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0900000105

第105章 机会

翠节下天来,通明谁侍。地有高斋要名士。相逢恨晚,老矣酒兵诗帅。岁寒同一笑、千年事。

黄鹤羁情,暮云离思。半掬心香火初炽。梅花满树,又是一年冬至。正相思,恰有江南使。

——元·程文海《感皇恩·次韵姚牧庵题岁寒亭》

有了伍子胥、伯嚭和孙武的加入,吴王阖闾肃军理政治国如虎添翼,事业欣欣向荣,国力蒸蒸日上,但内心总感到隐隐不安——公子掩馀和公子烛庸还在外面,随时准备复辟。

公元前512年(楚昭王四年),吴王阖闾要求徐国和钟吾国引渡公子掩余和公子烛庸,二国国君依仗有强大的楚国作后台,拒不从命,明目张胆放走二公子,让他们去楚国寻求庇护。

令尹囊瓦见吴国公子来投,非常高兴,本着以吴制吴的想法,不仅派监马尹大心隆重迎接,还命莠(yǒu)尹然、左司马沈尹戌在养地(今河南沈丘县)筑城,妥善安置二位公子。

就算打不赢吴王阖闾,也要恶心下他。

这个做法得到大夫子西的强烈反对,他认为吴王阖闾“亲其民,视民如子,辛苦同之”,是个惹不起的主,劝诫令尹囊瓦不要将吴国公子安置在边境,以免招惹吴王阖闾(“疆其仇以重怒之”),委人以口舌。

令尹囊瓦不听,一意孤行。

果然,面对楚国的公然挑衅,吴王阖闾勃然大怒,正愁没机会出兵,便以此为借口攻打钟吾,并俘虏了钟吾子。

灭亡了钟吾后,吴王阖闾又将目光瞄向了徐国。

徐国是个古国。

夏禹时,伯益因辅佐治水有功,其子若木被封于徐地(今山东郯城以北),以此建立徐国,后迁至泗县、泗洪。

徐国至徐偃王时最为强盛,疆域覆盖整个苏北、皖中、鲁南等江淮广大地区,“朝者三十二国”,为西周时东夷集团中最大的国家,甚至一度准备与周朝分庭抗礼,结果被楚国熊胜抄了老家,差点亡国。

后又经过楚国的不断蚕食、攻伐,徐国的大片疆域已被楚国所占据,最后不得不低头,选择依附于楚国,成为楚国同东部诸侯联系的纽带。

到如今,徐国建国至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历经44代君王,是当时存在时间最久的诸侯国之一。

也是中国历史上所知的国祚最长的国家,没有之一。

一千多年来,夏朝灭亡,徐国没灭;商朝灭亡,徐国没灭;周天子想灭,但没成功,生命力极其顽强。

这次轮到吴国,吴国想灭徐国,徐国国君章禹表示吴国自不量力,结果被吴王阖庐放泗水淹之,千年古国毁于一旦,楚国救之不及,徐国亡。

千年古国一朝被灭,淮河下游尽在吴国掌控之中,吴王阖闾不禁骄傲起来,得意洋洋对伍子胥笑道:“您和孙武二人,一个会治国,一个会治军,但凡用兵,还是寡人战无不克,攻无不克,过段时间咱们进攻楚国,您看如何?”

放到以前,伍子胥求之不得,但在吴国生活了十余年,逐渐对吴国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不愿意看到刚有起色的吴国遭受战争的摧残,一时犹豫不决。

一旁的孙武看出伍子胥的迟疑,便对吴王阖闾谏言道:“民劳,未可,且待之。”

吴王阖闾不悦。

显然,伍子胥要比孙武练达的多,调解道:“话虽如此,但不如这样,我们组织三支部队轮番骚扰楚国,楚国君幼臣忌,无人敢担责任,必然会全军应战。我们‘彼出则归,彼归则出’,循环往复,楚军必然疲于奔命。”

吴王阖闾说道:“这不就是当初晋国三驾疲楚之法吗?”

伍子胥微微笑道:“此一时彼一次,当初晋国只是削弱楚国国力,阻止其北向争霸。而我这个计策关键在于虚实不定:虚为骚扰,实则夺取淮河控制权。当楚国以为我们只是骚扰的时候,我们瞅准时机溯淮河而上,‘以三军继之’,必亡楚国。”

吴王阖闾仔细一琢磨,采纳了。

于是,吴王阖闾用伍子胥之谋,频繁且有的放矢的对楚国进行侵袭。

次年(公元前511年,楚昭王五年),吴军攻楚边邑,并向潜、六(今安徽六安县北)二地进逼。楚沈尹戌帅师救潜地,吴师便归。

接着,吴师又围攻楚的弦地,左司马戍、右司马稽帅师救弦,大军刚到达豫章,吴师又归。

在吴军频繁的侵扰下,楚边境上的一些小邑不堪其扰,纷纷改旗易帜,投靠吴国,充当“楚奸”这一角色。

公元前508年,令尹囊瓦通过桐国消息得知吴国战船出现在豫章(淮河以南),判断吴国将要进攻豫章地区,于是急帅大军前去支援。

当令尹囊瓦以为自己已抢占先机、稳操胜券的时候,殊不知这是吴王阖闾设下的圈套——桐国已经叛楚,情报也是假的。

当楚军大摇大摆出现在豫章的时候,暗中在巢地集结的吴军突然发起攻击,大败楚军,接着又攻克巢,俘虏楚守巢大夫公子繁。

……几年下来,楚“无岁不有吴师”,穷于应付,疲劳不堪,“于是乎始病”。

楚国国步艰难、兵连祸结,但对令尹囊瓦来说,手头上的工作还是要有序开展的,比如“吃、拿、卡、要”这种机关作风还是要保持下去。

公元前510年(楚昭王三年),蔡国按照惯例向楚国纳贡的同时,蔡昭侯还带着精制的两块玉佩和两件皮衣,献给楚昭王一块玉佩和一件皮衣。

当令尹囊瓦以为另外一套是献给自己的时候,没想到蔡昭侯不识时务的留给了自己。

见蔡昭侯不识相,令尹囊瓦使人向蔡昭侯讨要,结果蔡昭侯这个人挺硬气,偏不给,把令尹囊瓦惹生气了,便将蔡昭侯一行人软禁了起来。

一扣就是三年。

第三年,唐国国君唐成公也向楚国纳贡,令尹囊瓦得知唐成公有两匹绝好的骕骦马,也使人向唐成公讨要,结果唐成公也不给,令尹囊瓦一气之下,又将唐成公一行人软禁了起来。

唐人觉得一国国君就这样被令尹囊瓦扣留,很没面子,便将马献给了令尹囊瓦,唐成公才被释放。

得到宝马的令尹囊瓦突然想起蔡昭侯还软禁在国内,一行人白吃白喝了三年也不领情,于是就召集蔡昭侯手下:“你们长期被软禁,都是由于蔡侯不舍得给饯别的礼物,楚国也养不起你们了,到明天再不准备礼物,就要处死你们了。”

随从回去后,反复劝说蔡昭侯活人不能让尿给憋死了,先割舍宝物获得自由再说,以后从长计议,于是蔡昭侯将玉佩和皮裘送给了令尹囊瓦,这才获得了自由。

在回去的路上,蔡昭侯越想越气,在过汉水的时候,将身边佩玉丢入汉水,发誓道:“寡人必报此仇,今后若再南向朝楚,有如此玉永世葬身汉水!”

蔡昭侯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回国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亲自跑到晋国找晋定公,向其忠心的表达了结盟的愿望,并以儿子元和大夫的儿子作为人质,请求进攻楚国,并许事成之后,必以重金相谢。

次年(公元前506年)三月,晋国为求蔡昭侯手上的宝物,说服周朝的上卿刘文公出面,在召陵大会诸侯,集晋侯、宋公、鲁公、蔡侯、卫侯、陈子、郑伯、许男、曹伯、莒子、邾子、顿子、胡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国共十八路诸侯,商讨为蔡昭侯伐楚雪仇之事。

会上,蔡昭侯满腔悲痛的控诉楚国种种罪行,声泪俱下,与会人员义愤填膺,指责楚国官僚酒囊饭袋的工作作风,纷纷表示要替蔡昭侯讨回公道。

四十年前,宋国的西门之会促进了第二次弭兵,使得中原各国罢兵,如今这和平即将被蔡国打破,而且是以十八国优势兵力而来。

楚国危在旦夕。

关键时刻,惜财如命的蔡昭侯又一次扭转了他的命运。

由于此次会盟事关蔡国荣辱,蔡昭侯也珠光宝气精心打扮一番,结果成功引起晋卿荀寅注意,并向其索要蔡昭侯身上宝物,毫不意外遭到拒绝。

荀寅怀恨在心,就对晋上卿士鞅说:“这个时节阴雨绵绵,湿霉发潮,军中疾病滋蔓,如果此行不利,诸侯必将怀有二心。并且楚国也没做什么违背盟誓的事,如果我们为了区区一个蔡国而背约弃盟,不仅劳兵伤财,反而会失去信用,不如辞谢蔡侯。”

晋上卿士鞅也是一个贪得无厌之徒,听的出荀寅话中有话,见捞不到任何好处,便辞谢了蔡侯,使召陵盟会无果而终。

荀寅依然对蔡昭侯不依不饶,又劝说士鞅,让蔡国攻打沈国,名义上是惩戒沈国不出席召陵盟会。

与楚关系破裂,只能寻求晋国庇护,蔡昭侯明知按照晋国的命令会招来楚国的报复,也只有百依百顺。

同年夏季,蔡昭侯出兵攻打沈国,将所有怒气发泄在沈国头上,并将沈子嘉杀掉,覆宗灭祀,沈国灭。

沈国本是楚国属国,属国被灭,算是捅了楚国马蜂窝,楚昭王怒不可遏,陈兵蔡疆,准备荡平蔡国,蔡昭侯急忙向晋国求援。

晋国见蔡国做的也太过分,对蔡昭侯的告急不加理会,正在蔡昭侯心急如焚的时候,忽闻吴大夫伍子胥求见。

眼看淮河流域慢慢被吴国所控制,楚国却无动于衷,认为吴军只是小规模骚扰,不成气候,对所处的危险丝毫没有察觉。

因为楚国相信,就算整条淮河都是吴国的,吴国也打不进来,因为他们没有进入楚国核心区域的通道。

抱有这样想法的人是对的,至少暂时是这样,因为从防御的角度看,“荆山—汉水—长江”一线,为郢都提供了一道天然的三角形防线,加之“桐柏—大别山脉”的战略纵深,使楚都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屏障。

想打进来,很难。

我们来置身处地的设想一下,如果吴国要打入楚国核心圈,战术上该如何安排?

首先放弃从长江进攻楚国的想法,虽然沿长江西上直达郢都是最简单快捷的途径,但长江流域航线过长,楚军守备森严,在逆流的情况下打一场水战,堂而皇之的攻取郢都,无异于自杀。

如果吴国越江东进,采取陆攻,更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吴国虽然屡胜于楚,但都是一些规模不大的游击战或者伏击战,在楚国东面大纵深地缘环境下,吴军还没打到汉水,自己也就被后勤消耗殆尽,更何况还要面对楚国驰援的精锐——方城之师。

如果吴国溯淮河而上,也是非常冒险的,因为淮河流域基本上是一马平川,且支流众多,受到南北向攻击的可能性要远大于长江,并且还要考虑在哪登陆的问题。

就算吴军顺利进入江汉腹地,如何突破汉水防线,也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以弱小之国力攻取强大之楚国,必须保证一战必胜,而保证一战必胜的前提,就是绕过楚国正面主力进行偷袭。

综合以上三个方案,似乎溯淮河而上是一个值得商榷的办法。

伍子胥三驾疲楚的核心,就是为了保证淮河航线安全、夺取淮河下游的控制权、并让淮河中游的楚军放松警惕所制定的长远期目标。

现在的关键就是等——等合适的登陆地点。

这一等就是五年。

蔡国以南有个地方叫做信阳,信阳在南北朝的时候叫做义阳,义阳地处大别山、桐柏山两大山脉会合处,自然形成三条南北向的隘口,是江汉平原进入淮河流域最险要的三处通道。

这三个险要隘口东为九里关、西为平靖关、中为武胜关,因此得名“义阳三关”。在春秋时期,这三关又名“大隧、直辕、冥阨”。

大隧(九里关)在东面,位于信阳市罗山县西南的两山之间的山谷中,大致线路和如今的京港澳高速G4所走路线一致。

直辕(武胜关)居中,位于鸡公山南边的峡谷中,大致和如今的国道G107、京广铁路路线一致,是最为主要的关口,即使在现今的地图上也基本会作个标注。

冥阨(平靖关)在西边的桐柏山脉的五峰岭、凤凰山之间,这条关路大致和如今的省道S224路线一致,其中有一段号称一线天,是天下九塞之一,可见起险要程度。

大宋民族英雄岳飞的大将军牛皋,曾经镇守三关抗击金兵入侵,此处的“三关”便是“义阳三关”。

“三关”巍峨峻岭、怪石嶙峋,车不弓轴、马不并行,最为险要,南出口就是楚附属国、原“汉阳诸侯”随国的疆域。

而“三关”的南出口,就是楚国的与国蔡国。

公元前506年,楚国伐蔡,得到消息的吴王阖闾、伍子胥和孙武等人都将目光盯上地图上同一个地方——淮纳。

进入淮纳,吴军便可在楚国眼皮底下迅速进入蔡国,通过“三关”后便可直插楚境。

楚国,即将要为自己的无知和傲慢,付出血淋淋惨痛的代价。

同类推荐
  • 乱臣贼奴

    乱臣贼奴

    一个狼烟四起的地方...一个五国相互攻伐的世界...只身一人的少年,在这里一无所有...刀口舔血,苟且偷生...前路不知会走向何方...
  • 民国无间道

    民国无间道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正式开始后,中国的爱国人士纷纷加入了抗日的革命洪流当中。此时,蒋介石的“锦衣卫”——军统局也展开了一场与汪伪76号特务组织的暗战。本书详述了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令读者对那个迷雾重重的历史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民国时期,三大特工组织,在一个不见硝烟的战场上,展开了一场民国时期的无间道。
  • 崛起草原1632

    崛起草原1632

    因为演习时意外穿越大草原,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变局,作为一个军人,我能做些什么。。。。。。
  • 西楚霸王闯贞观

    西楚霸王闯贞观

    西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之际被天地异象送去了大唐贞观初年,由此开始了一段全新的征程。县主做妻,公主做妾,世家门阀外带异族在项羽面前不过是草芥,且看昔日王者如何改头换面玩转大唐,为华夏打出一个太平盛世
  • 中央政府赈济台湾文献(清代卷)

    中央政府赈济台湾文献(清代卷)

    本书为清政府赈济台湾相关原始文献的史料选编,包含了起居注档案、兵部档案、户部档案、奏折等各种文献形式。本书让读者看到当时灾难频仍的台湾人民面对灾难时是如何在中央政府的赈济与帮助下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使当时的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行为变得具体而有血有肉、有声有色。这同时也说明了当时中央政府对台湾的有效管辖和治理,说明了当时台湾与大陆统一于一个中央政府的历史事实。
热门推荐
  •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中国历来有向学的传统,把读书看得很神圣。古人为我们树立了读书的榜样:苏秦头悬梁、锥刺骨,匡衡凿壁偷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这样的典故还有很多。这些"书痴"不仅书读得好,人生也很成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崇尚读书,尊重读书人,乃至习惯于对读书人高看一筹,这是烙在中国人灵魂中深深的印记,永远都抹不掉。今人读经典,正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 抗战双子星

    抗战双子星

    飞龙特战大队的两名精英队员,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之中偶遇一阵怪雾,雾气消散之后,他们俩却发现,自己竟然身处1937年深秋的华北平原,自此,两人开始了自己的抗战人生。本文比较正统,没有那么多搞笑场景,非喜勿喷,谢谢!
  • 两世人

    两世人

    一个自认为爹不疼娘不爱的姑娘,为了报复父母,采取了自认为高明的方式——自尽。可死后的她却后悔不已,阳寿未尽让她两世为人。终于,她又以一个全新的面孔,全新的身份,重新站在了亲人朋友的面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黄帝内经与四季养生

    黄帝内经与四季养生

    在说起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时候,大家都会想到孔子、老子等人,很少有人想到黄帝。事实上,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就是从黄帝算起的,而且黄帝给我们留下了《黄帝内经》,它与《山海经》、《易经》并称为上古时期的三大奇书。《黄帝内经》这个书名,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汉书·艺文志·方伎略》中,有“黄帝内经十八卷”的记载。《黄帝内经》从结构上分为《素问》和《灵柩》两部分,各九卷。《素问》主要是对生命的体质、生命的本质追问,是黄帝与岐伯等臣之间在进行的发问、探讨。灵柩,就是说神灵的关键,生命的枢纽。
  • 绝响之机动战队

    绝响之机动战队

    机甲涌现的年代,一场不平凡的旅途就此开始
  • 御仙御使

    御仙御使

    一把父亲留下来的宝剑,引领他走上了一段不同寻常的历程。成仙?成神?什么是最高的境界?什么又是最终的目标?御人?御仙?究竟是谁被谁驾御?未知的世界,苍茫的天地,小小少年必将要在这个世界中,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且看小小少年如何在修真界中成为一代宗师!
  • 那年阳光下的影子

    那年阳光下的影子

    我就在你身后2.5米的位置,这是属于我的暗恋。——肖以(本文比较生活,节奏不是很快,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希望大家不要轻易弃文。作者文笔一般,希望大家多提意见,或许你想看到的会出现在后续的文中哦。)
  • 禁忌玫瑰

    禁忌玫瑰

    在世界尽头的某处有一座从神话时代就一直存在着的城堡,那座城堡名曰‘不朽黄昏’。在‘不朽黄昏’中又有一个种着黑、绿、紫、蓝、白、黄、红七种玫瑰的玫瑰园,玫瑰园中种着世界上唯一一支真正的七色玫瑰。传说那支七色玫瑰生而三千年不死,死而三千年不倒,倒而三千年不朽,它是超越一切存在的存在。只要有人摘下七色玫瑰许愿,它便可以实现那个人的任何愿望。不过愿望只能许一个,愿望许下后七色玫瑰便会立即腐朽。因为即便你许下毁灭世界这样邪恶的愿望也会被它理所当然的实现,所以人们也将那支真正的七色玫瑰称作——【禁忌玫瑰】……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热风(鲁迅作品精选)

    热风(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