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27900000002

第2章 小小

青春在暑假里速成

我叫朱小三儿,老朱家的三丫头。

上台面儿的名字叫朱迅,男女通用。

我出生在北京黄亭子大院。小时候,一到饭点儿,院子里总会响起街坊们的大呼小叫:“红红、昉昉、三儿——你妈叫你们回家吃饭!”一般此时,红红正站在大树下把风,昉昉跨在树杈间接应,而我则趴在树梢上,偷袭知了或摘别家的果子。

回家也不消停,三姐妹玩得最多的就是演戏。大姐姐长得好看,演特务;二姐姐力气大,演敌人;我淘得跟小土匪似的,却只演英雄。刚看完《红色娘子军》,进家门就见二姐披着毛巾被,威风凛凛地站在床头,“说!你把人藏哪儿了?”

“不知道!”我英勇不屈。

“敌人”二话不说,挥枪射击,我应声倒地。一声闷响,头结结实实地撞上了桌角,顿时血流如注。桌上的收音机也砸在地上,壮烈“牺牲”了。

妈妈闻声进屋,见我一脸的血,吓得抱起我就往医院跑。消毒、缝针、包扎,累到半夜才回家。

晕晕乎乎地躺在床上,我听着妈妈在一旁骂二姐,觉得自己能为艺术献身,特别“崇高”。继续忍着疼,咬着牙:

“妈……如果我不行了,等爸爸回来,把他给我的巧克力分给姐姐们吧。”

说完倒下,又强撑起,“还有——我存钱罐里的钢镚儿,留给爸爸交党费吧。”

说起爸爸,只为了勾出妈妈的泪,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根本没有他的影子。听说爸爸是新华社的记者,我还在妈妈肚子里时,他就被派驻国外,一去六年。每当妈妈要教训我们,只要姐妹们怯生生地说句“等爸爸回来……”,妈妈高高抬起的手总会无奈地放下。

刚上中学,爸爸被派驻香港新华分社。当时中英关于1997年香港回归已经开始谈判,正是“图穷匕首见”的关键时期,社里同意妈妈随行。爸妈因工作已经分居十多年,这次任务重大且能携手同行当然兴奋,当他们把最担心的目光投向我这个老疙瘩时,我哭丧着脸,心里却乐得冒泡:“以后开家长会,不用挨骂了。”

北京家中,姥姥照顾着我们三姐妹。初三暑假,我被选去担任中央电视台《我们这一代》的小主持人,这是我的第一次“触电”。开场前,我躲在大幕后,偷偷往下看。只见其他同学的家长都坐在台下,脸上用笑容写满了自豪。可我家里没一人到场,我突然好想妈妈,扯着大幕呜呜哭,凄惨的哭声响彻后台。老师急得一脑门子汗,“完了完了,这孩子情绪失控了!”

这时只听开场铃声响起,我拽过大幕抹去一大把鼻涕眼泪,笑容灿烂地登场。

老师在幕后跺着脚说:“成!这孩子长大能成!”

因为眼里有渴望

家中一位耄耋姥姥,带着三个如花似玉的小姑娘,当然要步步为营。

朱家三姐妹中,大姐长得最美。她是家里的骄傲,更是我的偶像。在任何场合,她总能轻易抓住所有人的眼球。谁会不喜欢她呢?小学她是羊坊店四小的状元,中学她是清华附中的学霸,大学她是外交学院的校花。在她的字典里除了第一,其他全叫考砸了!

那一年,我读高一,大姐读大三。

暑假里的一天,大姐翻着报纸,突然冒出一句:“我想去应征方便面的广告。”

我吓一跳,20世纪80年代,拍广告并不是件值得骄傲的事。我也算“触过电”的人,很权威地甩去俩字:“丢份儿。”

二姐倒觉得新鲜,“我陪你去。”

第二天,姐姐们躲在屋里细细地打扮了一番,出门前严肃警告我不许告诉姥姥,否则就是“叛徒”!

几小时后她们兴奋地回来,一副得意忘形的样儿。

“考上了?”

“没有。”

“吃错药了?”

“没吃药呀。”

“那得赶快吃点儿,笑成这样不正常。”

大姐并没考取某广告的代言,可评委中有位是电影《摇滚青年》的副导演李童。

“她留了我的地址和电话,说明天来家里取照片!”大姐是个文静的女孩,很少见她如此喜形于色。

我替她高兴,“这才够档次!”

第二天上午,我陪姥姥上街买菜,目的是把老人家巧妙地引开。就在这个空当儿,那位李童真的来了。家里的照片几乎都是我们姐妹的合影。翻了半天,她从中选了一张我和大姐的合照。

下午一辆奔驰200把大姐接走了,两个小时后李童又把大姐送了回来。车没走,李童说导演看了我们的合影,让我也过去看看。

第一次坐奔驰,我真有点过意不去,兴师动众地来接一个十五岁的小屁孩儿。

“我就是个托儿,有比较才能衬托出大姐的美丽。”我为自己能有这种牺牲精神感到很满意。

奔驰停在香格里拉饭店对面的一栋家属楼前,李童带我上了一辆大巴。车上有很多人,有的在化妆,有的在整理道具,看来了个小姑娘,就好奇地上下打量。

“你是来干吗的?”

“不知道。”我一身汗湿的运动衣裤,刚打完篮球,脸没洗,衣服没换。

“肯定又是来试镜的,小小这个角色已经试了二三十个女孩了,还定不下来。”

我心中得意,“试二三百个也没用,这个角色是我姐姐的了。”

“谁呀?”众人的议论吵醒了躺在巴士最后排上的人,他迷迷糊糊地坐起来,显然被吵醒后有点火气。他披着一肩长长的自来卷,鹰钩鼻上架着一副蛤蟆镜,一张棱角分明的脸,眉宇中间两条深深的纹路在扭打着,冷冷的样子实属罕见。

“你过来。”他指着我。

“干什么?”我没动窝儿,妈妈离家前叫我不要跟留长头发的男人搭讪。

“多大了?”

“十五!”我人小声大,不输气势。

“嚯,小孩儿——”他站起来从我身边走过,一身黑色的紧身衣裤。

一个大胡子上了巴士,聊天的人全都开始埋头工作,田壮壮导演来了。

“你是妹妹吧。”壮壮薄薄的嘴唇隐藏在浓密的胡子下,轻柔的声音跟他的外貌反差很大。

“以前演过戏吗?”

我摇头,他的大胡子让我想念父亲。

“走,看他们拍戏去。”他好像是跟我一拨儿的。

整个下午只拍一个镜头——一个男人从电梯里出来,众人涌入电梯。李童满头大汗地安排完群众演员后,刚才车上的黑衣人出现了。

“你看看这个小孩怎么样?”壮壮笑嘻嘻地问他。

“见过了,挺有个性。”他胡撸了一把我的头。

“她眼里有东西。”壮壮盯着我看。

“有什么?”

“渴望。”

“长头发”笑笑,扬长而去。

我甩甩被他胡撸过的头,“这人谁呀?”

“他是你‘男朋友’,叫陶金。”壮壮的声音还是柔柔的。

到家,大姐已经睡下,我蹑手蹑脚地进了屋,蹲在床头。

“姐,导演说明天让我搬到剧组去,对不起!”黑暗中我一脸愧疚。

大姐睡得迷迷糊糊,“定就定了,快睡吧。”

钻进被窝,我还在纳闷:“姐姐那么漂亮,机会本应该是她的,怎么砸到我头上了?”

“这个孩子谁也不许动!”

第二天一早,我就像去参加夏令营,拿上背包,告别姥姥。还是那辆奔驰200把我接到了小西天剧组。《摇滚青年》在这里租了一层地下室。壮壮领我进了最里间的屋子,一个女孩在睡觉。

“马羚,起来起来,看看这小孩!”

马羚懒懒地睁开眼,向上蹭了蹭,靠在床头。顺手从桌上拿起个绿色烟盒,上面写着银色的“More”。点燃了一根,修长白皙的手指间夹着细细的褐色烟杆。随着打火机的火苗被金属盖“叮当”一声熄灭的脆响,我震了一下。

“你就是小小?”我点头,把行李放在她对面的床上,盯着她的衣服看。明星就是明星,连睡觉都穿着最流行的蝙蝠衫。

“这屋三人住,还有一位叫史可,今天她有戏。”

史可是中戏的高才,歌儿唱得棒极了,外号“黑皮大嘴”。壮壮形容她是个“很过瘾的女人”。马羚、史可常在一起研究怎么接吻。马羚有一场吻戏,她从很早就开始紧张。史可是专业演员,懂得拍摄的秘诀。

“两个唇先轻轻碰一下,侧头,后脑勺对着摄像机,嘴亲在脸上就行了。”

真到了拍的那天,壮壮说我太小,不让去现场看,听说马羚喝醉了,陶金吃了蒜。

男主角陶金是全组的焦点人物,他常把自己关在房里。有一次我好奇地捅开条门缝,里面黑黑的,没开灯,空气中飘着清幽的吉他声。

“干什么呢?”我壮着胆子问。

隔了好一会儿,黑暗中甩出两个字:“进来!”吓得我转身就跑。

与这些明星比,我就是只丑小鸭。半夜偷偷起身,把自己的头像从海报上抠下来。“谁干的?”壮壮呵斥,我不敢抬头,怎敢和他们摆在一起?

厚厚的剧本递到手里,我看后却糊涂了。

为什么选我?咱和剧中要扮演的“小小”差距太大了。我十五,书香门第、乖乖小女、顺从努力;她二十,高考落榜、四处打工、浑身叛逆;我爱读书、禁恶习,服从安排;她跳霹雳、谈恋爱,主宰自己。

不仅如此,最难的是速成霹雳。壮壮把这个任务交给赫赫有名的“震动队”主力——沙宝亮,要求他两个星期内把我培养成一个霹雳女孩。沙宝比我大一点儿,专业是杂技,总穿着从摊儿上买的运动衣,自己画只猫,就成了大名牌——PUMA。

沙宝面对没有丝毫舞蹈基础的我,开始了魔鬼训练。为练习霹雳舞中关节的灵活性,他在我宿舍里拉了根绳,要求我每天起床先钻500个来回!舞鞋磨破了3双,脚板蹭出了大泡,终于小有成效。

开拍了!我的第一场戏就在午门前。剧本上只有几个字:“那天陶金情绪不好,独自站在雨中。正巧小小路过,让他去家里躲雨。”

傍晚,摄影队浩浩荡荡地从小西天开了出来,十多辆车穿过长安街停在午门前。“怎么还有消防车呀?”我好奇。“要拍雨戏。”化装师早就习以为常了。这几天她把我改得连姥姥都快不认识我了。爆炸式的麦穗头,墨绿色的牛仔裙,烟熏的眼、鲜红的唇,十五岁的我转身成了叛逆的代言、摇滚的少女!

夜里11点,“灯爷”们还在布光。平时这个点儿我早该睡了,就蜷缩在车边,刚眯上眼。

“别睡,眼睛会肿的。”边上人推我,随手递过一支点燃的烟。为了让自己清醒过来,我学着马羚的样子深吸一口,顿时呛得昏天黑地,连肺都快咳出来了。为什么所有的初次都会有丝苦涩的味道?

12点,我上场了。深夜的午门宛如三峦环抱,五峰突起,更显神秘威严。广场上灯火通明,十多位消防队员举着水枪,整装待命。阵势唬人,但一见壮壮我就踏实了。他亲自示范了两次走位,台词是极简单的两句:“你干吗呢?到我家去吧,离这儿不远。”这女孩儿太随便了,我心里打鼓。

拍戏原来这么好玩儿!消防车中的水倾盆而下,你是所有人的焦点。午门不愧是帝王之地,有着无比的包容。20世纪80年代,霹雳舞还是街头地下的玩意,《摇滚青年》首次将它搬上了大银幕。刹那间,皇家气派与街头技巧交织、碰撞,北京“不务正业”的少男少女似乎都浮出了水面,几乎所有数得上的京城霹雳舞者都聚集午门,而我莫名其妙地成了这个特殊群体的代表,享受着“红头发”、“黄头发”瞟来的满眼艳羡。我习惯早睡早起的学生生活,熬夜拍出的全是睡眼惺忪,这又被解读成对现实迷茫无措的朦胧派表演。

可任凭壮壮怎么说,大结局的那场戏我坚决不拍!原因很简单:在戏中,男女主角好上了,还一起过了夜。这真是“大逆不道”!壮壮与我长谈三夜,我仍不知情为何物。对坐在宿舍的两个角落,我双手抱腿,用膝盖顶住下巴,瞪大眼睛盯着低声说话的壮壮。他的嘴在动,可说出的话我全听不懂。

“如果我拍了,别人会以为我真做了!”

“别为别人活着!”

“他们说这是坏孩子,担心我在剧组里学坏。”

“别怕,在你来的那天我就关照过,这个孩子谁也不许动!”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我咬着牙,“好!我拍!做人不能没良心!”

最后一场戏拍得好尴尬。“清晨,小小穿着睡衣给陶金端来早餐,默默地凝视,然后把家门钥匙留给他。”三个镜头简简单单,但十五岁的我如何能明白其中的春色撩人?只好把胶片当手纸用了,拍了二十多遍还没过。陶金躺在床上,已经快睡着了。我端着餐盘,又窘又急,只好如此酝酿:哥哥,你就是我最爱的法棍!

于是,壮壮让陶金翻身冲墙,装成面包。

我终于张口,欢引眉梢,素颜窈窕,完成了人生第一次对男生的告白。

生活因“摇滚”而改变

“为什么选朱迅?”记者问。

“干净。”壮壮从胡子缝里吐出两个字。

如果说十五岁时“干净”是一种不谙世事的纯,慢慢长大后这两个字就成了心中的底色、底线和底牌。

关机时,壮壮对我说:“我只是缺个演员,把你带进这一行,以后别恨我。”

我纳闷,“感谢还来不及,为什么会恨你?”

“电影这东西有魔力,一旦沾上,一辈子也离不开。”

一辈子的事先不去想,我已经一头栽进了青春期的迷茫中。《摇滚青年》的拍摄集中在暑假,随着整部电影进入尾声,我即将开学。面对校园生活,我突然感到害怕,心里猛然闯进了很多莫名的东西,我回不去了。

青春在一个暑假里速成。

现实充满戏剧性,《摇滚青年》公映后,我第一次领略了媒体的影响力是如此铺天盖地。这部电影是第五代导演田壮壮的第一部娱乐片,拍《盗马贼》等纯文艺片的大导演竟然涉身娱乐,还是带有叛逆色彩的题材,这一切引来了媒体的热议。

我原本只是暑假里干了件好玩的事,可玩出了火,纸包不住火,我真的火了。“火”体现在多个层面。最开始是走在大街上回头率明显提升,甚至超过了大姐。接下来就是学校通知板上每天都写着“朱迅有信”。上千封全国各地的影迷来信堆满了玉渊潭中学小小的传达室,回信成为我最繁重的课外作业。还有各大报纸上有关我的报道层出不穷:“小荷初露尖尖角”“霹雳小公主”……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一脸寒霜,“你跟记者吹什么了?”

不久,找我拍戏的剧组络绎不绝,我好像忘了壮壮的叮嘱:“别干这行!”

学校的老师也反对我去拍电影,考不上大学就彻底毁了!一位老师还专门给远在日本的妈妈写了封长信,言辞恳切:“摄制组的人趿拉着拖鞋来学校找朱迅,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

接到信,妈妈马上打来电话。

“我真的喜欢电影!”我轻声重复着。

“你的前途,我不当导演,我做观众——你最忠实的观众!”

感谢妈妈的尊重,一辈子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才是最大的幸福。并且有了家人的喝彩,一切变得格外有意义。表演给充满幻想的孩子极大的满足感,角色中,我今天是小公主,明天是穷学生。生活有如此多的可能,我对生活也有了更多的敬意。

“你还是学生,会计说按规定只有这些。”陶金把我的片酬送来时还有些不好意思。

我打开快被撑破的信封,十元一张数了好久,竟有2650元(当时爸妈每月工资加起来只有二百多块)!这还不包括拍戏时每天16元的补助。天啊,我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名利双收!

有了钱,我立马儿带上姥姥、大姐、二姐去了前门,这儿刚开了北京第一家肯德基,“照死了吃!”我们四个人抱着四个桶。

谁能抵挡这样的诱惑?我身不由己地被这个圈子吸引。高二、高三的寒暑假给片约定得满满的,铺在脚下的是一条充满诱惑、名利双收的星光大道。

我真的这么厉害吗?其实是名利场太厉害了!它能把人一夜间高高捧起或重重摔下。心里空荡荡的,名不符实的滋味并不好受。我常梦见自己站在一个云中的脚手架上,哆哆嗦嗦、摇摇晃晃,大风吹来,一头栽下。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

壮壮劝我:“学门一生受用的真本事才好!”

记者问:“拍了戏,你学会了什么?”

我说:“学会了放弃。”

高三毕业,我放弃了已经十拿九稳的电影学院,对妈妈说:“我要留学。”

那一年,我十七岁。

同类推荐
  • 飞鸟集·新月集

    飞鸟集·新月集

    《飞鸟集·新月集》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作品。其中《飞鸟集》是关于爱情和人生的抒情诗集;《新月集》是以儿童生活和情趣为创作主旨的散文体诗集。
  • 给我一支枪

    给我一支枪

    亲情、友情、爱情交织的乱世悲歌。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北地区。马龙、亢振刚等这些普普通通的中国人在这场空前的民族危机中,逐步成长为一批勇敢、机智的民族英雄。故事一波三折,场面震撼人心。亲情、爱情、友情也在这场民族搏杀中演绎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壮歌。
  • 中国古典诗词感发

    中国古典诗词感发

    《中国古典诗词感发》是一部感悟中国古典诗词的大境界、阐发中国古代文化的大智慧,令人在现实中受益终生的力作。它根据叶嘉莹记录的国学大师顾随的讲课实录整理而成,第一次全部公之于世。这部著作古今中外、文史哲禅兼容,通俗雅正、情感妙理合揉,严肃庄重、幽默风趣并在,诗内诗外,谈天说地,文采飞扬,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再现了一代大师的风神情采、覃思卓识。它把作诗与做人、诗词与人生相提并论,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中,领会中国传统人生的妙义,感悟现实生活的哲理。
  • 山水怒江

    山水怒江

    大怒江,又名黑水河(上游)、璐江(中游)、萨尔温江等,全长3200多公里,流域面积32.5万平方公里。它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南麓,由泰国境内毛棉淡附近注入印度洋。它流经我国西藏自治区的部分地区、县、和云南省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市、德宏州等,在我国境内流程约1540公里,流域面积12万平方公里。大怒江的上游和中游地带,大都是高原和高山地段,两岸山峰挺拔、陡峭,因而,切割成了高山、深谷地区。尤其怒江中游地区,高黎贡山、碧罗雪山高耸入云,平均深度在2000多米以上,最高山峰嘎娃嘎普峰海拔5128米,最低海拔仅为738米的泸水县上江蛮云怒江边形成了水急滩高、气势磅礴、惊心动魄的世界东方大峡谷,可与美国科洛拉冬大峡谷相媲美,或有过之而无不及。
  • 童年论

    童年论

    近年来,学界对童年社会学研究的兴趣与日俱增,本书旨在介绍这一研究领域中的主要发展情况。在当代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的基础上,本书建立了童年研究与社会学理论之间的联系,呈现了它的历史、政治和文化维度,并通过对童年的社会结构性特征及其日常生活背景的深入分析揭示了童年的社会建构特征。本书并不是根据家庭、学校和玩耍这样的传统类别,而是围绕空间、时间、文化、身体和工作这样的主体来组织内容的。通过这种方式,本书分析了近年来童年研究中新的研究方法的差异,以此为童年研究领域提供有价值的启示。
热门推荐
  • 重生之俗人一枚

    重生之俗人一枚

    在这庸俗的社会,要想活得有尊严,你除了跟着庸俗,别无他法!重生前的王勃不太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家也破!人乃亡!妻要离!重生后,王勃总算明白了俗人社会!所以,他决定快快乐乐,开开心心的当一枚俗人,赚钱,赚很多钱,去弥补前世那一个又一个的遗憾!《重生之俗人一枚》,一本接地气的YY小说,欢迎品鉴!《俗人》普通群2:563/202/937(普通群,都可进)《俗人》VIP官方群2:303/024/165(全订群。需全订阅截图或粉丝值验证,有福利哦……)
  • 重生极品皇帝

    重生极品皇帝

    一觉醒来,就当了皇帝,原以为从此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但……“启奏陛下,南方战事吃紧,请陛下命户部速拨十万两银子。”“启奏陛下,国库空虚,户部没银子。”“不好了,陛下,儒家和法家的人又在大街上打起来了,损毁房屋无数。”“陛下,韩国又在边关挑衅,守将问要不要收拾他们?”“启奏陛下,太后娘娘有请,说是要给陛下选秀女。”王莽眼睛一亮,飞也似的奔了出去。
  • 老人与树

    老人与树

    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是两个明晰的概念。但是在具体界说的时候,又往往缠夹不清。对于主要依赖虚构而创作的小说而言,能不能臻于艺术的真实,至关重要。读者明知小说是作家编造的,阅读的过程却需要审美层面的共时性真实。读者觉得虚假了,小说家无疑就失败了。近年,文坛出现了“纪实小说”这样一个新品种。我的这部《攻城》,创写于十多年前,有真实的人物原型、以人物原型的传奇经历为故事主干,但我认为它不属于纪实小说。我的创作,从来不受什么理论潮流的影响左右。具体的写作过程,是虚构多一点?还是依托真实多一点?也没有什么预先设定。
  • 至此,如烟上尘嚣

    至此,如烟上尘嚣

    听说,一个人一生爱的归宿只有两个,一个是自己,一个是自己幻想出来的。如果你认识我,或曾经认识我,那么请你告诉我,我是谁。如果说爱情是一种疯,那她已经病入膏肓。如果爱情是一种毒,那她已经无药可救。对于夏堇祎来说,上官可凡就是她生活的全部。上官可凡,她的青梅竹马,她的初恋,她生命中无法抹去的美好。一个温润如玉的翩翩公子,才华横溢、有内涵而不张扬,最重要的是:视她比生命珍贵,照顾她无微不至,对她好的让所有人都嫉妒。以至于让她产生依赖,形成了有他陪伴的习惯,以至于当他离开让她觉得是世界末日的来临,生不如死,备受煎熬与折磨,她不知道这辈子除了他还能爱上谁。她从不后悔,与他的相识、相知、相恋。天意弄人,本是所有人见证下的金童玉女,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天翻地覆,命运大转盘开始逆转……她因为这个男人疯癫。她甚至不知自己是否真的疯了。她也不确定,他到底是生是死。命运总是让他们百转千回。他们能否在神的祝福下,相守一生?上帝总是同他们开最大的玩笑。分开了又遇见,遇见了又分开。那个酷似上官可凡的莫安奈,性格也刚烈了很多,洒脱随性。她爱的到底是谁呢?上官可凡?莫安奈?如果不知道他们到底是谁?她该如何是好,她会做出怎样的抉择?麦嘉柯,一个一直默默守护她的男人。那个一路以来都对她不离不弃,陪伴在她身旁的男人。那个只有在她面前才会温情似水的男人。我们都知道,她无法对他视而不见。那么,到底,谁会是她最后的选择?安琪,大概是一个可怜的女人吧。她的付出到底值得不值得?尽管看到自己用生命去爱的男人眼里只有另一个女人,还是义无反顾地爱着,用她那颗羸弱的心脏,勇敢地爱着。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如果一个愿意和你一起流浪,一起看黑色河流,一起听寂寞风声的人,他却突然不再和你共用一个灵魂。那么,怎么办呢。上官楚歌,最大的悬念,最神秘的人物。整个故事,难道是你是始作俑者?难道这只是个骗局?这到底是个充满阴谋的故事?还是充满爱与心酸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进入,这虚幻如尘嚣,却催人泪下的爱的纠葛。以清新隽永的写法,谱一曲现代都市永恒的悲歌,里面有你的影子吗
  • 跟无话可说的尴尬说再见

    跟无话可说的尴尬说再见

    本书对谈话的每个环节都进行了详细分析,再辅以实例。你将学会如何应付任何类型的谈话,并且发现最终产生的良好效果。本书每个章节都是非常实用的步骤,而不仅仅是诸如,“保持目光接触,提问题“这样的泛泛而谈。别再犹豫了,现在就买一本回家吧,对了,从此以后,你什么时候都能有话可说了!
  • 快穿之收割男神我很忙

    快穿之收割男神我很忙

    晏青魂带着上一辈子的记忆投胎重生在了华国农村,她以为她能淌过奈何桥却没喝孟汤重新活一世,是因为她上辈子积攒了大功德。然而,在她继母决定改嫁的这一晚,有一个叫系统的家伙告诉她,她还可以活无数世。青魂:。。。。。。从此青魂开始了攒功德,赚金币,存积分的生活。青魂原则:没什么是一顿揍解决不了的。如果不能,那就两顿!(非传统快穿,每一个故事都会深度展开,篇幅比较长,讲的是相对完整的故事,不喜慎入啊亲们。)
  • BLIX

    BLIX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恋上天使面孔恶魔心

    恋上天使面孔恶魔心

    当狐狸遇上狐狸……冷清清,因为遵守狐狸法则而荼毒了一棵漂亮的嫩草,却不知,麻烦就此开始。天使的外表隐藏着魔鬼的邪恶,蓝一泽,一个纯真帅气,又有着执著和倔强的坏脾气,从遇上那一秒开始,就注定了甩不掉。冷清清深感绝望:先是被追踪到工作地,奖金彻底归零。其次被堵在门口,一双可怜兮兮的眼睛使她失去了单身的自由。再次,如影随形,生活犹如恶梦。云霄飞车?!悬崖蹦极?!恐怖鬼屋?!还有!还有!!!左右衡量,罢了!为了漂亮的嫩草,她冷清清霍出去了!不是吧?!晚上也要寻刺激,什么?!居然要带着她这个二十八岁的老大姐去玩飞车?!额的上帝啊!!可是,某一天居然被他发现,天使出现了恶魔的翅膀,这家伙居然是黑道人人闻声破胆的蓝太子!!!“清,给我暖床吧!”某一夜,恶魔带着天使的笑勾引她。哼!她可是狐狸,要主动出击,因为……她爱给嫩草暖床!《暖床系列》之‘狐狸精’凌镜:《我不暖床》瞑月流水:《我暖不暖床》
  • 故事会(2018年11月下)

    故事会(2018年11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太上元始天尊说北帝伏魔神咒妙经

    太上元始天尊说北帝伏魔神咒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