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
伤夭,伤悼短命早死者。从现存文字内容看,本赋所伤悼和思念的早夭者,很可能是某位与作者关系较为亲熟之人。本赋系残篇。《艺文类聚》卷三四、《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王侍中集》《全后汉文》卷九〇也有收录。
惟皇天之赋命,实浩荡而不均[1]。或老终以长世,或昏夭而夙泯[2]。物虽存而人亡,心惆怅而长慕[3]。哀皇天之不惠,抱此哀而何愬[4]?求魂神之形影,羌幽冥而弗迕[5]。淹低徊以想像,心弥结而纡萦[6]。昼忽忽其若昏,夜炯炯而至明[7]。
(俞绍初辑校《建安七子集》,中华书局,2005年)
[1]惟:发语词。皇天:对天的尊称。赋:授予。浩荡:水波动荡貌。比喻心无主见,行动无常。
[2]老终:终老,到老。夙泯:早死。夙,早。泯,灭。
[3]慕:思慕,向往。
[4]愬:同“诉”,诉说。
[5]魂神:魂魄。羌:发语词。相当于“乃”、“反而”。幽冥:阴间。迕:相遇。
[6]淹:长久。低徊:徘徊。想像:亦作“想象”。缅怀,回忆。《楚辞·远游》:“思旧故以想象兮,长太息而掩涕。”弥结:指心情郁积纠结。纡萦:曲折环绕。
[7]炯炯:目光明亮貌。形容有心事而彻夜不寐,双目不闭。
评
汉末的社会动荡和战乱频仍,再加上疾病流行,造成了大量的生灵涂炭。曹操《蒿里行》写道:“白骨蔽于野,千里无鸡鸣。”王粲《七哀诗》也有对“白骨蔽平原”触目景象的描写。短命早死是当时人们随处可见的惨相,也是时常遭遇的不幸。虽然作者所伤悼和思念的很可能是自己的某位亲友,但此赋所抒写的痛苦和悲哀,对于那个时代来说,有一定深刻的代表性和普遍性。
开头的“惟皇天之赋命”四句,慨叹上天赋命不均,不平中夹杂着无奈。而其余八句所表达的,则是物是人非的感喟,惘然怀想的惆怅,哀情莫诉的凄凉,是苦苦追寻的痴迷,是黯然神伤的寂寥。“求魂神之形影,羌幽冥而弗迕。淹低徊以想象,心弥结而纡萦”几句,表现对死者无限追思与寻觅,求诸幻觉与想象而不得形影,于是由昼至夜,耿耿难寐,又转入了难以消减的怀念之中。这一段文字感情深沉痛切,描写细致入微,对心理的刻画委曲动人,确实有震撼心灵的力量,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党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