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95600000003

第3章 普希金的自画像

普希金一生中没有停止过为自己画像,从学校时代起,直到他逝世前几天。他的自画像散布在各种手稿里,有的则是专门为朋友们画的。据俄罗斯普希金学专家统计,可以辨认出的普希金自画像有近百幅之多。普希金的自画像画得十分熟练,线条流畅,表情多变,神采奕奕。

普希金知道自己的形象并不美。他的母亲是埃塞俄比亚(当时被称为阿比西尼亚)人的后代,是彼得大帝的黑人宠臣汉尼拔的孙女。他的外貌也多少保留了黑人的特征:黑皮肤、白牙齿、细鼻子、大鼻孔、厚嘴唇、斜眼睛、短胳膊、长手指。

1820年,普希金在《致尤里耶夫》一诗中曾提到自己是“难看的黑人的后裔”。

1835年,他在写给妻子的信中,提到自己的长相时,写道:“我和我的已故奶娘一起可以告诉你:我从来没有好看过,但我曾一度有过青春。”

普希金最早的自画像画于1817—1818年间,画在单幅纸上,没有写日期。当时他在皇村学校读书,写了一百二十余首诗,选出三十六首打算出版。他很认真地准备这项工作,为诗集设计了扉页,配了一些题头画,还画了一幅自画像。

画像框在圆圈里,年轻,表情严肃,好像显得比实际年长些,有些玩世不恭的架势。肖像是侧面的,蓬松的头发、高高的额头、黝黑的眼睛、掀着的鼻孔、紧闭的双唇。背景是黑底子。画得十分认真,甚至有点儿拘谨,还没有像后来那么随便、放得开。可惜这本诗集没有问世,但他的自画像却保留了下来。

青少年时代的自画像

1817—1819年普希金两次患热病,剪掉头发,甚至一度剃成光头,为此他也给自己留下了一幅难得的秃头自画像。

1819年末,他又留起长发。我们见到的一些长发自画像,就是那时所作。当时一位德国革命学生桑德刺死了俄国政府在德国的奸细科柴布,他和进步青年一样,对桑德十分敬佩。桑德留着披肩长发,青年人也都模仿他,留长发成为追求革命的一种时尚,普希金也不例外。

1820年,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对写革命诗、讽刺诗和行为不端的普希金十分不满,决定让他离开首都。

普希金被放逐到南方。在南方画的几幅自画像,也是长发披肩。因为在基什尼奥夫时,他接触了希腊的爱国志士们,他们当中很多人都留着长发,普希金也保留了自己的长发。

1823年,二十四岁的普希金为自己画了一张充满朝气的侧面肖像。这幅肖像和其他人的肖像画在同一张纸上,在《叶甫盖尼·奥涅金》的第二章,第11—12段之间。这张自画像已经基本为他的自画像定了型。

一幅特别的自画像

1824年11月初,普希金在写给弟弟的信中画了自己和他的长诗《叶甫盖尼·奥涅金》的主人公在涅瓦河畔的情景。普希金站在左边,背向观众,披散着卷曲的头发。奥涅金头戴大礼帽扑伏在河边的围栏上,远处是彼得保罗要塞,河上风帆行驶。他在画上标了号码,下边用文字作了说明:“1好(指他的自画像不错。——笔者注),2应当靠在花岗石上,3船,4堡垒,彼得保罗要塞。”

骑马的自画像

普希金在不同时期,在不同心情下,画过几幅自己骑在马上的画。这些画看不清相貌,但凭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可以辨认那是普希金。

1826年,他在《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手稿上画了许多人的头像,其中有一幅是画自己骑在马上,头戴大檐帽。

1829年在《护兵》一诗中的草稿上画了一幅头戴圆顶帽、身披黑色羊毛斗篷、骑马奔驰的自画像。

同年,他在乌沙科娃的纪念册上又画了一幅。这一幅和前一幅基本相同,只是手中多了一杆标枪。

最好的一幅自画像

普希金从南方流放地返回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以后,他的自画像上出现了络腮胡子。

普希金最好的一幅自画像是1829年贴在女友乌沙科娃纪念册中的单页作品。这幅自画像形象逼真,笔锋干练,颇有情趣,已成为研究与描绘普希金形象的基础。后人的许多普希金肖像都摆脱不了这个模型的影响。

漫画像

普希金经常拿自己开心。

普希金有黑人的血统,所以在自画像中总是突出卷曲的头发、翘起的鼻子、上掀的鼻孔、厚厚的嘴唇、细长的眼睛、黝黑的皮肤、雪白的牙齿。然而凡是接触过他的人都透过不美的形象感受到了他的精神美。

库图佐夫元帅的外孙女菲克尔蒙伯爵夫人初次见到普希金之后,说:“普希金,作家,说话迷人,不自以为是,生动火辣。长得不能再丑了——他的脸是猴子与老虎的杂交。他来源于某一非洲人种,他的脸色中还保留着某种痕迹,他的目光带些野性。”

“猴子与老虎的杂交”是当时的一种流行用语,意思是:难看而又热情。

普希金画自己真是千姿百态,花样翻新。

如1825年2—3月间,他在《安德烈·舍尼埃》一诗的草稿上画了几个马头。他把自己也画成马头的形象,这已是真正的漫画像了。

1827年在长篇小说《彼得大帝的黑奴》的草稿中,他又把自己画成了黑人的相貌。

生命最后几年的自画像

普希金在生平的最后几年,为自己画过几张衰老的形象,显然有所夸张、有所调侃,也许在追求另一种境界和情趣。

1834年,三十五岁时,他在一张旧信纸上画了一幅自己想象的老年的状态,额头上抬头纹纵横,头发已经稀疏,大鬓角的胡须下垂,忧愁的目光望着前方。在想什么?

1835年,普希金在《香客》一诗的草稿上,画了一些头像,其中有一幅谢顶的他,睁大眼睛注视着在他脸前伸出五个手指的一只手。这又有什么涵义?

同一年,在未完成的《亚述大君尼布甲尼撒……》一诗的草稿上画了一个表情悲戚的老年普希金,满脸皱纹,目光下视,有所沉思。

1835年或1836年他为自己画了一尊仿但丁雕像的肖像:头戴桂冠,下边用意大利语写了一句“il gran Padre.A.P .”(伟大的父亲。A.P.)。

1836年2月,普希金逝世前,给自己画了最后一幅肖像。寥寥几笔,仍然是明亮的眼睛、淡淡的眉毛、高翘的鼻孔、紧闭的嘴唇,头上的卷发已不像青年时那么浓密了。肖像画在一张倒过来的手稿边上,头上有些数字,显然是在算一笔账。有的研究家认为这笔账证明普希金手头紧,但另有一些人认为他是在计算未来的稿费。

同类推荐
  • 散曲:独特散曲艺术

    散曲:独特散曲艺术

    我国散曲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一种新诗体。宋金之际,契丹、蒙古、女真等少数民族的乐曲相继传入北方地区,与当地原有音乐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乐曲,而原来与音乐相配,后来逐渐独立的词很难适应新的乐调,于是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这就是散曲。散曲萌芽于宋金之际,兴起于金末,元代初期的散曲刚刚从词或俚曲脱胎而出。因此,这时的散曲有着“以词为曲”的特点。
  • 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

    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

    我国古代的戏曲故事,从元杂剧中的《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到四大南戏中的“荆、刘、拜、杀”,再到明清传奇中的《牡丹亭》《桃花扇》,从充满神话色彩的《柳毅传书》到富有生活气息的《救风尘》,从瞒天过海的《连环计》到引人入胜的《梦黄粱》,从伸张正义的《灰阑记》到大义凛然的《赵氏孤儿》。足以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本《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适合大众阅读。
  •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刘旭编著的《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先秦、秦汉时代的戏曲,宋金杂剧、宋元南戏、恢弘元曲、明代戏曲、清代戏曲等曲艺艺术。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 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在中西文论与文化之间(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在中西文论与文化之间(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在中西文论与文化之间》对中国现当代文艺、美学等进行阐发,从特定角度研究了西方现代文艺、文论对自然的表现、现代主义文艺、文艺阐释学等现代文艺中的重要问题的处理。研究了一些重要的文艺讨论和重要的学术事件,研究了詹姆逊的意识形态理论、全球化理论、时空理论、“文化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出发,深度解读西方现代美学及其对中国现当代美学的借鉴意义。
  • 中国类型电视剧研究

    中国类型电视剧研究

    《中国类型电视剧研究》由十二章组成,分别从学理和实践的层面对十二种主要类型电视剧,即都市言情剧、青春偶像剧、谍战剧、家庭剧、历史剧、儿童剧、农村剧、民工剧、西部剧、军事剧、灾难剧、“红色经典”改编剧展开了多元的思考与探讨。不仅梳理了这些类型电视剧的发展轨迹、生成语境、影像风格衍变规律,还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态势。同时为便于读者阅读和学界、业界同仁的进一步研究,每章后还附有该类型电视剧主要作品年表。
热门推荐
  • 一往情深深几许:余生,请多指教

    一往情深深几许:余生,请多指教

    陶裴琳:于她而言,爱情,是一生一次,两情相悦,就足够了。而她以为,她遇见了,到后来,也不过镜花水月般,多美好,却不落现实。等待,她从未刻意去等,但心像上了锁。那把钥匙,到底在谁手中?聿修桀:于他而言,命运,是那么诡异,给一点甜,又一巴掌。在他以为,那些遗憾,到最后,终将被遗忘掉,彻底的,连渣都不剩。然而,命运一圈圈轮回,却回不到原点。懦弱如他,又该何去何从?
  • 老大如此傲娇

    老大如此傲娇

    “您好,队长,我是新来的,我叫翟翌晨!”“你觉得现在自我介绍合适吗?”男子坐在墙上翻了个白眼将刘海吹起,唇红齿白剑眉星目。“不合适吗?”最讨厌这种说话阴阳怪气还要让人猜测半天的上级了:“队长,看我的正装!看我专门买的包,凶案电视剧同款!”对方叹了口气,将手套卸下一下一下砸在女孩的脑袋上:“能、不、能等我将凶手藏在屋顶上的血衣找到后,再说?”对于翟翌晨来说,这个世界最头疼的两件事:数不清的犯罪嫌疑人和辩不胜的蒋峯毒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香咳集

    香咳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诸天万界之二次元

    穿越诸天万界之二次元

    穿越诸天万界,我们的主角钟晓鑫,吊打各路主角,攻略各路女主角,站在诸天万界的顶峰(现在写的是《画江湖之转世门生》),穿越在《画江湖之转世门生》,《斩.赤红之瞳》,《狐妖小红娘》,《超神学院》.......(这几个动漫写完,我会列出几个让读者投票。)
  • 冷少注意夜叉来袭

    冷少注意夜叉来袭

    初一的她,是黑斗的冷面阎王,十五的她是外冷内热的假小子。初一的他,是又钦佩又痛恨她的敌人,十五的她是无情高冷的大少爷。初一的她将他五花大绑,大放厥词,要娶冷傲的大少爷,可大少爷不同意,她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生米煮成熟饭。十五的她却对他视如空气一般,难得理睬。初一的他咬牙切齿,拒绝娶这个母夜叉,结果母夜叉强迫他,拍拍屁股就走人。十五的他对她满是嘲讽戏弄在这两人一次又一次的交锋,她的双重身份也被曝光,接踵而来的确实一个古老传说,一段离弃的故事……双重人格伪王子如何推倒冷傲无情假正经
  • 薄情总裁的替身妻

    薄情总裁的替身妻

    他是慕容集团呼风唤雨的神秘东家,却坐了三年的牢;她聪慧美丽,却是世人眼中三高的大龄剩女。出狱当天,兄弟为他接风洗尘,总统套房,他与她翻云覆雨,彻夜享欢——同患难,共缠绵,她是他的妻,她以为他怜她、爱她,为他甘受委屈;却不知从始至终,他爱的只是她肩胛处的一朵百合、眉梢处的一颗痣……替身的悲哀,吃穿都是为别人...***她撕了她的衣服,当场换来他一记耳光…怀孕一月,她接连被逼抽血,孩子流产,她冷笑刺骨,他痛不欲生..大着肚子,她四处躲窜,受惊难产,她命悬一线;一年后,爱子却被他强行带走,冰天雪地,她跪晕在大门口…认清局势,她决意重生,再嫁良人,新婚之夜,他却当着她未婚夫的面,将她绑于床上,强行夫妻之实…***某天,她一把尖刀刺穿肩胛,鲜血淋漓,他仰天痛哭:“不,为什么这么做?”“宁死…我再也不做别人的影子!它,从来就不属于你..”一朵至死不渝的百合,一颗草里藏珠的黑痣,一断错情的露水姻缘,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她要什么,他都可以给,除了婚姻,偏偏,她唯一要的却是他最不能给的!她不知,他的一生,重生的爱恨情仇,全为她——他不知,百合的花语,除了代表纯洁的爱,还有…至死不渝!【求【收藏】O(∩_∩)O】
  • 风吹落我们那么多叶子

    风吹落我们那么多叶子

    生命里刮过很多场风,吹落了我们那么多叶子和果实,风带走无数的笑声,叹息静静没入河床。谁会纪念我们短暂的生命,谁会收藏我们每一片落叶、欢笑和叹息。阿壳温柔地记下,童年,家乡,童话,小小的情歌在卑微的外表下区别出每个生命的光辉,像是我们都不会忘记。
  • 边缘人语

    边缘人语

    江的边缘,海的边缘,是水的边缘。淡的边缘,咸的边缘,是生的边缘。边缘之人往往麻木。边缘之梦常常惊醒。边缘是一种景观。从某种意义上说,边缘状态总是酝酿着变化的状态,也是可以激活人的思想、情感的最佳状态,于求生和毁灭之间,不是麻木终了便是灵智闪烁。人在边缘时草也在边缘鱼也是边缘,命运和机遇都在边缘。从边缘的自由到自由的边缘,人怀警惧,心无块垒,怀边缘之想反而海阔天空。边缘寂寞。边缘美丽。远离了神话之后,边缘的启示就刻在每一粒沙子上了,长在每一根芦苇上了,嵌进每一片鱼鳞中了驮在每一对翅膀上了——于创造及灾难之间,平及暴烈之间,幸福与痛苦之间。空灵与物化之间,生存与毁灭之间,我们无一你外地边缘着。
  • 毒女戾妃

    毒女戾妃

    她以为,自小订婚的未婚夫,是能与她白头偕老的良人,收养她的尚书府夫妇,果真如传闻般和蔼可亲,每日来看她的族姐,会待她亲如姐妹~谁想到,所有的一切,不过是一场精心编织的骗局。只为谋她的身份,得她的财,取她的命!老天开眼,她重活了。来来来,排排队,让姐挨个儿来虐……只是为何,渣男亲叔死追不放?夜半三更居然跳窗而入!她一脸怒意,“王爷,孤男寡女,你想坏我名声?”某男一本正经,“天下皆知本王是断袖……”她,“……”
  • 小寓言大智慧:写给爱创新的那些人看

    小寓言大智慧:写给爱创新的那些人看

    书中的寓言是浅显的,但是寓言背后所反映的哲理却非常的深奥。阅读《小寓言大智慧:写给爱创新的那些人看》,你可以发现,这些寓言有的揭示了某一个经济学原理,有的反映了某一种管理理念,有的会告诉你某一种投资技巧或者励志方略。阅读《小寓言大智慧:写给爱创新的那些人看》可以学会用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从经济学的视角来思考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当我们心里有什么疙瘩解不开的时候,读一篇寓言,思考一会儿,也许疙瘩就解开了;当我们钻进了某个死胡同的时候,读一篇寓言,思考一会儿,也许就从死胡同里跳出来了;当我们在哪里跌了一跤。爬不起来的时候,回想一下曾经读过的某一篇寓言,也许就顽强地站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