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09800000003

第3章

张魁明听到这里,也叹了一口气,说,真是可惜呀,恨不能见他一面。心就活了,就把冯家骏留下了,用心地教他。双音吹奏法说来神妙,亦不过“吹、打、吐”,但这扑打唇舌之处,其中又有种种细微的变化,张魁明毫无保留。张魁明不光教,也和冯家骏互换箫法,一老一少在张楼村住了一个多月,很快乐。据说,这次交流张魁明也获益很大,但直到离开,冯家骏也没能完全掌握双音的技法。没学会,不是不用心教,而是太难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啊。冯家骏将张魁明独创的箫曲记了谱,然后二人一起离开了张楼村,一个返合肥,一个回北京。那年张魁明不过四十九岁,冯家骏二十多岁,既然结了缘,天下太平,就留缘于他日吧。没想到,这一别,却再也没有相见。

张魁明的这支箫。教也没处教,学也没法学。都说他从来没有师父,这一点我是相信的。但我在张楼村走走聊聊,却听说了一个有趣的说法:张魁明学箫还是有师父的。他的师父就是村北口一棵大柳树。这棵树就长在河堤下,树干粗壮,两人不能合抱,有人估算,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是有灵的。

说,张魁明十八岁时刚瞎了眼,内心苦闷,一到夜里,就好一个人走出村去坐在大柳树下吹箫。偶有人经过,他会把箫停下来,枯坐着,枯坐着,不言不语,就像个庙里的泥塑,泥塑般地睁着眼,好像在瞪着你,你会下意识地避开他。人远了,那箫音又会响起来。神灵授艺,是忌讳凡人偷听的。

在我想来,盲人的白天和黑夜是一样的。喧嚣了,就是白天,安静了,就是深夜。安静了。竹竿打到村中的土路上的“突突”声才会分明。这一天有月亮,那一天没有月亮,但都会有风。无论四季,风总是清凉的,村间夜风,也总是清香的。当盲乐师摸索到柳树下,拍一拍树干,会在最合适的树根下坐下来,一时间,一切也都沉静下来了。然后,不知多久,会有一个音符从沉静中跳出来,又一个音符跳出来。一天里听到的所有的声音都化为了音符跳出来,杂乱的,模糊的,胆怯的,先先后后地跳出来,争先恐后地跳出来。但是,它们跳出来后是乱的,是不成队伍的。这没有关系,张魁明从背后将箫取出来。这就是他的指挥棒,魔棒,在这溪月一湾的柳荫下,枯坐的少年正在冥想中指挥他的士兵,他的士兵里,牲口的叫、哭打孩子的声音、唢呐的一个高调、鸟鸣、风吹动屋角的铃铛、老生在念白、刻萝卜倒水声、澡堂里谈成买卖的生意人在笑、街上的吵嚷、县长来了行人急忙的回避声、柳条儿打在人脸上的声音、虫儿在叫、一得意踩疼了的小草,在脚下沙沙的呻吟着……但这些,仍然是乱的,是不听指挥的。当一切越来越乱的时候。唯有天才盲乐师的心能越来越静,越来越静,在极静中,仿佛听到了老柳树在叹息,这叹息声是对他的嘉许么?盲乐师的唇在一支洞箫上反复地吹、打、吐,唇舌扑打间,他的士兵终于就列,声符终于成行。大柳树下周而复始的春夏秋冬,寒尽不知年。它所庇护的盲乐师终于完成了他的世界。

张魁明后来走江湖。外出的多,在家的少,但每次一回来,都要到大柳树下坐一坐,吹一吹,就像让老师检查作业。但张魁明最后一次回老家,却没能再摸一摸他的这位树师父。

那次回乡是在1961年。那三年,甚荒唐。托福啊托福,张楼村在那三年里唯一出生并存活下来的孩子就是张魁明的孙子。但就算是他家,挨到1960年底,在乡下也实在过不下去了。大儿媳妇带着小孙孙来合肥投奔他。小孙孙有一周岁了,张魁明给他取小名,叫“饿”。

剧团里发两个人的口粮。养活四个人。老人家少吃点,还是可以的。但他不放心一人落在老家的大儿啊。忍了几个月,实在忍不住,向领导报告,要回家看看。领导说,老张,不要吧。

当时,张魁明身上已经有病了,忧从中来,病便不见好。又拖了几个月,病严重了,声音也塌了,没法演出了,便又向领导打报告,说一定要回家看一看。

张魁明回到亳县,在县文化馆里住了两周,还是要回老家去。大儿子说,爸,咱别回吧。县文化馆里的工作人员都无精打采,谁也拦不住老头儿。

说这次是张魁明最后一次回乡。那他平常回乡是个什么样呢?他名声大。是个大人物,小吉普车一到村口,就是前呼后拥,到家屋里一坐。来不及洗脸。就一拨一拨地来人见他,问长问短,听他说新闻,说合肥,说北京,说毛主席;他脾气好,对谁都好,平常村里走一走,成堆的孩子们往他身上扑,瞎乎叔,讲个故事吧;瞎乎叔,吹个小曲吧。张魁明那一张好嘴啊,可不光是在乐器上磨的。也是走江湖磨的,说书算命,哄人逗乐,那也是一绝,他在老家最自在,百无禁忌。大人敬他,小孩爱他。总而言之,这就是张魁明的张楼村,张楼村的张魁明。

可这次回来,一切都不一样了。吉普车进村,狗都不叫了。一直开到家门口,连个打招呼的人都没有了。张魁明堂屋里坐好,大门敞着,但从上午坐到下午,从下午坐到晚上,没有人来扣门。他不言不语,不饮不食,大儿说,爹,歇吧。张魁明不答理。二儿说,爸,歇吧,张魁明不言语。又过了不知道多久,终于屋外一个软软的声音在说,张先生在家吗?

同类推荐
  • 汉堡老太太

    汉堡老太太

    别以为“汉堡老太太”泛指汉堡所有的老太太们,也别当它是汉堡老太太堆儿里任意的一个。它是我和丈夫送给汉堡一个特定的老太太——戈莱娜特夫人(FrauGreinert)的“尊称”。十几年前在汉堡,戈莱娜特夫人是我们的房东。当面,我们称她戈莱娜特夫人,用的当然是德语,私下里提到她时,改称“老太太”,汉语,顺口儿。比如某天我对丈夫说,老太太周末请咱们吃饭;另一天丈夫对我说,老太太下午车撞到楼下的铁门上,铁条都撞弯了。其实,她在场时我们也这么称她,反正汉语她也不懂。
  • 像天一样高

    像天一样高

    本书像许多成长小说一样,主人公都是一些年轻人,小西、康赛、阿原、晏子,是诗歌、高原、反现代的朴素的生活理想使他们走到了一起。然而,随着生活的次第展开,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越来越激烈。阿原似乎一开始就没有真正走进诗性世界,或者说,他是一个企图在精神与物质层面都得到圆满的人,有着极强的社会适应性与生存能力,是第一个“清醒者”。
  • 实相之壤

    实相之壤

    欧塞芭伸出柔软的枝蔓,插入土壤。土壤厚实,潮湿而又温暖。她将根尖探入土堆,品尝营养穿过茎干时的甘甜。她满足地哼唱着,用整片叶子把土一勺勺舀到大花瓣里,再把花瓣裹起来,以便这些土壤能够被分配到飞船各处。她的导师简德塞哼出送别曲和欢迎曲。沙沙沙的声音摩挲着欧塞芭顶端的树叶。她放好最后一小包土,站起身,根部稳稳迈过地上缠绕交错的藤蔓,步入光线昏暗的内室。一群萤火虫在简德塞的身边飞舞着。
  • 凡尔纳科幻小说精选1

    凡尔纳科幻小说精选1

    儒勒凡尔纳是19世纪法国科幻小说大师,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他的作品卷帙洁繁,包罗万象。本套书精选了凡尔纳的许多名篇,充分表现了凡尔纳的独特艺术思维,阅读这些科幻故事,有助于启发人类智慧和激发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热情,从而全面提高我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 限时死亡

    限时死亡

    最后活下的人痛苦地回忆那个夜晚:电灯每熄灭10分钟,他们当中就有一人残忍地死去……七个同学先后醒来,他们不是按着头就是揉着眼睛,四周一片银灰,这是一个很大的房间。他们像做梦一样,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头顶有一个嵌入式的圆形日光灯,密封在玻璃里面,发出苍白的光,照着周围一片冷冷的阴暗。四周是不锈钢的墙壁,一块块的长方形浮突出来,仿佛是太平间里排列整齐、冷冰冰的钢屉。没有窗户;有一面墙上挂着红色的石英钟。房间一角有个更大的竖起的长方形,那应该是门,连把手都没有。他们似乎被人关到了这里,并且曾经昏迷过。
热门推荐
  • 毛詩古樂音

    毛詩古樂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只有回不去的过往 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只有回不去的过往 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你在人生路上一刻不停地策马向前,任由疲惫和苦难侵蚀你一遍又一遍,你的眼前弥漫着一层层云雾,茫然无措。 你仍然蕴藏着力量,你只是不知如何拥有平衡的生活。歇一歇脚,等待灵魂追赶你的身体,等待风景跟上你的眼睛。请允许作者抬起她的手,尽一份绵薄的力量,拨开你眼前的云雾。从此,你可以带着一双透彻的眼睛,细心探索生命路程上的一切美丽事物,并永葆好奇之心。作者只想介绍给你这样一种生活状态:脚踏实地地追求梦想,畅快淋漓地体验生活,平静安稳地感受幸福。
  • 菽园杂记

    菽园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难逃夫君缠缠缠

    难逃夫君缠缠缠

    绚烂嘈杂奢靡的都市生活,让凤灵心这个从外闯进这里的人颇感新鲜,在游走了传说中的五大洲七大洋之后,凤灵心决定找个地方好好休息下!爱琴海滩,在凤灵心的眼里,这里是个睡觉的好地方,柔软的蚕丝床单里,一个妩媚横生的女人睡得昏天黑地,嫣红粉嫩的唇瓣微微嘟起,唇畔一角,有丝闪亮的东西隐隐滑出来,居然睡得流口水了!“唔!”红艳的唇中发出一声细微的梦呓,而后翻了个身,罩在身上的床单滑下,一……
  • 望归来

    望归来

    再次回到这个世界,陶墨的任务是干掉自己悉心教养的穿越女。昔日平静安宁的世界涌现大量穿越/重生/金手指,从前看重的亲友也显出她所不知的另一面。陶墨∶既然我回来了,那么这里该是什么样子,就要回到什么样子。
  • 城市角色

    城市角色

    “疯狂英语”曾像狂飙一般席卷全国,有关的磁带、碟片和书刊纷纷出版成为各地书店的热门货;有关“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的报道也频频出现在各种媒体上。在近两三年中,笔者曾在北京、广州、上海、杭州等地多次采访过李阳,感觉星移斗转、岁月消逝,而李阳的“疯狂英语”从来就没有销声匿迹过,李阳一直和他的“疯狂英语”一起,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走南闯北。
  • 梦回九六

    梦回九六

    2017年,放荡不羁的陆然重生回到了1996年的冬天。什么?重生了,美女要有,钞票也要有……且看我把96年的世界闹个天翻地覆!
  • 神秘事件调查员真实口述

    神秘事件调查员真实口述

    神秘事件调查员亲历诡异事件!骇人秘闻,你打死也不敢相信!这个世界没有永恒的真相,请不要试图去寻找真相!因为真相很可能颠覆你所认知的世界!如果我告诉你,传说中的香巴拉圣地真的存在,你会怎么想?如果我告诉你,世界上并不是仅仅只有七个大洲,你会怎么想?如果我告诉你,这个世界不止一个世界这样的矛盾理论,你会怎么想?如果我再告诉你,现今社会的科技水平也许还不及曾经的远古时代,你又会怎么想?
  • 雪球专刊第082期:熊市赚钱大法

    雪球专刊第082期:熊市赚钱大法

    这一论牛市有没有结束,谁也无法预测。假如熊市来临,散户该如何应对?对于风险厌恶型投资者,如何进行资产搭配,降低熊市的投资风险?熊市除了“吃药喝酒”,还有哪些投资机会?请看本期雪球专刊《熊市赚钱大法》!
  • 给大爷出殡

    给大爷出殡

    小说以朴素温暖的乡土语言,讲述了一幕围绕“我大爷”过世出不出殡,乡镇、村庄各色人等表现出的种种心态、行为的活报剧。因市委书记的父亲是“我大爷”的生死战友,在官场对攀升有图的人执意要把丧事办得轰轰烈烈,好让市委书记开心,为日后升迁搭一把梯子;也有人认为“我大爷”这样厅级离休身份的人,丧事办得越排场越会有大把大把的“票子”收进;但更多的“我大爷”的亲人们执意要为他隆重出殡是因为刻骨的亲情。唯有“我大爷”的儿子——因“我大爷”政治灾难牵连、身体严重致残的马家努,顽强顶着各方压力,坚守着父亲的遗嘱:“死后不动客、不发丧、不出殡”,守护了“我大爷”一生乃至最后的淸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