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51800000005

第5章 第四碌 楼房周遭

岩廾村大牌坊上刻的并不是“岩廾村”,而是“瓯门中学”。这里曾是小镇最早的中学,后因新中学落成,这里便成了住宅区。为了便于区分,镇上人们习惯把岩廾村称之为“老中学”。

大牌坊两侧各有一间小卖部。小卖部附近,夏天里偶有珍珠奶茶的小摊,冬天里偶有大小赌博的聚集。

穿过牌坊大门,靠东一片是教师职工的宿舍区,靠西一片是寻常百姓的居住区。隔开两片区域的是一面发了霉长了苔的矮墙。起初,矮墙末端设有小门可供人们左右溜达;现在,人们只能通过牌坊大门的分岔路上下往来。

大门直走,最后一栋三层高楼房就是六姐妹的家。台风季节,拍打在海堤上的浪花荡得老高,孩子们在家门口都能瞧见。那时,房前还不是一栋马赛克四层楼,而是一棵茂盛的合枫树。树下停过货车又摆过盆栽,搁过扫把拖把又放过锄头簸箕……桔树芦荟迎着天空自由地舒展,鸡啊鸭啊踏着小水沟自在地欢畅……还有两大块树根,建楼房的时侯从地底下掘出来的,日晒月照,多少时光里看着就是两块普通的木头。兴许是天然的根雕用材,兴许本身就是不必雕琢的艺术品。合枫树下的空地,也是孩子们的乐园。跨步、跳绳、建房子、藏石子、打弹珠、打游击、跳皮筋、跳房子、丢手绢、丢沙包、过家家、跳远踩脚、老鹰捉小鸡、剪刀石头布画船舰……数不清的嬉戏,道不尽的趣味。

因为前后左右都没有房子,三层楼最初的邻居就数西南位置的另一栋白墙三层楼。岁月不饶楼,风雨不饶墙,昔日白墙今时已乌灰。孩子诗曰:“数崭新墙面,还看今朝门前四层楼。”

三层楼的东边是马路,而西边也住着一棵高高瘦瘦的大树。树干流出来的树脂,是童年的一大研究对象,因为软黏黏的很不可思议;它也是孩子的一大捣蛋工具,常常用来欺负蚂蚁和苍蝇。千万年以后,会不会有那么一个出土的琥珀是孩子的作品?

这棵大树,多年的台风没有刮倒它,孩子搭草房的钉子没有钉烂它,孩子举起的大石头也没有砸坏它,然而它还是倒了。周边的野草野花,旺盛着漂亮着,引过蝴蝶招过蜻蜓,住过蚂蚱养过蝼蛄,然后就跟随大树一块去了。树被掘,草被除,轰轰隆隆地,新楼房盖起了。于是,三层楼的西边多了灶房起烟的画面,多了阿婆砍柴捆草的身影,多了房顶晒谷子晒芝麻的忙碌,也多了猪仔噜噜响的畅快声,当然还有它们哇哇响的惨叫声。

三层楼后面有一个小园子。园子由水泥墙围成,墙上插了不少的玻璃碎片。早年,园门开在西墙,门前种过一棵三角梅。紫红的小花,带刺的树茎,茂茂盛盛地掩护着园门。可惜在一次台风暴雨中牺牲了。园内种过许许多多的东西,知名的不知名的,野生的手种的,曾经丰收曾经欢悦,曾经自给曾经助人,硕果累累不乏过,越墙疯长不乏过,鸟语花香不乏过,逢偷遭窃不乏过。

时过境迁,园门由西墙改到东墙;这时的园子已不是种植蔬菜瓜果的露天园子,它成了存放废品破烂的封闭仓库;园内秉承过去收废站的传统,藏着一些不寻常的宝贝,俨然当年小草寮。园门前的神龛石台砌得牢实,小香炉仍在,红灯泡仍亮,伯公伯婆的神座也仍在里面。渐渐地,小草寮也爬起了青藤野草,也开起了紫色小花,有道是一如当年!不同的是,它比曾经的草寮还多了几棵树的护荫:有高大茂盛的梧桐树,有不知何时能长粗壮的芭乐树,还有一棵长不长龙眼完全看缘分的龙眼树。在绿化这方面,从自然生长到人工种植,可算是一种进步。

紧挨园子的,是那雄伟宽阔的高速公路。六姐妹家刚搬来岩廾村的时候,高速公路还在建设中。在铺上水泥之前,镇上人们已经不知从那公路上面走过多少次。除了散步玩耍,更多地是把它当成近路。到菜园,到后山,到围来村,到玄天上帝庙,到小学,到面朝山村……公路的斜坡,被留下无数脚印,被踩出无数鞋坑。“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直到公路两边竖起铁栏杆、围起刺铁丝,“行人禁地”最终落成。

远方而来,经过一条条河,穿过一座座山,高速公路贯穿小镇全境。小镇是此市级西部路段唯一的高速公路出入口,它方便了省城与县城之间的交通往来;镇上设有售票停靠点,人们只要搭上那一辆辆从县城发出、途经小镇并将驶往高速公路的巴士就可以便捷地抵达省城。孩子们正是搭着这样的高速巴士离开小镇,到外读书和工作。

房后隧道高高,至少一层楼高;公路车辆嗖嗖,隧道震声呼啸;童年人儿小小,隧道回音不少。隧道内的两面墙,过去至今,一直是中国电信的专用广告位。从高速公路身上感受到的那份雄伟和震撼,孩子时常引用那首《我的祖国》来高唱抒发:“一条高速公路波浪宽,风吹小草在两边。我家就在边上住,听惯了传来的噪音,看惯了车上的白窗,这是英雄的瓯门,是我成长的地方,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

穿过两个隧道,可见连绵的后山。起于海之西方,延至海之东方。

其中有一山,名曰“将军帽”;山上有一庙,名曰“石廾庵”;庵里有一石,名曰“将君石”。不过,庙里并没有老和尚和小和尚,那只是一座荒寂神庙。祖母每年都会去参拜,孩子偶尔也会跟着。孩子望着那一级级高高的台阶叹气,却又那么雀跃着跑跑跳跳地就上去。爬上刻有“将君石”三个大字的大石头,孩子有些害怕,却又兴奋着高喊:阿嫲,快来,什么都瞧得到啊!孩子瞧见了像七巧板拼成的田野,瞧见了像蚂蚁大小的车子,更重要地是,孩子瞧见了自己家的三层楼。

如今,将君石仍旧是那块将君石,可是石廾庵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石廾庵。孩子最近一次看到,庵庙正在重建。大抵为了方便建设,曾经高高台阶的地方只是一处大斜坡,曾经茂密丛林的地方只是一处沙土路。整处地方,孩子只见宽阔平坦,却无当年的险陡之感。站在庙前瞧向山下,孩子诧异:咋这么矮?这哪像站在山上的样子!?道路、河流、农民、水稻……清晰地摆在眼前,它们向孩子宣告着,山正被开发着。

回想那时候,山上很多奇花异果,孩子爱摘花,也爱尝鲜。该说他们拥有想不到中毒层面的单纯,还是该说他们拥有不容易吃坏肚子的幸运?山上也有哗啦啦的瀑布溪流,特别是石坑和溪阿尾这两处,夏天镇上很多孩子都喜欢去游水。

后山下,隧道边,阡陌交通,蔬菜瓜果,流水小桥,炊烟人家,寻螺摸蚌,钓鱼钓蟹,一派桃源景象。然而,这景象之下却有一处臭气熏天的露天公厕,就在通往菜地的必经之路上。孩子们怕被臭晕每每都是捂鼻狂奔而过,一边狂奔还一边朝同伴呐喊,“臭死人啊,我们就要被包围了!快跑,快跑啊!”就连厕边长着的野葵花也是臭的,人们无不感慨:可惜了那美貌。得了这些高高的花树遮掩,公厕倒不至于太难看。

小小的马赛克墙面,镶着墨绿色的门窗,这是六姐妹的家。坐北朝南,每天太阳从左边升起,又从右边落下。

楼房呈“┐”形,底层有天井,三层半高。小镇说法,天台加太子楼算半层高,半阳台半房间算一层高,房前的四层楼就属后者。即使属于三层半高,人们仍习惯称之三层楼;但从高度上讲,三层半和四层其实是差不多的。

踏上家门口那块粗糙的水泥地,瞧着地上一补再补的痕迹,不由惊叹:从一小块到有了小滑坡与小台阶的一大块,这水泥地可有一番不容易的历程。

打开铁门,迈过门槛,眼前是天井:靠北的台阶上,有一个煤炉带着它的蜂窝煤曾经来过,有一辆又一辆的单车曾经来过,有各种生活工具曾经来过……当然,也少不了废品破烂。台阶边的那扇铁窗也能挂不少的东西,鞋子、袜子、毛巾、草帽、雨伞、秤杆……西南角有一口井,井口有大锅盖罩着,以防孩子不小心掉下去。井边一个大水缸,缸上水龙头在滴水,左上方设有一神位,曰“天地父母之神位”。天井的西南两面围墙嵌有竹子浮雕中空石柱,忙活的人们透过石柱之间的镂空偶尔可见外界二三事。前几年,天井靠西一边也筑起了台阶,台上盆栽棵棵,倒是增添了不少生活情趣。

进入正门,一墙隔开大厅和内室。浴室和楼梯又将内室分成两边,北边是祖母房间,南边是厨房。起初,房子断不是这样的设计。厨房本在北,房间本在南,且厨房和大厅之间没有任何墙壁阻隔,而是一个近圆的拱形大门,拱门边上装饰着漂亮的金黄瓷砖,这让整个大厅显得时尚而美观。这样的拱门设计,曾为三层楼带来不少赞赏。镇上有户准备建新房的人家,见此拱门甚是喜欢,便在自家楼顶也砌了个,且让人们站在远处就能一眼望见那样的美丽。每打那经过——

以前孩子得意:我们家也有,比这拱门还大呢!

后来孩子无奈:我们家曾经也有一个这么好看的门,可惜阿爸为了改风水就把它堵掉了!!

二楼是三房一厅一阳台的结构。上了楼梯,右侧是父母亲的房间、大姐二姐的房间;左侧是弟弟妹妹们的房间。三楼则是两房一厅一阳台的结构。楼梯右侧是哥哥的房间,左侧是客房。当年一家人为了赶在除夕夜住进新楼房,没来得及等二楼以上的工程完成。这原因是父母亲说的,其实孩子知道是因为不够钱。黄泥墙水泥地,没有门没有电。所以,三楼开始只用来堆放货物,偶尔诉说荒废,偶尔诉说动荡。多少年过去,种种原因之下,三楼至今还是没能装修。

站在太子楼,周遭一览无余。看得见中学操场,望得见滔滔海面;看得见小学红旗,望得见穿山隧道;看得见悠悠田野,望得见连绵后山;看得见山间小路,望得见西行车辆。兴许会有一群灰鸽子突然窜出,绕着三层楼欢快地盘旋。一废置冰柜,一黑色遮阳网,一盆清水,一盆玉米,这是鸽子的领地。鸽毛飞飞,鸽屎斑斑,在天台上,出现又消失,消失又出现。

同类推荐
  • 盗门百年

    盗门百年

    燕子李三:死了,盗门传承:还在。三代盗门传承人,百年变迁,坚持了该坚持的,放弃了该放弃的,守护了道义,妥协了情义。他们有怎样的经历,由江湖道走进寻常人生?他们有怎样的情怨,由同门阋墙成陌路?挣扎、妥协、顺应,军、政、商,不同时代,不同理念,不同命运。
  • 西边残阳还未落

    西边残阳还未落

    真实的题材,悲惨的故事,道尽人间沧桑,逆境出人才,扬吾光辉岁月的艰辛!
  • 夺标

    夺标

    理想之夺标,唯有看今朝,漫漫人生路,诸君去感悟。——这是一个关于奋斗与成长的故事。飞翔的浪漫书友群:四七三一八九三三零新书《功名》已经上传
  • 一碗大肉面

    一碗大肉面

    本文讲述了主人公的一段青春记忆,游离于主流学院的‘自考’学生,混迹于学校和社会之间。财富美女、兄弟情深,有成功的喜悦、失败的无奈。希望唤醒那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 万事儒医

    万事儒医

    中医学教授彦波希,在离开学院后的悬壶生涯中,屡遇种种疑惑。面对世间的伪医泛滥,假道盛行,执守中正的他,又将经历怎样的人间烟火戏虐,演绎世间怎样的冷暖眷念.......
热门推荐
  • 第99次心动

    第99次心动

    颁奖典礼上,记者问小提琴家盛微絮:“请问盛小姐,这辈子您最具成就的事情是什么?”盛微絮优雅一笑,“嫁了我大哥!”记者:“......除此之外呢?”盛微絮想了想,天真无邪的加了一句,“我又签下了离婚协议书,休了我大哥。”记者和群众:心疼盛家太子爷三秒......某盛少一脸的云淡风轻抵达战场。对台上笑得优雅从容的女人淡淡开口:“搞定我。盛太太,你刚才的话我就不计较了,并允许你嚣张一辈子……”盛微絮看着某人眼里的危险光芒,浑身发颤,瞬间认怂:“........”【全文已经完结】............PS:【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推荐作者完结文:《盛世余生多指教》和《手捧星光来爱你》
  • 圣者书生

    圣者书生

    一位绝处逢生的少年,执笛握棍,一笛一众生,一棍一日月,誓要查找当年的真相…………
  • 茄庄的愤怒

    茄庄的愤怒

    赵老四落了个走路不利索,嘴还跑风。到这种地步,茄庄人就没法再恨他了,又开始跟他说话了。赵老四又成了以前的赵老四,脸皮比城墙还厚,见人就跟人家要烟,人家手里刚割的肉,他也敢张口让人家给他。吓得茄庄人见了他就绕弯,躲他。文玉没躲过他,有时还主动塞给他十块八块钱。今天文玉虽然没给他整盒烟,却塞给他五块钱。赵老四呵呵笑了,一挂口水淌下来,他也不擦,拄着拐杖进村了。
  • 好习惯:培养孩子学习好习惯88法

    好习惯:培养孩子学习好习惯88法

    习惯对于我们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地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在现代社会中,要想使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优秀,成为一名成功人士,创造卓越的成就,就必须从培养良好的习惯人手。
  • 双卿笔记

    双卿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道偶测

    天道偶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魔教教主的退休生活

    魔教教主的退休生活

    如今武林中人人都说日月神教一家独大胡说什么八道!如果真是一家独大,原教主就不会借机把掌门传给老子啊!那老匹夫丢下一书交接函就跑路了啊!老子什么都不会就只会打架而已,才不做这个魔教教主!不行不行,这锅老子不接,老子现在就去享受退休生活……PS:已有完结作品《来到异界当魔王》和中短篇日常吐槽《齐木楠雄的忧郁》魔教教主群:552635338
  • 我消失的影子

    我消失的影子

    自从阿布的影子消失,又过了好一阵子,他想起那些事,或许终究告慰了自己不安的驱壳。作为一名舞者,阿布的驱体始终在动与静之中自由转换。捱了这么些年,好不容易拼到了一出备受瞩目的“影子舞”的主角,却因为自身影子的消失,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窘境当中。光线不容置疑地穿透驱体,幕布上的他俨然成了透明。令阿布崩溃的不只是丢掉饭碗,随之而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让他和远在国外的未婚妻也产生了罅隙。阿布不愿承认,两人的感情竟如此不堪一击,或许这背后原本就存在着难以启齿的秘密……饱受困扰的阿布开始失眠,并出现幻觉,失魂落魄如行尸走肉一般。阿布想弄清这一切到底怎么回事。在他身旁围绕着三个女人,一个是躲着他不见的未婚妻,一个是他躲之不及的舞蹈总监,还有一位,是他在病急乱投医的情形下结识的一位专靠塔罗牌为人占星卜卦的奇女子。奇女子盲打误撞,竟然真帮阿布找到了影子。只是影子并不好驾驭,或许影子也试图追根溯源,找回属于它被抹去的一段记忆。阿布的驱壳在这三个女人的混沌交织下,逐渐发现了一段扑朔迷离的往事,牵涉出了三条命案,以及他不堪回首的童年……阿布想找回消失的影子,找到梦魇中那死去的身影到底源自何时,源自何方。
  • 国民男神爱上我

    国民男神爱上我

    男神说,你负责貌美如花,我负责护你周全。
  • 快穿之宿主他画风不对

    快穿之宿主他画风不对

    意外打破死对头的宝贝,岑沐得去把碎片找回来。#“我一个好好的汉子怎么就要女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