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11000000002

第2章 自序

学术研究体现着时代气候的变化。我理解,学术史乃是一个时代价值观的体现。

近30年来,中国学术研究发生着静悄悄的变化,这个变化甚至体现在每一个学者研究的工作中。以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为上限,当代中国学术研究经历了一条阶段性特征明显的发展线索。80年代作为一个整体,体现着学术思想启蒙发展的特征,解放思想、开放西学禁区和走向改革,作为80年代的标记留在学术史上。这个时期的学术思想启蒙不断遭遇着来自各个领域的干扰,包括来自自身的干扰。接下来,90年代迅速进入了思想寂寞和文化保守(最严格意义上的)时期。学术研究成为躲避思想冲动的“避风港”,告别革命,回归学术,所谓“纯学术”开始成为时尚,甚至被封闭在道君葫芦里的千年妖孽也破口而出,学术界道与术合流,正与邪不辨,在时代怂恿的利欲追逐下,学术成为“器”之一种,被“运作”着(这是90年代最时尚的词语之一)。求助于韬光养晦,经济领域GDP在悄然上升,而文化复古习气也蔚为大观,形成了经济繁荣与思想文化保守的巨大反差。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文化保守主义越来越掣肘社会的发展,也制约着文化繁荣,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行,文化成为国策里一个重要内容,开放的、健康的、有活力的文化建设成为时代命题。学术研究也开始尝试抖落一身尘埃,拒绝了“被运作”的命运,成为独立的求真事业。相对于学术被革命所绑架,拒绝功利绑架同样具有深刻的思想史价值。

回到学术史的视野来看待文化问题,乃是开放时代应有之义。

学术史的要点是什么?我理解,即是重整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对一些重大思想问题和文化问题的思考,包括语境、看待问题的角度和立场、解决问题的方法、价值观的重新检索,作为再出发的根据。它是属于思想、价值、思维层面的东西。每一个时代的学者都在重写学术史,重估前人的成果,作为后人的起点,所谓薪火相传,这是学者的使命。只有薪火相传了,这个民族的心智就不会灭,文化就还存在。而一旦学术文化之薪火灭绝了,这个民族就落入史前的愚昧之中。因此,学术史的研究本身就是文化传承。

学术史研究有着自身的规律。顾颉刚先生曾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认为时代越后传说的古史期越长。学术史的叙述则相反,具有“厚古薄今”的特征,即越是问题提出的创始阶段,对问题原意的理解、阐释、解决方法越全面而完整,贡献越大,越是往后、靠近今天,所作的贡献就越有限,所叙述就越少。

但是,学术文化与其他文化创造不同,乃在于它的本质既超越民族又承载民族。说它超越民族,指学术穷究的最高真理,是天人、物我、性命、荣衰等人类面临的最根本问题,是各个时代智者、仁人对此类问题的解答;这问题不止于中华民族,希腊民族、阿拉伯民族,还有斯拉夫、英格兰、德意志、法兰西等各民族的学者都在穷究着,他们的研究成果汇集到学术史里,为各民族学者所分享。所以,各国学者相会称为“同仁”是有道理的:他们做的是宇内学问,而非功利之为。说它又荷载民族、止于民族,即无论如何学者是依靠自己民族的经验、站在自己民族的立场上、以自己民族和时代的价值观(甚至偏见)和思维方式,去求索上述那些宇内问题,代表着这个民族对上述问题作出解答。以一个民族的智慧名义求索宇内面临之问题,这便是学问的局限性。

这个选集收集了我近几年写作的两组论文,一组名曰“学术史研究”,一组名曰“文化研究”,前者主要是对俄苏文学里一些重大问题的学术史梳理,特别是高尔基研究的梳理。对于20世纪这个“革命”与“战争”的世纪来说,有一些文学家是不能忘记的,也是具有特殊价值的,在俄苏文学这个框架里,高尔基、帕斯捷尔纳克、肖洛霍夫、索尔仁尼琴等就属于这个圈子。其中高尔基尤为突出而多义。一个作家达到极高的境界后,他对人类生活中的极端事件往往有独特的反应,例如“专政”“暴力”等,高尔基恰逢这个革命和暴力的时代,他作出的反应对于我们了解俄罗斯民族、苏维埃政权有什么价值?对于了解一般文学家有什么价值?这个反应在不同的时代,人们是如何去理解的?今天他的意义是什么?总之,区别于研究他的具体作品、具体人物、具体手法技巧等。

另一类则是专注于诠释俄苏文学理论框架下的重要观念,梳理它的来龙去脉、理路和理解路径。例如巴赫金的“外位性”概念、学术概念在不同语境下是如何被诠释的等。

“文化研究”是这个选集里另一个重要内容。“文化研究”之出现在英伦学术界,除了一般学者们所认识的一般意义外(这个意义在威廉斯研究、霍尔研究、霍加特研究和伯明翰学派研究的成果中阐释很多),除了作为整个西方学术史的补充性接续外,至少还有如下原因:英伦学术学派与法国学派、德国学派、俄罗斯学派、美国学派的对峙关系,有学术批判传统的影响,有英国工人阶级运动的传统等,这些原因共同促成了威廉斯的日常生活文化观的产生。因此,我在面对“文化研究”这个事件,对它的几个核心观念的理解和实践,我更多采取补充、接续的立场去看待它与欧陆学术传统的关系,而不是单纯的对峙;采取建构而不是解构的视角去评价它。“文化研究”不是也没有中断欧洲学术传统,而是补充和接续了这个传统。《文化研究向何处去?》正是这个思想的接续。所收入的其他论文则在具体的领域扩展这个话题。

黑格尔在完成《历史哲学》的东方部分,转向西方部分写作时说:“在希腊,我感到像在我的家乡。”而我,无论思考着远方的俄罗斯文学,还是思考着纯粹理论问题,都时刻感受到中国现实的严峻注视。

2013年7月

同类推荐
  • 谋杀之谜

    谋杀之谜

    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首次披露了大千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本书通过详尽的事件回放、诡异隐秘的背景调查以及众说纷纭的死亡原因,为您展现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那些惊心动魄、错综复杂、谜团种种的谋杀故事。
  • 陈寅恪讲国学

    陈寅恪讲国学

    陈寅恪有着深厚的国学根底,他接受了严格的西学训练,他的新考据学方法,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献研究方法,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具有重大意义。陈寅恪与王国维、陈垣等形成了中国史学史上具有代表意义的“新考据学派”。他研究的范围涉及中古史、宗教史、蒙古史、敦煌学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了不少开创性的成果。本书对其学术成就、治学特色以及师友关系等进行了比较深刻的阐释,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内容丰富、语言生动,为进一步研究陈寅恪提供了新的视角,不失为一部富有特色的了解陈寅恪生平及其学术成就、中国文化精神的著作。
  • 美国精神

    美国精神

    本书展示了这么一幅复杂但明晰的“美国精神”图景:美利坚民族既牢固地确立了政教分离原则,但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又依赖甚或迷恋宗教精神;它承认和甚而维护国内的价值多元和种族多元,但同时保持不免偏狭的“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WASP)主流;它宣称拒绝单一的真理,但时时表现出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绝对主义和普遍主义思维方式;它的民族文化基因中有着对人性的深深怀疑和“性恶”信仰,但它又自信非凡,而且有时幻想有加,以致幼稚;
  •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4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4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系列书是海内外公认的易学大家刘君祖先生历时四年多,对《易经》六十四卦作透彻详尽的解读,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洞悉决策模式,把《易经》智慧延伸在现代生活中,更进一步通过依经解经的方式,以易理和其他学术相印证,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以及中医养生与企业管理等,在在圆融无碍,使得我们对《易经》六十四卦爻符号的无字天书不再陌生,进而欲罢不能、意犹未尽。
  • 闲话三分

    闲话三分

    书中文章最初为专栏连载(成书经过详见《再版后记》),篇幅不长,每篇从一条线索写起,看似闲闲写来,却能独辟蹊径,以小见大。舒芜先生评之为“虽是一本小书,而文心史识,意趣笔墨,四美并具”。作者是文章大家,文字纵横自如,加以见识通达,在短小的随笔中包含着丰富的视点,耐人寻味。虽写故实,偶尔将现代的“流行语”信手拈入文中,遂穿越了历史和当下的世态人情,令读者会心一笑。
热门推荐
  • 景定严州新定续志

    景定严州新定续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留别吉州太守宗人迈

    留别吉州太守宗人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南池宴饯辛子,赋得

    南池宴饯辛子,赋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尚书:追寻永恒的天命

    尚书:追寻永恒的天命

    《尚书》可能是留存下来的最古老的官方文字资料,收录了夏商周三代乃至上古的一系列政府文书,包括如周公、周王这样的重要人物的讲话。在商周时期,文字具有神秘的魅力,是通天地、得永生的载体。而最早那些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很大程度上是当时人必须铭记于心的人和事,是“天命”。以《酒诰》为例,在杨照的解读下,我们感受到了焦虑打败了“大邑商”的周人的焦虑,他们反复确认上帝(天)传递给他们的信息,战战兢兢地、一次又一次地告诫子孙千万不要重蹈商朝的覆辙。
  • 大周王姬

    大周王姬

    曾经是学霸,现在是考古研究所的青年骨干,姜沁园智商超高,但是,却从不知“情爱”的滋味。直到她意外得到一面青铜镜,通过青铜镜可以与两千多年前的玄姜沟通,才知道了自己为何会这么奇葩。那么,玄姜又是谁?她也不过是西周末年的一个小小世家女,却撩了三位美男:一个乱世王者、一个开国霸者,还有一个敢于和王者较真儿的“二王”。王者说:“玄姜,失了你,得了天下,又如何?!”霸者说:“玄姜,我愿为你问鼎天下!” 本书宗旨,六个字:?“甜到齁、虐到死!”? (??ω`?)
  • 在日常小事中培养自己的经济头脑

    在日常小事中培养自己的经济头脑

    本书通过一些典型的整合,阐述了如何在日常小事中培养经济头脑,说明了只有善于观察和发现,才能培养出敏锐的经济头脑。
  • 试飞英雄(二)

    试飞英雄(二)

    她才三十出头,领导和战友们都很关心她,希望她能再觅新缘,她轻轻地摇头,她指着心口说:“他已经长在我这里了。”我们都坐在车里,不动,不说话,静静地看着她走近,再走过。我相信她一个人在山道上慢慢行走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对四哥甜蜜的回忆。试飞员烈士的遗孀几乎没有再婚的,因为在她们眼里,曾经用生命叱咤蓝天的那个人,无与伦比。
  • 史上第一女反派

    史上第一女反派

    重生回来你最想干什么苏叶:怒打撕逼亲戚...咳换个积极向上的苏叶:赚大钱额,稍微丰满一点叻苏叶:赚全世界的钱那个,要是世界上的人不让你赚那么多钱,怎么办?苏叶:那就怒打全世界.....................这还能不能好好玩耍了
  • 毕业头三年

    毕业头三年

    刚走出大学校门的莘莘学子,在职场如同一个什么都不懂,尚未完成进化的新成“猿”。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我们的内心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化和社会化。与此同时,身处刀光剑影、明抢暗算的职场,我们也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一次人生角色的进化演变——由一个简单直接、诉求无数的大学生,进化成为职场中竭力奋进的一员。
  • 明伦汇编交谊典朋友部

    明伦汇编交谊典朋友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