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传奇故事(下半月)》2005年第12期
栏目:侦破篇
王晓雪死了。
王晓雪是被人谋杀的。
王晓雪的血从客厅流出铁门缝再直流到了底楼过道上的雨水里。
这天雨下得特大。昏天黑地,风声呼啸,雷声轰鸣。
血腥使得冷落而偏僻的死者住房更加阴森恐怖。
一道闪电过后,公安刑警队的车尖叫着飞驰到N市花园街13号。
当法医翻开一脸死灰,怒目圆瞪的王晓雪尸首的时候.她的血冒着热气还在汩汩往外流。
直到王晓雪的尸体被拉走后,自称是王晓雪的男人刘楠才挤进人群来到死者面前,放声恸哭……
接受此案侦查的是预审员李力和实习女书记员高青青。
法医鉴定:死者王晓雪是先被凶手用钉锤猛击头部至昏迷后又用锐利的三角刀刺其心脏数下而死。死亡时间是8月23日上午10点左右。刑事技术科用静电板提取凶手留下的鞋印。鞋印是一双女式皮鞋,37码,平底。由于当日下雨,又加之王晓雪住房在底楼,且底楼前的公路至今是土路,由此可知凶手没来得及擦鞋上稀泥,就窜进了死者住房。
留在现场唯一的痕迹就是凶手的鞋印。
李力按贯例先对王晓雪身边最接近的人进行查询。
于是刘楠被传唤。刘楠40岁,身材矮小,瘦骨嶙峋。长发油光可见,生就一副好色相。双眼因哭泣,红肿血丝暴满。门牙早被烟熏得跟祸底一样黑。因在夏季,他穿了件白色衬衣,衬衣早被汗水粘在了像腊肉式的身体上。他血脉暴满的双手平放在那有些微微颤抖形同麻杆的双腿上。他不时用那双贼一样的眼睛斜视一下李力。
刘楠现任飞龙镇计生办主任兼民政。
“王晓雪遇害前你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李力点上一支烟,对坐在前面打着微微颤抖的刘楠说。
“我今天上午给晓雪打电话叫她多买点好菜回家,因我准备当日晚上请人到我那儿去打牌吃饭……”
“清楚点”。李力打断刘楠的话,“上午几点打的电话?”
“上午8点。”
“你看表了吗?”
“因我办公室墙上挂有报时响钟。”
“你8月22日晚上有没有回家,”
“没有。”
“在哪里过夜?”
“在镇上和几个兄弟打牌。”
“打到天亮?”
“对。直到上班。”
“你8点打电话王晓雪接了吗?”
“接了。”
“你后来再打电话没有?”
“打了。”
“几点?”
“11点左右。”
“你为啥想起在11点给她打电话?”
“我是想问她菜买好了没有。”
“她接了吗?”
“没有。”
“可我们在现场没发现王晓雪买什么菜。”
“也许她刚跨出门,冷不防被人推进屋杀害了!”
“是这样吗?”
“我猜测。”
“房子是你自己买的还是租的?”
“是租的。”
“房主是谁?”
“是到外地打工的杨兴德。”
“他家里还有人吗?”
“没有。杨兴德全家人都去了。”
“防盗门一共有几把钥匙?”
“4把。”
“他全部交给你了吗?”
“我们换了原来那把锁。”
“你是说除了你就是王晓雪才有这门的钥匙?”
“是。”
“你的熟人知道你们住在花园街13号吗?”
“不知道。”
“是怕他们知道,还是没叫他们去过?”
“是怕他们知道。包括孩子。”
“为什么?”
“怕吴英知道。”
“吴英是谁?
“是我老婆。”
“那王晓雪又是谁?”
“她是我相好。”
“你们认识多久?”
“三个月。”
“王晓雪以前是干什么的?”
“在一家发廊洗头。”
“哪家发廊?”
“N市民生路28号。”
“你可知道她以前跟人有什么冤仇吗?”
“不知道。”
“是不知道,还是王晓雪没告诉你?”
“她没告诉我。”
“你跟她来往后有人来找过你们吗?”
“没有。”
“你们搬进花园街13号以前吴英知道你与王晓雪的关系吗?”
“知道。”
“她怎样看待这个事的?”
“天天到我办公室吵架,甚至打架。后来我通过关系调离了原来的三元镇。”
“你是想离吴英远点。”
“是。”
“你刚才说准备请人去你家做客那人是谁?”
“是上面派来的。”
“……”
“你如果请人去了不怕他说你仍养着王晓雪?”
“不怕。因为他也和我一样养着这种人。”
“仅为这一点就不怕有人知道你和王晓雪仍生活在一起?”
“我已下决心和老婆离婚。只要她肯抚养女儿刘兰蓝。”
“你不抚养女儿?”
“王晓雪不同意。”
“吴英恨王晓雪吗?”
“肯定恨。”
“她单独找过王晓雪吗?”
“没有。”
“你怎么断定她没有?”
“至少现在没有。”
“为什么?”
“因为她根本不知道我们现在租的那个地方。”
“你敢肯定在没租现在这房子前她也没找过王晓雪?”
“在这之前她主动找过王晓雪。”
“在哪里?”
“在三元镇。”
“她对她怎样说?”
“她要她离开我。”
“王晓雪同意了吗?”
“她没有正面回答她。”
“你怎么知道?”
“是王晓雪亲口对我讲的。”
“那次她对王晓雪有没有说过威胁方面的话?”
“有!”
“是怎样说的?”
“她说如果王晓雪不离开我,总有一天会后悔的。”
“你觉得她说的‘后悔’是什么意思?”
“也许是说要报复她。”
“所以你们悄悄租下了现在的房子?”
“是。”
“可现在王晓雪死了。你觉得是吴英干的吗?”
“我不相信。”
“她没有胆量?”
“也许。”
“仅凭这点?”
“吴英又矮又小又有残疾。”
“你就是因她这样才私通王晓雪?”
“……”
“好吧!今天的询问就到这儿。你回去后若有新的情况请即时向我们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