时代,辩证思维才成熟。辩证法最初来源于佛教。”据粗略统计,当今全世界的佛教徒已超过6亿人,尤以中国人为最,而且成迅猛发展趋势。胡适先生曾说:“不懂佛学,就不懂中国文化。”

一、佛教的产生

什么是佛教?一般指释迦牟尼的言传身教。佛,是人格的最高标准。佛所说的经典、佛典,及其所昭示的义理规则,是一种道德教育。在印度,佛就是“觉”,即大彻大悟的觉解,“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中国佛教把“觉”解释为心灵的自我直觉。与生俱来的本体觉悟,称为“本觉”;在修养中得到的称为“始觉”。由“始觉”实现“本觉”,进入佛的境界,即可实现自我超越。说穿了,佛教就是在教育我们做一个人格高尚的人。视它为迷信,是大大的误解或无知。

佛教是在反对婆罗门教不平等的种姓制度的过程中创立起来的。婆罗门教是古印度(公元前3,000年上下)正统的居统治地位的宗教。它把所有的人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僧侣或祭司),是当时社会知识的垄断者和精神生活的指导者,被誉为“人间之神”;武士和军人为“刹地利”,是世俗政权和王权的支柱;农民、手工业者、商人被称为“吠舍”,属当时社会生产者阶层;雇佣劳动者和奴隶被称为“首陀罗”。婆罗门是从“梵天”(好比上帝,万物由它创造)口中生出的,天生高贵;刹帝利从梵天肩上生出,低一等;吠舍从梵天膝上生出,再低一等;首陀罗从梵天脚上生出,地位最低。后来反对婆罗门教的“沙门”思潮(自由思想)纷纷出现,释迦牟尼在出家前,对96种外道都涉猎过,认为全非彻底了生脱死之法。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族姓乔达摩,释迦为其种族名,牟尼是教徒们对他的尊称,即“圣人”,有如中国的孔子(两人几乎同一时代)被称为“孔圣人”。释迦牟尼大约生于公元前623年,卒于公元前543年,是尼泊尔(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贩王的太子,母亲名摩耶,属刹帝利种姓。

成语“借花献佛”,一般人理解为献给佛祖释迦牟尼。恰恰相反,是他前世(善慧仙人)闻普光如来出世,觅花献佛,至普光佛所散五茎花,花于空中化为花台。普光佛授记善慧:将来成佛,号释迦牟尼。(载《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

传说临产的摩耶皇后回娘家途中,繁花盛开,婆罗门树枝垂到了她身边,她伸手握住端然而立,悉达多太子就从她右腋降生。他生下来就能说会走,向东西南北各走七步,然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高声说道:“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唯有真理至上)。”他浑身金黄色,有32种异相,其父为他取名悉达多,意为奇异吉祥。占相师见了断然道:“如果出家,能证成佛果。”他从小接受婆罗门教育,有绝世的睿智,少年博识,遍寻远古哲人的遗教,十二三岁时已精通当时的各种学问及武艺。

17岁时父亲要他继承王位,娶邻国的王女耶输陀罗为妃,生一子(后随他出家)。他生性悲天悯人,观察到动物世界的弱肉强食,目睹印度战争的相互残杀,想寻求一个真正和平的途径。见有病、老死者最终成为白骨一堆,见托钵持杖的修道比丘怡然自得,十分羡慕。这些都促使他思考如何解脱世间痛苦。29岁时,他于十二月初八半夜偷偷出家去修道,以求得宇宙人生的真谛。

阿陀罗是他的第一位老师,他掌握了苦行术后,“离情去欲”,和树林中的苦行人一起,6年而不得解脱,就到尼连禅河洗身,接受林中牧女苏耶妲的乳糜供养。父亲劝阻他无效,只好在亲族中挑选侨陈如等5个弟子随他去波罗奈的鹿野苑中去苦修。他仍未找到解脱之道,放弃了苦行,独自到10里外的一棵毕钵罗树(后人称为菩提树,“菩提”意即对佛教真理的觉悟)下坐禅,铺上吉祥草,盘腿打坐,发誓“不证到无上正觉,终不起坐”。

七七四十九天后的十二月八日凌晨,明星出现时他豁然大悟:世间万事万物的存在都因一定条件而产生(因缘而起),只要条件发生变化,该事物将不复存在。由此而生彼谓之因,依此而成彼谓之缘。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宇宙万物皆无自性,自己不能决定自己,依赖于某种因缘(条件转移),便是“空”。同样,人生在世不过于执著,生、老、病、死、苦等所有烦恼自然也就解脱了。这条“真理”就是后来佛教学说的基础理论——“缘起论”。从他修道过程来看,不太注重信仰、苦修,更重视“智慧”和觉悟。他“从老死逆推至无明”,大彻大悟,获得无上正等正觉,最终证成佛果。悉达多太子的诞生乃至出家成正觉,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释迦牟尼悟道成佛时已经35岁,后收徒传法,到鹿野苑去度化离他而去的侨陈如等5位弟子,初转法轮(首次说法),并开始建立教团。他的堂兄弟阿难陀提婆达多,异母弟难陀,儿子罗怙罗都随他出家。随后他又到印度北部、中部的恒河流域说法传教,就像孔子周游列国一样。摩揭托国王、拘萨罗国王都皈依拥护他。后来徒众越来越多,他便制定出家弟子集体生活的戒律,宣扬“四圣谛”、“十二因缘”等佛法。佛(释迦牟尼),梵语为“布达”;法(释迦牟尼宣扬的佛法),梵语为“达玛”;僧(以侨陈如为首的弟子),梵语为“僧伽”:三宝齐备。

他80岁时,自知寿命将终,在拘尸那迦城附近的一条河边洗了澡,在一处四方各有两棵婆罗树林中架上绳床,枕着右侧卧,安静地进入涅槃。据史书记载,释祖涅槃后众徒火焚尸体而不燃,“转作虔诚祈祷,尸中自出火焰焚烧,……得舍利”。舍利为周边八国分享,建塔供养。我国西安法门寺的佛指骨舍利,于唐宪宗时迎来供奉,以保国泰民安,消灾避祸,延年益寿。1986年在塔基下发现了4枚佛指舍利,震惊中外。

中国曾有四处接受舍利,其中三处下落不明,唯法门寺佛指骨独存。仅一枚是真身灵骨,另三枚为保护真骨而特制的影骨。有经书记载,史实可鉴,为世界佛教界所公认,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人生问题是佛教的出发点,其思想旨趣是求得个人解脱,发展为大乘佛教才注重“慈悲普度”。释迦牟尼是人不是神,是已故的先辈。《中阿含经》说:“如来世间生,世间长,出世间行,不著世间法。”他没有创造宇宙,不主宰万物,只是“解脱一切苦,济彼苦众生;安乐众生故,演说于正法”。他生前也反对人们把他当作神,只是后来的信徒们奉他为神。塑像供奉是展示他伟大的人格,有目共睹,以感化众生,不能当作天神,如同我国的孔子修有孔庙供奉。中国禅宗也认为“心外无佛”,“佛者,心清净是”。《六祖坛经》说:“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

二、印度佛教的传入

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年),便有月支国(伊犁)口授《浮屠经》,由丝绸之路商队传入。正式传入始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58-75)。明帝梦见金人项有日光,飞在殿前,问群臣为何神?道人傅毅说是天竺得道者,号曰佛。他就派人去西方求佛法。在月支国碰见印度僧人的佛经便用白马驮回,在洛阳建立了第一座寺院,命名为“白马寺”,名震中外。另一条路线是从海上,随着商人的船舶来到广州,从此遍布华夏。

两汉之际佛教开始传播,汉桓帝在宫中设华盖,以祀黄(帝)、老(老子)、浮屠,把佛混为神仙。东汉末年,佛经翻译增多。安(世高)译系统的小乘禅法,注重修炼精神,接近仙家。支(娄迦谶)译系统的大乘禅法,宣传性空的般若学,侧重实践,开创了大乘佛经的先河,如《道行般若经》,两者皆为质朴的直译。信奉佛教从宫廷始,是大乘佛教思想在中国的最初萌芽。

安系之禅学,即“安(吸气)般(呼气)守意(专注)”,不令心浮躁、散乱。所译《安般守意》中即有四禅:

同类推荐
  • 谈佛说道悟人生

    谈佛说道悟人生

    这不是一本说佛论道的书,这是一本让你用佛的境界和道的胸怀来点释人生的书,情感·利益·事业·修身·修为·修性。人生说起来或许真的很沉重,一路生活,一路坎坷。难以设计定局,一个偶然的选择,便被归入了另外一种生活,我们要明白人生的短暂以及命运的不可预知,所以只要安于生活,我们就能够活得精彩。
  • 黄帝阴符经注

    黄帝阴符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南文博雅授权电子版权。
  • 黄帝阴符经注

    黄帝阴符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南文博雅授权电子版权。
  • 听李叔同讲禅

    听李叔同讲禅

    本书系弘一法师李叔同站在红尘之外,反观世俗,多角度认真探讨现实世界人性、心灵、生存、处世、成功等诸多难题的精华之作,作者精心挑选出一个个耐心寻味、发人深思的精彩故事——每个故事都充满智慧与禅机,蕴涵灵气,是抚平、慰籍生活在喧嚣尘世中人们心录的一剂良药。
  •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

    他像西西弗斯一样,被无法抗拒的命运困锁着,被高高在上的诸神无休无止地惩罚着,他是黄金囚笼里最高贵的犯人。虽然有芸芸众生对他顶礼膜拜,却没有一个人怜悯地抛给他囚笼的钥匙,诸神把世界托付给了他,他却只想要回他自己,要回那个最真的自己。
热门推荐
  • 夏利的夏天

    夏利的夏天

    从学校中毕业的夏利来到了死党所在的城市——沙城,她很幸运的应聘到一家杂志社,但是后来渐渐发现这家公司只是一个空壳公司,为了生计夏利不得不继续的待下去。在这期间,她遇见了以前在大学同学梁爽,虽然明知心中还忘不掉初恋甄成的夏利不喜欢自己,可还是为她做了力所能及的事,直到常磊的出现,常磊是一家电台的DJ,帅气成熟,是夏利最喜欢的一位电台DJ,梁爽便渐渐退出夏利的生活,为自己的事业打拼。 在夏利失业的日子中,她遇见了耳朵,一位在地下通道唱歌的歌手,她和耳朵,还有耳朵的女朋友小蝎一起奋斗去实现当初的梦想,并帮助残疾人歪歪走出内心的阴影,后来耳朵和小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签约了正规的唱片公司。夏利觉得自己也可以选择做些事情了,她辞掉了耳朵经纪人的角色,在捐助了一座湘西的希望小学后,在夏末的时候她一个人去了乌镇,过着摄影师角色的悠闲日子,然后一直给大白和梁爽写着那些年华似水的信……
  • 楚霸王项羽传

    楚霸王项羽传

    当项羽登上中国历史舞台的时候,他不但立即成为这一出戏的主角,而且还是一个光芒四射的主角。他用自己的真情实意来表演着他自己,他是那样的投入,为了演好他自己,他舍弃了他的家族,他的权力,他的财富,以至于他的帝国。在中国历史上,我们在他以前找不到这么真诚地表现自己的人物,在他以后,也一直没有出现这样的人。
  • 诗经三百首大师导读

    诗经三百首大师导读

    《诗三百》中有明澈、清新的篇章,也有古奥难解的诗句,因此,华夏国学书院编著的《诗经三百首大师导读》在每一首诗后都附上了拼音和注释,并对诗的内容进行了简洁的解说,以帮助读者扫清阅读的障碍。同时,在后世浩如烟海的研究和评点中,《诗经三百首大师导读》精心遴选了近当代多位大师(包括鲁迅、胡适、朱自清、闻一多、傅斯年、俞平伯、顾颉刚等人)的观点,单独设立了“大师导读”的板块,让读者能够在聆听大师独到、深刻、鲜活想法的同时,逐渐提升对诗歌的品读能力,丰富对诗歌背景、内涵、艺术妙处的理解和体验。
  • 极品皇后之恶女当道

    极品皇后之恶女当道

    她是生来就让母亲厌恶的,她是连阎王爷瞧见了都觉得晦气的抽风女子,她叫顾厌之。她是尊贵的皇后,却见不到自己丈夫几面,她是高高在上的后宫之主,却任凭小三爬到自己头上,她空有一身武艺却引而不发,沦落到被小三害死的地步。她叫顾温顺。当顾厌之变成顾温顺,当懦弱皇后变成黑道女王,一时间四国风云再起,恶女当道,她风流天下动荡世人,她是——顾厌之!【她曾经大闹过地府】初到地府,水土不服,她撕了阎王的生死簿,打破了他心爱的琉璃盏,偷吃了他舍不得吃的仙丹,抽了地府恶龙的龙筋做鞭子,最可恶的是她竟然怂恿阎王的十八房老婆跟他离婚。忍无可忍的阎王爷一脚将她踹进轮回,爱谁谁去。【她和小三一起弄死过小三】李小三:“弄死她,她那么恶毒。”顾厌之:“不干,杀人会折寿。”李小三:“祸害遗千年,你死不了。”顾厌之:“那也不干。”唐小三:“她冤枉我,她胡说。”顾厌之生气的瞪着说她胡说的女人:“杨俞桐你弄死她吧,我当没看见。”【她有个皇帝相公】“相公,我们那有个故事说一个皇帝为了一个很美很美的女人误国误事的故事,话说天生丽质难自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从此君王不早朝,难道臣妾也是一顾倾城,再顾倾国,所以皇上舍不得臣妾,太爱臣妾连早朝都不去了么?”“建安。”“在。”“通知各大臣早朝照常。”【她还有个皇帝小斯】两人偷袭,顾厌之一脚踹他下去:“给老娘利索点!”一个大男人婆婆妈妈的。老子那叫谨慎!他被踹直接从房顶掉到屋里,弄出一大片动静,这下好了偷袭也免了,他笑着跟他们打招呼:“大家好啊。”“好你妈!”对方向他劈去,他抽出软剑犀利一剑,人倒未见血,他晦气的回骂:“让你问候老子的妈!”【她有个私人医生是神医】神医说:“我自小生活在药谷,师父说除非成婚才能离开药谷。”顾厌之面无表情的看着他:“让你师父去死!”她摔门离开,什么破规矩!男子见她离开耸耸肩,继续摆弄他的药草,半响门被踢开,他看了眼被踢坏的门,他不喜欢修门,那是件麻烦事。半响,顾厌之回头:“结婚是吧,赶紧!现在就结,立刻结,马上结。先说好不是我嫁,是你嫁。”【她还有对便宜儿子是双胞胎】铎儿,母后的姐姐是白痴吗,我们长的一摸一样一看就是双胞胎这还需要问的吗?傲傲,她怎么说都是我们的姨娘,我们不能这么鄙视她,你看她那么可怜,你给她一两银子去看病吧。
  • 当家万万岁

    当家万万岁

    一睁眼,阎如玉直接进了土匪窝,还成了山中女大王。山中上下三百六十口,老衰幼弱残兵多,面黄肌瘦顿顿挨饿,还成了山下小官刷政绩的BOSS窝。即便如此,日子还得过。占山头、开荒地、存钱粮、努力洗白直奔小康,却愁得小的们整日心慌慌……“老大,今科的状元天文地理样样精通,勉勉强强可做新郎。”“老大,前日来攻打的将军,骁勇善战,威震四方,俘虏过来,可供观赏。”“老大,当朝的国舅来卧底,自是白嫩如玉、举世无双,不如顺便.....?”
  • 相府千金的重生之路

    相府千金的重生之路

    前世,她看错良人,弄的众叛亲离。而她成了一个连乞丐都不如了囚犯!连家仆都可以上来骂她,践踏她的尊严。有朝一日得到重生,她要一个一个的秋后算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医见钟情:男神老公轻轻宠

    医见钟情:男神老公轻轻宠

    孟元雅等了宋子琛七年,做梦都想要跟宋子琛重归于好。但是,七年后,宋子琛回来,闪电一样向她求婚,娶她进家门。为了的,却只是让她空欢喜一场而已。
  • 鬣狗告白

    鬣狗告白

    本书是“动物王国探险系列”丛书中的一册。在这本书里,你将继续跟随少儿科考队。这次他们将到达的地方是非洲之旅的第二站。在这里,少儿科考队主要向你介绍一种动物,那就是鬣狗。鬣狗是啥动物?相信多数小朋友还是第一次听说。想认识它,那就接下来听听它的故事吧。
  • 不世妖孽

    不世妖孽

    乱世纷争,谁主沉浮,不堪遭遇,造就不世妖孽,架空强秦,傲视修真,北驱匈奴,东定妖魔,西伐孔雀王朝,逆天而行,威震九霄。
  • 追思童年里那抹黑色的记忆

    追思童年里那抹黑色的记忆

    这是一个孩子对童年记忆的追思,也是故乡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