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53600000002

第2章

是的呢,高服良的知青婆姨刘迎春是该有那美丽的光晕。

我从高服良的嘴里知道,他的知青婆姨已经不再年轻,而且穿戴得有点土气……可在我看到她的时候,还是看出她的别样来,那是在陕北看到的北京留守知青所特有的品质,那种特有的品质已深深地化入他们的血脉中了。

我到碾子湾采访,是做了些前期准备的。

我知道插队落户到陕北的北京知青,大返城后,还有一部分留了下来。刘迎春是其中一个,像她一样留下来的,至今还有230多人。

他们怎么就不回去呢?

我对这个问题有着十分的好奇,我问高服良的婆姨刘迎春了,她却不给我开口,一直地微笑着,说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还有甚好说的呢。刘迎春不给我回答这个问题,我就还问别的问题,刘迎春依然不愿意说。我就拿出记者缠人的办法,缠着高服良来问了。高服良说他们不走自有不走的理由。就像刘迎春,她是割舍不下我和娃娃呀。此外还有陕北这片深厚的土地,以及无处不在的陕北信天游。

从北京来到陕北插队落户,别的知青是怎么想的,刘迎春不知道,但她从在北京召开的动员会上,看见大家高举着拳头,高呼着口号,是下了决心,都要在陕北的黄土地上插队落户了。但是刘迎春不这么想,她热爱北京,祖祖辈辈都在皇城根下生活,让她彻底离开她的父亲母亲,离开她的哥哥姐姐,她觉得那比割断她的血脉还要让她难受,她愿意听从毛主席的号召,到陕北的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然后回到北京来,参加工作是一码事,与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是又一码事。便是坐上了西去的知青专列,大家一路歌声,一路憧憬,充满了激情和梦想,恨不能一步踏进陕北的黄土地,刘迎春也都很不合群地想着她的心事。

刘迎春想,我才不要在陕北农村把根扎。

但有一个事情来得太突然,来得太不可思议,来得太荒唐了。这叫刘迎春日后想起,总会心惊肉跳,总会伤痛难抑,总会叫苦不迭。

那是刘迎春插队在碾子湾的第二年冬天,傍晚下了一场雪,起初下得还小,像是老天感念人的困厄,慷慨地向人间筛着细面粉一样,纷纷扬扬地染白了陕北的坡坡梁梁,沟沟坎坎,便是流淌不息的碾子河,也在飘雪的傍晚封了冻,染上一层薄薄的雪粉……刘迎春和同来碾子湾插队的知青,跟着碾子湾的社员,都在半山坡上整修农田。这是陕北农村的一项传统活路,到了冬季农闲时节,大家也不能闲着。扛着老镢头和大铁锨,还有扁担和笼筐,下到挂在坡梁上的田里,撵着夏、秋季节遭遇水毁的地块,照着原样儿修起来,是该补埂的,就担土补埂,是该填坑的,就担土填坑……好像是,那个年头,全国都在学大寨,改造旧山河,建设新农村,碾子湾响应号召,还在一条荒沟里,按照规划,堆土筑坝……因此,插队下来的刘迎春和他们一帮知青,无分男女,就都像是一只只活兽,忙碌在荒寂的沟坡上。

大家干得太苦了。嫩嫩的胳膊,干得红了肿,肿了红……身材娇小的刘迎春,挖土让老镢头把手拧出了泡,拧烂了;挑土让扁担把肩膀压肿了,压破了……他们战天战地,他们苦不堪言。

而且没有娱乐,不像在北京城,再不抵总有电影看,总有戏曲听,兴致好了,逛一逛王府井、大栅栏,或是游一游颐和园、什刹海什么的,总是非常方便。插队在碾子湾,能有什么娱乐呢?恐怕只有高服良的黄铜唢呐和信天游了。

就在落雪的那天傍晚,浑身酸痛的刘迎春他们,邋里邋遢地回到知青窑上,却都不往窑门里进,大家站在窑院里,有人伸着手,有人伸着舌头,小心地接着散碎如银的落雪……与知青窑院隔着一堵矮墙的高服良,也许与北京知青一般,受了雪的鼓舞,把他的黄铜唢呐拿出来,站在他家窑院前的石碾上吹奏起来了。

刘迎春记得清楚,高服良那天一连吹了几首陕北的信天游,其中一首就是她也学会唱了的《三十里铺》。高服良在深情吹奏着的时候,刘迎春便轻声地跟着唱:

提起个家来家有名,

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

四妹子好了个三哥哥,

他是奴家的知心人。

三哥哥今年一十九,

四妹子今年一十六。

人人都说咱们二人天配就,

你把妹妹闪在半路口……

刘迎春唱得是很投入的,投入得连一块插队的知青喊她她都没有听见。而这时的雪下得大起来了,细细的雪粉,突变得像是一片片纷飞的柳絮,无声而轻轻地飘落着,在雪地里吹奏唢呐的高服良也变成了一个雪人了,可他没有停下吹奏的唢呐,还有刘迎春,也没有停止她轻声的歌吟……名叫汪秀清的知青伙伴,把地上越积越厚的雪花踩得四处飞溅,她跑到刘迎春的身边,拽了她的胳膊就走。

与娇小的刘迎春相比,汪秀清是高大的,如果可能,汪秀清轻轻松松能把刘迎春装进她的肚子里。她把刘迎春只是一拽,就几乎把刘迎春拽翻在雪地上。

汪秀清拽着刘迎春说:叫你做饭你还装听不见,你是想饿死我们吗?

口大气粗是汪秀清说话的一贯作风,特别是对刘迎春,好像还更过分,透着一种根正苗红者的霸道和蛮不讲理。这好像还不能怪汪秀清,在那样的年代,出身工人家庭的她,不想蛮不讲理都不行。

刘迎春的家庭出身就要差一些,她的父亲和母亲,解放前虽不是财大气粗的资本家,却也经营着一个服装门店,在大栅栏里是很有些名气的,京城里有头有脸的人家,为家里人添置服装,总会想到她家的门店,坐着黄包车,一路小跑地到她家的服装店量体定制。刘迎春听说过,她家的门店前,一年四季都有拉洋车的脚夫,川流不息地到她家门店前来,又从她家门店前去……刘迎春没有见过那样的阵势,但她却因为那个阵势的繁华,在过去许多年后,背着个“资产阶级臭小姐”的恶名,人前人后大受欺侮。

汪秀清只那么一拽,刘迎春就很知错地回了头,朝着汪秀清红了一下脸,便失急慌忙地向她们兼做厨房和卧室的窑洞跑去了。

怎么能够忘了做饭呢?

把自己饿着不要紧,刘迎春哪里敢把他们知青组的伙伴儿饿着呀?

锅灶连着炕,是陕北农村生活的一大特色。大家住在窑洞里,潮湿是一定的,挨着窑口的隔墙,盘起一面大炕,紧挨着大炕,再盘起大锅连着小锅的炉灶,在炉灶里烧火做饭,烟气从炕洞里走,热天刚好驱走阴湿,冷天又刚好烘热大炕,如此一举两得的好事,我不知道,除了陕北农村,还有哪里有这样的创意?这太取巧了,巧得真是让人服气呢。

入了窑门的刘迎春,往灶口喂了一把柴,点着了,又从水瓷里舀着水,端着盆子淘小米了……晚上,刘迎春给大家做的是钱钱饭煮土豆。就在她脚忙手忙地给大家操持晚饭的时候,她听见高服良的唢呐声渐渐地低了,哑了,烟雾蒸腾的窑洞外面,变得空落落的,唯有越下越大的积雪。

像往常一样,刘迎春把饭刚做熟,等得喉咙眼伸出手来的知青,一窝蜂地围上来,秋风扫落叶般只一圈子,就把锅里的汤饭扫除一空,留给刘迎春的,就只有锅底粘着的一层糊糊了……这又有什么呢?“资产阶级臭小姐”活该如此,别人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刘迎春认也得认,不认也得认,觉得她就该比别人多吃苦,多受罪,插队农村,认真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也好早早洗脱她“资产阶级臭小姐”的气味。

吃罢了晚饭,知青伙伴爬上炕去,拉开被窝钻进去,埋了头,你一声呼噜,她一声轻鼾,不一会,就都睡着了……沉重的农业劳动,把人都熬得筋疲力尽,挨枕头就会是一场大睡。刘迎春也困乏了,但她还要洗锅洗碗,还要准备来日清晨的早饭,因此,她困得哪怕眼皮直打架,还要坚持下来,把她要做的事全做完了,才能歇了脚,爬到热烘烘的炕上去睡觉。

也是因为下雪,刘迎春把她要做的事儿,一样一样都做好了,抬脚已经上了炕,却突然生出一个念头来,又从炕上下来,热了一盆水,把自己身上的衣服全都脱了,用毛巾沾着水,小心地,一点一点地擦洗着……插队在陕北的碾子湾,不是在炎热的夏天,大家没有机会,也没有条件为自己的身体搞清洁的,这让北京知青刘迎春太不习惯了。

刘迎春不习惯,别人呢?别人就习惯了?

想来与刘迎春是一样的。也是不习惯的。

刘迎春没有注意,就在她热了水擦洗自己时,缩在被窝里的汪秀清,便是人在梦里,也敏感地知觉到了。她把头从被窝里伸出来,眨了眨眼睛,这就看到一团雪白的刘迎春,搅起一片暖暖的水汽,擦洗着她曼妙的身体……汪秀清不知道她是该愤怒,还是该羡慕,她从炕上爬起来,一步跨到炕脚底,连鞋也不穿,走到刘迎春跟前,绕着她转了一圈,一言不发地退到窑垴里去,去找撒尿的夜壶去了。

把夜壶提进来,端出去,也都是刘迎春做的事,今天晚上她忘了。

汪秀清找不见夜壶,就问刘迎春:夜壶呢?你把夜壶放哪儿了?

刘迎春听汪秀清一问,这才想起忘了提夜壶,就说:你等等,我马上去提。

刘迎春嘴里应着,撂下擦洗身子的毛巾,就去炕边拿她脱了的衣服,准备穿了去窑门外提尿壶,汪秀清却扑过来,把刘迎春已经披在身上的衣服扒下来,推着刘迎春,让她光着身子出门去提尿壶。刘迎春抗不住汪秀清的力气大,被她推着,一直推到了窑门口,把门打开来,把她推出了窑门,推到满天银白的雪的世界里……刘迎春无奈了,去窑门前的矮墙边提尿壶,冷冷的风吹在她裸着的身上,她不觉得冷,冰冰的雪刮在她裸着的身上,她也不觉得冰,她只想着赶快提起尿壶,赶快回到窑里去……可是她回不去窑洞了,汪秀清在把裸着的刘迎春推到冰天雪地的窑院后,反身回到窑里,“哐当”一声把窑门从里边掩起来,插上门栓,喝醒睡在热炕上的伙伴,隔着窑门狂呼乱喊。

汪秀清呼喊:来贼了!来贼了!

伙伴们不知所以,跟上也是一通呼喊:来贼了!来贼了!

那样的喊声是凄厉的,而且还有一点儿狂悖,在大雪的晚上,从碾子湾的女知青窑洞里传出来,很快传到隔不很远的男知青窑洞里,一起插队到碾子湾的男知青,听到女知青的狂呼乱喊,没有不起来相助的理由,他们从被窝里爬出来,没有谁把衣服能穿整齐,一个一个,抢着从窑洞里跑出来,向着求助的女知青窑洞那边跑……他们看见了刘迎春,正不知所措地站在雪地里,睁着一双惊恐的眼睛,看着向她跑来的一伙男知青,她哭了,瑟缩着身子向窑院一边的碾子旁躲去,提在手里的尿壶,在躲向碾子的时候碰了一下,“哗”的裂成了一堆碎片。

男知青愣住不动了……还有打开窑门没走出来的女知青们,也都看着躲在石碾一边的刘迎春不喊不叫了。

他们谁都没有想到,高服良也受了惊动,从他的窑院里拐出来,睁着他的一又大眼睛,恼怒地看着愣在大雪里的知青们,冷冷地看了一眼,就脱下他身上的翻毛皮袄,大踏步地走到碾子旁,把还蓄积着他体温的翻毛皮袄,裹在刘迎春光裸的身上。

我来碾子湾采访,高服良没有给我说这件事,在我后来了解到这个事实后,向他求证时,他只说,知青们苦哩,弄出个恶作剧,你能说他们啥呢?啥啥都不能说吧。

我愕然了。

同类推荐
  • 群山行云(二)

    群山行云(二)

    这是三楼靠近街道一侧的房间,浴室没有做好防水处理,乳白色的壁纸从墙角起卷、发泡,除此之外,这和一般的快捷酒店没有多大区别。电视只能接收几个台,覆满雪花的屏幕重复播放着时政新闻,中间插播广告——无论哪一个都比新闻更有趣和真实。我到达X城的时间太早,按照和老A的约定,他应该在今天下午两点左右到达这里——先坐飞机抵达三百多公里外的C市,之后坐上每天一趟通往X城的绿皮火车。按照计划,我会在他坐上绿皮火车大约一个小时后完成一次跃迁,之后在X城开好房间,整理“旅行”带来的疲惫和恍惚。我俩碰面的时间相差不会超过三个小时。
  • 2011年度微型小说排行榜

    2011年度微型小说排行榜

    这是一片神秘的土地,在大山掩映之中,一个小村庄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带的地图上根本没有标注,就连我们的向导,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小村庄。我们惊喜地走了进去。小小的村落,散布着几十户人家,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家家户户的门,都是敞开着的。最后,我们来到了小村唯一的一家代销店,我们想在这里补充点物资。小店里只有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品卖:盐、酱油、一两种劣质烟、坛装的老白干……都是村民们需要的东西,而我们需要补充的矿泉水和方便面,竟然都没有。店主解释说,矿泉水,村民根本不需要。方便面?那么贵的东西,小村可没几个人吃得起。
  • 大悲原(修订版)

    大悲原(修订版)

    柯柯部落的亚敦哥洛一直渴望自己能够成为超越邦主的英雄,儿子巴思坎得尔出生时他便把这个愿望寄托在了儿子身上。当他把具有英雄象征的100个男性阳物送给儿子之后,便死于一场森林大火。孤儿巴思坎得尔被瓦勒庇一家收养,长大后的巴思坎得尔凭借自己的智慧征服了野骛部落、塔崩部落、柯柯部落、女王部落等,之后又做了荒原的强盗。当整个荒原人都称他为英雄的时候,挎着枪架着炮的麒麟军又站在了他面前。面对真枪实弹,手拿大刀长矛的巴思坎得尔又将怎样捍卫自己的英雄称号,捍卫心中神圣的荒原?
  • The Last words

    The Last words

    新潟县西部有一个小镇叫做浣,那里靠近海,却因为周围有一片浓密的林带无法直接看见海。浣是一个较为落后的地区,镇子上只有几台自动贩卖机,还是无法选择冷热的那种。浣镇上有一座桥,桥下是干裂的河道,曾有一条流向海洋的河。不过奇怪的是,这种干涸的景象只在桥下以及周围有限的范围内发生了,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已经种起了碧绿的农田,这让整座桥看起来更加荒凉。这座桥和下面的河道,对生活在浣的人们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把浣分成了两个部分,由地势高低命名为上浣和下浣。
  • 豆汁记

    豆汁记

    莫姜被父亲领进家门的时候,我正趴在桌上做作业。这个细节之所以记忆深刻,是因为刚上小学,我被那些莫名其妙的注音字母“ㄅㄆㄇㄈㄉㄊㄋㄌ”搞得一头雾水,几乎要把书扔上房顶。可能学过注音字母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个混沌未开的小孩子,刚上学便接触这些抽象符号,其难度不亚于读天书。这些符号让我对学习的兴致大减,其实那时我已经能读懂《格林童话》,也念过《三字经》《千字文》一类童稚必读,知道了些“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的规矩,自认大可不必回头再学这挤眉弄眼的“ㄅㄆㄇㄈ”,就日日盼着教国文的马老师发高烧起不来炕。也许是这个原因,马老师的确老生病,常常上课铃声响过,教室里仍旧嘈杂一片,如吵蛤蟆坑。
热门推荐
  • 随心淘婚

    随心淘婚

    所谓淘婚,即通过网购婚庆用品,搞定终身大事,大到钻戒礼服,小到红包糖果,一网打尽!某人嘀咕:就算要淘婚,也要讲究个按部就班吧,新娘还没影呢,就打算白水下锅?哼、既然要淘婚,那就淘个全套的,连老婆一起淘了算了!淘婚族坚信:只要你想得到,网上都可以淘得到!于是乎,某人被迫逼上淘婚一族,开始全套淘婚攻略——先淘个老婆、再淘婚!——将淘婚进行到底!看来运气还不错,一网定终身,不过貌似淘来的这个老婆很......
  • 首席殿下:挚爱

    首席殿下:挚爱

    有些人,不是不爱,而是还未等到对的人;有些人,一眼万年,第一眼相见,便知道他(她)就是彼此的一声。“是命运弄人,你我一点都没有错”她牵着他的手,笑带着泪,“我可以等你,等你想爱我了,想和我在一起了,等一辈子都可以”既然选择牵起你的手,即使到万不得已,我也不会放手,你做好被我套牢着的准备了嘛?实力宠文!!!欢迎入坑呦小仙女们!!!
  • 流过我们身边的花瓣

    流过我们身边的花瓣

    我一直都在渴望一种另类爱情,以想像为空间,以绵延不绝的思念为填充物的爱情。这样的爱情,某种程度上要比俗世的爱情来得更真实,因而也就更有魅力。
  • 毒妃狠绝色

    毒妃狠绝色

    杜家嫡女,嫁入燕王府为妃。十月怀胎,一朝产子,却被害身死。七年结发夫妻,敌不过美人两滴泪。只落得断手剜目,母子同赴黄泉!重生于十年前最重要的那个夜晚。她才终于明白,前世所有天灾皆是人祸!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杜蘅对天发誓,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前世承受的所有苦痛折磨,必将百倍千倍还之!所有欺辱她之人,必将踏于脚下,誓死诛之!庶母心机深,老太太脾气大,庶姐庶妹个个不是省油的灯。头上有婆婆,背后有小姑,丫环都成加强连了。她步步筹谋,在后宅,在深宫,在前朝。斗庶母,斗姐妹,斗大伯小叔,斗妯娌小姑,斗宫妃权臣……后宫三千,深宅五百,大院子鸡飞狗跳,众女子各领风骚!PS:简介无能者飘过,大家看正文。。。推荐姐妹酒微醺新文:《重生狠角色——傲凰》,精彩不容错过。http://m.wkkk.net/a/673194/
  • 快穿系统之心愿实现

    快穿系统之心愿实现

    她一个不小心把自己弄死了,她也不想回到自已原来的世界,然后她就一直攻略男神,来完成别人的心愿,却发现自己攻略的男神就是主神大佬,从头到尾就是某人的追妻陷阱。
  • 特别特别管用的职场心理学

    特别特别管用的职场心理学

    职场中也是如此,要学会把握人的心理——好的职场关系,不是一味地讲实话,而是先判断对方相信什么,再顺应他们的世界观,说该说的话。本书提供最实用的心理学定律,帮你了解自己、读懂他人。在职场中,人际关系有时候比公司制度更重要!书中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让你在一个个真实的案例中学会慧眼识人,巧妙用人,圆融待人。进而游刃有余地处理你与自己、与领导、与同事、与客户的四大关系。
  • 奇来前书

    奇来前书

    他在岛屿写作,他的专集已被诺奖评委翻译,台湾杨牧的文学自传收官之作,终于来了。杨牧始作《山风海雨》(1987),在八十年代中,继之以《方向归零》(1991)与《昔我往矣》(1997),遂完成早期文学自传之结构,探索山林乡野和海洋的声籁、色彩,以及形上的神秘主义,体会人情冲突于变动的城乡社会里,感受到艺术的启迪,追寻诗、美和爱的踪迹,自我性格无限的犹疑和执著,并于回想中作荒辽幻化的前瞻,思维集中,风格刻意一一在多变屡迁的散文笔路下展开。三书自成系列,脉络延伸,止于秘密作别的时刻,合帙为《奇来前书》。
  • 幻想塑造的异世界生活

    幻想塑造的异世界生活

    贯穿主线的是与魔族的战斗,就是勇者去打魔王,然后打更高等级的魔神。(故意这样写介绍的,其实还能看啦。)前期是情况好点的盾勇画风,中后期稍稍带点萌王的感觉,能力是幻想塑造。
  • 豫台大学生双向交流研究

    豫台大学生双向交流研究

    本书稿为中原与闽台关系丛书中的一种,主要关注点为豫台两地大学生的双向交流。全书共六章,介绍了豫台两地的历史文化渊源和两地大学生交流的历史背景,展现了自2011年至2013年两地大学生实际交流的具体情况,并进行了经验总结和展望。该书对加强两岸同胞往来和文化交流,尤其是两岸青少年的交流,对增加台湾青少年对历史文化传承的了解,从而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的振兴有一定的意义。
  • 武则天秘史

    武则天秘史

    我的名字叫武则天,我从生下来,就注定是个传奇。在我一生中最刻骨的那个夜晚,他修长冰凉的指尖温柔地抚着我的身躯,寸寸流连,好似看得见清波荡漾,春风吹皱一池春水。从此不知愁不知苦不知恨,唯有将前尘遗忘。他的吻轻轻落下,我徐徐阖上眼。午夜梦回,蚀骨的空虚,有他,我不会太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