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36200000002

第2章 雪路押罪囚

由北京去山海关的官道上,常有兵马队伍或是官家仪仗队伍走过,沿途的人都是看惯了的,再不往心里去。而今日行在官道上的人马,却颇令人称奇。

这队伍的前部,旌旗迎风,刀枪耀眼。二百名兵丁,个个威武雄壮。随之,是一杆镶牙飘带的中军大旗。旗上,“漠河矿务局督办”一行字的下面,书着一个斗大的“李”字。旗后,是一辆五马拉动的花轱辘官车。车轮之上,密匝匝排列着圈圈铁钉,冷飕飕闪烁着点点寒光。车篷内,端坐着新任督办李金镛。他顶戴花翎,身穿补服,两耳套着兔绒耳包。他一身朝廷命官的打扮,颈项上却戴了具木枷,既象官,又象囚,整个儿的便不伦不类。这车篷虽挡一些风寒,车内也极是寒冷,喘出的气都化做白霜,使他的浓眉和短髭都被染得白白的。

李金镛的身边,坐着从漠河来的那多奎。他四十有许,瘦面微黑,直眉细眼,高鼻薄唇,颏下一绺短须。

紧跟车后不远的,是一匹枣骝骏马,上坐一位年约三十五,六岁的人。他面白体胖,淡眉鼓目,头罩紫色风雪帽,身披貂绒斗篷,通身穿戴极是华贵。他便是李鸿章的远房侄子,漠河矿务局协同管事李宝忠。

他的两名心腹家将白怀禧和汪晶,趾高气扬,紧随其后。

再后是一百名执戈贯甲的兵丁。他们之后,是数十名同去漠河老沟金矿的沙金工人。还有近百名流放漠河的囚犯。最后,又是二百名兵丁。这支人马队伍,既不象挥师远征的劲旅,也不象押送囚徒的长解之军,倒象二者兼而有之。

李金镛把车窗挂帘撩起一道缝儿,望着自家带的这支颇为奇特之军,心中不禁涌起一种难言的滋味。自古以来,带罪立功者,历朝有之,但象自家这般穿官服而披枷戴锁者,却是亘古罕见的。再看那百来名流放的囚徒,一个个面凄凄,声哀哀,那样子倒颇有几分可悲、可怜。他先时曾憎恶这些人,但想到自家忠于朝廷,体恤万民,还险些闹个身首异处,直落得带罪北上,不由想到那些流放的囚徒,决非尽是坏人,说不定大多数象自家一样,纯属无辜获罪。自己同他等有何区别?无非是自己坐车,他们步行罢了。他抚着身上的枷锁,直觉冷得砭骨,冰得寒心。那挟胁光绪皇帝的垂帘人,弄得朝政腐败,国势衰微,景况日下,民怨沸腾。自身虽然冤屈,但想到国计民生,他还是把个人的怨气压了又压,不管西太后和李鸿章安的什么心,没叫自己殒命,便当感激,有口气便可为国为民做些好事。但他心中并不踏实。他从车窗缝中觑见李宝忠那张奸狡阴毒的面孔,心里便发堵,又零星听到李宝忠的一些亲兵,时常说些“随罪臣北征丢脸”“戴枷的督办有何德能”之类的话,便感到恼怒,担忧。

那李宝忠出得京来,便心怀鬼胎,恨不得一下将这犯官毙命,自家做了督办,不仅长了权势,到了漠河也可多搂许多黄金。因此上,他便时时唆使几个亲兵,说些个冷言恶语,刺伤李金镛。他同心腹家将白怀禧和汪晶,也时常鬼鬼祟崇,嘀嘀咕咕,不知搞什么名堂。

李金镛虽是暗愠、心疑,也不好说什么,心中有数,脸上却装做若无其事,不时同伴坐身边的那多奎谈谈唠唠。

那多奎来到朝廷禀报金矿之事后,随李金镛返回漠河。他深知这位被黎民百姓敬称为“李知府”的新任督办,是位忠正之士,虽见他披枷戴锁,心中也十分仰慕,因之他看不惯李宝忠等人。可他官职卑微,自然不敢触犯李宝忠,也不敢多事,便陪着李金镛说话儿。

李金镛正想借此机会,摸清老沟金矿的详情,便问他道:“那漠河想是丰美之地吧?”

那多奎捋着颏下短须,说道:“那是个难得的宝境。漠河城虽不大,却是傍山临水,地沃物丰。那山中,林海无边;那林里,禽兽无数,漠河实是个难得的好去处呢!”

李金镛点首道:“这样的人间宝地,自然会聚天之精气,地之灵气,难怪会有黄金蕴藏!”

那多奎兴奋道:“老沟之金,质地精良,产量居全国之首,可谓产金之冠哩。”

李金镛道:“但不知老沟金矿是如何发现,又怎样落入俄人之手的?”

那多奎道:“还不是那些罗刹(当地人对沙俄入侵者的称呼)暗盗明夺去的!”

于是,那多奎便从头至尾讲了起来:自道光19年(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后,洋人不断入侵,中华古国受人宰割,朝廷已无力守护和开发边疆。漠河一带无兵驻守,俄国人便随意入境,打渔、狩猎,甚至开荒,种地。光绪初年(公元1875年),有两个罗刹越境到老沟打猎,在泉中饮马时,无意中见泉中荡漾着灿烂光辉,捞上一把沙砾,里面的金沫子几乎占了一半!两个罗刹震惊之余欣喜若狂,竟伙同数人到老沟淘金。初时秘密而行,后来竟大张旗鼓地干了起来,最多时,一日竟可沙金二,三普特(一普特约折合三十二斤半左右)之多。沙俄当局见有机可乘,便越境搞起官办金场,大量黄金,从中国的疆土上,源源流进了尼古拉皇宫。

那多奎讲着,脸上露出幽愤之色。李金镛亦是痛心而又愤慨。他决意尽快为国收回金矿,哪怕是舍命捐躯也在所不惜。

两个人正在车中谈谈唠唠,忽见队伍停住。李金镛向外望去,只见前面不远处,一道城墙蜿蜒起伏,越山而去。官道前方,立着一座高大宏伟的城楼,上悬一块巨匾,匾上大书“天下第一关”五个遒劲大字。一看便知,人马已行进到了山海关。

李金镛正待问队伍因何停住,早有人来报:“启禀督办大人,有人拦路求见。”

“哦?”

李金镛双眉微皱,略一沉吟,说道:“是什么人,胆敢拦路?”

报事人道:“小的不知。来人只说大人一见便知。”

李金镛暗道,必是此人有要事相告,不然便是熟人、好友也未可知,于是便吩咐道:“速叫拦路人来见。”

“嗻!”

报事人去未多久,便领了一个头戴风雪帽,身穿绣绒斗篷的人,跚跚来到车前。

来人见车帘挑开,便飘飘下拜,道:“给老爷请安!”

李金镛觉得好生耳熟,便说道:“你是何人?快快抬起头来。”

来人将头抬起,叫道:“老爷……”

李金镛定睛一看,不由吃了一惊:“英兰?是你!”

不待张氏英兰答话,李金镛起身跳下车来,忙将英兰扶起,深感意外地问道:“夫人,你不是已然去了昌黎吗?怎么跑到这山海关来了?”

英兰道:“为妻已把燕儿送到昌黎母亲家中,并命李良、阿丹在那里好生伺候。”

“那你……”

英兰抚着李金镛身上的枷锁,心中一阵悲凉、痛楚,说道:“老爷此去山高路远,披冰裹雪,前途之上,每每藏着险恶,实实令人心系情牵。故尔为妻安顿好燕儿,便昼夜兼程,抢先一步来到山海关前,等候老爷。

李金镛心中难禁一热,二目便有些发湿,却故做微嗔的口气,说道:“夫人,你……你大不该来。”

英兰道:“为妻不来,只恐心内终日不得安宁,既是心神倍受熬煎,莫如索性来见老爷。”

李金镛深知英兰之心,但仍是不肯连累于她,便好言劝道:“夫人之心,为夫已知,不胜感念夫人的恩德。如今你我已然会面,夫人便该速速返回昌黎才是。”

英兰捧着李金镛的枷锁,说道:“为妻断断不肯让老爷一人独去受苦,便是再凶再险,为妻也要同去漠河。”

李金镛摇头道:“不可,万万不可!”

英兰意坚志决地说道:“老爷若是不允,为妻便跪死在这风雪路上!”

英兰说罢,直挺挺跪下身去,任李金镛怎样劝说,只是拗住性子,不肯起来。

那多奎见他夫妻的样子,心中十分不忍,便下了车,近前劝道:“督办大人,夫人铁心要去黑龙江,也是个难得的奇女子,更难得有一颗忠贞之心,大人也是只身孤苦,还是让夫人去吧。”

英兰泪儿闪闪地望着丈夫,显得既是可怜,又是坚韧果决。

李金镛无奈,又因到此已是山海关,确是不好送回,再加之爱妻之心极烈,不愿深伤夫人的情意,便双手扶起英兰,说道:“唉,那就随为夫同去漠河吧!”

同类推荐
  • 只怕不再遇上

    只怕不再遇上

    那些年,她是主动求爱、主动求婚的叛逆少女,他是清隽雅洁、沉默笃定的风云学长。他们都曾以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用尽全部的气力去追寻,去握紧爱,最后却还是失去。再相逢,他已是凌云之上、泰然自若的业界精英,她却还活在纠结的回忆里。他向她伸出手,说:“我们试试看。”她却已不复当年的勇气。前尘往事横亘于前,就好似一柄双刃剑,她有多爱他,就有多恨自己。
  • 老榆树下的女人(中篇小说)

    老榆树下的女人(中篇小说)

    一场大雾就在卢梨花的眼皮底下升起来,也就是说,卢梨花亲眼目睹了大雾是怎样由薄变厚到浓得化不开。前半夜,卢梨花坐在炕上看老榆树,看着看着,老榆树就不那么清晰了,像披了一层薄纱。卢梨花揉揉眼睛,老榆树还是一点点地隐没在白纱里了,“你呀,真淘气,跟我捉迷藏呢?还是有心上人啦,要弃我而去?”此时,卢梨花还没有意识到下雾了,她还在细声细语地埋怨老榆树。直到完全看不清老榆树了,卢梨花才回过神儿来,她把脸贴在玻璃窗上,别说看天上的星星,就连常兴明锁在窗户下那辆破旧的自行车都影影绰绰。卢梨花这才意识到是下雾了。大雾把老榆树吞噬掉,把卢梨花烦乱的心事淹没在遥远的地方。
  • 黑水谣

    黑水谣

    达川与北源两地相距不过四十公里,同是闽北历史文化名城,一样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只不过北源是县级市,达川是中心城市,而若干年前北源曾是地区行署所在地。随着交通、经济条件的改善,行政中心再次迁移北源呼之欲出。小说主人公温八雅正是在达川、北源经济大发展之时,先后任职于两地。小说围绕两地的经济发展,牵扯出一串串跌宕起伏、精彩纷呈的故事:商场的博弈、职场的打拼、情场的纠缠、官场的周旋……而温八雅却在这两个不同的舞台,演绎了同样精彩的人生。
  • 一条自由飞翔的鱼

    一条自由飞翔的鱼

    烛光闪烁、"平民故事"、"两情相悦"、"幽默世界",作者从这四方面展开叙写,歌颂了老师教书育人、品格感人的博大胸怀;细微处同样可以管窥人性的光辉;看似写情,却有不少篇章蕴含哲理;一组幽默讽刺小小说,作者用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意在对丑陋的现象和迷失的本真进行善意的规劝和委婉的提醒。
  • 重新生活(长篇小说连载二)

    重新生活(长篇小说连载二)

    市委书记被“双规”,不但让当地政坛发生了一场大地震,他的亲属也跟着陷入了困境。市委书记特别疼爱的外甥女绵绵在市里的重点高中上高三,曾经是学校重点培养的对象,身兼班干部团干部校干部数职,此刻,却面临勒令退学的危机。绵绵的父母,也就是市委书记的姐姐姐夫,他们本与市委书记的腐败问题无关,但也受到波及。诸多以前在他们看来不是问题的问题,如今,全都成了绕不过去的大问题。就在他们焦头烂额之际,市委书记上初三的儿子又被打伤了……
热门推荐
  • 金榜题名

    金榜题名

    小舅子收到贵阳学院录取通知书,把老岳父的脸烙了一火铲似的,焦。这大学,取也焦,不取,也焦。小舅子单名一个海字,一直在乡中学读,成绩一直靠前,高考下来成绩也还理想,就是心思去远了点儿,想往省外大学奔,志愿遂显得有些不着边际,眼看本科都快录取完了,还没收到录取音信,我家里就几乎每天接到老岳父电话,海又不干活了,海又不吃饭了,海又睁着眼翻来覆去到天亮了,还说海老在屋后走来走去,把坡上的草都踩成秃桩桩了。总之,海烦躁得要命。海的姐,我的妻,叫罡,每天到教育局去查录取名单,没有,每天都没有海的名字。
  • 锈锄头

    锈锄头

    李忠民是一个从农村进入城市并扎根城市的成功人士,一天回家时意外遇到小偷,并被小偷控制。为了解困,他竭尽所能对小偷展示善意,回忆自己在农村生活的点点滴滴,以此获得小偷的共鸣和好感,最后在小偷完全放松警惕的时候,他果断出手,用一把锈锄头打死了小偷。
  • 迷藏Ⅱ·月影迷踪

    迷藏Ⅱ·月影迷踪

    少女青苗从海上归来,回到现实生活,但哥哥失踪和罗舅舅背叛的谜团依然困扰着她。一通神秘电话掀起了她新一轮的探险,其中好友郑柯、百薇以及来路不明的神秘少年萧源悉数回归,和她并肩作战,终于克服了重重困难,找到了失踪已久的罗舅舅,化解了亲人之间的隔阂,找回哥哥的愿望也因此变得更加接近了。
  •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

    《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从一场运动(“五四”那天广场上的学生运动)、一份杂志(《新青年》)、一位校长(蔡元培)、一册文章(《章太炎的白话文》)及一本诗集(胡适《尝试集》)入手,谈论“五四”新文化运动。作者借鉴新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借助若干意味深长的细节、断片、个案,来钩稽并重建历史,强调是晚清与"五四"两代人的共谋与合力,才完成了中国文化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型。全书史料的钩稽与细节的描述相映成趣,读者不难在这两者的张力中间深切体会"五四"那代人所处的历史语境、政治立场、文化趣味及学术思路,读来饶有趣味。
  • 二十四史故事

    二十四史故事

    内容丰富 编者精选中国史学巨著——《二十四史》中的经典篇章,并将其编译为优美流畅的白话文,力图用较小的篇幅全面展示历代王朝兴衰轨迹,深入开掘中华文明丰富内涵。
  • 蚓窍集

    蚓窍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冷面总裁的绝情恋人

    冷面总裁的绝情恋人

    二十年前,“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的人了,你要记在心里知道吗!你重复一遍!”十年前,“从今天开始,你就是我的人了。”三年前,“我不爱你了,再也不爱。”今天,远在大洋彼岸的她,终于回来,本以为这辈子永不相见,却没想到……
  • 非常同桌同桌冤家碰碰碰

    非常同桌同桌冤家碰碰碰

    朱好帅、熊熊……好动、好话话、好做小动作的男生们,桃子、李婉娇……可爱、活泼、聪明的小女生们,他们生活学习在一起,会发生哪些好玩的事情呢?读者朋友们快来看看这本《同桌冤家碰碰碰》,书里收录了《爱唱才会赢》、《和杨大师过招》等好玩的故事。
  • 天道逍遥录

    天道逍遥录

    七界在混沌开始之后的数万年中,终于是走向了混乱的道路,一场以人界为起点的动乱逐渐走向无法控制的边缘。上古始祖盘留下轮回天道,为天地万物划定规则。无人知晓轮回天道到底是什么,但必定和七界中心人界有关,于是无数秘密势力在人界展开残酷的斗争。传闻:得天道者,掌六道轮回!主人公颜天,从一个孕育千年的鬼胎,一步步走向力量的巅峰,最后探索出何为天道轮回!
  • 新镌绣像麴头陀济颠全传

    新镌绣像麴头陀济颠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