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1500000018

第18章 八观①第十三(1)

大城不可以不完,郭周不可以外通,里域不可以横通,闾闬不可以毋阖,宫垣关闭不可以不修。故大城不完,则乱贼之人谋;郭周外通,则奸遁逾越者作;里域横通,则攘夺窃盗者不止;闾闬无阖,外内交通,则男女无别;宫垣不备,关闭不固,虽有良货,不能守也。故形势不得为非,则奸邪之人悫愿;禁罚威严,则简慢之人整齐;宪令著明,则蛮夷之人不敢犯;赏庆信必,则有功者劝;教训习俗者众,则君民化变而不自知也。是故明君在上位,刑省罚寡,非可刑而不刑,非可罪而不罪也;明君者,闭其门,塞其途,弇其迹②,使民毋由接于淫非之地,是以民之道正行善也若性然。故罪罚寡而民以治矣。

行其田野,视其耕芸,计其农事,而饥饱之国可以知也。其耕之不深,芸之不谨,地宜不任③,草田多秽,耕者不必肥,荒者不必硗,以人猥计其野,草田多而辟田少者,虽不水旱,饥国之野也。若是而民寡,则不足以守其地;若是而民众,则国贫民饥;以此遇水旱,则众散而不收。彼民不足以守者,其城不固。民饥者,不可以使战;众散而不收,则国为丘墟。故曰:有地君国而不务耕芸,寄生之君也。故曰:行其田野,视其耕芸,计其农事,而饥饱之国④可知也。

行其山泽,观其桑麻,计其六畜之产,而贫富之国可知也。夫山泽广大,则草木易多也;壤地肥饶,则桑麻易植也;荐草多衍,则六畜易繁也。山泽虽广,草木毋禁;壤地虽肥,桑麻毋数;荐草虽多,六畜有征,闭货之门也。故曰,时货不遂,金玉虽多,谓之贫国也。故曰:行其山泽,观其桑麻,计其六畜之产,而贫富之国可知也。

[注释]

①八观:意即从八个方面对一国进行调查研究。②弇:古通“掩”,掩埋,掩没。

③任:利用。④饥饱之国:国之饥饱。

[译文]

内城的城墙不可不完备,外城的周围不能够有通往外面的道路,城内不能够左右贯通,闾门不能够不能封闭,门墙不能不注意修整。因为内城城墙不完善,叛乱为害的人就会作奸犯科;城郭有向外的通道,邪恶逃避越境的人就会增多;城内随意贯通,抢劫偷盗的行为就不会消失;闾门不封闭,内外任意交往,男女之间就没有限度;门墙不整,门栓不稳固,虽有珍贵的财货却无法管理。所以情形不利于为所欲为,邪恶的人才能够自觉守法;禁律与刑罚严格,高傲懒散的人才能够整顿起来;法令严格,蛮夷之人就不敢违反;奖励信实坚定,有功的人就获得鼓舞;受教育、守规矩的人多了,民众就会自然而然地跟着耳濡目染。因此圣明的君主执政,处罚很少,并不是该受罚的不用罚,该定罪的不定罪;而是圣明之君封闭了犯罪的门户,断绝了犯罪的通路,消除了犯罪的干扰,使人民无法触及为所欲为的情况,因而人民走正轨、做善事,犹如出自天性。所以,处罚很少而民众生活稳定。

巡察一个国家的田野,看它的耕作情况,核算它的农业生产,其国家的饥饱状况就可明白。耕地不深,耘草不细,耕地培植不合适,荒地长满野草,耕耘的土地不一定是富饶的,荒凉的土地不一定是贫乏的,依照人口的多少核算土地数,荒地多而肥地少,即使没有水旱的灾难,也是饥馑国家的田野景况。像这样的国家,如果百姓稀有,就不足以防守国土;像这样的国家,如果百姓很多,就国家贫穷百姓饥饿;要是再遭遇水旱的灾难,就民众走散而不能聚集。百姓不足以防守国土,城邑就不稳固;百姓饥饿,就不能让他们征战;民众走散不能聚集,国家就成为一片废址。所以说,占有土地的君主管理国家,如果不看重农业,就只能是依靠别国存活的君主。所以说:巡察一个国家的田野,看它的耕作情况,核算它的农业生产,国家的饥饱状况就可掌握。

巡察一个国家的山林湖泽,视察它的桑麻生长状况,核算它的六畜生产,贫富之国,就可以区分出来了。山林湖泽宽阔,草木就容易生长;土地富饶,桑麻就容易种植;牧草茂盛,六畜就容易养殖。如果山泽虽多,滥砍草木却没有禁止;土地虽肥,培植桑麻却不得其法;牧草虽多,养殖六畜却收缴赋税;这就等于填塞了财货的大门。所以说,时令物产不富足,金玉虽多,也只能叫作贫国。所以说,巡察一个国家的山林湖泽,视察它的桑麻种植情况,核算它的六畜生产,贫富之国,就能够区分出来了。

入国邑,视宫室,观车马衣服,而侈俭之国可知也。夫国城大而田野浅狭者,其野不足以养其民;城域大而人民寡者,其民不足以守其城;宫营大而室屋寡者,其室不足以实其宫;室屋众而人徒寡者,其人不足以处其室;仓寡而台榭繁者,其藏不足以共其费。故曰:主上无积而宫室美,氓家无积而衣服修,乘车者饰观望,炙行者杂文采,本资少而末用多者,侈国之俗也。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民贫则奸智生,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生于匮不足;匮不足之所生,生于侈;侈之所生,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不通于若计者,不可使用国。故曰:入国邑,视宫室,观车马衣服,而侈俭之国可知也。

课凶饥,计师役①,观台榭,量国费,而实虚之国可知也。凡田野万家之众,可食之地,方五十里,可以为足矣。万家以下,则就②山泽可矣;万家以上,则去山泽可矣。彼野悉辟而民无积者,国地小而食地浅也;田半垦而民有余食而粟米多者,国地大而食地博也;国地大而野不辟者,君好货而臣好利者也;辟地广而民不足者,上赋重,流其藏者也。故曰,粟行于三百里,则国毋一年之积;粟行于四百里,则国无半年之积;粟行于五百里,则众有饥色。其稼亡三之一者,命曰小凶。小凶三年而大凶,大凶,则众有遗苞③矣。什一之师,什三毋事④,则稼亡三之一。稼亡三之一,而非有故积也,则道有捐瘠⑤矣。什一之师,三年不解,非有余食也,则民有鬻子矣。故曰: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是何也?曰:大木不可独伐也,大木不可独举也,大木不可独运也,大木不可加之薄墙之上。故曰,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国虽充盈,金玉虽多,宫室必有度;江海虽广,池泽虽博,鱼鳖虽多,网罟必有正⑥,船网不可一财而成⑦也。非私草木爱鱼鳖也,恶废民于生谷也。故曰,先王之禁山泽之作者,博民于生谷也。彼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地非民不动,民非作力毋以致财。天下之所生,生于用力,力之所生,生于劳身。是故主上用财毋已,是民用力毋休也。故曰,台榭相望者,其上下相怨也。民毋余积者,其禁不必止;众有遗苞者,其战不必胜;道有捐瘠者,其守不必固。故令不必行,禁不必止,战不必胜,守不必固,则危亡随其后矣。故曰:课凶饥,计师役,观台榭,量国费,实虚之国可知也。

[注释]

①师役:服兵役。②就:打算在内。③遗苞:饿死在路上。④毋事:不参加农业生产。⑤捐瘠:指弃尸。⑥有正:有专员管理。⑦一财而成:靠一种财路成活。

[译文]

走进一个国家的都城,观察它的宫室,观察它的车马、衣服,奢侈与节俭之国,就可以分别出来了。都城大而农田小,农田就养育不了那些人民;都城大而居民少,居民就固守不了那个城市;院子大而房子少,房子就填满不了那个院子;房子多而居民少,居民就住不满那些房子;粮仓少而亭台楼阁多,粮食存储就供给不了那些浪费。所以说,君主没有储藏而宫室却很华贵,百姓没有积攒而衣服却很重视,乘车者装扮车子的外观,步行者穿着华丽的服色,农业产品少而奢华物品多,这是浪费国家的风气。国家奢靡则开支铺张,开支铺张则人民贫穷,人民贫穷则产生邪恶想法,产生邪恶想法则出现奸诈行为。所以,邪恶和奸诈的产生,由于贫穷;贫穷的产生,由于浪费;浪费的产生,由于没有法制。所以说,确定制度和规则,节俭衣服,节约财用,禁止浪费,是治国的关键。不明白这个道理,就不要使他治理国家。所以说,走进一个国家的都城,观察它的宫室,观察它的车马、衣服,侈俭之国,就可以分别出来了。

同类推荐
  • 灵动之欲

    灵动之欲

    在科学技术走向高度发达尤其是航天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之世,探寻宇宙奥妙及万物本源问题更加引起世人的浓厚兴趣。带着这个疑问,作者对事物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深度思考,从而得出“欲乃万物之源”的哲学结论。本书探天理、究人伦、论教育、说谋略、谈情爱、道意识、鉴历史、通未来,以欲理统御全篇,汲取并融汇古今中外哲学前辈的思想精髓,对宇宙万物、人类历史及人类意识等问题加以研究和探讨,通过旁征博引、史论结合,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灵动之欲”在其中的根本作用。本书主旨在于进一步激发广大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爱好者对宇宙万物及人类意识的研究兴趣,以便更好地促进每个人的健康成长以及整个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
  • 柏杨的智慧忠告

    柏杨的智慧忠告

    磨难是柏杨一生的主基调:周碧瑟为柏杨执笔写回忆录,在写作过程中常常情不自禁地停下笔来,看着柏杨叹息:您的灾难怎么没完没了!求真,是柏杨文章的大方向:杂文在柏杨的各种文体中成就最高,这里有深刻的剖析、幽默的谈吐、犀利的文风。求真,让他的文章具有了无与伦比的力量,令浊者惧,使清者快。
  •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为指导,以历史主义为原则,对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主要理论范畴一天命观、经学政治指导思想、大一统政治格局、德治治国方略、纲常伦理规范、民本固国执政方策、政治变革对策等概略性地试作哲理梳理,以时间范畴为经、历史时序为纬,论析儒学乃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中心支柱,以民为本执政哲学期许维护大一统政治格局、伦理纲常政治秩序,在时易治变中推行以德治国方略,建构持续发展的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精神。
  • 简而美的哲学小史

    简而美的哲学小史

    哲学爱好者的入门读物,简单好读,可以一次啃完。不晦涩,不枯燥,激发进一步学习哲学的欲望,让自我的哲学探索变成轻松的阅读消遣。看冯版、胡版《中国哲学史》,罗素、梯利《西方哲学史》前,不可不读的哲学入门书。走进大师们的精神世界,邂逅一场轻松而美妙的思想盛宴。快速读懂哲学3000年发展过程,轻松掌握120位哲学大师的思想精华。老子、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大师的智慧,已经并正在改变无数人的思维方式。罗素、胡适、冯友兰等大师推荐阅读哲学史。
  • 康德的世界

    康德的世界

    本书是以康德的精神世界这个角度写的康德的传记,描绘了著名哲学家康德的一生及其思想变化,是研究西方哲学的人应读的著作。
热门推荐
  • Thankful Blossom

    Thankful Blosso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自由的基因:我们现代世界的由来

    自由的基因:我们现代世界的由来

    本书讲述了自由的故事,解释了为什么自由与其说是“西方的”、毋宁说是“英国的”独特发明。它向我们揭示了欧亚大陆西端一角的居民如何偶然间发现了国家是个人的公仆而非主人的观念。这一革命性观念创造出了财产与契约的概念,反过来又推动了工业化和现代资本主义进程。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同一种语言,同样的圣歌,同样的观念、盎格鲁-撒克逊式自由、重新发现英国、自由与财产、第一次盎格鲁圈内战、第二次盎格鲁圈内战、盎格鲁圈在全球等。
  • 空间之农女皇后

    空间之农女皇后

    一朝穿越,金牌保镖穆采薇变成了被活活饿死的农女穆采薇。家徒四壁,米缸空空,面对面黄肌瘦的母亲和嗷嗷待哺的幼弟幼妹,穆采薇撸起袖子,振臂高呼:“姐要致富!”虽然前世走的是高冷路线,但此一时彼一时。小摊前,穆采薇扎着围裙,奋力叫卖:“炸串、炸串,各种的炸串……布庄里,穆采薇娴熟的拨着算盘:“这些Q版的绸缎就买五十两银子一匹吧…………很快,大晋国的子民都知道了,大晋国的首富不仅是个年轻貌美的少女,还是个乐善好施的慈善家!穆采薇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随随便便做了几件慈善,竟得到了一个令她难以置信的——神奇空间!还得到了一桩令她“难以启齿”的——姻缘!一句话简介:从穷逼农女到皇后的华丽转变!简介无能,请亲们移驾正文。顺便推荐幺儿的完结文
  • 末世重生:妖孽帝少,强势宠

    末世重生:妖孽帝少,强势宠

    末世十年,九级异能强者苏沫被丧尸围攻致死。一朝重生,她决定,一定要找到打败她的丧尸皇,一雪前耻。可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前世她视若无物的未婚夫拼命在她面前刷存在感?为什么前世一直乖乖听话的妹妹用尽手段要除掉她?前有看似男神实则阴险狡诈的未婚夫,后有面上善良单纯实则心狠手辣的妹妹,苏沫忍无可忍地扛上了大刀,一刀劈了下去,大吼一声:谁敢来?“沫沫,我来!”前世一直未曾出现过自称是她叔叔的男人又跳了出来,一巴掌拍下去。世界平静了……苏沫:“……”PS:1、穿越女PK重生女2、男强女强,女主呆萌款,男主腹黑款,宠文
  • 汽车上

    汽车上

    那张肖像,老师画得很慢。每天晚上六点,女孩都会像天仙一样飘然而至。乡下的天色暗得特别早,那是因为乡下的晚上没有内容的缘故。像恋人都喜欢电影院里的昏暗,老师也希望他头顶的夜幕越暗越好,他一个人呆在校舍里,觉得这整座学校都是他的,甚至连学校外面的街道也是他的。他会把传达室那扇小门故意打开,这无疑是给女孩一个信号——里面有一个人在等她,颜料和画笔准备好了,椅子和背景也布置好了,只等她落座,只等她摆好姿势。他会焦急地一趟趟地往门口跑,他希望能在半道上碰上她,装出无意间碰上的惊讶,噢,这么早就来啦。
  • 四季调养菜

    四季调养菜

    《四季调养菜》是一本专门介绍四季如何调养的菜谱书。书中强调根据一年四季气候更迭的特点,选择不同的食物,并精选了菜谱、汤谱多例,供寻常百姓在不同季节进行饮食调养。本书内容丰富,科学实用,非常适合大众养生的需求。
  • 天下三国

    天下三国

    本书由著名作家李国文话说三国157题,据史实,讲故事,说权谋,道忠奸,探寻世界分合之道,分析博弈消长之谜,梳理人生成败之路,内容丰富,文字精炼。
  • 契约太子妃

    契约太子妃

    【声明:本契约有效期为六个月,此后互不干涉。】为了能够得到皇太子玄骆手中珍藏的秘宝如意珠,被老爹无情踹回古代的商默语只能混进太子府。自以为小心谨慎,不料自己的举动早就落入他的眼中。面对那个若豹般优雅而残酷的男人,她没骨气地弃械投降。正包袱款款,打算跑路,谁知却峰回路转,太子夜入厢房,说要讨论件双赢的交易。—————————————玄骆:丫头,你想要如意珠?默语:那又如何?难道你送给我?玄骆:并不是不可能,不过我有个条件。默语:虾米?玄骆:从了我,做我的太子妃……—————————————相互利用的男女,与爱无关的婚姻,当半年期至,真的能够如此简单地放手吗?——————————————友情提示:有时新版显示较慢,亲们可以去旧版阅读。http://m.wkkk.net/a/217542/
  • 上步

    上步

    北宋年间,战火纷飞,朝政混乱,屌丝张自强为救心上人步入仕途,一番拼搏,终成大器。
  • 红尘异事录

    红尘异事录

    一本意外打开的诡异古书,一件件尘封的旧事,一段段埋葬在红尘中的因果。跨越百年的人情世故、事态变迁,一页又一页被掀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