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8300000004

第4章 唯识学的产生及其史略(2)

无著(梵文Asaga),音译为阿僧伽。生于公元四五世纪,可确认为大乘瑜伽行学派创始人之一。又称无障碍,北印度犍驮逻国普鲁夏普拉(梵文PurusaPura布路沙布逻)人。依《婆薮盘豆法师传》,父名尸迦(梵文Kaus'ika),为国师婆罗门。有兄弟三人,无著居长,皆称婆薮盘点(梵文Vasubandhu)。无著乃“位登初地,证法光定,得大神通”之菩萨,初于小乘化地部出家。因系大乘根性,故于所学多不满意;因思空义,不能得入,欲自杀,时东毗提诃(梵文videha)有宾头罗(梵文pindola)前来为说小乘空观;师初闻悟入,然对此犹不满意,后在中印度阿逾陀国,乃以神通往兜率天从弥勒菩萨受大乘空观,归来如是思惟,遂达大乘空观。后又数往兜率天学《瑜伽师地论》等大乘之深义,并集众宣说,人皆不信,于是乃请弥勒降于下界,经四月夜,为众讲说《十七地论》。当时虽无著与众人同闻,唯无著得近弥勒,余皆遥闻;昼间无著更为余人讲解弥勒菩萨所说,由是大乘瑜伽之法门传至四方。无著致力于法相大乘之宣传,又撰论疏释诸大乘经。其弟世亲菩萨本习小乘,后依其劝遂归大乘,竭力弘举大乘瑜伽教义。无著晚年尝游化于中印度萨弥国,先世亲菩萨示寂二十五年,享高寿百岁以上,他著有《金刚般若论》、《顺中论》、《摄大乘论》、《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显扬圣教论颂》、《六门教授习定论颂》等。

世亲(梵文Vasubandhu),音译婆薮盘豆,意译作世亲,亦译天亲。真谛法师译的《婆薮盘豆法师传》说:“婆薮译为天,盘豆译为亲。”所以中国古代许多译经师,均将“婆薮盘豆”译为“天亲”。其实,真谛的这一翻译是不准确的。考婆薮盘豆一名,原为印度一位天的名字,此一神祇,为印度人(特别是西北印度一带的人)非常敬信,人们所有之事,都以祈祷此一天神为决断,所以其意义是为世人亲近敬信之义,故名“世亲”。世亲父母因祈祷世亲神而生世亲,于是将世亲命名为婆薮盘豆。

世亲系无著菩萨之弟,初于说一切有部出家,由于聪慧颖悟,博闻强记,达学研机,不久便将犍驮罗一带的有部法义全部通达,成为一位典型的有部学者。但他并不以此自满,旋又继续研究经部法义,作取舍抉择的宗本。其时有部的正统思想在印度西北的迦湿弥罗,由世友(梵文Vasumitra)领导结集的《婆沙三藏》,也保存在那里,严禁外传,所以当时迦湿弥罗成为各方学者仰慕的地方。世亲为了探讨《婆沙》法义,想尽种种方法,混进迦湿弥罗,归投悟入(梵文Skandhila)论师门下,钻研《婆沙三藏》,历数年始去。

世亲离开迦湿弥罗回到犍驮罗后,他对迦湿弥罗所保存的《婆沙》法义,早已熟记在心,了若指掌。但世亲是一个“理长为宗”的自由思想主义者,虽然在一切有部出家,为有部之学者,但他的思想并不偏局在有部一系里,所以他著《俱舍论》时,常常以经部的思想来批评有部,发挥他独自的思想见解。后来《俱舍论》传到迦湿弥罗,使迦湿弥罗的有部学者感到无比惊惧。其时迦湿弥罗著名的学者众贤(梵文Samghabhadna)论师,为了维护有部的正统思想,特悉心研究《俱舍论》,经十二年写成八十万言的《俱舍雹论》,“言深致远,穷幽洞微”,对世亲的《俱舍论》作彻底详细的批驳,并率领他的“三四俊彦”弟子,自迦湿弥罗出发,要与世亲当面辩论有部法义,以便一决长短。世亲当时正在北印度磔迦国(梵文Jakka)的奢羯罗(梵文Sagala)城,他听到众贤要来跟他辩论,就带着他的弟子到中印度去了。世亲避见众贤,并不是他的理论短缺,如《大唐西域记》所说:“吾今远游,非避此子,顾此国中,无复鉴达,众贤后进也,诡辩若流,我衰耄矣,莫能持论,欲以一言,颓其异执,引至中印度,对诸髦彦,察乎真伪,详乎得失。”世亲菩萨的用意,因为北印度一带没有饱学硕德的人能够评判他们的是非曲直,所以要将众贤引到中印度去辩论,以便在那里请到髦彦之士主持评判他们的真伪得失,而要以一言破众贤的异执。

众贤论师到了磔迦国未能见到世亲,此时亦深有所悟,特地写了一封信致世亲说:“如来灭后,弟子部执,传其宗学,各擅专门,党同道,疾异部,愚以寡昧,猥承传习。览所制《阿毗达磨俱舍论》,破《婆沙》师大义,辄不量力,沉究弥年,作为此论,扶正宗学;智小谋大;死期将至。菩萨宣畅微言,抑扬至理,不毁所执,得存遗文,斯为幸矣,死何悔哉!”同时,众贤告诫他的弟子们说:“吾诚后学,轻陵先达,命也如何,当从斯没。汝持是书,及所制论,谢彼菩萨,代我悔过。”从众贤致世亲的信,以及他最后告诫弟子的两段文字里,可以知道众贤抵达磔迦国后,对其所著的《俱舍雹论》已经察觉理有不足而深有所悔了。世亲菩萨读完众贤来信之后,沉思良久,并感慨地对自己的弟子们说:“众贤论师,聪敏后进,理虽不足,词乃有余,我今欲破众贤之论,若指诸掌。顾以垂终之记,重其知难之词,苟缘大义,存其宿志。况乎此论,发明我宗,遂改题为《正顺理论》。”由此可见世亲菩萨的为人是如何的深厚含蓄了。

关于世亲菩萨舍小归大的传说是他初抨击大乘佛教,谓大乘佛教非佛所说。后其兄派遣一人到世亲那里说:“你的兄长病重,想见你一面。快去!”于是世亲随来人一道,往见无著菩萨。无著对世亲说:“因为你不信大乘,并且常常毁谤大乘,以此恶业,必定永远沉沦于恶道之中,我正为你的生命不能保全,感到忧愁苦恼而生病。”事实上是世亲抵达中印度后,不免生起思亲之情,那时他的兄长无著论师正在阿逾陀(梵文Ayopdhya)国弘扬佛法,因此他便到阿逾陀探望无著菩萨。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他听到无著的弟子(亦有说是无著有意安排的)在窗外读诵《十地经》,其文词法义,为他闻所未闻,不禁使他欢欣雀跃,喜极而泪,“感悟追悔”,因而接受无著的化导,舍小乘转学大乘了。由于世亲菩萨睿智聪慧,博学多闻,才神俊朗,无以俦匹,听无著方便开示大乘之理,转而信奉,弘扬大乘要义。他在修学弘扬大乘佛法期间,广造诸论以释大乘经典,其论著与注释之典籍甚多,据传有大乘论五百部,合以前所造之小乘论五百部,共为一千部,时人称之为“千部论主”。世亲菩萨对大乘唯识学的贡献,真是功勋彪炳,为印度佛教史所罕见。其重要著作有《俱舍论》三十卷、《摄大乘论释》十五卷、《十地经论》十二卷、《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广百论》、《菩提心论》、《唯识三十论颂》、《百法明门论》、《无量寿经优波提舍》等四十多种。

但据现代学者的考证,著《俱舍论》之世亲与无著之弟世亲,为同名二人,前者为说一切有部之论师(称“新世亲”),后者为瑜伽行学派之论师(称“古世亲”)。将二人混同之原因,系因真谛法师所译《婆薮盘豆法师传》之记载,该书以两人为一人,其中间部分主要为新世亲之资料,前后部分则为古世亲之资料。无著之弟其年代应在公元320—380年顷,新世亲之出生地不详,曾以佛陀蜜多罗为师,属于有部,然又倾向经部;据传说,甚受正勤日王及太子婆罗袟底也(梵文Bālāditya)礼遇。其年代约在公元400—480年间。《俱舍论》、《七十真实论》等书均为新世亲所著。记此以供读者参考。

(第三节) 师子觉与陈那

师子觉(梵文Buddhasimha),音译佛陀僧诃。据《婆薮盘豆法师传》说,世亲有三兄弟,上有一兄,名阿僧伽(即无著);下有一弟,名比邻持跋婆。念常的《佛祖历代通载》卷四,亦作如此记载。所不同的,念常对世亲之弟译音与真谛稍有出入,如《佛祖历代通载》云:“幼曰比邻持弗婆提,此云师子觉,造《集论释》,大有研寻。”真谛译的“比邻持跋婆”,念常译成为“比邻持弗婆提”,这也许是梵文原音的拼音上彼此略有出入而已。这是世亲兄弟三人的历史记载。但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五《阿逾陀国条》却说:“无著菩萨,犍驮罗国人也……其弟世亲菩萨,于说一切有部出家……无著弟子,佛陀僧诃(唐言师子觉)者,密行莫测,高有才闻。”这显然是说无著、世亲只有兄弟二人,所谓师子觉,并非其“弟”。征诸西藏的历史文献,也只有无著、世亲二人的历史,关于所谓“此邻持跋婆”或“比邻持弗婆提”的记载,一点资料也没有,这是值得注意的。师子觉的梵语原音为佛陀僧诃,而不是比邻持跋婆或比邻持弗婆提。

师子觉应该是无著的门人,通达密行,以高人闻名于世。他从无著修学,又为无著注释《阿毗达磨集论》而出名,玄奘所译之《阿毗达磨杂集论》,乃糅合无著之《阿毗达磨集论》及师子觉之释者,为十支论之一。书中常常将他与世亲并举,据《大唐西域记》卷五载:师子觉与无著、世亲等尝互谓:“凡修行业,原觐慈氏,若先舍寿,得遂宿心,当相报语,以知所至。”其后师子觉先舍命,然三年未见其报。后世亲亦舍寿,时经六月,亦无所报。时诸异学皆讥之,以为师子觉、世亲流转恶趣,故无灵鉴。其后无著菩萨于夜初分,方为门人教授定法,有一天人乘虚而降,告无著曰:“从此舍寿内,往睹史多天(兜率天),慈氏内众莲华中生。……旋绕才周,即来报命。”又告无著:“我旋绕时,见师子觉在外众中,耽著欲乐,无暇相顾,讵能来报?”故推知师子觉学解深奥,为一德学俱高的大论师,然未享高龄。

陈那(梵文Dignāga,Dinnāga),称为域龙、大域龙、方象。一说为南印度香至国人,属婆罗门种性。初习外道教旨,又入小乘犊子部;后师事世亲菩萨,研究大小乘佛教;曾自一阿阇梨受明咒,深得密法;至乌荼国(梵文Odivis'a)修习禅定。能言善道,折服诸多外道,因与尼夜耶学派辩论而著称于世,于那烂陀寺讲说《俱舍论》、唯识、因明学说。后受文殊菩萨之劝诫,撰述《集量论》。未久,历游南印度降伏外道诸论师,复兴已荒废之道场,常行十二头陀行,示寂于于乌荼国森林中之洞窟。另一说以其为南印度案达罗国人,受国王供养,证阿罗汉果,依文殊菩萨之启示,遂起兼济之志。

世亲菩萨所处的时代恰是印度笈多王朝最兴隆的时期,不但一般的文化极为发达,佛教也走上兴旺的红运,与此并行,对教理的研究,几已达到了最精密的领域。尤其是在世亲的门下,出现了很多的人才,形成了瑜伽行学派,而从中更出了不同系统的学派。世亲示寂后,瑜伽行学派最低已分为三大系:第一系由陈那(约400—480)开设,传于无性(约450—530)——护法(530—631)——戒贤(529—646)——玄奘(600—664),玄奘之后,更传于窥基(632—682),而成我国之法相唯识宗。第二系是由德慧(约420—500)开设,传于安慧(470—550)——真谛(499—569)的。真谛把其中的一部分思想传入我国,而形成摄论宗,盛极一时,后来乏人继承,只昙花一现而终了。第三系是由难陀(约450—530)开设,传于胜军(530—645)的。这一系真谛、玄奘也都有所传习,但未成立独立的系统,所以至今只有其踪影而已。

近代唯识学被誉为佛学的组织学或心理学,因明学被誉为辩是论非论理学(逻辑、理则)或辩证法,因是博得广大学者们称赞不绝。然而,这因明与唯识的大功臣,当是世亲菩萨的这位高足——陈那论师。陈那一系在三大系的最初,从无性的《摄大乘论释》多引用陈那的著述为其典据就可以证明。后来护法虽有依无性的《摄大乘论释》,但终究未脱离陈那的著述与三分说的范围。关于这一点,欧巴弥多(Dbenmiller)博士说:“在西藏所据的唯识派,有从圣教的唯识派和从正理的唯识派二种。前者属于古派,为无著世亲的系统;后者是新派,为陈那的系统。”

陈那是唯识学的大功臣;在因明学方面的地位,也是无人能与匹敌的。他的因明学说,被称为新因明,传说是改革旧因明的。新因明的中心基础,陈那立九句因,明示同品异品的论理关系后,建立因三相说大成——组织新因明的,改五支作法为三支作法,所以对于旧因明的比论的论识,使其成为演绎的论证,变古因明之归纳为演绎,而一变其论理的性质,这不是一种普通的改革,而是一种大革命。从此以后,在印度不管任何的学派,凡是研究论理学的,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陈那的影响。就是以论理学自命为专家的学者,也都背弃古因明,而采用新因明的原理。陈那造成印度论理学划时代之新里程,被称为中世纪正理学之父或新因明之祖。由此可见,陈那的功绩确是千古不朽。

陈那在认识论方面,就心、心所而立见分、相分、自证分,称为三分家,昔来与安慧之一分、难陀之二分、护法之四分说并称,是属于从正理的唯识派,因为他对唯识说的考究以及论述,很会应用正理的论证法而得此名的。不然,就是把正理视为一种方法之后,复更深一层地究其根源,能以佛智为其智而解释唯识。他的从正理的学说,以无性为媒介,得护法的宣扬,再由戒贤传于玄奘,后得窥基大师集大成而成为法相唯识宗流传至今。今日,法相唯识学在佛学上有着崇高的地位,陈那的学说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关于陈那的著作,虽然有相当可观的数量,但其主要的著作是《集量论》,其梵文本已经失传,而藏译本仍然存在。我国净义于公元711年曾从梵文译出了《集量论》四卷,可惜译出后不久,仅仅二十年间就散佚了,所以《开元录》作为失译本。藏译本的《集量论》,有单颂与颂文、释文连在一起的二种,这也许是分两次译出的原故。传说注释是陈那亲自著作的,他于最初造颂后,更著述了《因明正理门论》,然后再作颂释。我国近代有人抄译《集量论》的要点,署名《集量论略抄》;日本也传入了藏本的一部分,并广加研究,可惜未有完译本的研究报告。《集量论》中的“现量论”是值得注意的,这里面有唯识学上的重要三分说,若根据《集量论略抄》的研究,大略好像只是重视因明了。在《成唯识论》中曾这样说:“能量所量量果别故;相见必有所依体,故相分为所量,见分为能量,即要有证分为证者,是量果也……若无自证分,即见分不能自忆故知须立三分。”陈那对于因明学的论述很多,作有《观所缘缘论》、《因明正理门论》等。

同类推荐
  •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从大量平凡而琐碎的生活事例出发,层层深入,以最通俗的语言,最常见的故事,将佛学的做人道理娓娓道出,使佛法智慧与尘世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佛道,佛道是一种大思想,大艺术、大智慧、大境界。禅,不仅是中华文化之精粹,亦为整个东方文化所推崇。佛,让我们远离尘世的烦恼,在喧嚣与浮华中筑起一座盛放心灵的舞台;让我们在面对挫折时,有一颗豁达的心去承载,让我们遭遇坎坷时,有一种信心和勇气去打拼;让我们在苦难来临时,用笑容和爱去坦然面对;让我们无法拥有时,体会到轻松挥手告别的美丽。
  • 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你忙,我忙,他忙。大街上人们行色匆匆,办公室里人们忙忙碌碌,工作台前人们废寝忘食……有人忙出了功成名就,有人忙出了事半功倍,有人忙出了身心疲惫,有人忙出了迷惘无助……
  • 静心的智慧

    静心的智慧

    《静心的智慧》现代社会中,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压力日益增大,金钱、权力、欲望等诱惑不断考验着人类脆弱的灵魂怎么能够离开静心的智慧?在不断地求索与挣扎中,人们逐渐迷失了自己的本性,陷入人性的沼泽。人的心灵犹如一间仓库,需要时常打扫和维护,拂去心灵上的尘埃,让自己的身心处于一种宁静祥和的状态。掌握静心的智慧,便能摆脱所有的喧嚣与无奈,让自己活在一个无比清新的世界里。用睿智的眼光看待世界,以静心的智慧感受生活,给焦灼的人生寻找一片宁静的栖居地,找回迷失的自我,感悟生命的真意,享受生活的甘甜与快乐。
  • 佛的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佛的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觉悟的生活:星云大师讲《心经》

    觉悟的生活:星云大师讲《心经》

    什么是比知识、智能更高的状态?心如何才能自由自在?人如何通达生死而出于生死?种种我们面对生命的处境和疑惑,《心经》都有最核心深入的解答。星云大师讲《心经》,透过一则又一则生动的故事,以及佛法的真义,让我们了解《心经》、活用《心经》,在生活中成就最本然、最美好的生命。
热门推荐
  • 奥特曼穿梭系统

    奥特曼穿梭系统

    普通的高中生陈昊在莫名中进入了一个神奇的空间之后,根据指引找到了一座巨大的巨人石像,并意外地触发系统,从此展开了神奇的奥特曼时空穿梭之旅。
  • 恶少逼婚:女人乖乖让我爱

    恶少逼婚:女人乖乖让我爱

    仲轩漠是云阳城赫赫有名的权贵,内敛深沉,强悍凌厉,却没想到在个街头小巷被一个女人给壁咚了,还夺走了守了二十八年的初吻?他发誓一定要找到她,然后呢?狠狠的吻回来。再次相遇,他们同时失恋,他把她给胸咚了,将手中的戒指套在了她手上,“女人,你要对我负责!”OMG的,那么多大总裁滚了床单都不负责的,她就这么轻轻的吻了一下,要负什么责啊?“这位先生,你是侏罗纪世界出来的?”某男挑着略带深意的唇角,“是啊,你最好不要惹恼一只大型猛兽,否则后果……”怀中女人脸色立马变了,冷冷的回了他一句,“你有病!”“我们现在就去民政局领证去。”他极尽所能的爱她,疼她,宠她,只因为她是他的老婆!
  • 深渊里的来客

    深渊里的来客

    茫茫人海,有几个怪人格格不入,探险的故事由此开始。
  • 老玉戒指

    老玉戒指

    危天亮眼睛瞪着天花板,半张着方方的鳄鱼嘴,听林慧瑛念剧本。医生规定,每次不得超过二十分钟。但每次林慧瑛要合上剧本,危天亮摊在被窝上的手都会激烈地乱动。林慧瑛不得不再念一段。好多天后,剧本念完,危天亮闭上眼睛,静静地小睡了一会儿。醒了,示意林慧瑛把剧本凑近他,他一点一点地把手指移到编剧名单三个名字中排在第一位的他的名字上,弓起一个指头,想划拉却控制不了。林慧瑛猛然醒悟,赶紧从包里摸出笔,把“危天亮”三个字划掉,只留下陈志和导演的名字。之前危天亮再三说过,《老玉戒指》只要能开拍播出就行了,他决不署名,他不想让人觉得是儿子给老爸老妈树碑立传。另外,如果有稿费,不管多少,都捐给沁沁那儿的学校。《老玉戒指》的开拍和播出都很顺利。编剧只署了加黑框的危天亮的名字。
  • 六十种曲南柯记

    六十种曲南柯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千亿萌妻:腹黑老公套路深

    千亿萌妻:腹黑老公套路深

    天降共享女友,怎么办?段总的回答是:要!要!要!!他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千亿CEO,她是从小被当成赚钱工具的卑微养女。一场邂逅,刻骨铭心。他从此将她捧在手心。虐渣男,惩恶女,尤贝贝的婚后生活风生水起。只是——说好的假结婚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he New McGuffey First Reader

    The New McGuffey First Read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龙珠之悟空转世

    龙珠之悟空转世

    血战一星龙后,孙悟空与神龙一同离开地球,生存在神龙神界,神龙为了提升孙悟空的实力,将孙悟空送去了很多他从未见过的世界,这些世界的人均因和孙悟空的矛盾穿越了时空来到地球……在这里会有吃了恶魔果实的奇异之人,这里会有崇尚忍术的暗夜影子,这里会有热衷于领悟宇宙的恐怖战士,还有……还有很多……这些人将会给予孙悟空怎样的危险呢?群号:638509042
  • 恶狼之吻:美男的爱恋

    恶狼之吻:美男的爱恋

    好困好累!这张床好舒服呀!”何豆豆考上大学,来到陌生城市投奔姐姐,没想到被姐姐捉弄,给了一个假地址。见到一张超级无敌帅气的脸向自己压过来,她万分紧张……是谁?色狼么?救命啊!呜呜呜,原来这是他的家。可是可是…大半夜,她能去哪呢?还是帅哥好心,暂时收留了她,接下来应该找一份工作来赚生活费啦。刚上班就遇到一个大款,竟然一口气将店里衣服都买下来了,不料,这大款居然是头色狼,救命啊!……“你放开她,她是我的女朋友。”帅哥的突然出现,让何豆豆彻底懵了,莫非他一直在暗中当自己的护花使者吗?
  • 岁时文化

    岁时文化

    《岁时文化》主要内容分为悠久的岁时文化、岁时文化的四季等章节。岁时文化是与我们的文明相伴而生的,其历史之悠久,内涵之丰富,生命力之强大,已成为与我们日常生活、意识、情感紧密联系又蓬勃律动的鲜活基因。岁时文化可以增进现代人对自然和历史的尊重,岁时文化的来源就是自然物候的变化。春节、元宵节、清明踏青、元宵赏月、重阳辞青等,都是踏着自然的节拍进行的。重视岁时文化有利于我们审视自己,继往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