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08100000022

第22章 《易经》中的“在”与“存”

“在”字也有重视当下立足之地的意思。“在”者,“土”加“才”也。我们讲坤卦强调“土”,亦即这个“平台”的重要性;那是伸展人生抱负必须具备、必须建设的平台。有土斯有财,“在”字就是提醒你要好好耕耘当下立足的这块土地所蕴藏的资源。“在”字的偏旁就是天、地、人三才的“才”的概念。我们要用的钱,要用的人才、天才、地才就是资源,要达到天时、地利、人和,这些都得好好掌握,深刻认识,这样不管“在田”、“在渊”还是“在天”,才能将这个位置的角色充分发挥。像《大学》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以及文天祥《正气歌》的“顾此耿耿在”、“典型在夙昔”,都可以从这些角度去理解。

再看“存”字。《系辞传》中有一段话:“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辨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存”者,“才”加“子”也。“存”与“在”的差别就很值得玩味,“存”也是重视天才、人才、地才的资源运用,可是它看重的不只是当下这块土,它想得更远,想到子子孙孙后代未来的事情。积谷防饥,为了下一代着想,不把所有钱财都用掉,到银行把钱存起来,等到百年归天,儿子、孙子那一代才有钱财可以用。这就叫“存”。“存”就是往未来看,为子孙忧,不限于经营当下这块土地了。所以人生“在”的思考很重要,“存”的思考也很重要。

现在大家都很忧心生态破坏的问题,这也是全球文明面临的灾难。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不赶快改弦更张,几十年后,我们还给子孙留下什么?假定天地人都已残破不可修复,未能为子孙预留永续发展的资源,我们就没有尽到照顾未来的责任。所以,只有“在”的思考,而没有“存”的思考,还是不行的。然而,光有“存”的思考,忽略“在”的思考也不行,“在”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哪还会有未来?

我们现在读经典,也是古圣先贤根据他们当时“在”的经验,为我们留下了这么多的宝藏。我们从中吸取营养,得到圆融充满的智慧启示,这就是“在”与“存”两者并重。所以《系辞传》谈到永恒性的东西,说“成性存存,道义之门”,存而又存,都不是现在马上用得到的,但未来会有用。这是“存”与“在”并重的思考。“存”重视永恒性,看重未来;“在”重视现场感,当下即逝。就像我们活着的时候,生死、存亡是一个概念,但生死、存亡不同,生死是指肉身躯壳的硬件,存亡是软件,是无形无象的精神永存。

《系辞传》引用上经第二十七卦颐卦谈肉身生死的问题。生死关头,不是只有肉身的生死,还有天堂地狱的概念,亦即坎卦、离卦的概念。坎卦是无限沉沦,离卦是向上提升,进入文明洪流,成为永恒的资产。所以生死就是“在”的概念,还在世、还活着;生前死后就是存亡的概念,有其永恒性。

由此,我们和《老子》一个很有名的命题对照一下,他说“死而不亡”,这个意思我们就能懂了,死和亡不是同一个概念,死而不亡才是真正的长寿,所以《老子》说“死而不亡者寿”;肉身虽然死了,可是我们现在还读《老子》,还读《易经》、《庄子》,那就代表他们身虽死,可是精神的影响是不亡的、永恒的。

学佛的人读佛经就知道,佛经一开始总是说“一时,佛在哪个地方”,佛当时讲经的现场,那叫做“在”;佛经集结整理之后,对遥远的未来还有一定的影响力,那就是“存”。

再看乾卦,“在”是一个动词,有“察”的意思,要你深刻反省体察。这个字就更有力量了!此时此刻的当下,你在怎样的一个时间、位置——就是《易经》所谓的时与位——一定要深刻体察,才不会搞错状况。五经中的《尚书?舜典》也说,任何一个君王上台,都要把历法、天文地理的现象弄清楚,其中很有名的一句话说:“舜乃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就用了一个“在”字。“在”是动词,后人解释是观测星辰的天文仪器。要深刻掌握天人互动、天时周期性的循环,才能“以齐七政”。这里的“在”就是身心体察的意思。

一个乾卦几乎涵盖整个宇宙人生,由“潜”而“见”、而“惕”、而“跃”、而“飞”至终极,物极必反而“亢”的一个普遍过程。中间在三个重要的位置上都强调“在”,“在田”要怎么做,“在天”应该怎么做,“在渊”要如何小心自保,不出状况。这些都得深刻体察。

同类推荐
  • 英国精神

    英国精神

    英国精神的实质,是一种“绅士道”。绅士的传统或绅士风度来源于英国的英格兰,作为一种确定的观念系统和行为方式大约形成于近代英国。这种理想采纳了古希腊、罗马的美德理想以及中世纪骑士道的理想,后来又继承了欧洲大陆国家如意大利、法国的宫廷文化,在英国经过继承发展而最终形成了一整套绅士理想与观念。对传统的尊重和理性主义,为绅士道奠定了心理基础。讲礼貌的传统,包括尊重女士和骑士风度,构成了绅士道的标志性行为特征。而自身保持基本的优良品德,如诚实、正直、忠诚,同情、仁慈、温和、宽容、慷慨的待人之道,以及谨慎、自制、节制、坚定、自尊、荣誉的坚强精神,则构成了对绅士德性的根本要求。
  • 中国文化性格

    中国文化性格

    如果把历史文化喻为鱼,人文地理就是水;如果把历史文化喻为树,人文地理就是土地。离开一定区域的自然与社会交汇的总体背景去奢谈历史文化,无异于缘木求鱼。
  • 山西面食

    山西面食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Ⅱ):文武体娱探由来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Ⅱ):文武体娱探由来

    当物质生活满足后,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古代人的娱乐和怡情在今天仍然存在,比如诗歌,比如戏剧。但它们是怎么来的呢?本书就是带着这个疑问,进入古代现场,为你解开影响中国人玩乐的器具和秘诀。本书阅读起来颇为轻松,同时史料准确,故事有趣,可以让你在沉醉于历史的海洋的同时,享受丰盛的知识盛宴。
  • 中国文化博览4

    中国文化博览4

    《中国文化博览4》主要章节分为“文学”、“艺术”、“思想家”。
热门推荐
  • 正源略集

    正源略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花儿与手枪

    花儿与手枪

    著名诗人、小说家成都凸凹中短篇小说集《花儿与手枪》,系作者近三四年发表在全国专业文学期刊上的中短篇小说作品的精选合集,由三个中篇小说和五个短篇小说构成。
  • 带一本书会用人

    带一本书会用人

    领导方向决定成功方向,一流管理塑造一流企业,启用“太极”式管理学,“内敛”式用人学,“慈悲”式安人学,三者合一,管一流的公司,带最好的员工!
  • 江湖传说之归心

    江湖传说之归心

    因为参观一座古庙,她莫名穿越到了一个无历史记载的时代。在那个遥远的时代,她没有父母,只有一个相依为命的弟弟。她本以为生活可以如此平静,待她找到回现代的方法时就带弟弟一起回去。可是,某个夜晚,村中却被一群贼人血洗了,她眼睁睁看着弟弟和一些村民死在自己的面前,好在老天有眼,她被一个神秘男子救走……
  • 雪灵传奇

    雪灵传奇

    一段真挚的爱情是我们所有人都想拥有的,但是却不知道一份真挚的感情需要付出什么。看不到的不代表不存在,看得到的却又不一定存在。千年前两人许下承诺,一个非君不嫁一个非你不娶。承诺依然在人却阴阳相隔,一个带着对对方的怨恨与毒誓转世,另一个带着对对方的思念与想要再续前缘的执念转世。千年后两人都如愿的转世,一个从出生就带着毒誓的诅咒,一个出生就带着莫名的思念。各自带着那残缺不全的梦寻找前世的记忆,完成各自心中的执念,结局与千年前是否会相同呢?
  • 明妄经

    明妄经

    一念之慈,是一切美好的开始;一念之恶,是一切悲惧的源头。跨山跃海,万步成眠,游走各处,见解世间,百媚情肠,人生苦短。何为正?何为邪?一切因缘起,亦是因念灭。 这是一个关于假和尚在异界带领一群真和尚征服世界的故事……爽文粉勿入。
  • 地理探谜

    地理探谜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 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 深入浅出, 生动可读, 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 能够加深思考, 启迪智慧, 开阔视野,增加知识, 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 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 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 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Evangeline

    Evangeli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轮回之再掌乾坤

    轮回之再掌乾坤

    天劫降、灭苍生、众神陨、战轮回,身死后灵魂意外穿越战天大陆。天尊神体、炎龙随行、兄弟相伴,战天神斧再战天。苍穹滴血凌云志,我命由我不由天!看我重登神界,待我再掌乾坤。
  • 狸猫何曾换太子:凤仪天下

    狸猫何曾换太子:凤仪天下

    从古至今,深宫秘事,都是人们茶前饭后谈不完的话题,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更是泛黄故事堆里的经典。刘妃为罪魁祸首,李妃为受害者,功劳归于包拯。而历史的真相却被尘埃掩埋。多少年后,扒开尘封的历史,想要为那个被冤枉了千年的女子洗刷冤屈的文人政客,却始终不能影响故事传播的丝毫,只留下一句“狸猫何曾换太子”的憾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