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08000000054

第54章 蒙卦:《易经》中第一个谈教育的卦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易经》中有关教育的卦,蒙卦是其中之一,谈的是启蒙教育的问题。启蒙,任何生命的开始阶段都离不开它。第三卦屯卦谈生育,第四卦蒙卦则是讲教育。蒙卦卦辞第一个字是“亨”,最后两个字是“利贞”,显然没有“元”。这说明《易经》凡是情欲蒙蔽理智的卦,卦辞都没有“元”。像咸卦是少男少女谈恋爱,恒卦是老夫老妻相守,萃卦是“第二春”,其前的姤卦即为外遇,还有兑卦是纯真的少女之情,都只有“亨利贞”,独缺“元”,虽然这些卦大多感情丰富,但是很抱歉,感情丰富会斲丧“元德”的创造力。换句话说,那些专谈感情的卦,都有蒙卦的色彩,看不清楚事情真相,诸如溺爱不明、骄纵、情人眼里出西施。所以“情”会妨害原始生命最大的创造力——“元”。

蒙卦的教育原则有两大要点。首先是蒙卦卦辞中的“亨”。蒙卦有亨通之道,不论是本身的蒙昧或教育启蒙都需要“亨”;然而在心智蒙昧或欲望纷扰之下是无法亨通的。六爻中有扮演老师的启蒙者,也有扮演学生角色的被启蒙者。蒙卦两个阳爻“九二”和“上九”代表有真才实学的老师或传道者,另外四个阴爻就扮演学生、求道者的角色。在屯卦,一个是打好基础的“初九”最重要,一个是主心骨“九五”必须确立(即使暂时无法大作发挥)。阳主阴从,所以在屯卦草创阶段的另外四个阴爻完全要看有没有跟对人;在蒙卦就变成师生互动的关系,如此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教学互动、教学相长的原则。由此可知,蒙卦第一个重要的教学思想就是“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其次是“初筮告,再三渎”。“初”是人之初,代表第一感、第一念;“筮”涉及用蓍草占卦,人生遇到重大疑难就要用蓍草帮忙做决定。“渎”,则一定是出问题了,因此“渎则不告”。这是第二个大原则。这两个大原则,在六爻之中,甚至《彖传》、《象传》里面都有发挥、印证,就像屯卦卦辞的“利建侯”散布在六爻之中就是“婚媾”和“虞”。如此一来卦爻连成一片,关系定位清楚,见树又见林,这样的学习才比较到位。

在蒙昧无知的时候是不亨通的,问题想不通、遇事看不准,都是闭塞、暧昧不明的状态。但为什么蒙卦第一个字就讲“亨”呢?这就告诉你,如果按照蒙卦的启蒙之道正确学习,一定会亨通。所以卦辞伊始,就期许我们:启蒙才会“亨”。所以不要因为蒙昧而挫折,因为蒙卦有亨通之道,正因为蒙,才会想到启蒙;因为无知,才会想求知。人生有时因为智慧不足,所以忧悲烦恼一堆、挂碍无穷,只要找到启蒙教学的平衡点,就可以达到启蒙的效果。可见,“亨”是叫我们不要放弃,给我们打气。

卦辞最后两个字“利贞”,是接在“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之后的总结,如果你心烦意乱,不是诚心求学、求道,就无法真正学到东西;“贞者,事之干也”,必须固守正道、正心诚意才会有利,真正学到东西。换句话说,前面的“渎”是一种不正的状态,所以要“利贞”,先调整心态。像佛教经典也强调先要调和其心。

“亨”、“利贞”是《易经》卦辞写作的常态,像蒙卦、困卦几个本身条件不佳的卦,卦辞偏偏都有“亨”,这就说明即使现状不好,仍然不要放弃,要以正确的态度面对,自有亨通之道。像坎卦讲“有孚。维心亨,行有尚”,说明要有信念,只要内心世界亨通,一定可以脱险。乾卦《文言传》云:“亨者,嘉之会也。”“嘉会”是喜上加喜,而且是一种互动交会。教学相长是确实的,凡有教学经验的人都知道,自己在学的时候,很多以为懂的,等到自己教学才发现根本没有真懂。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把懂的东西深入浅出地讲出来,并且互动交流,就得花长期酝酿的工夫。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童蒙”说的就是蒙昧无知的儿童,如一张白纸,啥也不懂,也就是指求道、求学时像小孩子的心态。蒙卦君位“九五”爻辞就是“童蒙吉”,位置虽然高,却可以放空自己,礼贤下士、不耻下问,向第二爻“包蒙”的好老师学习。“童蒙”要学的就是屯卦和复卦指出的“生”,学习怎么创造、怎么面对生命?所以学习者叫“学生”。可见“生”是要学的。而且“学”字跟《易经》有关,繁体“學”字上面中间就是“爻”,代表层出不穷的问题像打结一样;下面的“子”就是刚生下来的小孩子,小孩子两只手一圈,生下来就要玩这个“爻”,等到实际学蓍草占卦的时候就是学。人一生下来的启蒙学习就要开始面对人生层出不穷的问题。所以一定要“问”,学生“问”,不仅学生明白,老师也会更明白。

“爻”字的出现一般认为始自“结绳记事”,在没有文字之前,遇到问题就用绳结记事;问题层出不穷就是“结”,结解开才能做决定。《易经》夬卦都是如此。

童蒙的学习就是在人生中不断面对问题,并寻求最佳的解答。学会之后还要每天练习,所以学习的“习”(習)字就像小鸟练飞,任何人不能代替你,师父领过门,修行在个人,然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学》)。学习与蒙卦有关,《易经》中还有两卦专门讲学与习的,如一代传承一代的中孚卦,没完没了,因为学无止境。可见,中孚、小过的学习,跟蒙卦的义理是完全贯通的。

好,我们回到“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这一句来。刚才讲到,蒙卦君位代表如孩童般纯真的心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官大不见得学问也大,像“六五”虽然地位最高,但他仍然虚心求教,当然是“童蒙吉”。那“我”是指谁呢?童蒙代表一个带着赤子之心的学生,“我”显然就是他求道、求学的目标,诸如老师、经典、正确的信息来源等等。“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就代表教与学,师与生之间的互动。“我”这个主体可以是指“包蒙”,即“九二”;因为“六五”跟“九二”相应与,“六五”为虚,他有不懂的,所以需要学;“九二”是实,他有真才实学,可以教导别人。

“九二”就是“我”,用“我”作为老师的代称。对老师、施教者,或者传道、传法人来讲,非我求童蒙,是“童蒙求我”;亦即不要好为人师,主动要求无知的学生来接受教导;应该是“童蒙求我”,必须学生自己遭遇困惑,觉得有需要,他主动来求老师,所以叫求学、求道。如果学生明明不懂,若他不主动求师、求法、求经典,谁会主动教他呢?教也没有效果,因为他的心门没打开,没有感觉到自己的不足。那种填鸭式的、权威式的教学,非要你如何如何、要你乖乖就范的,那是教育的大忌,反而会滋生反抗之心。所以教学一定要机缘成熟,一个能教、一个肯学,这才能构成充满创造性的教学活动。

“匪我求童蒙”说明教学必须等待“童蒙求我”的机缘,必须学生真正想学,而且诚意够、因缘足,才是教育的起始点。这里涉及教与学的主动、被动、谁发动、谁积极追求、谁恰当等角色问题,《礼记》中有八个字也强调这一点:“礼闻来学,不闻往教。”求学者也许必须不远千里而来,但“不闻往教”,绝没有不管学生需不需要、愿不愿意,老师自己跑去教学生的。这就是“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再析“童蒙求我”——以自性为师

以“我”为老师就颇有以自性为师的微言大义。“童蒙”为什么要求“我”?因为他迷失自我,不知道生命的本然,因此有困惑。人生所有的启蒙都在求“我”,找到安身立命的自我定位。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我”,有小我、大我。“师父领过门”,一些共通的经验、道理,老师可以教你,因为他是过来人;但老师有他的自我,每一个学生也都有他的自我,不能强求一致。所以师父领过门之后,每个人还要量才适性,走出自己独特的创造性路子,三百六十行,干什么都可以。

“童蒙求我”,“我”就是“道”的象征,找到自我,才能各正性命,因为“乾道变化”,每个人都有他的“独”。“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所有的“教”都是根据“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身曰心,在己曰独”,每一个自然的生命都不会有任何一个是完全一样的,那是最可贵的、独一无二的,所以要把自己的“独”开发出来。“独”不是理学家误解的在没人看到的地方管住自己,而是把特色发挥出来。这就得“求”,不求就无法知道。人长大之后,真实的自我渐渐被外在很多东西挡住了,“求”的意义就在拨开云雾见青天,拨不开云雾,就得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然后自己想办法拨开重重业障。蒙卦上卦、外卦为艮,险象环生,被套得牢牢的。蒙卦身兼坎卦、艮卦二象,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坑里、撞到墙;外阻内险,人生就在重重险阻、重重业障包围下学习。当然,有人带路最好,不然会浪费很多时间去摸索。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吃点苦,没经过疑惑的洗礼,哪能得到真解?所以在险阻中历练的机缘,也是人生该学习的道场。像蒙卦、坎卦、困卦要求亨,不都要经历艰难困苦吗?连蒙卦前面的屯卦都说,生之难,最自然。因此,用一种新的眼光去看,这些困苦不正提供一个刺激学习的最好机会吗?我们讲“玉汝于成”,要玉成好事,就要经历艰难困苦才能造就好玉,玉不琢不成器,没有这样的机缘,就没有办法成就大业。因此,我们要把人生所有的艰难困苦都当成学习,突破了、启蒙了,就成形了,玉成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人生就是如此,在重重业障险阻中学习造就。《西游记》云“九九归真”,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妖魔鬼怪一大堆,其实完全是求法求道的唐僧自己心中的象。孙悟空、小白马、猪八戒都是从他的心念幻化出来的,都得一一经历,才能取得大法。这就是“蒙”。人就在“蒙”中学习,但要等机缘成熟,并了解自己的需要。所以是学生主动求老师,不是老师主动灌输给学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我”就是老师的象征,对每一个人来讲,他不是要去学老师,也不可能学,学了不像且不说,学了也没有用,因为每一个生命有其独特之处,所以学习最要紧的是找到自我、建立自我。

可见,“我”就是命、性、心、独,人生的学习,就是以自性为师。佛教禅宗讲得最清楚,每一个人都有佛性佛种,迷时师渡,悟了自渡。“我”就是老师,就是求道的对象,老师之所以能为人师,就是因为他找到自我,他也经过“童蒙求我”的阶段。“苟非其人,道不虚行”,人不学,能得道吗?道会主动降临到你身上吗?根本不可能。你得去求,就像屯卦第四爻,“乘马班如”,人生彷徨的时候,就要“求婚媾”,若求到了,“往吉,无不利”。不求就要继续“蒙”。如果求错了,就要像屯卦第三爻的“不如舍”,懂得及时回头。孟子讲“求其本心”,也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完全在乎你自己。“求”很重要,无知、困惑的时候,就要求得安心正命的自我。在实际的教学方法上,一定要真心求道,才能建立教学的机缘。这样的例子很多,像禅宗达摩祖师在少林面壁时,慧可断臂以证诚心,终得授衣钵;像儒家“程门立雪”的典故,杨时向程颐求学的热忱。这些人最可贵的是“求”的态度,祖师看你诚意够了,才愿意传衣钵给你,因为有些东西不能乱传,要看人,那人就要有“童蒙求我”的心态。

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要表现诚意,还要看学生的资质。“筮”就用得很严重。卜筮的“筮”,上面是“竹”,下面是“巫”。卜是用乌龟,筮是用蓍草,都是寿命很长、阅历很深的动、植物。“初筮告”是指初发心,尚未污染的那一念,有求道之诚的善心、四端之心,孟子讲良知良能,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些都是“初”。可见遭遇问题时,不知道该怎么解决?“筮”可以帮我们找答案。人生要做重大抉择的时候才用得到“筮”,“初筮告”就因为初心端正、求知的热忱够,算出来的卦就会明确地把所有的信息、形势判断、未来的预测,包括现在的状况、机会、风险统统告诉你。

“初”是“问”,提出问题,“筮”是经过仪式、研究调查,最后“告”,正确的情报一五一十倾囊以告。换句话说,这是一个良性的互动,因为你求道的初心非常纯正,所以对你的回答也毫不保留。《易经》的占卦确实是这样的。

“再三渎”,又是为什么呢?人在“蒙”的时候常常没有勇气面对真相,他只相信他愿意相信的,只看到他愿意看到的。对真实情况视若无睹,这就叫“再三渎”;人家明明把事实真相告诉他了,但他不接受,他希望再问再占,一而再,再而三,希望能够得出一个他愿意接受的答案。这就是“蒙”。不管大人小孩都有“蒙”的状况,不愿意面对真相。面对当前的生态危机,很多科学家已经在警告世人了,可是有些人就不愿意面对真相,环境已经破坏到如此程度,很多人还说“其实没什么”、“问题不大”。像现在的经济危机,那些位高权重的人,在危机没有完全爆发前,都还再三保证没有问题。所以“蒙”哪里只是儿童的专利?成人更多,地位越高、权力越大的人越“蒙”。“再三渎”,这是人常犯的毛病,有时候连我们自己都难免,有时占到一个答案,感情上不愿接受,一想占卦太容易了,继续占,五分钟之后又占得一个卦象,一看稍有改善,但还是不大好,再占,直到占到最满意的才愿意歇手。这就是“再三渎”的心态。

“初筮告”是根据事实真相做出的标准答案,但未必符合你的心愿;如果你不愿接受,这时的心态就是“渎”,不仅亵渎神明,也让自己心烦意乱,然后贪赃枉法,这就是“再三渎”。《易经》已经有一套占卦程序,占卦只要五分钟就可以得到答案,如果不接受,再三为之,每况愈下,这种心态就充满噪音,所得的答案不但是错的,甚至会误导,这就是“渎则不告”。所以“再三”是一种“渎”。师生、天人之间的互动学习需要真心诚意、虚心求教,假若你不够虚心,感情用事,想要主观控制一切,怎么可能得到实情真相呢?“渎则不告”,一个老师被学生纠缠久了,发现孺子不可教,最后只好将他逐出师门。

“利贞”,就是叫你回头去真心诚意地把心调和好了再回来。有占卦经验的人都知道,自古传下来的戒律,就从蒙卦的“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而来。有些决策主管也是如此,所有的幕僚只是为他的想法服务,并没有真心想要集思广益、找出正确解法,“初筮”的问答是畅通的,“再三”的求教就有了私心蒙蔽,天人交通的线路就断掉了。“渎则不告”,你硬要求得自己想要的数据、卦象,他就关起门来,放弃再跟你沟通交流。这时候必须“利贞”,贞才有利,你要马上调整调整心态。

这些道理说起来,人人都懂,但等到你身临其境,在特别在乎的事情上,一样有可能“再三渎”。我们大部分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这个现象,一看那个答案不理想,就想投机取巧,再来一下,跟“伏羲”打商量,讨价还价。

我们应该知道,不好的卦,不能重启,即使不好,也要面对。这就是人生启蒙的痛苦。从痛苦、艰难之中提高修为,首先就要勇于面对真相。这就是《易经》蒙卦给的提醒。有些人对于《易经》的易占颇有探讨的精神,我也做过实验,针对一个问题,再三反复地问,问到最后出来的就是不变的蒙卦。这就代表伏羲骂人了:“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滚!回去“利贞”吧!这就是人性、人情特别难以突破的地方,纠缠不清,失恋了,撞死他,一次没撞死,撞三次,先把情敌撞飞,然后一看,怎么还没压死?这种“再三渎”的心态很可怕。

同类推荐
  • 青少年国学课

    青少年国学课

    1900年2月10日,梁启超写下了激扬一代中国人的巨作《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而今天梁启超曾寄望的少年具有的希望、进取、日新、破格、盛气、豪壮、造世界等气质,都在这一代身上依稀看见。可是,代价是他们身上的中国传统日趋稀薄,他们身上的特质与个体不复存在。到哪里才能找回我们丢失的传统?最好的途径和方法就是从老祖宗的国学典籍中寻找我们的根,重拾我们心灵的真善美。
  • 发现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

    发现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和丰富的内容介绍了秦始皇陵和“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详细阐述了秦始皇陵和兵马俑一、二、三号陪葬坑的布局特点及剑、矛、戈、戟、弩等出土青铜兵器。精美的图片、精确的考古数据及小资料充实了本书内容,可作为知识的补充,也充分展现了秦代的冶炼技术、工匠的细腻手法和出土文物的艺术价值。
  • 西学驱动与本土需求:民国时期“文化学”学科建构研究

    西学驱动与本土需求:民国时期“文化学”学科建构研究

    民国时期“文化学”的学科建构,在近代中国知识转型的一般进程中,成为多少有些异样的特例。它以学术史的问题形式而展现近代文化思想变迁的多维面相。与其他现代学科在中国的境遇相比,“文化学”显示了异乎寻常的“发展”之势,这是近代以来在西学驱动下的民族自觉和文化自觉发展的结果。知识自觉(“文化学”的学科自觉)是文化自觉(民族意识觉醒和对中国文化历史地位的自觉)的派生,近代中国社会恰好提供了这一具体学科转型的土壤。
  • 李白与地域文化

    李白与地域文化

    李白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天才、奇才,他的诗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永恒的艺术魅力,在全世界都享有很大声誉。李白的爱国主义精神,刚正不阿的高贵品质以及他诗歌艺术上的杰出成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明晰李白的思想、个性特征和诗歌艺术风格是怎样形成的,对于现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弟子规新读

    弟子规新读

    《弟子规》分为五个部分,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具体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热门推荐
  • 猜谜俱乐部(超级智商训练营)

    猜谜俱乐部(超级智商训练营)

    本书适合3至8岁!用谜语对游戏,父母问孩子答,这样可以提高孩子的动脑能力。本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是小朋友的谜语。看到最后,一切才恍然大悟,掩卷顿思,意犹未尽。独特的视角,零距离的进入青少年的内心世界;独特的编排体例,符合青少年的心理阅读习惯。
  • 夺爱天使

    夺爱天使

    她在最美的年华遇见他,原以为青梅竹马便是永远,可世事没有不变。多年之后再相遇,他们默契装作不相识。她想要挣脱这段错过的情缘,他却恶狠狠的质问:颜海若,你早就已经是我的人,再做一次又如何?被他用尽心思留在身边,人前无情人后温柔,斗嘴斗心斗枕边。当她再次沦陷时才知,他的好,都是隐藏的恨,于是她逃离。蓦然回首时,她才大悟,从来从来,在他恨的背后,全都是隐藏最深最深的爱。擦干为爱而流的泪,我要做夺爱的天使,可最深爱我的人啊,你还在不在?
  • 缘来不易

    缘来不易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三才,三才生四象,四象生五行,五行生六合,六合生七星,七星生八卦,八卦生九宫,一切归十方,天地初来,一切皆为混沌,没有天,没有地,在窈冥混沌中产生的一个沉睡的生命,那就是人类的始祖——盘古大帝。当然这事和我们都没有关系,自我介绍下,我叫夏当然,我最喜欢的事当然是做白日梦,我是一个网络小说作家,没有什么名气,写的小说也……
  • 辅警大明星

    辅警大明星

    失意回乡的民谣歌手,找了一份辅警的工作。破破案,唱唱歌,传奇从此开始……
  • 我爱的稍稍迟

    我爱的稍稍迟

    一纸结婚协议,她嫁给了他。本以为只是假的,谁料假戏真做。
  • 催眠王妃,晚安摄政王

    催眠王妃,晚安摄政王

    这年头怪事特别多,公鸡也能当人使。可男人=公鸡?"锦哗!给我滚过来!""王妃,何事?""听说你是公鸡?"某妃媚眼轻挑。萧锦哗的脸绿了,一个猛扑上前,咬牙切齿道:"是人是鸡,试试便知。"某妃拽着他的衣领,翻身坐在身上,邪笑道:"既然是鸡,自当本妃在上,你在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BOSS的独家萌妻

    BOSS的独家萌妻

    她坐在台下,看着那个被老天爷还回来的男人,泪眼赤红……因为一个不能说的秘密,她选择了逃离,永远不出现在他的生命里!谁知道被自己的亲姐姐陷害,她再一次的和他纠缠在一起,“我求你,放我,放你,放宝宝一条生路……”男人黑眸一冷,“宝宝?”
  • 玛依河

    玛依河

    色嘎不明白为啥乡城的藏族乡亲要称公职人员为“勒热”。“勒热”译成汉语就是“有事可干的人”。这个称呼把包括他们自己在内的众多无公职的人都归为了闲人。他也想不通他们为啥要把穿戴整洁或长得白净的人说成“像汉人一样”,好像凭着外表的脏净美丑,就可以为两大族群的差异下定论。家人和乡亲就以他们习惯性的卑微,让色嘎从上学第一天就设定了这样一个人生目标:成为“像汉人一样”的“勒热”。初中毕业收到财贸中专录取通知书那天,色嘎突然一下有了曾经遥不可及的“勒热”的心态——原先见惯的景致,仿佛色彩更加浓烈。抬眼望望寨子背靠的巴姆山,心会不自觉地飘到山那边。
  • 穿越之金屋藏男

    穿越之金屋藏男

    男朋友在登山时出了意外,戚柒决定去走他曾经走过的路,却不料失足坠落,再醒来,她竟然穿越到了古代,而她的身边还有一个受了重伤奄奄一息的古代男人……冯烨被人暗算,受了重伤,想着找个地方养伤,不曾想一个女人从天而降,直接砸在他的身上,让他险些一命呜呼。一个突然穿越,但求能在陌生的地方自保,另一个被人追杀陷害,需要暂时过上一段隐姓埋名的日子……就在戚柒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足够惊险的时候,前男友又突然现身……【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虹影幻缘

    虹影幻缘

    魔影宫护宫弟子蓝裳,聪明善良,痴恋大师兄赤烟,而赤烟的心,停留在了小师妹紫苏的身上,紫苏的父亲,魔影宫主君色,又对蓝裳情有独钟……当魔影宫与冰川雪府二十年战约到期,蓝裳的聪明与执着致使她旋进了神魔二界爱与恨的纠缠,情与仇的纷争之中,最终才发现,隐藏于她身上的不为人知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